本文摘要:一、品种选择 通过试验种植,适合孟津县的杂交谷子品种是张杂谷8号,普通谷子品种为懒谷3号、豫谷18号,前2个品种都有配套的间苗剂。这些品种米质优良,生长期短,能提早收获,小米上市早,种植户可获得较好的收益。 二、播前准备 (一)播种机准备 谷子没有专
一、品种选择
通过试验种植,适合孟津县的杂交谷子品种是张杂谷8号,普通谷子品种为懒谷3号、豫谷18号,前2个品种都有配套的间苗剂。这些品种米质优良,生长期短,能提早收获,小米上市早,种植户可获得较好的收益。
二、播前准备
(一)播种机准备
谷子没有专用的播种机,一般选择改装后的多功能播种机,与其配套的有四轮拖拉机和两轮手扶拖拉机,种植面大的用四轮拖拉机,对于丘岭旱地可用两轮手扶拖拉机。
农业论文投稿刊物:《大麦与谷类科学》(季刊)创刊于1984年,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主办,是中国作物学会大麦委员会的技术性期刊。
(二)播种机调试
播种机调试是控制播种量的前提,播种机在播种前要进行严格的调试。由于谷粒较小,容易跑冒滴漏,造成种子浪费,更易让人误以为种子都种到了地里,而实际是抛撒,造成播种量不准确。因此,播种机种子箱缝隙要密封好。机械播种一般确定行距40cm,对于多功能播种机需针对每个下种的耧腿一个一个调试,播种机调试好,才能控制好播种量,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根据播种量,张杂谷8号每行1m播谷粒80~100粒,懒谷3号每行1m播谷粒150~170粒,豫谷18号每行1m播谷粒150粒左右。调试一定要耐心,直至全部耧腿调到确定量为止。
(三)耕地准备
夏播谷子多是麦茬地,小麦收获后,要先清理田间秸秆,以免秸秆过多,播种时堵塞机械,造成缺苗断垄。有条件的可先耙几遍,清除秸秆和杂草。
三、播种
(一)播种期
夏播谷子适宜播种期为6月15—30日(最迟不要超过7月5日)。谷子播种宜早不宜晚,早播可避开后期干旱,增加产量。岭旱地可在麦收后抢墒播种。对于足墒地块播种时,要避免在11:00—16:00播种,以免谷子出苗被高温灼伤。对于底墒不足的地块,可先浇水造墒,地皮干后播种,不要湿播,避免缺苗断垄。干旱时可提前下种,遇雨提早出苗。
(二)播种量
懒谷3号每667m2播种量为0.8~0.9kg,张杂谷8号和豫谷18号每667m2播种量为0.4~0.5kg。播种前调试好机械,控制好播种量,播种要控制机械速度,保持匀速前进,下种要均匀,深浅要一致,一般深2~3cm。
四、田间管理
(一)间苗定苗
张杂谷8号和懒谷3号配套有间苗剂。张杂谷8号在谷苗出齐后,一般在2~3片叶时按要求喷洒专用间苗剂。懒谷3号在3~5片叶时,喷洒专用间苗剂。
间苗剂采取2次稀释,药剂要混合均匀、喷洒均匀,浓度过低或时间过晚,都会影响间苗效果。间苗7天左右基本可达到留苗需要的密度。豫谷18号和懒谷3号每667m2定植4万~5万株,张杂谷8号每667m2定植2.5万~3万株。
(二)科学施肥
谷子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要想获得高产,必须供给足够的肥料。夏播谷子都不施底肥,采用直接追肥法。谷子尤喜钾肥,增施钾肥可使谷粒饱满。在谷子苗期,不需太多氮肥,以免倒伏。结合中耕,每667m2追施硫酸钾或氯化钾10~15kg、二铵7.5~10kg,拔节孕穗期趁墒每667m2追施尿素7.5~10kg。施肥要求条施或穴施盖土,最好用独腿耧穿入地下,以提高肥效。
(三)及时中耕
苗期中耕1~2次,浅锄达到松土、围苗、灭草、保墒、不伤根的目的。拔节期中耕培土,促进根系生长,防止倒伏。
(四)防治鸟害
麻雀危害是造成谷子减产的重要因素。一般在谷子抽穗初期就要采取措施防治鸟害。目前,经验证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用丸粒驱鸟剂,将6~10粒药丸盛在敞口塑料瓶内,在田间插1.3m小木棍,用绳子把塑料瓶绑紧,挂在木棍上即可,每667m2插木棍15~30根。
五、防治病虫害
(一)防治粟灰螟、粟凹胫跳甲和蚜虫
防治粟灰螟、粟凹胫跳甲一般在定苗后、拔节期每667m2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25g,对水30kg连喷2次即可。蚜虫用吡虫啉防治。
(二)防治谷瘟病
防治谷瘟病可在谷子孕穗期、齐穗后、灌浆期用托布津、稻瘟灵、春雷霉素等抗真菌类农药循环喷雾预防,发病时交替用药,每次间隔7d,防止产生耐药性,用法用量以农药说明为主。同时可加入杀虫剂和优质磷酸二氢钾(一桶水15kg加磷酸二氢钾100g),既能防治病虫害,又能叶面补肥,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延缓叶片功能,防止叶片早衰,增强植株抗病性,增加灌浆强度,提高谷子产量。
六、适时收获
谷子最好在95%谷粒变黄且坚硬时收获,收获太晚容易掉粒造成损失。多功能谷物收割机都可收割谷子,机械收获,要随收随晒,因谷粒含水量较高,严禁堆捂,防止变质。大面积种植一定要配套烘干设施。人工收割在家停放2天后再掐谷穗,可促进后熟,提高产量。人工就地直接掐穗,晾晒后机械脱粒。
作者:张芙蓉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