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戏曲艺术论文传统戏曲的导向模式> 正文

戏曲艺术论文传统戏曲的导向模式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7-03-12 15:55

本文摘要:在明末清初诞生于陕西同州和山西的蒲州,故又称山陕梆子。本篇 戏曲艺术论文 认为后来的秦腔和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及川剧梆子(亦称弹戏),皆源于此。皮簧腔,则是由西皮、二簧两种声腔所构成的另一大戏曲声腔系统。清初以来,它对全国各地的戏曲系

  在明末清初诞生于陕西同州和山西的蒲州,故又称“山陕梆子”。本篇戏曲艺术论文认为后来的秦腔和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及川剧梆子(亦称弹戏),皆源于此。皮簧腔,则是由西皮、二簧两种声腔所构成的另一大戏曲声腔系统。清初以来,它对全国各地的戏曲系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戏曲艺术》关注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发展方向,全面展示学院的各项科研成果,既能使外界更了解中国戏曲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也能为致力于戏曲研究的同仁们提供全面、丰富的资料来源,并保持它的学科性和通俗性和趣味性。

戏曲艺术

  【摘要】中国戏曲艺术已经具备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审美思维体系,它从古老的传统文化、道德、思想模式中,提炼浓缩出属于中国戏曲艺术的灵魂——写意传神。这种形神兼备,重在传神;虚实相间,重在写意的整体综合性,诠释出中国戏曲特立独行的本质,亦成为东方戏剧的楷模。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诞生;成熟

  一、中国戏曲的诞生

  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品种的现存方式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已有略带故事情节表演的戏曲种子——“百戏”出现。及至唐代,囊括了人物装扮、歌舞和表演的“踏摇娘”,及风靡一时颇得各阶层人士赏识的“参军戏”,已经广泛地传播、演出于宫廷和民间。此时的戏曲雏型,已经具备了将故事以歌舞来叙事的多重组合。与此同时,当时流行的诸种民间歌舞,还兼顾着杂耍和摔跤的种种介入,渐次接近于走向综合的艺术轨道。到了北宋,杂剧已达到一定的规模。这时除没有完整的剧本之外,独立的戏曲剧目所应配备的歌舞、故事和表演等,均已一应俱全。尽管是于“勾栏瓦舍”间混同“百戏杂技们”演出,而且,篇幅多半短小,情节简单,但却丝毫未减其杂剧的引人魅力。而随着金与南宋的对峙态势的形成,南北经济文化沟通日益频繁,杂剧愈发的繁荣。在《三朝北盟会编》里就曾记载着:“金来人索要诸色人”,表明北宋的杂剧及其民间艺术亦在金非常流行。这也是东北地区最初的戏曲艺术形式的呈现。金代杂剧又称“院本”,“金院本的艺术形式和演出体制,与宋杂剧基本相同。但由于受北方语言、习俗,特别是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艺术的长期影响,自然会形成自己的特点。”从《武林旧事》所录的“官本杂剧段数”中可见,临安一地就有280本之多,突出地表现出南宋杂剧的丰富多彩。于是,在南杂剧流行及融合民间歌舞的基础上,于浙江的温州(永嘉)一带,诞生了南戏。南戏又称“戏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集剧本、音乐和人物行当及表演动作为一体的戏曲样式。也是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戏曲剧本,如《张协状元》。

  二、戏曲的成熟

  元代是中国戏曲繁荣兴盛的黄金时期。据《录鬼簿》和《录鬼簿续编》所记载,元杂剧作家就有223人,傅惜华所著《元代杂剧全目》,共收录了元代杂剧作品约550种,现存元杂剧作品也在150种左右。由此可见,当时规模的宏大。元杂剧用北曲演唱,其结构体制为多宫调的曲牌联套体。它融汇了唐、宋的“大曲”(大型歌舞乐曲)、“词调”(当时流行的一种歌曲),和宋、金的说唱(如诸宫调、鼓子词等),及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元素。其中,亦包括了女真族的歌曲〔风流体〕、〔阿那忽〕、〔也不罗〕、〔倘兀歹〕、〔忽都白〕等。正是由于元杂剧自由自在的民间性,和十分广泛的群众性,使它具有了极强的社会思想意义,能密切地贴近、联系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能反映人们的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愿望,蕴含着种种不屈的民族精神,有着拼死反抗敌对阶级的旺盛斗志。及至明清,则有传奇。传奇的体制与南戏一脉相承。而且,多为规模宏大的长篇巨制,一般一出戏就有四五十出,甚至上百出。它的流行极大地促进了南戏各声腔剧种的飞速发展。这期间,最著名的有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和昆山腔等等,一时间出现了诸种地方声腔竞争亮相、百花齐放的局面。

  清代的地方戏曲,在昆、弋诸腔的基础上,大量地吸取民间艺术的精华,已有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并且开始了两极分化。即部分士大夫们所喜爱的昆山腔,逐渐地走向了没落;而民间流行起来的弋阳腔,则更加贴近了民众,遂带动了梆子乱弹诸种声腔,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兴起,遍地开花。梆子腔是清代新兴的各地方戏曲剧种中形成较早,而且影响深远的一大声腔系统。汉剧和徽剧就是“皮簧腔”的具体产物。而后,历经徽汉几度合流,并进入京都,在进一步融会贯通、水乳交融的情形下,形成了集皮簧腔艺术之大成者——京剧。此外,还有弦子腔、花鼓戏、采茶戏、秧歌戏及弹簧等,它们都是在不同地域丰富优美的民间歌舞、山野小调和说唱形式基础之上,广泛吸纳了其它戏曲之优长,最后才综合而成的。最终导致了三番五次的“花雅之争”。无论是京腔称王,昆曲衰微;还是秦腔得胜,京腔败北;抑或是诸腔崛起,皮簧称霸。总之,均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地方戏曲前所未有的全面普及,及其千帆竞发、波澜壮阔的发展态势。由于上述几大声腔系统强有力的支撑,作为中国戏曲的坚固奠基石,伴随而来的则是遍布全国不同地域的不同戏曲品种的接踵而至,宛如雨后春笋……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1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