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之间的关系> 正文

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之间的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8-07-12 10:53

本文摘要:这篇文学论文投稿发表了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之间的关系,经过改编的文学作品拍成电影,电影的表现形式更为现代, 蕴含的内容也更加多元化。而二者之间和存在非常复杂的联系,文学作品的重要构成部分却一直存在正确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 关键词:文学论文投稿,

  这篇文学论文投稿发表了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之间的关系,经过改编的文学作品拍成电影,电影的表现形式更为现代, 蕴含的内容也更加多元化。而二者之间和存在非常复杂的联系,文学作品的重要构成部分却一直存在正确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

  关键词:文学论文投稿,跨文化视野;文学;电影改编

文学论文投稿

  一、引言

  自电影兴起以来,文学作品一直是电影剧本的重要来源与基础,而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更是数不胜数。对于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间的关系,实际上应该归属于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其对于现代文化状况的认识乃至跨文化界限的文本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于文学与电影改编的研究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对文学与电影改编的正确认识

  从概念上来看,电影改编通常是指对文本的删减、节选或是改写,进而使其能够满足电影拍摄的需求,并最终成为电影的剧本。在电影改编过程中,所使用的文本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将多个文本结合起来。同时虽然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等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最适合进行电影改编,但基于诗歌、戏曲、传记、回忆录等文本形式所改编的电影作品也是比较常见的,如改编自话剧《十二怒汉》的《十二公民》,改编自索马里黑人模特华莉丝•迪里自传的《沙漠之花》,改编自《波士顿环球报》一篇新闻的《聚焦》等。可以说,文本是电影改编与拍摄的基础,而电影本身也与文学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间的关系

  (一)电影改编是对文学作品的视觉呈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的视觉传播媒介变得越来越普遍,而视觉文化也深深地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之中。相比文字,图像显得更加生动、真实、直观,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同时也更加适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习惯。在这样的形势下,文学作品面临的压力非常大,而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改变当前的局面,对于文学作品的形式置换是非常必要的,电影改编则正好为文学作品从文字转化为图像提供了途径。

  可以说,电影改编是以现代人更加熟悉的形式将文学作品进行了视觉呈现,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文学作品,同时也符合大多数现代人的需求。但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另一种反对的声音,这种声音的核心观点是借助影像来了解优秀文学作品本身可能有失高雅,同时这种经过改编的形式也并不确定能挖掘到文学作品的内涵,而这一观点同时又牵扯到电影改编是否成功的问题。[1]基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文字与图像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存在,而电影也并非单纯的文字排列或图像组合。

  虽然电影中的图像更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如对话、旁白等文字的设置对于电影来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电影是文字与图像的有机结合,它与文字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能够引发读者的现象,一样可以表达创作者的深刻情感与内涵,同时也同样具有表现力。虽然由于电影时长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电影改编会不可避免地存在“转化失败”的可能性,但对于电影无法表达文本内涵的担忧显然是多余的,而诸如观影的方式有失高雅的言论更是无稽之谈。

  (二)电影改编是对文学作品的再次解读

  电影改编是对文学作品整体的转化而非简单的情节、对话“搬运”,因此在电影改编过程中,对于文学作品的再次解读既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形式,也是作品本身价值的重要保障。对于电影来说,其与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巨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则使得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法注定无法在电影中通过图像进行复制,这也正是很多电影改编都显得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失望的主要原因。

  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末左右,导演库布里克曾对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小说《闪灵》进行同名电影的改编,电影播出后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但原著作者史蒂芬•金却对这部改编电影感到极度失望和不满,他认为原著中很多非常精彩的情节在电影中都被库布里克删去,这是对原著极大的不尊重。为此,史蒂芬•金又于1997年左右自己出资重新拍摄完全忠实于原著的电视电影,并亲自担任影片的执行制片、剧本创作、摄影等。

  [2]然而从事实上来看,史蒂芬•金重新拍摄的《闪灵》虽然忠实于原著,但在影响力上却远远不如库布里克所拍摄的作品,而外界对于两部作品的评价同样也有着很大的差距。由此可以看出,电影改编需要的是对文学作品的重新解读,并通过电影这种更加精简、更注重视觉呈现的方式将文学作品的内容、主题个性化地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改编后的电影虽然仍与原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实际上已经是另一个完整、独立的艺术作品,而电影改编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对原著的阅读与回应。在任何情况下,成功的电影改编都不是顺从原著的风格,而是要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与原著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凸显“改编”二字。

  (三)电影改编是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形式

  作为一种阅读文本、回应文本的艺术表达形式,电影改编的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功能本身在改编的过程中就已经形成,而随着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越来越多地登上荧幕,电影改编的文学批评形式也会得到更多的体现。而具体来看,电影改编的文学批评形式还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电影并不是对文学作品所有内容的直接影像化,而是会节选其中适合电影拍摄的部分内容,并从细节方面对节选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例如,对某一段情节进行扩展与突出,对某一部分内容进行压缩,甚至根据电影拍摄的实际需求适当改变人物形象等。这样一来,改编后的电影作品本身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全新解读,同时也能够将不同于原著的价值内涵表达出来。可以说,电影的改编与文学评论一样是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的同时阐述自己的观点。其次,电影在改编完成之后会通过另一种独立的形式将文学作品的全新解读表现出来,并直接传达给观众。而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无论是否阅读过原著、是否接受这种解读,其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必然都会进一步加深,而这一过程同样体现出了文学效果。

  (四)电影改编让文学作品得到了更好的传播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即便在全球化、国际化愈发深入的今天,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乃至不同个体间的思想观念与文化差异都是真实存在的,因此即便再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不可能让自身的全部内容都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文学作品的进一步传播就出现了极大的障碍。例如,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很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都很难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而类似的困境在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传播中也都有所体现。

  因此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想要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本身就需要转化成更多的形式,而电影改编正是其中最成功的一种形式。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虽然通常都着重强调忠于原著,但是由于文学作品本身并非剧本,也并不是为拍摄电影服务的,因此通过删减、改写等改编行为,改编后的文本必然会体现出不同程度的个人色彩,如某部分内容的突出、某部分内容的删减。

  这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得失,更是文学作品内在符号的转化。简单来说,就是在经过成功的电影改编后,文学作品会以另一种艺术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也会拥有更多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点,而这恰恰是文学作品扩大传播范围的关键。因此,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出现以后,很多原本鲜为人知的文学作品反而会因为电影改编而变得广为人知,并吸引更多的电影观众去阅读原著,如改编自同名小说的《饥饿游戏》《绿里奇迹》《猜火车》等电影。

  四、结语

  电影与文学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但两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彼此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电影需要文学作为文本基础,而文学则需要电影通过改编的形式将文学作品中的精神产品与人类经验传播开来,让世界文学以影像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参考文献:

  [1]董焓.浅析“十七年”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J].今传媒,2017,25(02):139-140.

  [2]张颖.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现状与反思[J].电影文学,2016(15):118-120.

  作者:张鑫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推荐阅读:《艺苑》(双月刊)创刊于2005年,是由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主办的综合艺术类刊物。以发展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为办刊宗旨,以审美、自由、平等和宽容为价值选择,传达艺术经验,体验艺术审美,关注艺术流变,展示艺苑成果,为艺术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构建良好的艺术交流平台。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16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