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不仅要回顾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历史,更要深入思考和总结五四精神在百年传承中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经验,增强新时代继续高举五四精神旗帜的理性自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新贡献。五四精神百年传承的根本原因
摘要: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不仅要回顾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历史,更要深入思考和总结五四精神在百年传承中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经验,增强新时代继续高举五四精神旗帜的理性自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新贡献。五四精神百年传承的根本原因在于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以及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需要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百年传承的基本经验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回应人民呼声,始终顺应时代潮流。
关键词:五四精神;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根本原因;基本经验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而五四精神在百年传承中激励着中华民族寻求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激励着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和求新求变,激励着中国共产党艰苦探索和领航把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至新时代等不同时期和发展阶段的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和伟大成就。
虽然一百年间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几经巨变,但五四精神永存,依然是引领我们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趋势,讲清楚为什么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重要论述,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把握其中的规律性、学理性和价值性。2019年以来,学界兴起了一波研究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热潮,以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为主题的相关论文成果主要聚焦于五四精神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2]、五四精神的现实价值[3]、五四运动与青年发展[4]、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5]和发展[6]等方面。
研究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除了聚焦于上述主题之外,还可从精神传承的角度来探讨五四精神百年传承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经验,进一步增强新时代继续高举五四精神旗帜的理性自觉,以五四精神来激励全体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五四精神百年传承的根本原因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而进行了坚毅斗争,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进行了艰苦奋斗。这一苦难辉煌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理想凝聚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项鲜明标识,五四精神开启中国革命文化传统之先声,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五四运动的持续性常态化纪念活动中,既一脉相承、不忘初心,又与时俱进、常讲常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进的精神“发动机”和信念“冲锋号”。
(一)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五四精神必然会篆刻在百年光荣奋斗史的擎柱之上“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7]694只有铭记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历史事实和标志性历史事件,从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才有可能革故鼎新、行稳致远,才能时刻牢记使命、不断前行。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社会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和瓜分中国,致使中华民族处于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地。自此,中华民族开启了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不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在五四运动之前,出现过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国方案等,均已失败而告终,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未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未能改变中华民族的落后衰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获得胜利。
1919年上半年,中国政府代表在法国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主张和要求,遭到西方列强的拒绝。与会的西方列强竟然要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私相授受给日本,而腐朽的北洋政府居然准备接受这等丧权辱国之和约。巴黎和会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由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开始,逐渐发展为大规模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演变为全国范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由此,五四运动成为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8]。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9]
五四运动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历史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其具备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特点,也就是说,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广泛的真正的群众性革命、工人阶级在斗争中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初步结合等四方面特点。五四运动中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五四运动后,他们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更充分的结合,催生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正式成立。可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且在运动当中孕育了包含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丰富内涵的伟大五四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三次伟大革命的历史征程中一以贯之地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的唯一科学真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摆脱压迫、实现真正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这一先进理论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
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一具有革命性的阶级为中国社会变革带来了黎明的曙光。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0]。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使中华民族从此有了前进的主心骨,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并发展了五四运动的革命统一战线,把五四精神与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结合起来,完成了新民主主义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伟大革命,实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不断开辟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98年奋斗历程中,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得以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伟大革命时期,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在这一阶段,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伟大精神承继和发扬了五四精神,并突出地表现为百折不挠和爱国救民的必胜精神。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今天在座的模范青年……你们的前途是光明的,你们要代表全国大多数的老百姓,代表一切爱国的人,抗日的人,求中国独立、自由、幸福的人,并且是要永远的代表他们。我们一定要这样努力去做,长期去做,一定要把革命干成功,干到底。”[11]
社会主义伟大革命时期,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经济独立是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共同目标。在这一阶段,“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等伟大精神承继和发展了五四精神,并突出地表现为艰苦奋斗和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1959年,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时,党中央号召广大青年继承与发扬“五四”文化革命的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向科学技术文化大进军,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12]
改革开放新的伟大改革时期,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人民在新时期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在这一阶段,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伟大精神承继和发扬了五四精神,并突出地表现为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
1990年,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一周年时,江泽民强调,我国知识分子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贡献全部聪明才智,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13]。1999年,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时,胡锦涛强调:“当代青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一定要立志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14]366-367
(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需要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既是一场伟大的新文化运动,又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的先进分子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深刻探索如何冲破思想的禁锢,追赶世界先进潮流,走向现代化,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98年的不懈奋斗,建立了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小康、民主法制健全、文化繁荣发展和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同时,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仍然面临着挑战多样、风险叠加、矛盾凸显、外部渗透等严峻复杂的现实情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分析研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的时代环境和历史使命,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制定了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步骤和规划。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新时代必须要走的新长征路。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而传扬伟大的五四精神,可以有效凝聚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达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需要继续弘扬五四精神,以爱国之精神、进步之姿态、民主之思想、科学之探索去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赢得新胜利。
新时代,传承五四精神需要确证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这是因为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根本的自信;是因为实现党的十九大规划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阶段的发展战略安排,需要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是因为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需要文化自信提供根本价值源泉。
从五四精神与文化自信的联系来看,以五四精神为发端的革命文化传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本源。传承五四爱国、民主、进步和科学之精神,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传承以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等为主要表征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丰富的价值滋养。特别是现在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五四精神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次、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15],而爱国主义正是五四精神的内核和主旨。
二、五四精神百年传承的基本经验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这对发扬五四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8]回首五四运动以来的一百年历史,爱国主义始终是五四精神的最本质特征,民族、科学和进步是五四精神的基本要义。五四精神旗帜能够于百年间高高举起、屹立不倒的基本经验,可以归结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回应人民呼声,始终顺应时代潮流。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永葆革命性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最忠诚的继承者和传扬者。[14]363传承五四精神,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如果没有党的领导,五四精神将会黯然失色,五四运动追求的振兴中华之理想将会成为空中楼阁、水中浮萍。中国共产党承继五四运动的革命火种,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作为历史使命,自建党以来的98年间,领导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因时因地因势,接续探索救国、兴国、强国之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五四运动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各种救国理论和方案做了甄别和比较,选择并认定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在群众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紧接着,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正式成立,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至新中国成立,再至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这条道路的过程中,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形成并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理论体系和文化。传承五四精神,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历史的,贯穿于我们党领导和建设的伟大事业的历程之中。
坚持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也就是说,既要始终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又要保持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增强自我革新的能力,以先进性和革命性来不断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中的爱国、科学、民主和进步的要义,并结合时代条件,赋予五四精神更加丰富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其所具有的先进性,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其内涵,以一以贯之的党的自身建设来保证和发展先进性。
我们党98年的奋斗历程,就是党不断实现、保持、发展自身先进性的历史。事实证明,党的先进性的保持和发展,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关乎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关乎党在群众中的崇高威望,关乎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和拥护,需要不断地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出现和变化而实现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我们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在于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直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16]。这使得我们党能够始终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正如毛泽东所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17]又如邓小平所讲:“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18]266
(二)始终回应人民呼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人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创造者,其主体性作用在五四运动中充分彰显。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现代中国的进步和成就是由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才取得的。五四精神中的“进步”表达着进步性、创造性之意,而这一点深刻地体现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19]
抗战日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以人民战争打败日本侵略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积极响应国家“三线”建设战略,以极大的奉献精神投入火热的建设之中。
(三)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引领伟大事业发展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20]如何在每一历史时代中做到“坚定、奋进、搏击”呢?这必然要求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做时代的弄潮儿。五四运动直接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大潮,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自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勇立时代潮头,承扬五四精神,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丰富五四精神的内涵。同时,五四精神与三次伟大革命历程中孕育的系列伟大精神交相辉映,共同发扬了爱国、奋斗、进步等光荣传统,淬炼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在新民主主义伟大革命时期孕育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伟大精神。在社会主义伟大革命时期孕育了“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等伟大精神。
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时期孕育了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是近百年间在中国大地上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顺应不同时代潮流而结出的硕果,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次伟大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小康,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结语
传承五四精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解答五四运动时“振兴中华”的历史命题,不断抒写五四精神的时代新篇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传承五四精神,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五四运动的重要性认识,深入挖掘五四运动的有关史料,充分阐释五四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更需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我国主要矛盾的根本性变化,顺应时代条件的变化,将五四精神熔铸于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2019-04-21(1).
[2]石国亮.五四精神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3):1-8.
[3]徐茂华,宋玉婷.正确把握“五四精神”的四个向度及其现实价值[J].重庆社会科学,2019(5):6-13.
[4]陆士桢.五四运动100周年与青年发展[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2):1.
[5]石仲泉,鞠俊俊.热话题与冷思考———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2):4-14.
相关刊物知识:《重庆社会科学》(月刊)创办于1983年,系重庆市唯一冠以省级行政区域名称的综合性学术期刊。《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1月起由中国知名学术期刊社——改革杂志社编辑出版。影响因子、转载率列全国同类期刊前茅,在全国理论界和学术界有较广泛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1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