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多维理论观照下的哈姆雷特的复仇延宕> 正文

多维理论观照下的哈姆雷特的复仇延宕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1-14 10:54

本文摘要:内容摘要: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影响颇为深远。《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已发展成为跨界文本,对其研究覆盖了文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等各个

  内容摘要: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影响颇为深远。《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已发展成为跨界文本,对其研究覆盖了文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等各个领域。本文通过运用精神分析学的无意识理论、福柯的“疯癫”哲学观以及雅思贝尔斯的边缘情景理论,以多元视角对哈姆雷特的延宕行为进行分析,进而阐明隐藏在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思想形态。

  关键词:哈姆雷特,无意识理论.疯癫,边缘情景

外国文学研究

  作为莎翁笔下典型的悲剧人物,哈姆雷特的境遇历来惹人唏嘘,造成他悲剧性命运的症结通常被界定为无休止的延宕。精神分析学将哈姆雷特的延宕原因归结为潜藏在无意识层次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所致;福柯的“疯癫”哲学观背后隐藏着对个体非理性状态的深层认知;边缘情景理论以死亡为中枢,观照置身于边缘化境域的哈姆雷特面对生存本体的引发的思考。通过不同理论的多维剖析和立体考察,深刻理解哈姆雷特的延宕行为背后所包含的反叛现实、超越此在的生命意识。

  一.从无意识理论分析哈姆雷特的复仇延宕

  奥地利病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意识位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通过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和信息,进而控制人的思维与行动,依照“至善原则”活动;无意识深藏在意识阈下,包括人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与原始冲动,代表着人类被压抑的混乱而毫无理性的各种欲望,依照“快乐原则”行事,不见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前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无意识,是联系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担任警戒,防止无意识干扰意识的正常活动。”①

  遵循“现实原则”发挥作用,并在不断调节无意识与意识的对抗冲突中维持二者关系平衡。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哈姆雷特的延宕是因为存在于其意识体系里的道德准则及价值观念与潜藏在其无意识领域里的俄狄浦斯情结发生巨大冲突。作为一名激进的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所具备的崇高道德感使他无法容忍克劳狄斯杀兄娶嫂的行为,意识场域中规范的社会关系令他对事实真相厌恶至极,然而隐匿在哈姆雷特心理结构无意识层面的原始欲望实则在这一反社会与非道德的事件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快慰的达成与理性判断的搏斗始终处于不可调和的对峙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地削弱了复仇的果断性。

  按照无意识理论,哈姆雷特满足感的获得主要是出于情感动机分裂后本我欲望的完满实现。在意识层面,威严、贤明的父亲是哈姆雷特效仿的榜样;而在无意识领域,自我试图博得母亲的欲望在与父亲的激烈竞争中被迫受制,这催生了对于父权潜在的抵抗,并在嫉妒与畏惧交织的复杂情感中产生阉割焦虑,同时,对母亲独断占有的控制欲也在隐秘的无意识阈中野蛮生长却又无以释放。

  当哈姆雷特得知克劳狄斯杀死自己的父亲并篡位娶母,却无法将意识层面产生的愤怒付诸行动是因为克劳狄斯向他展示了他自己童年时代被压抑欲望的实现,驱使他复仇的敌意和嫉恨被自我谴责和良心忧虑所代替——他已无法分清所谓的复仇,究竟是因为克劳狄斯杀死父亲,自己替父亲报仇,还是因为克劳狄斯娶了自己的母亲,为自己复仇。

  在这种混乱中,哈姆雷特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比他要惩治的罪犯道德高尚多少。理性要求他必须杀死克劳狄斯,但要向跟自己有相同欲望的人复仇,这等于同时否定了自己,而叔父的行为不过是他内心深处欲望的现实反映,由此可见,他的复仇延宕是被“至善原则”引导的伦理观念和无意识域里俄狄浦斯情结的诱惑满足所牵制。

  二“.疯癫”哲学下的哈姆雷特的复仇延宕

  “将理性有意忽略,将害怕恐惧的真相毫不隐瞒地揭示出来。”②被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界定为疯癫的真实作用。福柯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与其说是表现了自己时代已经发展了的对无理性的某种批判性的和道义上的体验,毋宁说是表现了15世纪刚刚出现的对疯癫的悲剧体验。”③莎翁剧中的疯癫者往往表现出行为的怪异、语言的错乱,但正如福柯所主张的疯癫不仅仅是一种病变,它更是文明和文化的产物,人们正是借助具有启示性的疯癫表达对凶兆和秘密的直觉性领悟。哈姆雷特曾经是一名彻底的人文主义者,他拥有崇高而乐观的人文理想,将父母的关系视作人类之和谐,世界在其认知里是真善美的完满统一。

  然而,当秉持着这种人文精神的哈姆雷特遭遇了叔父弑父娶嫂、母亲失节放荡的情形后,生发出“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④的哀叹,人文信仰遭到严重质疑——人性与欲望得以解放的同时,究竟该如何处置由此引发的私欲放纵与道德沦丧?于是哈姆雷特迫使自我处于疯癫状态从而为其非理性行为提供合法性外衣,使得他敢于以自己所扮演的他者角色讲出从前不敢讲的话,换言之“疯癫是对某种虚假结果的虚假惩罚,但它揭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从而使问题能真正得到解决。它用错误来掩盖真理的活动。”⑤

  在疯癫的掩盖下哈姆雷特与疯狂的自我和解,借世人眼中的怪异者之口宣泄内心的痛苦。然而,愈是将这种痛苦肆意放纵,他就愈陷入难以有结果的思考——倘若人性为恶,那么克劳狄斯篡位娶嫂就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人类普遍邪恶性的反映,替父报仇也不仅仅是与克劳狄斯个人抗争,而是与整个人类的罪恶属性做斗争,既然如此,面对着由更多罪恶构成的世界,仅仅杀死一个克劳狄斯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而哈姆雷特试图找寻一条抵抗人性堕落的道路,然而荒唐无度的现实世界和颠倒混乱的时代使他处处碰壁,他开始意识到自身力量的卑微,进而生发出对于生命本质的终极问题——生存还是毁灭——的思考,“可是在我看来,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⑥对个体生命的怀疑,催生了疯癫的阵痛。如果说先前的疯癫是哈姆雷特借以帮助自己外泄情感的工具,当思考已介入本体价值存在层面,内心美好、正义等人文理想与丑陋的现实发生严重冲突而黯然落潮时,陷入使命混乱的哈姆雷特从某种程度上已转变成了真正的疯癫者。

  尽管此种境况下的疯癫成为揭露黑暗、维护真理的象征,疯话并非谵妄之言,而是长期被埋藏的真相与事实本身,它隐喻虚假、反讽堕落,为秩序和荣光作辩护,但就其生活时代的思想水平而言并不能对生命本质等叩问予以答复,因而哈姆雷特只能在心绪迷惘的无解中不断走向虚无,这就导致了他行动的延宕从而使得复仇的嫉恨在这一过程中也随之消解了。

  三.边缘情景理论对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介入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边缘情景”的理论用以描述人之存在的一种状态,它是指个体由于遭遇突发性的变故而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对话关系发生断裂,游离于正常的生活秩序之外,同时对多年经验建构的生活秩序产生严重怀疑与不信任,从而采取疏离的态度重新睨视生存本身。人类对于道德、伦理等价值尺度的确立也是由错综复杂的对话关系完成,因而个人通过不间断的对话方式将自身发展的经验扩展性纳入公共认知场域,进而明确其人格身份及生存意义之所在。

  哈姆雷特对于自我及外在秩序的认知即建构在这样的对话关系中,人文主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导向塑成他崇高的精神信仰,然而现实中叔父篡位夺权、母亲失节放荡将他过往经验建构的道德体系彻底击溃,父亲的死亡更是直接切断了他与外界的对话链条,无所适从的哈姆雷特在痛苦中坠入边缘情景。根据雅思贝尔斯的理论,处于边缘情景的个体具有两个突出特征:其一,他们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总是独来独往;其二,他们常常表现的过度敏感,对身边发生的事易产生过激反应。这就使人逃离海德格尔所说的“非本真的”的存在状态,抽离了日常生活越轨性的打击从而开始思考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在存在主义看来,边缘情景中有一个极具特殊性的维度——死亡——能够使人更清醒的站在生存的对立面考量生存本身,“因为只有死亡,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⑦因而,哈姆雷特的思考在经历了现实人文境域的坍塌后,父亲的死必会引导他走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拷问。“死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⑧

  生命的长度总是有限,但个体无法确知其存在终结的时间,因而相比以焦虑和恐惧面对死亡,向死而生、更有价值的去燃烧生命成为边缘情景带给个体的灵魂救赎,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哈姆雷特意识到过去自我的空虚和对生命的浪费,猛烈地抨击了黑暗现实及与之相匹配的那一套虚假的价值标准。然而,个人力量的渺小和与芜杂的时代洪流抗衡的艰巨性令哈姆雷特再次深陷绝境。于是,精神层面发生巨大变动并未来得及重置自我认知序列就被迅速委以报仇救国重任的哈姆雷特,在现实与形而上扭曲断裂造成的多重混乱中走向无目的的延宕。

  结语:

  针对哈姆雷特的延宕,学界一直以来有多重视角观照,精神分析学从三重人格的心理结构角度入手,认为无意识阈里的俄狄浦斯情结令其欲望实现与精神信仰发生严重冲突从而消解了行动力;“疯癫”哲学揭示出癫狂掩盖下内心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斗争,二者的交锋阻碍了复仇进程;雅思贝尔斯的边缘情景将个体置于失语空间,借助死亡意象阐明经过精神危机重创的哈姆雷特在叩问生命本真的思索中延缓了现实责任。

  不同的理论介入提供了不同的思维逻辑,但就哈姆雷特本身——人文主义时代的光辉象征,伫立在被黑暗潜流卷袭的现实面前,生发出的超越此在的生命意识与对个体价值的深刻体认,始终是人类不屈意志和不朽力量之书写。

  文学论文投稿刊物:《外国文学研究》的宗旨是反映外国文学理论、思潮和创作的新动向,刊载我国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开拓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新领域,新课题,扩展我国文艺界的视野并提供借鉴。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