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自教育部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以来,2017年、2018年高考各学科试卷中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明显增加。文章以一组选择题和一组综合题的命制为例,从素材选
摘要:自教育部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以来,2017年、2018年高考各学科试卷中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明显增加。文章以一组选择题和一组综合题的命制为例,从素材选取、背景材料、命题立意等方面浅析传统文化与地理试题的融合。
关键词:融合渗透,传统文化,地理试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它记录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分布形成和发展变化,也蕴含着人地协调的思想和科学道理。高中地理学科涉及大量的自然、人文知识,在地理命题时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有利于彰显民族文化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可体现出教育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发展要求。
一、以古道开凿为背景,展现筑路文化
秦蜀古道北起关中平原,途径秦岭、汉中盆地、嘉陵江谷地,通向成都,全长1000多千米。自古以来,秦蜀古道以险著称,其中褒斜道(秦蜀古道北段分支)是最艰险的区段之一,它位于秦岭、巴山腹地,是陆路交通最难逾越的屏障。古代先民凭借经验和智慧,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铺设栈道,最终克服艰辛建成跨越千里的山地交通网,取得古代筑路史上的辉煌成就,实现了秦蜀间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
例1“.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工匠们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穿山隧洞,名为“石门”。据此完成(1)~(2)题。
(1)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2)古人在甲地修路时采用的原则是:
A.陡峻盘旋
B.沿河成路
C.岭横越垭
D.险绝而栈
参考答案:(1)A(2)C
【命题说明】本题组命题素材选自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的《汉水汉中》第四集《通·途》,褒斜古道路线图来自《百度百科》——褒斜道。遗留斑斑栈孔的褒斜栈道遗迹不单是古代秦巴交通的重要事实材料,也是书写在连绵群山、悬崖峭壁上的历史文化印记。它的兴建与损坏体现出中华民族果断自信、足智多谋、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与强大的沟通能力。
东汉时期古人在山体打洞使用的工具是铁器,为加快开凿速度,古人用柴火把岩壁烧热后浇上冰冷的河水,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加速石头的崩裂(过程类似温差风化)。第(1)题要求学生根据“火焚水激”四个字结合已学知识来推断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着重考查学生解获信息、新旧知识整合运用能力,此水“激”非水“击”,要求学生辨析地理概念。
秦岭经过亿万年的地质运动和风霜雨雪的侵蚀,发育了无数形态万千的沟谷、溪河,长期的人类活动(如战争、贸易等)使这些溪河由小路逐渐连通发展形成最早的古道。古人在山区修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沿溪河成路”(溪流、河谷等起伏较小的地形往往会发展成为交通运输线)、“陡峻盘旋”(陡峻的山地应迂回前进,沿“之”字形延伸)、“岭横越垭”(横向的山脉阻挡时选择垭口穿越)、“险绝而栈”(悬崖峭壁处就修建栈道),这些修路原则被沿用至今。第(2)题要求学生根据图1中甲地附近河流的分布、流向来推断甲地地形,考查了地形对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地形类型的判断等知识点和学生新情境的学习能力、新旧知识的整合运用能力。
二、以河冰开采为主题,探究科学道理
冰灯是北方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照明工具。冰灯起初仅用以照明,后来传到南方,并逐渐演变成观赏的艺术品。现代冰灯则是哈尔滨人的独创,始于1963年的首届冰灯游园会,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规模逐渐扩大,内容逐渐增多,艺术水平和制作方法也达到新高。
例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灯因灯罩用冰制作而得名。过去,松嫩平原农夫、渔民冬夜常用冰做成的灯笼照明。现在,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蜚声海内外,每年冰雪节都有数十万吨的冰被开采、运输、切割、雕筑。人工冻结的冰因使用的是静态水体,冻结时易形成比较大的冰晶和裂纹。某年,一展点上的大型冰雕几乎全部采用数千米外的河冰雕筑而成。
(1)分析冬季松嫩平原的农夫、渔民所用灯笼选冰为材的原因。
(2)推断冰雪节上的冰雕原料主要取自河冰而非人工冻冰的原因。
(3)说明采冰场的河冰成为大型冰雕冰源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1)冰体的透明度高,透光性强,制成冰灯后亮度高;该地冬季气温低且时间长,冰体易获取,制成冰灯后使用时间长;冬季风力强劲,冰体坚固,冰罩的挡风效果好(2)该地冬季气温低且漫长,松花江水量较大,冰源多;冰雪节的冰雕所需冰体量大,河冰开采成本较低;河(活水)冰与人工(静水)冻冰的冻结方向、速度不同(河冰的冰晶和裂纹更小),河冰通透性更好,冰质较高(3)大型冰雕所需的冰块体积大、通透性好;采冰场地处大弧度的河流凸岸(沙洲一般位于河水比较缓的地区),附近的水流速度慢,冰层厚;采冰场地处上游地区,受污染较小,冰体通透性较好。
【命题说明】本题组命题素材选自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2018年1月26日的《冬日奇观·冰雕奇景》。黑龙江因其独特的地域优势成为制作冰灯最早的地方。早期冰灯的制作方法极为简单,人们将水放入木桶在户外冻成冰坨,凿成空心后,罩在油灯上,冰罩既可透光又可挡风。后来每到新春佳节和上元之夜,人们将冰灯加以装饰,使其逐渐成为供人观赏的艺术品。第(1)题要求学生根据图2冰灯景观结合东北的气候特征分析以冰制灯的有利条件,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知识、新旧知识整合能力以及从空间、地理要素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成因的综合思维。
与河冰相比,人工冻结的冰往往冰晶较大、裂纹较多,通透性较差,这是因为两种冰体的冻结方式上存在差异。人工冻结的冰使用的是静态水体,当温度达到水的凝固点时,水体将从上下左右各个方向向中心冻结;而河水不停流动,只能从河面向河底逐渐冻结,相同气温下冻结速度较慢,能形成均匀而无裂纹的冰体。冰雪节上的冰雕原料多采用河冰就是因其裂纹极少、透明度高。第(2)题要求学生根据文字材料、题干设问比较河冰与人工冻冰两种冰在冰质上的差异并结合生产成本最终得出结论,考查工业原料相关知识和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松花江的河冰质量参差不齐,在相同气温下,水体流动速度越慢,形成的冰体越大。采冰场位于松花江大弧度的河湾北岸,水流到此速度降到最低,冰层达哈尔滨江段最厚。河流凸岸也往往会因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形成沙洲,沙洲形成后又会使流速进一步降低。第(3)题要求学生根据设问比较“大型冰雕”与普通冰雕所需冰体的差异,最终得出“舍近求远”采冰的原因,考查影响冰层厚度的因素、河流凹凸岸流速的差异等知识和运用区域比较的方法剖析地理事象成因的能力。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密切,我国幅员辽阔,民族分布复杂,区域差异显著,传统文化丰富多样。近年来,中国传统民居、中国山水画、中国茶文化、中国民俗文化、古典诗词、二十四节气、古代天文仪器、古代建筑等题材已被选编入高考地理试题,本文中的褒斜栈道历史悠久、冰雪节具有民族特色,也是地理学科“文化入题”的一次尝试。
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利用信息技术和导学案为地理教学创造新生态
摘要:互动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文章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以导学案的问题为抓手,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着眼点,推动地理知识持续更新和教学评价的精准反馈。因此,信息技术与地理导学案教学的有机整合,有助于重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放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