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还原分析法在戏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正文

还原分析法在戏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12-28 10:15

本文摘要:摘要:中学语文戏剧教学具有特殊性,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上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戏剧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对经典戏剧不感兴趣、片面地解读人物形象、忽视对剧本的研读、盲目开展课堂戏剧。孙绍振教授提出的还原分析法分为语义还原和对象还原,适用于戏剧

  摘要:中学语文戏剧教学具有特殊性,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上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戏剧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对经典戏剧不感兴趣、片面地解读人物形象、忽视对剧本的研读、盲目开展课堂戏剧。孙绍振教授提出的还原分析法分为语义还原和对象还原,适用于戏剧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还原分析法还原剧本的关键词和剧本的景物或人物,与原文对比,找到其中的矛盾点,能感受到剧本中的情感逻辑,体悟作者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孙绍振;还原分析法;戏剧教学;比较法

戏剧之家

  孙绍振教授提出的还原分析法是一种文本细读的方法,常应用于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同时,这种文本细读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戏剧教学。剧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更加需要教师掌握解读文本的方法。剧本具有舞台性和戏剧性的特点,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当下中学语文的戏剧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教师们关注和思考。在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中引入还原分析法能够促进学生对剧本的深度解读,切实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戏剧教学论文范例:戏剧导演与综合艺术特征的融合作用

  一、戏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戏剧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传统的文章不同,剧本服务于舞台表演,要求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具有舞台感。同时剧本的语言和情节也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然而当下的中学语文戏剧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对经典戏剧不感兴趣在学习经典戏剧篇目时,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其原因在于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与剧作中的社会背景相去甚远,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地结合剧本的社会背景,理解剧本背后的情感逻辑,也不能对剧本进行深度解读。教师也缺乏引导学生研读剧 本、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意识。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对文本的审美能力、对人物形象的思辨能力以及对文化的体悟能力。由于学生对经典剧作缺乏学习兴趣,对经典剧作的理解也多停留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点等表面层次,不能深入地理解剧本,也不能切实地提升多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片面地解读人物形象

  在戏剧教学中,学生容易片面地理解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把“圆形人物”读成“扁形人物”。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把人物形象分为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1]。圆形人物指人物形象具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人物的特征也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与此相反的是扁形人物,指人物具有单一的性格特征,强调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性。在中西方现当代的戏剧作品中,人物大多具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在戏剧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强调了某一人物最为突出的一个性格特征,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该人物形象的误读。例如,不少学生对《雷雨》中的周朴园进行片面地解读,认为周朴园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他既是一个罪恶的大资本家,也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封建大家长。

  在《雷雨》中,周朴园的确是所有悲剧的始作俑者,但是学生们在阅读《雷雨》时,不应该忽略了周朴园的另一面。周朴园出身于封建大家庭,作为富家子弟,他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迎娶门当户对的富家小姐,这才导致了周朴园、侍萍和蘩漪的婚姻悲剧。再次遇到侍萍后,周朴园在雷雨交加的夜晚里感到无尽的寂寥,开始反思自己的家庭,也开始关心儿子周冲的想法。因此学生在理解剧本的某一人物形象时,应当注意这一人物形象在整个剧本中的变化和发展,多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人物。

  (三)忽视对剧本的研读因为以往中学语文的考试对戏剧文学的考察较少,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容易把戏剧教学简单化处理,学生们也简单地了解剧本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等,对剧本没有展开深度的解读。教师和学生忽视对剧本的研读,一方面造成了学生的课堂戏剧表演不细致、不生动,没能把握住剧本中人物的情感逻辑;另一方面,学生失去了对戏剧文学深入了解的机会,也失去了练习写剧本、演好课堂戏剧的机会。

  (四)盲目开展课堂戏剧不少教师在教戏剧课文时都会采取课堂戏剧的 形式,让学生直接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来进行表演,以加深学生对戏剧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但是课堂戏剧的开展应当建立在学生深入理解剧本的基础上。否则学生不能理解剧本中人物的情感逻辑,也不能揣摩出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无法用语言和动作把这种情感变化外化,导致课堂戏剧的效果不佳,无法引发观众们的共鸣,最终也无法达到加深学生对剧本理解的目标。盲目开展课堂戏剧,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还不能收获预定的学习效果。因此无论何种类型的戏剧表演,都要建立在学生读懂读透剧本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戏剧表演时将自己完全地代入到剧本的社会背景中,也能将自己完全代入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当中。教师盲目开展课堂戏剧的做法不可取。

  二、还原分析法在戏剧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还原分析法的认识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中运用还原分析法分析了鲁迅先生的几篇文章。还原分析法的关键是找到文本当中的矛盾点,通过矛盾点感知作品内部的 情感逻辑。[3]

  情感逻辑不同于理性逻辑,人的情感既包含着理性的成分,也包含着感性的成分。把握作品内部的情感逻辑能有效地感知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但对情感逻辑的发掘需要一个切入点,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们发掘作品中的矛盾点。在类似于日常生活的书写中,情节波澜不惊,也不能完全地暴露人物的情感活动。为了将人物的情感充分地外化为可视化的动作,作者在作品中常会制造种种戏剧性的矛盾,让人物的人性在尖锐的矛盾中充分地显露出来。

  如果教师和学生们对文本的理解只停留在字词的表面,固然不能发现其中的矛盾。因此教师和学生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应事先按照一定的逻辑去猜想文本剩余的内容,再把想象的结果与作者在文本当中呈现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矛盾点,从矛盾点中读出作品的言外之意。这就是还原分析法在文本细读中的运用。在具体的文本解读中,还原法经常与对比法配合使用。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中依据还原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将还原分析法分为语义还原和对象还原。[3]语义还原指将关键词的原本含义还原出来,与作品中的含义进行对比,挖掘其中的矛盾之处。对象还原则是立足于作品中的景物或人物,依据一定的逻辑在脑海中还原出未经作者加工的景物或人物,再与作品中的景物或人物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在具体的戏剧教学过程中,语义还原和对象还原经常一同使用。

  (二)对还原分析法的应用

  1.语义还原

  运用语义还原的方法解读文本,需要抓住关键词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矛盾,品味作者寄寓其中的独特情感。关键词的工具性指该词语的原本含义,即字典中的含义;而关键词的人文性指带有作者或人物的主观意志的含义,即作品中的具体含义。当作品中关键词的含义不同于字典中常规的含义时,这一关键词常带有着别样的意味。例如《雷雨》中的周朴园把昔日的侍萍说成“很贤慧,也很规矩”的小姐[2]。

  如果学生对这个称谓进行还原分析,就会发现这个称谓原指有修养的大家闺秀。但是学生再把这个还原后的含义和作品中的具体含义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昔日侍萍不是一个大家闺秀,也正好做了不规矩的事情。三十年前她不仅是周公馆的一个女下人,还与周公馆的少爷周朴园产生了感情,生了两个孩子。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读周朴园这一句话时,要敏锐地抓住“很贤惠”、“很规矩”和“小姐”这三个关键词,进行语义的还原分析。很显然周朴园刻意地隐瞒了事实。周朴园之所以扭曲事实,把昔日的侍萍说成了大家闺秀,原因在于他想在别人面前表示,昔日的侍萍是正当地和他生活在一起。

  他有意地掩盖事实,为的是维护自己作为封建大家长的尊严。毕竟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背景下,富家少爷和女下人之间的感情不仅不会被社会认可,还会招致人们的嘲讽。从这个的细节中学生们可以读出周朴园作为封建大家长虚伪的一面,也能读出封建社会的阶层分明。再如《天下第一楼》中的克五闻到了罗大头身上的大烟,罗大头戏谑地对侦缉队的克五说:“这回你爸爸教你的本事可有用了。”[4]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本事”。教师引导学生对“本事”这一词进行还原,就会得出“本事”的本义为“本领”,一般指人某方面的能力。学生再把还原后的意思和文中的实际意思进行对比,就能发现其中的矛盾点。剧本中的“本事”指克五的父亲专门请师傅教克五学抽大烟这一件事。抽大烟本身不算一种本事,只能算一种恶习。而罗大头把克五会抽大烟、会闻大烟称为本事,显然他的话里带有一种讽刺的意味。

  被抄了家的克五早就不是当年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已经沦落到了在酒楼门口看着烤鸭垂涎三尺的地步。所以作为福聚德顶梁柱的罗大头自然看不起克五。对克五想吃鸭子的不停纠缠,罗大头也持一种轻视的态度。因此,在戏剧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剧本中的关键词,找出关键词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矛盾,细细揣摩就能读出其中的言外之意,体会到语言背后作者和人物的情感逻辑。同时,教师如果能抓住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创设问题情境,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促进学生对剧本的深入阅读,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实发生。

  2.对象还原

  运用对象还原的方法解读文本,教师和学生首先应明确需要还原的对象是景物还是人物。一般来说,由于景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景物的还原比较简单。而人物的性格特征常具有多面性和变化性,在剧作中并不稳定,因此对人物的还原相对而言比较复杂。在剧本每一幕的开头,剧本一般都会向读者交代这一幕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景,为接下来戏剧情节的发展铺垫好舞台背景。剧本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戏剧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景物描写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对其中的景物描写进行还原,再与作品中实际的情景进行对比,就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剧本内涵。

  例如《天下第一楼》的第三幕开头给读者呈现出了福聚德鼎盛时期的样貌。经过了八年的发展,福聚德成了一栋富丽堂皇的大楼,名噪京城,来往福聚德的都是名门贵族。福聚德的伙计们也纷纷准备好迎接的新一年。福聚德的景象如此欣欣向荣,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景象进行还原,后面的故事情节应当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还原后的福聚德鼎盛的景象与剧本后面的景象完全不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福聚德竟然盛极必衰,一系列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唐茂盛想派堂头常贵去福聚德的分号;常贵的小五儿想到瑞蚨祥当伙计被拒;常贵被洋人侮辱,最后中风而死;克五带头的侦缉队在酒楼搜到了大烟,带走了卢孟实。

  剧本情节的悲剧性和福聚德鼎盛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这个反差的背后是卢孟实,乃至作者对福聚德走向衰落的无可奈何。这就是还原剧本景物描写的方法,在读剧本的舞台说明时不妨设想一下后面剧情的发展方向,再与实际的剧情发展方向进行对比。

  除了对剧本的景物描写进行还原,教师和学生还能对剧本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还原。尤其是剧本人物的语言发生前后矛盾时,就要格外注意人物前后情感的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人物前面的语言进行还原,再将还原的结果与后面的语言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矛盾,感知人物的情感逻辑。例如《枣儿》中的小男孩在与老人的对话中多次提到自己要回家等父亲,他还得意地对老人说:“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5]

  教师引导学生用还原法进行想象,接下来的剧情应当是小男孩回家等父亲,并且父亲还会给小男孩带来巧克力,这本应该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小男孩犹豫地对老人说:“爹不会回来了。”[5]还原后的亲人团聚、其乐融融的景象与剧本实际的孤独、感伤的景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撞击着读者的心灵,让人不得不产生对小男孩的同情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师和学生还能再进一步运用语义还原法解读男孩父亲不回家的原因。男孩父亲不回家的原因是男孩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另一个家。

  在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还原分析法中的语义还原,还原“家”这一个关键字。学生们以往所认为的家是温馨的,是亲人们的避风港,是无数人心心念念的归宿。但是学生们脑海里所还原的“家”与男孩父亲的“另一个家”显然不是一个概念。在小男孩心中农村的家才是真正的家,而父亲在城市的“家”,只是父亲暂住的一个地方。

  所以作为留守儿童的他才会那么地盼望父亲回来,农村的家才是根,才是他们团圆的地方。结合剧本背景,学生们不难理解《枣儿》这一部剧作正表现了陕西农村受到现代化冲击的主题。在传统文化中,农村和土地便是农民们的根。但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离开了根,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年复一年地盼望着家人的回归。通过还原分析法,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到容易被读者忽略的关键词,也能引导学生关注到人物关键的情感变化。这就是对象还原与语义还原配合使用的方法与效果。

  综上,还原分析法在不同的剧作当中会有不同的还原方式,依据被还原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语义还原和对象还原。语义还原和对象还原常配合着比较法一同使用。教师在进行戏剧教学时,不妨多用还原分析法,带着学生深入阅读剧本,感受其中的情感逻辑,体悟作者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一改往常古板的教学方式。只有深入阅读了剧本,深入地了解了剧本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心理活动,学生们的课堂戏剧才能演得精彩,才能真实地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9.

  [2]曹禺.雷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50.

  [3]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84-196.

  [4]何冀平.天下第一楼[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3-106.

  作者:孙绮琪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