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节奏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也是很多艺术作品固有的一种品质。通过对节奏的概念进行分类,寻找到把握人物和剧本节奏的方法,并在演出的过程中帮助演员找到演出节奏,从而使演员更好地进行表演。 【关键词】节奏;内部节奏;外部节奏;人物形象;观演关
【摘 要】节奏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也是很多艺术作品固有的一种品质。通过对节奏的概念进行分类,寻找到把握人物和剧本节奏的方法,并在演出的过程中帮助演员找到演出节奏,从而使演员更好地进行表演。
【关键词】节奏;内部节奏;外部节奏;人物形象;观演关系
寻找表演中的节奏,要遵循生活的规律,这说明表演的节奏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是舞台上的节奏还需要经过艺术加工与演员二次创作,表演的节奏在形式上一般分为两种: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找到了人物的节奏就能在人物的塑造上有更加鲜活的表现,而要想在舞台上找到演出节奏,就需要对剧本进行深入的解读,找到人物的真实态度和反应,从而找到人物的演出节奏。
一、节奏的概念及分类
(一)节奏的概念
节奏,是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的一种现象,合乎一定的自然规律。节奏是客观事物一种普遍存在的特质。节奏不等同于速度,速度只是指快慢的程度,而节奏不仅仅是以快慢来论,它还包括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一张一弛的变化。表演中的节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物生活的瞬间,在生活中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等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节奏,这种节奏在生活中是自然存在的。但在舞台上和镜头前,节奏是要加以练习的。
表演人员评职知识:声乐表演评讲师职称怎么发表论文
(二)节奏的分类与关系
表演中的节奏从形式上分为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外部节奏又包括人物的语言节奏和肢体节奏,角色之间交流与适应的节奏等等。内部节奏是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在机体内部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发展变化,比如由剧情引起的人物感受和情感的变化,而这种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又必然引起外部肢体与语言节奏的变化。所以说内部节奏是外部节奏的基础,有些时候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是统一的,但也有些情况下是截然相反的,即外部节奏是相对静止的,而内部节奏是相对剧烈的。
1.内部节奏的作用
内部节奏,又称心理节奏,内部节奏体现的是人们思想感情变化的强弱、快慢、长短和张弛。内部节奏是随着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呈现出来的,演员在表演的 过程中要正确地寻找内心情感,这样人物的情感才会有层次、有变化、有积累、有爆发,这样才能呈现出不同的节奏。情绪情感是人们日益形成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内部节奏,因而,人物的情绪情感是内部节奏的核心表现形式,也是决定外部节奏变化的重要因素。内部节奏的寻找对于演员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每个人的内部节奏都不同,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家庭、性格、经历等等不同,所以说找到了人物的内部节奏,就找到了人物的精神内核,人物是如何思考的,对情节发展以及周边人物的感受、判断以及态度是什么样的,就有了出处。
比如说剧本《我们都爱莫里哀》,其中常妮内部节奏的寻找,就对塑造这个人物起到重要的作用。常妮的内部节奏不好寻找,从剧本的提示中,可以知道她闪结闪离,而且离婚时没有带走任何东西,搬回自己的宿舍。从这些做法来看,她应该是一个行动能力超强,很注重自我感受,并且风风火火的人,但是对于青梅竹马的朋友对她的示好,从她的表现又不难看出,她总是在回避,回避自己现在的处境,对于真正关心她的朋友都呈现出拒绝沟通的状态,那从这点来看,又能看出她性格里的清高与不自信、没有安全感。综合以上分析,就能够找到这个人物对于剧本情节发展的态度,以及她的心理活动和思考方式,那么这就构成了这个人物的内部节奏,而找到了人物的内部节奏就不难找到人物的外部节奏,因为内部节奏是外部节奏的基础。
2.外部节奏的作用
外部节奏是内部节奏外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语言节奏和肢体节奏等,斯坦尼说过:剧本中角色的速度节奏要是找对了,就能自然地、直接地,有时候是机械地抓住演员的感情,激发正确的体验。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斯式体系讲求的是内部节奏引发外部节奏,也就是从内而外,这样是正确的,但是有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外部节奏反推找到真实的内部节奏。
《我们都爱莫里哀》这部话剧中的人物常妮,先找到其内部节奏以及精神内核,然后再对外部节奏进行设计。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和常妮最初见面便喜欢上常妮的余震,看着常妮从单身到恋爱,从结婚到离婚,一直默默守护,看到常妮为了改变现状去做一些她之前并不喜欢做的事情,余震多次想要去帮助她,却遭到拒绝,一句“我挺好”把余震挡在了她的世界之外。
两个人又因为常妮出去接戏终止剧团排练的事大吵了起来,余震终于说出了藏在自己心里多年的话,常妮本身的外部节奏是横冲直撞地去找余震理论,但是听到余震说的话,自己的外部节奏一点一点地放缓,因为她的内心节奏在一点一点地放缓,最后终于蹲在地上蜷缩起来。这样处理外部节奏是想把内心感受与节奏完全彰显出来,让观众感受到,也就是一点一点地把自己外在的壳卸下来,变成真实的自己。
而这种外部节奏的处理方式又能够帮助演员更加深刻地感受角色的内部节奏,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规定情境与人物,达到内外部的完美统一,以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说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是相互影响的。大部分时候内外部节奏是统一的,但是有些情况下,又是不统一的,比如说,在人受到重大的、突如其来的打击的时候,内部节奏是剧烈的,但是外部节奏很可能是静止的。
二、从剧本情节中找到人物节奏
要通过剧本提供的规定情境、事件以及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等找到剧本和人物的具体节奏,再根据整个剧本固有的节奏,获得正确的体验,完美地呈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从而呈现出剧情的发展变化。比如在话剧《香车大帅》中,宝姐这个人物便是从剧本情节中找到人物节奏的例子。整个故事发生在战争时期的南方小镇,国民党委派新大帅到小镇,但由于日本人的轰炸,车夫被错认为是新任大帅,从而引发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故事主旨在于展现面对日本侵略,小镇居民各种不同的反应,以及“假”大帅舍身为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宝姐是这个镇上酒庄的老板娘,在故事情节中不占主要地位,但是她有一个自己的支线故事情节,也就是作为交际花的她,深深爱恋着忠心耿耿的军官张涛,但表白却被误会,因为张涛比较一本正经、一根筋,所以他们之间的感情一直没有更进一步。但是在最后一幕,也就是全剧的高潮部分,日本人逼迫“假”大帅签投降协议书,大帅宁死不签,就在这时张涛为了保护“假”大帅,舍身就义。宝姐在小镇看到张涛被拖下去枪毙的时候,剧本中提示的外部语言是:晕倒了。
这一段表演中要想找到人物的表演节奏,就必须深入到剧本剧情中去,也就是要挖掘张涛与宝姐之间的感情究竟是什么样的,以及这一段在整个剧本中的位置,只有掌握这些,才能深入理解规定情境、人物关系,以及把握面对突发事件时的真实感受,从而找到这一段表演的节奏。作为宝姐来说,见惯了名利场的真实与虚假,在四十岁左右的时候爱上张涛,应该说是很勇敢的表现,二人之间的感情纯粹、热烈,这在剧本中也有所铺垫。
到了最后,全剧的高潮部分,矛盾冲突激烈,所以宝姐的反应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全剧的节奏。而又不能脱离真实的反应速度,所以我在处理的时候,有一个小的静止,然后用尽全身的力气,也是最后一丝力气喊出“张——涛——”,随后一个大的静止。这个节奏能体现出张涛与宝姐之间的情感,以及张涛的死对于宝姐来说是巨大的打击。所以对于人物节奏的寻找,最重要的是从剧本的剧情、规定情境、人物关系出发,找到人物真实的内部节奏,然后通过外部节奏进行表现。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也可以尝试不同的外部节奏表现方法,看哪一种最能表现人物的真实情感和感受。
三、演出过程中观演关系对表演节奏的影响
“观演关系”是导演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需要把握的,体现了观演空间内部的审美主体与创作主体之间的相互刺激、交流,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影响舞台表现。演出艺术是由人演给人看的一种艺术,由于这种特殊性,没有了观众,演出就无法进行,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舞台演出就不能忽视观众的存在,就应该考虑观演关系的维护,并且把握交流的主动权,使演出既能激发观众的兴趣,促使观众具有热情,又能保证艺术的完整性。
观众和演员有着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演员对观众产生影响,将观众的注意力、思维以及情绪,引导到剧情所需要的方向上来;另一方面,观众是反馈方,并且反作用于演员,演员根据观众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演出节奏。
演员对观众的引导并不是轻易就能把控的,而要以观众个人的体验、感悟、思考和判断为依据,是引导而非一味地迎合。合理把握观演关系,在演出的过程中能帮助演员更加深刻地把握规定情境,深入故事情节,帮助演员建立起对角色的感知。在演出的过程中,观众的情绪会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与表演者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观众的任何反应演员都是可以感知到的,而观众的这种共鸣又能刺激演员的真实感受,使演员更加深入地把握故事情节和内心情感,并通过外部节奏展现出来。所以说观演关系对演员的演出节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结语
演员塑造角色离不开对节奏的把握,寻找到属于人物的节奏,就能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演员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必须遵循剧本的要求,找到演出的节奏,从而引导观众更好地融入表演之中。
参考文献: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M].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2016.46.
[2]任晶晶.节奏在表演创作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3,(02):124-126.
[3]杨波.戏剧表演中观演双方的互动及表演节奏把握[J].戏剧之家,2016,(06):50.
[4]王剑春.戏剧表演中演员形体动作的设计与编排[J].艺术教育,2015,(02):164-165.
作者:李 畅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6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