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浅谈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之异同> 正文

浅谈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之异同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7-21 10:12

本文摘要:【摘 要】在民族声乐领域,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演唱的区别在于语言上的差异,主要包括技术问题和风格上的差异,对于歌唱的艺术风格和声音形象的形成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比较分析和研究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之异同,以提高民族声乐的学习和实践,为民族声乐研究人

  【摘 要】在民族声乐领域,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演唱的区别在于语言上的差异,主要包括技术问题和风格上的差异,对于歌唱的艺术风格和声音形象的形成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比较分析和研究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之异同,以提高民族声乐的学习和实践,为民族声乐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声乐;戏曲艺术;演唱;歌唱语言

戏曲艺术

  民族声乐和戏曲艺术是我国古代民族声乐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演唱语言,有必要注意和比较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演唱的特点,包括一些基本的技术问题和演奏风格的差异,例如咬字、发声等(包括呼吸、共鸣等方面的差异),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一、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历史

  (一)民族声乐

  民族声乐演唱是我国独特的演唱形式。从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民族声乐有四个主要来源:(1)各个朝代不同的乐曲集,比如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等;(2)各个朝代的民间艺术,如鼓词、散曲、杂剧等;(3)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中的活动,如号子、山歌等;(4)外界传入的,如欧洲传来的舞剧、歌剧等。总体而言,我国民族声乐包括戏曲、民间艺术、民间歌曲以及其他演奏技巧,主要是指用于演唱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的技巧。我国古代民间民族声乐是在原始劳动中出生并成长的,结合了歌、舞和乐的原始音乐,演变成歌唱、跳舞、戏曲、民歌等,直到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古代传统经典中有许多描述。

  《礼记》中有描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古代学者巧妙而科学地描述了民族声乐的演唱。这种方法对当今的民族声乐演唱技术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这些理论的科学性绝不逊于西方歌唱的科学性。甚至可以说,我国古代对歌唱的科学概括比西方早很多年。只有有坚实的基础,发展和创新才有可能。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随着歌唱运动的兴起,一群民族歌手出现在解放区延安。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由于民族声乐专业教学的发展,随着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不断增长,许多在高级音乐学院接受正规专业教育的年轻歌手成长起来,出现了许多杰出歌手,郭兰英是这个时代创造的民族声乐大师。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音乐学院都开设了专门的民族声乐。从1990年代到现在,民族声乐已成为主流高校音乐教育内容,在继承传统之余,民族声乐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族声乐来自社会生活,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及语言、生活方式、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二)戏曲艺术

  戏曲是一种由我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是一种传统的戏剧形式,由许多要素组成,例如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和表演艺术等。因此,通常来说,戏曲是一种结合了许多艺术元素的独特艺术形式,其起源可追溯到宗教仪式歌舞和原始民歌和舞蹈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戏曲体系。戏曲艺术的最大特征首先体现在其各种唱腔。这些唱腔基于当地的语言、民歌和民间音乐以及其他地区的音乐。戏曲音乐也从民间歌曲演变而来,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综合。

  它集中了我国音乐的艺术规律和特征。戏曲音乐创作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元素:韵白、声腔、伴奏。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凝聚了空前的辉煌成就,深刻地积淀在我国古代文化的主体中,并仍然充满生机。戏曲艺术向人们展示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人追求忠诚、正义和孝顺,也让人们争取美好的爱情,在社会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古代,大多数人,特别是下层人民,以传统戏曲作为其唯一的文化活动。这是他们获取文化知识,了解历史传统的主要方式,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的异同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存和互补的。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不仅彼此不同,还彼此相关。民族声乐和戏曲唱腔之间有相似性和独特性,而民族声乐和戏曲艺术都是我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本文从四个主要方面简要分析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之间的异同:历史渊源、演唱方式、表演内容和表演风格。

  (一)历史渊源

  从历史上讲,民族声乐和戏曲艺术是从我国古代的原始歌舞发展而来的。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是古代人根据对自己的生活和劳动经验的概括而创建和发展的,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

  区别在于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尽管有很深的渊源,但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来自不同的表达形式。初始差异虽然不明显,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将其引向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原始社会歌舞表演中,对演奏语言和动作的双重要求迫使戏曲演化沿着强调歌唱和表演的道路前进;民族声乐起源于各种民间艺术,例如号子,民歌和说唱,在形式上,专注于通过歌唱表达情感,而不是表达身体动作,因此其发展成为一种以演唱为主的表现方式。

  而且,从发展阶段来看,戏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南北曲的形成阶段——昆曲与弋阳曲的竞争阶段——梆子和皮黄的兴起与发展阶段——地方小戏的繁荣发展阶段——百花齐放阶段;民族声乐源于传统民歌,各个朝代都有其表现形式的存在,如诗经、楚辞、乐府以及唐诗宋词等。

  (二)演唱方式歌唱是一种音乐,人类利用声音进行歌唱,是一种将语言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复杂表演艺术。这是人们在身心上共同协调进行的一项活动,并且要与情绪、声音以及动作等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进行表达。民族声乐演唱和戏曲艺术的唱腔同属于声乐。当谈到演唱的声音要求时,民族声乐演唱和戏曲艺术的唱腔都要注意呼吸、共鸣和发声的科学方法,并且都要求将情感赋予其中,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且都对咬字有一定的要求,最基本的是字正腔圆,确保听众可以听懂演唱的内容。

  在演唱过程中正确处理声音和字腔的关系尤为重要,是演唱水平与技术的体现。通过有效的结合,可以准确体现出民族语言的风格。根据表演的风格,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都属于民族风格,都是基于充满活力的音质和优美的音色表现,并且情感是直接发自内心,真实和自然的,具有民族说唱的特征。同时,随着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各自的发展和演变,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

  就民族声乐中声音条件的划分标准而言,人声的特性被用作声音条件标准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三种声音:男声、女声和童声;男声、女声又分为高、中和低音。每一种都分为抒情、戏剧甚至是花腔等。在戏曲艺术中,划分声音条件的标准是基于行为。戏曲唱腔按男声分为老生、小生、净、丑;女声分为青衣、花旦、花衫、老旦等。在艺术实践中,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均指舞台表演,但演唱民族声乐的最终目的不全是展现技巧,而是基于民族情感,侧重于情感的表达,强调准确表达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并进行二次创作。戏曲艺术则严格规范规定唱功以及动作的配合,并且戏曲艺术必须以人物为主体,服从人物,服从情节,注意情节的连贯性以及准确地表达戏曲人物的思想。

  (三)表演内容就表演的内容而言,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均属于作品的二次创作。不同之处在于民族声乐侧重于解释作品本身的含义,而戏曲艺术则侧重于剧情的表达和连续性。换句话说,民族声乐重在歌唱,而戏曲重在表演。民族声乐强调对歌曲内容的审美追求,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以及歌唱艺术中的魅力之美。戏曲艺术采用程式化的技术形式来演唱、表演各个领域的角色,为了符合音乐节奏,使用标准化的演奏技巧和不同的歌唱风格、音乐旋律和演奏技巧来创建场景叙事,以反映不同角色和不同戏剧情境的思想和感受。

  (四)表演风格在表演方面,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都必须在舞台上表演。同时,由于民族和地区差异,语言也会有所差异。民族声乐演唱和戏曲艺术都相应地使用当地方言。但是,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的表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民族声乐在其音乐风格上清楚地反映了民族的特征,着重于表达每个地区和每个民族的特征,也有不同的国籍。曲目主要是民歌、民谣以及民族风的创作歌曲。语言主要是普通话,有时会以少数民族语言歌唱。戏曲艺术体现了风格化和戏剧性的表演风格,融合了地区特色,并有机地融合了歌舞表演。使用的语言是汉语,但是各种类型的戏曲中都使用当地方言和喜欢的形式表演。

  三、民族声乐和戏曲艺术具有共性和个性

  科学的演唱方法是任何一种民族声乐的共性的体现。我国的民族声乐与意大利和德国等不同国家的民族声乐有各自的特点,即个性。与民族声乐和戏曲艺术的共性相比,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的个性存在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民族声乐的个性也必须与共性相关联,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秉承这一理论思想,我们在民族声乐领域研究传统民歌,掌握民族地域风格,继承和更新戏曲艺术,研究民族艺术,探索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要以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必须接受基本的理论训练,并熟悉传统民族声乐的演唱特性,特别注意传统戏曲旋律的优势,例如学习和掌握润腔,吐字、韵白、气息等方法;也要在学习戏曲艺术时,练好基本功,如眼神、手势、举止和动作等基本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歌唱风格和表达魅力,也有助于充分体现个性。这种继承和借鉴体现在许多方面,其本质在于程式化的演绎特征。戏曲表演是风格化,戏剧性有机结合的歌舞表演,虽然限制了戏曲舞台形象的各个方面,但也贯穿了戏曲舞台的结构机制。程式化也可以用作民族声乐的参考,为民族声乐的更灵活形式提供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底线。

  文学论文投稿刊物:《时代文学》创刊1989年3月,曾用刊名《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是由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选全国优秀双效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4677,国内统一刊号:CN 37-1173/I,邮发代号 24-84。杂志是2008年北大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分别于2004年、2008年获得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荣誉。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效期刊。

  四、结束语

  民族声乐和戏曲艺术均需要相互借鉴和不断改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保持民族风格,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和掌握民族声乐和戏曲艺术的风格和特征,并吸收其他民族艺术形式的精髓。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学习和借鉴世界上其他艺术形式,并在世界舞台上产生一种新的,更具活力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王旭丽.浅谈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之异同[J].黄梅戏艺术,2006,(04):41-43.

  [2]李健.浅析戏曲民族声乐艺术的比较渗透问题[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03):153-154.

  [3]王波.浅谈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继承和发展[J].黄河之声,2017,(019):83.

  [4]李静.现代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的比较研究[J].大舞台,2014,(07):133-134.

  [5]祁瑞云.浅谈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6,(8):156.

  作者:廉玉柱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