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探寻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正文

探寻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8-31 10:43

本文摘要:摘要:《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一书是郑慧教授围绕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瑶学丛书》系列成果之一。该专著结合档案学、民族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构建档案文化传播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瑶族档案

  摘要:《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一书是郑慧教授围绕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瑶学丛书》系列成果之一。该专著结合档案学、民族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构建档案文化传播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媒介和路径,分析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未来走向,助力民族文化传播,是瑶学、档案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关键词:瑶族档案;档案文化;档案文化传播

档案文化

  瑶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一个国际性民族。据统计,居住在国外的瑶族人口有60多万,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和欧洲的8个国家和地区。对瑶族档案文化传播进行研究,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抢救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21年郑慧教授出版的专著《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是《瑶学丛书》系列成果之一。该专著共分为9章,其中前言部分介绍了学界的相关研究情况,梳理了瑶族档案资源、瑶族档案文化、瑶族档案文化外传播几个概念的内涵、外延、构成、特点及价值,构建了档案文化传播基础理论。

  档案论文范例: 挖掘院史档案文化价值构建“昆医记忆”的途径研究

  第一章至第三章阐明了民族迁徙、国内瑶族档案、流失海外的瑶族档案在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提出瑶族档案既是瑶族档案文化的载体,也是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媒介和路径等观点。第四章至第八章详细探讨了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印刷型传播路径、传统视听型路径、网络型传播路径、户外新型传播路径、文化机构路径,助力瑶族档案文化有效传播。第九章则主要探讨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组合创新与选择,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全书以档案学为主要研究视角,结合民族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论述,角度新颖,民族特色鲜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参考价值。

  1聚焦瑶族档案资源,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源保障

  资源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该专著前言第二节详细介绍了瑶族档案资源的构成、保存现状、价值等情况,为相关部门进行瑶族文化研究及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1.1理清瑶族档案资源构成

  该专著所述瑶族档案资源是指“由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工作开展而对瑶族人民或其居住区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即档案产出或效益资源,主要是指瑶族档案信息资源”。作者根据记录符号和载体的不同,将瑶族档案资源划分成无文字实物档案资源、口碑档案资源、纸质档案资源以及石刻档案资源几大类。这些瑶族档案资源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历史性、分散性、丰富性等特点。其中瑶族档案资源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形成者、内容、载体及价值的丰富多样。

  1.2调研瑶族档案资源保存现状

  该专著调研了包括纸质、布制、石刻在内的不同载体瑶族档案资源的保存现状。作者调查发现,在瑶族纸质档案的保存现状中,以瑶族经书为代表的私人文书档案处境最为危险,亟待拯救;而以《梅山图》为代表的瑶族布制档案破败不堪,受损严重,亟需拯救和修复。瑶族石刻档案主要分布在华南和西南地区,作者调研发现,广西瑶族地区部分石刻档案破损严重,比较明显的如:摩崖壁画、石刻的表面布满黑色或灰白色的印迹,使得镌刻的文字、图案模糊不清。结合瑶族石刻档案的保存情况,作者将影响瑶族石刻档案保存的因素划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者认为对瑶族石刻档案危害最大的是气候因素,华南和西南地区复杂多变的气候加速了石刻风化侵蚀的程度。瑶族档案资源保存现状的研究为业内人士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线索,也为有关部门进行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和抢救提供了理论参考。

  1.3分析瑶族档案资源的价值

  结合瑶族档案资源构成情况,该专著分析认为瑶族档案资源价值丰富,主要有文化人类学价值、民族学价值、档案学价值、法学与伦理学价值。其中文化人类学价值主要体现在研究瑶族社会结构、风俗习惯以及方块瑶文三个方面。民族学价值反映在进行瑶族档案资源研究,有利于开拓瑶族研究的新领域,不断推动瑶族研究进一步深化;使瑶族人民更好地认识自身,振奋民族精神;助力国家开展民族工作,巩固党和政府对瑶族地区的领导。就档案学价值而言,瑶族档案资源是我国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相应的研究能不断丰富瑶族档案资源,推动瑶族地区档案事业发展,促进民族档案学的建立,不断完善和健全档案学学科体系。

  瑶族档案资源的经济学价值主要呈现在档案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农村经济学、民族经济学价值以及依托档案资源开发而成的旅游经济学价值。法学与伦理学价值主要表现在瑶族档案资源所记载的内容本身折射出来的少数民族习惯法、民族伦理学现象和问题上。瑶族档案资源价值的研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也为瑶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瑶族档案文化传播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2衍生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体系,为瑶族文化传播构建框架基础

  2.1衍生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体系该专著在前言第四节中提出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是指“瑶族档案文化通过个人、群体、组织、大众等媒介或路径对瑶族档案文化形成者或形成地之外的个人、群体和地区进行扩散和传播”,[2]还明确了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外延、构成、特点及价值等情况。作者认为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构成由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途径四个要素组成。其中传播主体包括文化机构或单位,教育或科研机构,新闻与演艺机构,基层团体、组织及个人四大类。[3]

  传播内容包括瑶族档案实体文化和瑶族档案事业文化。传播对象可概括为国内社会机构、组织和个人,国外社会机构、组织和个人两大类。传播途径包括民族迁徙、国内外瑶族档案本身、报纸等印刷型途径、汉字等传统视听型途径、互联网等网络型路径、LED显示屏等户外新型路径、档案馆等文化教育机构路径。在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的主体、对象、内容、目的不同,其选择的路径也会有所不同。该专著第九章第一节阐述了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主体、对象、内容、目的、效果与路径的联系及选择。

  从传播主体看,文化机构主要选择展览、讲座等途径;教育科研部门主要选择教学教育、学术研究等途径;盈利组织如网站,通常采用文字、新闻等途径;非营利性组织选择免费或费用较小的途径;个人选择微博、博客等途径。从传播对象看,档案工作者、档案利用者选择专业性路径,如瑶族档案信息和载体的传播以及瑶族档案事业的传播;档案文化爱好者、普通大众可选择路径多样又兼顾便利,如在公众场所进行瑶族档案文化图片展示、宣传;国内对象可选路径灵活多样;国外对象选择可信度和可据度较高的官方性途径,如档案馆、博物馆等。从传播内容看,对外传播体现正面积极瑶族形象的档案。

  实体文化;政府、档案馆等文化部门应选择对外传播优秀的瑶族档案事业文化。从传播目的看,如解决工作和实际生活需要,可重点选择档案馆这个途径;科学研究选择档案馆、图书馆等途径;加速档案事业发展选择档案局(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可以是多种路径相结合。

  从传播效果看,通过档案馆传播的瑶族档案文化,可信度高,受众有限,影响范围较小,容易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博物馆传播的瑶族档案文化来源受限,受众广泛,影响范围大,但不容易让观众留下印象;图书馆传播的瑶族档案文化专业性不强,影响范围较大,但容易让观众混淆瑶族档案的概念。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衍生了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体系。[4]该体系的出现为充分挖掘和实现档案文化的价值,进一步促进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理论参考。

  2.2明确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价值

  该专著在前言第四节中明确了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价值。作者认为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涉及个人、民族、地区、国家乃至全球。

  就个人而言,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有利于提高传播者和受众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心理素质,促进人的素质的优化。就瑶族自身而言,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有助于加深瑶族人对本民族发展历程及历史文化的了解,正视本民族历史,对内搞好团结,对外反对分裂。就瑶族聚居地区而言,对外传播瑶族档案文化,有利于其他民族了解瑶族的发展历程、风俗习惯,促进多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而维护瑶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从地区档案教育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讲,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不仅可以丰富民族学、档案学、传播学等学科的教学素材,还可以为地区档案事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丰富的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馆藏档案资源。就国家而言,运用多种传播媒介促进瑶族档案文化传播,有利于巩固团结和谐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从全球的角度来讲,对外传播瑶族档案文化,有利于加深世界对瑶族的了解,强化海外瑶族人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其爱国情结,提升民族凝聚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3创新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基础理论

  目前,档案学界对档案文化传播理论尚未有统一的界定。该专著前言第五节对档案文化传播理论基础做了创新性归纳解读,观点较为新颖。作者认为,瑶族档案文化传播是一个融合了档案学、信息学、文化学、传播学以及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概念。在进行概念解读和相关研究时,需要以档案文化传播为中心,将以人为本理论贯穿始终,综合考虑档案价值理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理论、文化共享理论以及大众传播基础理论,构建档案文化传播理论体系[5]。

  在档案文化传播理论体系中,档案价值理论位于最底层的核心,目的是实现档案文化的价值,即第一价值向第二价值过渡,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并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理论在第二层,串联起档案文化传播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文化共享理论在第三层,主要着眼于档案文化的共建,并通过传播实现档案文化共享,进而推动社会文化共享。大众传播理论放在最顶层,指导档案文化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手段、媒介和平台把档案文化向更长时间维度、更宽空间维度传播。

  结合档案文化传播理论体系,将档案文化视为一个动态发展范畴,从不同的维度对档案文化传播进行剖析,能够系统全面地揭示档案文化传播的运动和发展规律,为档案文化传播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不断构建和创新档案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促进档案文化不断向前发展。[6]该理论体系的构建丰富了档案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为档案文化及档案文化传播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促进档案文化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2.4结合多学科理论,梳理瑶族档案文化传播媒介该著作第一章至第三章,结合民族学、传播学、档案学等多学科,详细论述了以民族迁徙、国内瑶族档案、流失海外的瑶族档案等为主的瑶族档案文化传播媒介,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视角独特,颇具新意和民族特色。

  3创新瑶族档案文化传播路径,为弘扬瑶族优秀文化提供渠道支持进入研究视野的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种类繁多。该专著第四章至第八章重点介绍了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大体可划分为印刷型、传统视听型、网络型、户外新型、文化机构几种,拓展了档案文化传播新思路。该专著关于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的研究特点鲜明,能有效助力弘扬和传播瑶族优秀传统文化。

  3.1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表现出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结合该专著的内容,可发现传统型路径包括印刷型路径和传统视听型路径,新型传播路径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包括网络型路径和户外新型路径。第五章论述的传统视听型路径包含语言、汉字、广播以及电视等,为历史传而来。

  以文字传播为例,瑶族先民用汉字记载本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历程,并产生大量瑶族经典文书,如《过山榜》《千家峒流水记》《民歌唱本》《师公唱词》《盘王歌》等。这些文书一代代传承下来,不仅在瑶族内部传播了瑶族档案文化,也为外族人了解瑶族提供了便利途径,促进了瑶族档案文化的进一步传播。第六章论述的网络型路径包括互联网、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网络以及自媒体等路径,这些属于信息时代的新型传播媒介。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在传播瑶族档案文化方面,具有发散式网状及交互式传播相结合、传播效率高等特点,瑶族档案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的政府部门及档案馆等机构先后开设网站、论坛,向社会公众推介瑶族档案文化信息,促进瑶族档案文化传播。

  3.2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显示出官方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特征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的官方性主要体现在文化教育机构和广播电视等传统型传播路径上;个体性则主要体现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传播路径上。文化教育机构和广播电视作为官方门户和政府喉舌,在向公众介绍档案知识、档案法规、档案作用等内容方面可信度高,官方色彩明显,在传播档案文化方面能引领时代潮流。第八章论述的文化教育机构包括公共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高等学校和孔子学院,这些机构都在各自的程度上为档案文化传播做贡献。

  以博物馆为例,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机构,在传播瑶族档案文化方面具有群众基础广泛、传播形式多元等优势。“广东瑶族博物馆是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瑶族档案文物最多的瑶族历史文化专业博物馆。该博物馆弘扬、保护、传承瑶族历史文化精神,打造世界瑶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家园以及瑶族文化中心,是官方对外宣传瑶族档案文化的平台和窗口”。[10]第六章第三节提出自媒体作为“草根媒体”,其理念是平等对话、信息共享,在传播瑶族档案文化方面具有传播主体平民化、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自媒体的门槛低、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能够表达更具个性化、平民化的语言和看法,可以让受众方便、快速地获得多样化的瑶族档案文化,并对其传播效果进行反馈。

  3.3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呈现出静态化与动态化相结合的特色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的静态化主要表现在印刷型路径上。瑶族档案本身及报纸、期刊、非定期档案文献出版物等传统印刷型路径,属于静态化的传播路径。广播、电视等传统视听型路径、民族迁徙则属于动态化的传播路径。

  4展望

  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走向,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该专著第九章第三节主要论述了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未来走向,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作者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尚未有官方开办瑶族档案信息网站,因此在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中,应把网络传播作为现在和未来优先、重点使用的路径,突出瑶族档案网站的特色和功能,宣传具有瑶族民俗文化特色的瑶族档案文化,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瑶族档案文化传播效果。

  此外,作者还提出瑶族地区各级档案部门可在开办档案网站的基础上,开通瑶族档案官方微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扩大瑶族档案文化传播效果;可与大型门户网站、手机网站、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合作,传播瑶族档案文化;可设计研发并推出瑶族档案文化游戏,提高社会不同群体对瑶族档案文化的关注度;可利用国家重大战略,打造瑶族档案文化精品,推动瑶族档案文化“走出去”等具有建设性的举措,为瑶族地区各部门进行瑶族档案文化传播提供了参考。[11]

  5结语

  该著作以扎实的理论功底,融合多学科理论,构建了档案文化传播基础理论,探讨了瑶族档案文化传播的媒介及路径,分析了瑶族档案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拓展了档案学、民族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维度与场域,具有较强的学术独创性和现实价值,是民族学、档案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无论是对学术研究,还是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注释与参考文献

  [1][2][5][7][8][10]郑慧.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1:19,39,56,73-77,121-130,203.

  [3]郑慧,梁艳.档案文化传播主体及其选择[J].档案学通讯,2016(3):38-42.

  [4]郑慧,周文洁.瑶族档案文化传播体系构成研究[J].山西档案,2020(2):19-25.

  [6]郑慧.档案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J].北京档案,2017(9):12-15.

  [9]郑慧.流失海外的瑶族档案文献与档案文化传播[J].档案学通讯,2017(4):67-72.

  [11]郑慧,来凤仪.瑶族档案文化传播的现有特点与未来发展[J].山西档案,2020(3):103-109.

  作者:邓素媛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7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