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对亚当斯密同情理论的讨论联系孟子“恻隐之心”与其他当代理论> 正文

对亚当斯密同情理论的讨论联系孟子“恻隐之心”与其他当代理论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10-09 11:05

本文摘要:摘要:关于同情、共情和怜悯等概念的讨论已经进行了数百数千年,无数来自东方和西方的著名作者对此进行了讨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道德情操论》一书中阐述了关于人类同情心的内容,并介绍了公正的旁观者的存在。 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形

  摘要:关于同情、共情和怜悯等概念的讨论已经进行了数百数千年,无数来自东方和西方的著名作者对此进行了讨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道德情操论》一书中阐述了关于人类同情心的内容,并介绍了公正的旁观者的存在‍‌‍‍‌‍‌‍‍‍‌‍‍‌‍‍‍‌‍‍‌‍‍‍‌‍‍‍‍‌‍‌‍‌‍‌‍‍‌‍‍‍‍‍‍‍‍‍‌‍‍‌‍‍‌‍‌‍‌‍。 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形成了“恻隐之心”的思想,强调人彼此之间互相体谅、产生共情的能力和倾向‍‌‍‍‌‍‌‍‍‍‌‍‍‌‍‍‍‌‍‍‌‍‍‍‌‍‍‍‍‌‍‌‍‌‍‌‍‍‌‍‍‍‍‍‍‍‍‍‌‍‍‌‍‍‌‍‌‍‌‍。 本文将深入探讨亚当·斯密与孟子的同情心理论以及其他一些与同情相关的当代看法,辨析他们的不同。

  关键词: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儒家思想

亚当斯文学

  一、亚当·斯密与孟子的同情理论

  在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中,他主要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同情、它如何产生以及我们如何同情。 我们在理解或见证他人的遭遇时感到痛苦,每个人都能同情。 通过想象,我们为与面前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有相同的情感而感到兴奋。 同情尤其源于对激起情绪的情景的了解。 (斯密,1759年)这种理解来自理性思考的基础,而理性是获取情境以为同情提供基础的重要工具。 (贾,2019)在亚当·斯密的《相互同情的快乐》中,他认为我们喜欢被别人同情。 如果我们没有感受到别人的同情,我们会感到震惊。 同情作为另一种满足感的来源可以激发快乐,人们也通过向他人提供同情来减轻悲伤。

  文学方向评职知识:当代青年研究杂志是什么级别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表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 孟子的同情心通常表现为为那些经历过灾难或不幸的人感到同情。 现代学者对孟子的同情心及其核心思想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李春英(李,2018)的观点,孟子的同情心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这种同情无需理性的判断就可以立即感受到。

  人们为在痛苦中的他人感到难过和抱歉是一种自然的感觉,没有特定的原因。 然而,王开元在理解孟子的同情心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他用西方的视角分析了孟子的信仰,认为孟子的同情心和亚当·密斯的同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 (王开元,2020)张在林则反驳了他的想法,他指出中国传统信仰的实质不是人本身,而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张在林,2019)。

  二、对亚当·斯密同情论的理解与讨论

  基于对斯密同情理论的理解,我们提出几个问题,并希望通过分析和讨论进行解答。 每个问题都从现代的角度探讨了史密斯同情理论的一些内部观念和逻辑。

  首先,认识并同情他人的情感是一种理性吗? 在现代社会中,感性和理性存在着分歧,我们似乎无法通过理性分析来理解他人的情感,一个拥有丰富感性和同情心的人不被认为是理性的人。 这种观点与亚当·斯密对同情的理解完全不同。 他认为理性的判断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的情况,并帮助他们决定要做什么。 (贾,2019年)在亚当·斯密的《论同情》中,理性意味着能够理解他人的情况。 如果我们是理性的人,我们更容易看到他人情绪的起因,并且可以更好地同情他人。

  基于这种理解,我相信今天关于同情心和理性的看法中有一些并非完全正确。 笔者认为,我们所谓的将感性与理性、同情和理性思维区分开实际上是将真理与误解分开。 当我们判断错误、或者当我们充满不合理的情绪时,我们处于非理性的思考状态。 但是,当同情来自对他人处境和情感状况的真实认识时,应该被认为是理性的。 因此,能够认识并同情他人的情绪反过来又是理性的生动体现。 我们必须理解,同情不是理性本身:我们通过理性获得同情,但是同情却在情感领域。

  其次,同情到底是一种既有益于施与受者又有益于他人的行为,还是一种只有奉献不求回报的行为? 对于史密斯来说,同情显然是利己的。 通过同情,我们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即了解其他人的情绪和情况,并形成了自己的情绪和信念。 我们通过相互同情而使自己受益,在这里,我们所有人都首先理解了我们同情和彼此同情的需要,以便每个人都能从这种活动中受益。 在对孟子的恻隐之心进行分析时,这种逻辑实际上已经影响了一些学者。

  王开元说,孟子的同情心是根据情况而定的,可以适用于任何类似的情况,而同情心本身是通过了解其产生的情况而形成的。 这不是美德,而是一种能力。 (王开元,2020年)通过这些陈述,我们可以看出他用亚当·斯密的一些基本逻辑解释了孟子的同情心。 但是他的判断在两个方面是错误的:首先,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关系——即社会中人与人彼此之间的联系。 孟子的同情心在于,当我们看到另一个处于危险中的人时,我们会立即感到同情并希望为他们提供帮助。 这不是一种利己的反应,而是一种要求人们为他人行事的反应。

  其次,孟子的恻隐之心不是理性的判断,而是一种感觉和一种立即的情感。 对此,斯密在《相互同情的快乐》中表达了一些相似的想法。 斯密认为,当我们受到他人的支持或拒绝时,我们可能不会真正注意这是否是出于我们自身利益和支持的需要,而只是在通常情况下立即感到同情。 然而,这个想法试图支持的观点在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同情心感到满足,这与孟子试图表达的观点截然不同。 李彦宏认为,同情心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感觉,不是必须通过理性思考来教导或获得的,是在面对某些情况时发生的。 (李彦宏,2018)它是自发发生的‍‌‍‍‌‍‌‍‍‍‌‍‍‌‍‍‍‌‍‍‌‍‍‍‌‍‍‍‍‌‍‌‍‌‍‌‍‍‌‍‍‍‍‍‍‍‍‍‌‍‍‌‍‍‌‍‌‍‌‍。 因此,在这方面,斯密的同情与孟子的同情大不相同,史密斯的同情是使双方受益的行为。

  第三,要求人们通过倾诉来减轻痛苦以恢复健康,是不道德的吗? 这个问题的背后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现代观念,那就是我们不应该向人们询问他们的痛苦,因为这会给他们造成二次伤害。 许多人认为,当我们避免分享和同情他人的不幸时,我们实际上是充满同情和同情心,因为人们可能不想谈论它,也不想为它哭泣。 但是,按照斯密的理论,这是完全不可取的。 斯密在《相互同情的快乐》中,花了数段内容解释我们希望如何被他人同情,尤其是对我们的悲伤。 我们更愿意分享我们的不愉快的感受,并且更喜欢他人同情我们不愉快的感受。

  当分享时,不幸的人唤醒了他们的痛苦回忆,而这些悲伤又被别人的同情所弥补并重获新生。 因此,从同情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鼓励人们与我们分享他们的不快乐,以便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这显然是合乎逻辑的,而且这种方法也符合现代心理学。 现代心理咨询的基础首先在于分享。 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很明显,今天人们对道德情感的一些误解可以通过阅读《道德情操论》得到解决,并且直到今天,它的相关性仍然存在。

  总而言之,亚当·斯密相信我们可以通过理解他人的处境而得到同情,这对同情理论的现代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讨论,我们了解到能够认识并同情他人的情感是理性的生动体现。 斯密的同情与孟子的“恻隐之心”大不相同,前者是自我主义的,是建立在理性理解的基础上的。

  参考文献:

  [1]陈科宇.理性的同情——读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6).

  [2]贾谋.情感主义者为什么要谈理性——简析亚当·斯密伦理学之中的理性概念[J].天津大学学报,2019(6).

  [3]李春颖.孟子恻隐之心中的情感与德性[J].中国哲学史,2018(3).

  [4]罗卫东,张亚萍.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什么? [J].浙江大学学报,2016(2).

  [5]王开元.普遍性的追寻:何谓孟子的“恻隐之心”? [J].孔子研究,2020(2).

  [6]张再林.触觉的双重性:“恻隐之心”之所以成为可能[J].浙江社会科学,2019(11).

  作者:上官巧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