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目的:明确目前我国传染病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加强和提升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122017年传染病防控体系相关文献,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进行评阅,确定传染病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明确问题的优先顺序。结果:当前我国传染病防
[摘要]目的:明确目前我国传染病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加强和提升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12—2017年传染病防控体系相关文献,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进行评阅,确定传染病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明确问题的优先顺序。结果:当前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传染病防控人员配备不足、业务素质不高,公众传染病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结论:我国亟需提高传染病防控人力资源配备的数量和质量,从政府和社会角度重点加强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视,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关键词]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文献内容分析法
传染病防控是目前世界各国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内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提出,到2030年,消除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和被忽视的热带疾病等流行病,抗击肝炎、水传播疾病和其他传染病[1]。
近年来,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日益完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与SDGs还有一定的差距。《“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同样提出,未来我国要继续加强传染病尤其是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等。本研究通过收集2012—2017年的相关文献,对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1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CNKI)作为中文检索平台,其收录范围的全面性和文献更新的及时性都有较好保障。采用专业检索式:TI=(传染病+传染性疾病)ANDSU=(防控+干预+预防+控制+管理)ANDSU=(问题+现状+不足+评价+分析+缺点+缺陷+弊端+漏洞+短处),时间范围为2012—2017年。经初步检索并筛除非学术研究文献后,共获得相关文献2494篇。
传染病防控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各方关注,因此文献数量较大,为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将所有2494篇文献作为研究总体,采用抽样方式确定样本分析文献。抽样方式近似可看作横断面研究抽样。最终确定研究所需样本文献796篇,运用随机数字进行文献抽样。
1.2分析方法
1.2.1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被定义为一种通过系统的编码分类过程和识别主题或模式,对文本数据内容进行主观解释的研究方法[2]。内容分析法在社会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概念研究,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策略。定量分析以频率的形式给出结果;定性分析以类别的形式呈现数据,支持对文本的解释[3]。本研究建立文献评阅库,对文献的关键指标进行编码和信息提取。
评阅指标主要包括文献基本信息(文献编号、文献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期号、是否纳入)、作者基本信息(作者姓名、第一作者单位、作者单位级别、作者单位性质)和问题基本信息(问题描述摘录、问题涉及范围、研究规范程度)。为确保文献评阅的有效性,本研究对参与文献评阅的人员进行了规范化培训,统一对评阅指标的理解和认识。
1.2.2问题的优先序位
为明确问题的优先程度,本研究通过综合计算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指数来确定优先序位。
1.2.3公共卫生体系的理论框架
本研究以公共卫生体系的理论框架为依据,对问题清单进行归类,明确问题所在的体系内部要素。公共卫生体系的理论框架包括内部和外部共8个要素[5],内部要素包括资源配置(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组织体系、管理运行(管理与监控/计划与评价/筹资与补偿/协调与激励)、功能服务以及公众需要,外部要素包括目标结果(对公众需要的把握)、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的支撑和自然因素的把控(生物/自然环境/行为)。
2研究结果
2.1传染病防控体系问题清单
通过系统评阅文献,最终提到中国传染病防控体系问题的文献共计398篇,提及的问题条目共计707条。经重测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各项评阅指标均在0.75以上,文献评阅结果具有可信性。按照“公共卫生体系的理论框架”,将提及的问题归类为如表1所示的25类问题,并按照文献提及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从问题的排序来看,提及频次最高的是“公众传染病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防控知识缺乏、防控意识薄弱”(93),其次是“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低,存在漏报、错报和重报等问题”(69),其他问题主要是“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低”,“防控人员配备不足且业务素质不高”,以及“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公众的防治需求较高”等。从问题的要素归类来看,除“关注公众需要”,即结果要素没有问题涉及外,其他要素均有相应的问题提出。其中,资源配置的问题最多,其次是管理运行、功能服务、组织体系、自然因素把控和外环境。
2.2传染病防控体系问题的优先序位
通过计算25类问题的严重性指数、重要性指数和优先序位发现,优先序位前五位的问题分别是:传染病防控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基层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短缺;传染病防控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业务技能掌握程度较低;公众传染病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防控知识缺乏、防控意识薄弱;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对传染病防控缺乏足够重视,往往只是在传染病爆发以后才被动控制;传染病防控服务措施落实不到位,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低。前五位优先问题对应的体系要素分别为:资源配置、文化环境、政治环境和功能服务。
2.3传染病防控体系问题的逻辑关系
按照公共卫生体系框架,将上述25类问题归类到体系的各个要素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的问题系统。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的问题之间遵循“外部要素”影响“内部要素”,“结构”影响“过程”的规律。从问题的优先程度来看,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的不完善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足,尤其是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同时,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配置不足又导致了功能服务落实的不到位。
3讨论
政策问题确认的关键是“找准问题”,这是制定高价值政策的基础[6]。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明确问题的优先顺序,使决策者能够准确地抓住主要问题。领域内的问题相互影响、纵横交织,通过建立问题系统,可以明确问题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特征,有利于决策者制定整体性、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传染病防控关系着人民健康、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总体形势稳中有降,新发传染病、输入性传染病等仍威胁着人民健康。
因此,传染病防控仍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本研究发现,传染病防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紧缺,尤其是严重缺乏具备专业技能的传染病防控人员,无法应对紧急的传染病事件。同时,我国传染病防控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专业知识不足,不能对传染病做出准确诊断,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7~14]。同样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传染病防控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
一方面,我国部分地区的政府对传染病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传染病防控缺乏足够的重视,往往只是在传染病爆发以后才被动控制。因此,加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视程度,是加强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公众传染病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15],《2016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11.58%,传染病防治健康素养仅为16.38%;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人群之间的健康素养水平不均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提升较慢[16]。因此,应针对不同人群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这是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手段[17,18]。
疾病防控评职知识:疫情防控论文发表
《湖北畜牧兽医》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与科技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省级畜牧兽医专业杂志。报道畜牧兽医新技术、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对教学、科研、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收录疫情防控方面的论文有“黔南州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期间价格监测”等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lw/2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