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学徒制与工匠精神的培育密不可分,在建设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应发挥古代师门文化的有益基因;严格师父选任标准,推广大师工作室;给予师傅政策上
摘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学徒制与工匠精神的培育密不可分,在建设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应发挥古代“师门文化”的有益基因;严格师父选任标准,推广大师工作室;给予师傅政策上的支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以推动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养成。
关键词:学徒制;工匠精神;培育;内在逻辑;现实策略
0引言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其内涵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耐心、专注、坚持、敬业。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与此同时,改革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也是当前高职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那么,建设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学徒制与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否有着某种逻辑关系和联结?纵观中国教育的历史,我们是否可以从古代学徒制中得到某些启发和借鉴,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建设以及工匠精神的培养?本文试图从这几个问题入手,探索学徒制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在逻辑和现实策略。
1中国古代学徒制中蕴含的文化与精神价值
在中国古代社会,技艺的传承和获得主要是通过学徒制来实现的,从先秦时代开始,到明清时代,中国古代学徒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和体系,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而其核心,就是将技艺、规范和职业道德融为一体,即工匠精神。11德艺兼修,以德为先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道德文化,人伦文化。这一文化精神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行业。因此,中国古代工匠文化,也是以德为先,强调“德艺兼修”O“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左转》中的这段记载,已经表明了在生产活动中需要遵守的道德要求,而这也成为了后世中国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观E”。随着中国古代学徒制的发展,在职业实践活动中,“正德”“利用”“厚生”成为古代工匠、艺人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
其中,“正德”居于首位。在对学徒的考察中,“德”是首要的,师傅对于徒弟的要求,首先就是德行。在前两年热映的电影《百鸟朝凤》中,啖呐师傅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没有选择天赋高、技艺好的弟子,而是选择了天赋平常,但品行忠厚的弟子作为接班人,这是中国古代学徒制在选拔学徒和技术传承过程中“正德”的充分体现。而“德艺兼修”“德艺双馨”也成为对中国古代匠人和艺人的顶级评价。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道德追求在中国古代学徒制中的核心地位。这也正是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核。
1.2尊师重道,敬业奉献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学校制度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技艺的传承,更多地依赖于师傅的言传身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师徒关系的最好概括,也是尊师重道传统的集中体现。古代学徒制的特点是师徒在一起共同生活、学习,徒弟对于师傅要绝对的恭敬,而师傅也要对学徒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教育,师徒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甚至亲于父子关系。徒弟对于师傅的尊崇,对于师门技艺的坚守,养成了他们尊师重道,谦虚好学的美德。而师徒朝夕相处,言传身教,兢兢业业,敬业奉献,代代坚守,也成就了伟大的工匠精神⑷94。13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在古代学徒制中,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工匠对技艺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学徒的严格考核。《诗经•卫风•淇奥》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宋代理学家朱熹对这句话作了更为明确的解释:“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切磋琢磨,既是古代加工玉器工序的再现,更是体现了工匠在进行工艺产品制作时反复雕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据《考工记》记载,战国编钟的细密程度可以做到“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悬,衡者中水,直者如生焉,继者如附焉。”由此,可以看到古代工艺复杂的工序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⑴%。这种严格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代代相传,在工匠艺人们的血液里流淌,为后世留下了灿烂不朽的文化遗产。
2古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在逻辑
《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中,每位文物修复师都会谈及学徒制,谈及师傅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过去叫师徒如父子,他不只是师徒三年,完了以后合同就解除了……这种关系是维系一生的,传统中师父对徒弟有一生的关注。曲””古代学徒制教育是从业和做人全方位的教育,既承担着技术教育的职责,更承担着道德教育的使命。在信息封闭,没有现代化宣传媒介的时代,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体知躬行,使得技艺与精神得以代代传承。
2.1古代学徒制秉承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德教育使命
《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传统学徒制都是三年,这三年主要是基本功训练,在这三年里,师父会让你打一下下手,端个盆、打个水、擦擦汗,或者是'你帮我翻一下抬一下’……实际上这两个过程就是在磨你的性子,让你坐得住,静得下心龙[2]110„在学徒制关系中,师傅对于徒弟的爱护不仅表现在对其工作上的指导以及生活上的照顾,由于学徒一般年龄较小,师傅也就天然背负了对学徒进行道德教育的使命。师徒之间,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需要栽培人品,涵养德行。“子不学,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学徒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对师傅保持绝对的尊敬。《管子•弟子职》中对学徒的行为规范有着明确的要求:“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盥漱,跪坐而馈……”“先生有命,弟子乃食。”“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所何趾。”“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⑷”在生活中,徒弟不仅要刻苦钻研所学技艺,而且要尽心尽力侍奉师父。平时,徒弟也必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任情任性,冒犯了师父尊严。这种严格的、强制性的礼法要求,虽然有其弊端,但对于学徒忠诚、敬业、勤奋等职业素养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老一辈师傅的做派变成徒弟们的生命底色,这正是教育的意义。
2.2言传身教、体知躬行是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的基本模式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钟表修复师王津曾说:那会儿师傅给你一个活儿,你老干不出来,自己着急,有什么问题自己先琢磨,实在琢磨不透再说,一般情况下不敢轻易地问也“。传统技艺需要朝夕相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真的需要跟师傅朝夕相处,才能慢慢悟到。对于工匠艺人来说,技艺的传承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学习,更是一种内在的艺术熏陶和无形的心理契合。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徒之间蕴藏着很多缄默性知识,这种隐形知识需通过师傅对徒弟的“心传”,凭借着彼此之间的默契学习领悟。
“转变是不知不自觉的,比如我们干活时上下手的配合,师父干活你打下手,下手不容易,不能让师父老跟你要东西,他一伸手,你得知道他要什么0[2]1°8”当徒弟一旦领会了技术要点,便能在生产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元素,在师傅的模式上改良、创新,使得被传承的技艺更富有生命力。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特质,而这种特质的培养,只能依赖于工匠艺人之间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的情感交流,以及体察领悟,身体力行。
2.3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最高体现,也是学徒制教育的核心追求
故宫的铜器修复师王有亮回忆自己做学徒时的情景,曾感慨地说道:“师傅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做,让你自己做,都是那些材料,你看着照猫画虎地去学。师父特严,不合格他不收。你自己感觉做得挺好的,他也不收严和中国古代工艺制品之所以享誉世界,正是由于工匠对于技艺及产品品质制定了严格、近乎苛责的标准。古代工艺都是手工制作,因此,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一件作品,并且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工匠们根据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思考,从工艺配料、装饰,甚至程序、操作手法上进行大胆革新,将传统技艺与自己的灵感结合起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造出更加精美实用的作品⑷。
为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达到精益求精的技术要求,中国古代的质量监控制度也相当完备。据《吕氏春秋》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秦代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的姓名,还要刻上督造者的姓名,这一制度为后世广泛应用,在客观上也助推了中国古代工匠崇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
3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师徒文化,培育工匠精神
如前所述,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传承,大多都是在学徒制体系下完成的。因此,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在借鉴西方先进理念的同时,也应该汲取古代学徒制中的有益营养,立足本国职业教育的历史传统,继承其中的有益基因,更好地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3.1发挥古代“师门文化”的有益基因
如前所言,古代学徒制不仅要传承技艺,更负有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徒弟技艺的学习,人格的养成,都有赖于和师傅朝夕相处形成的长期的亲密的师生关系。“师门”文化在中国也形成了一门独特的文化体系,这个从各行业复杂而神圣的拜师礼中便能知晓。在中国古代,不论是知识还是技艺的传承,主要依靠年长一代传给年幼的一代,所谓的“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是很重要的人伦关系。不管师徒关系如何流变,父子般的亲情关系得以保留。一个师傅会带若干徒弟,徒弟总有一天也会成为师傅,于是同一师傅名下,也会有代际和辈分的区别。师傅、徒弟、徒孙、师兄弟,犹如一个大家庭中的老老小小,其乐融融。在传艺的过程中,徒弟与师傅朝夕相处,言传身教,体知躬行,徒弟对师傅恭敬温顺,心怀感激。师傅能够胸怀宽广,倾囊相授,师徒在朝夕相处的时光里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是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所不能比拟的。
4结语
虽然现代学徒制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修业年限等诸多方面均和古代学徒制有很大不同,但其核心依然是“师傅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模式,师徒之间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要依靠师徒之间长期、良性的互动关系得以实现。因此,在建设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汲取古代学徒制的有益营养,让企业名师巧匠和学生建立师徒关系,使师徒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任务规则下言传身教、体知躬行,能够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此,应发挥古代学徒制中“师门文化”的有益基因,倡导尊师重教良好风气的回归;严格师傅选任标准,推广大师工作室;给予师傅政策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补贴,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同时,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学生实习规范及学业考核、企业录用标准;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实践活动;构建与学徒制和工匠精神培育相通的校园文化等,这些都是建设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4(34):94-96.
[2]萧寒.我在故宫修文物[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教育论文投稿刊物:《职教论坛》(Vocational&TechnicalEducationForum)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主办,受教育部职成司指导、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性刊物,国内刊号CN:36-1078/G4,国际刊号ISSN:1001-7518,邮发代号44-77,复合影响因子:0.350,综合影响因子:0.278,上旬刊为基础理论版,重在反映最新的职业教育宏观理论研究成果;中旬刊为教师学生版,重在反映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职教管理的研究成果;下旬版为课程教学版,重在反映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zflw/2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