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政法论文》 共产主义道德通往共产主义事业的理论创新> 正文

共产主义道德通往共产主义事业的理论创新

所属分类:政法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2-02-26 11:20

本文摘要:摘 要:为了抵御资产阶级的卷土重来、取得共产主义事业的最终胜利,列宁提出共产主义道德概念,并经施斯 金、季塔连科等理论家的努力,把集体主义、热爱劳动、爱国、国际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收归其下,建构起马克思 主义伦理学体系.共产主义道德概念的提出与阐释有效回

  摘 要:为了抵御资产阶级的卷土重来、取得共产主义事业的最终胜利,列宁提出“共产主义道德”概念,并经施斯 金、季塔连科等理论家的努力,把集体主义、热爱劳动、爱国、国际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收归其下,建构起马克思 主义伦理学体系.共产主义道德概念的提出与阐释有效回击了资产阶级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存在伦理学空场的攻 击,既为无产阶级政权提供了道德辩护,也为青年一代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根本的价值遵循.当然,共产主义道德不是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道德,而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道德.作为一种工具性价值,它对通往共 产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共产主义道德;列宁;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共产主义事业

共产主义事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一种不拘泥于教条和既定的具体论断而面向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品 质.这种精神品质深刻地体现在共产主义道德内涵的演进过程中.回顾从马克思、恩格斯拒斥、批判“道 德”,到列宁提出“共产主义道德”概念,再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建立与完善这一思想史历程,我们不难领 略到共产主义道德随时代发展不断充实的内涵意蕴,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

  一、马克思恩格斯为何没有提出共产主义道德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出“共产主义道德”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者都会认同的一个理论事实.罗国杰 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也指出这一点:“‘共产主义道德’这个概念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经历 了相当长久的过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以及在他们同时代的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中,都还 没有把‘共产主义’和‘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共产主义道德’.他们常常用‘无产阶级道德’这一 概念,来表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无产阶级中成长起来的新型道德.”[1]

  之所以如此,与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的实质和作用的理解,以及对共产主义的理解直接相关.在他 们看来,迄今为止的道德无非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实施其阶级统治的工具,属 于意识形态的范畴.要求无产者诉诸道德感、正义感去革命,只会使他们误入歧途,而误导革命.为此,他 们不认可蒲鲁东、魏特林等人试图以道德、正义激励人们起来革命的观点和做法,在他们看来,这依然是一 种空想.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也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蒲鲁东等人.在«德意志意识形 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2].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再次指 出,“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 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3].

  艾伦􀅰布坎南的说法,就是“无产阶级革命行动的概念使得正义原则或 者任何一种道德原则的任何重要的激励作用都成为多余.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革命所需要的是自身 利益或者阶级利益的动机———并不需要诉诸正义感或者任何道德标准􀆺􀆺共产主义者的恰当角色是教育 大众,以便他们更为清楚地看清他们自己的利益并将由此产生的革命努力引导到最有效的革命过程中 去”[4]. 正是缘于对道德、共产主义的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出过类似“共产主义道德”的概念,这一 点在马克思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相较而言,恩格斯关于“真正人的道德”的说法有可能被期望指向“共产 主义道德”概念.

  他在«反杜林论»中提出:“没有人怀疑,在这里,在道德方面也和人类认识的所有其他部 门一样,总的说是有过进步的.但是我们还没有越出阶级的道德.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 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 才成为可能.现在可以去评价杜林先生的自我吹嘘了.他竟在旧的阶级社会中要求在社会革命的前夜把 一种永恒的、不以时间和现实变化为转移的道德强加给未来的无阶级的社会!”[5] 可以推想,恩格斯所说的“真正人的道德”可以理解为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道德的一种描述,强调 它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5]才得以产生,但对 于这样的一种“道德”,恩格斯并没有作过多论述。

  因为在社会尚未发展至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诸多现 实状况尚未展露之前,对共产主义社会作更详细的探讨,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应该具有的理论态度.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没有提出“共产主义道德”概念,一方面是基于他们对道德的实质和作用 的认识———道德在其实质上无非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它对担负着推翻资本主义社 会历史使命的无产阶级来说,无论如何不能充当一种革命的动机或改变社会的有效手段,因而,寄希望于 通过道德来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的做法;另一方面是基于他们对共产主义的理 解———共产主义社会是已经解决道德、权利、正义等意识形态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根源问题的一种未来社会图景,因而可以说,“共产主义道德”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宗教”一 样,是类似于“正方形的圆”的一种虚假概念.

  二、共产主义道德概念的提出及其阐释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仅仅诉诸无产阶级自身的阶级利益,而无须注定沦为虚妄的道德动机,就足以激 励他们起来为自己的命运而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因此他们没有提出“共产主义道德”. 但对列宁来说,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抵御资产阶级的进攻及其他落后势力的卷土重来,要使共产主义事 业取得永续发展,就需要道德发挥作用,需要对道德作出新的阐释. 这是因为,列宁所处的境遇显然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境遇.对于业已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已经建 立起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来说,如何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有效的 社会治理,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而在无产阶级在进行社会治理时,是否需要国家以及法、道德等 发挥作用? 随之提 上 议 程 的 是,如 何 重 新 理 解 国 家、法、道 德 等 的 作 用? ① 更 为 紧 要 的 是,如 何 教 育 人 民———特别是农民和青年一代,使他们免受资产阶级或其他剥削阶级残留的道德观诱导或毒害? 解决这 些问题日益成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当务之急,正如列宁所言:“为了使旧的剥削者不能卷土重来,使分散 的愚昧的农民群众联合起来而进行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在继续,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使一切利益都服从 这个斗争.我们也要使我们的共产主义道德服从这个任务.

  我们说:道德是为摧毁剥削者的旧社会、把全 体劳动者团结到创立共产主义者新社会的无产阶级周围服务的.”[6]“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 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6] 正是基于这种深刻的认识,列宁在1920年的«青年团的任务(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 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共产主义道德”的概念.他针对“有没有共产主义道德”的质疑明确指出“当然是有的”[6].

  但共产主义道德不是“从超人类和超阶级的概念中引出的”,而是从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中引申出 来的,是为把劳动者团结起来反对一切剥削和一切小私有制服务的.他强调:“做一个共产主义者,就要把 全体青年都组织和团结起来,要在这个斗争中作出有教养和守纪律的榜样.那时你们才能着手建设并彻 底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大厦.”[6]“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 义道德的事业.”[6]可以说,在列宁的阐释中,做一名有共产主义道德觉悟的人,就是做一名有团结精神的 自觉的劳动者. 列宁对共产主义道德的阐释可以概括为“一个宗旨,两点内涵”.

  “一个宗旨”是指共产主义道德是“为 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服务的.共产主义道德不以自身为目标,而以共产主义事业为目标,具 有为目标而存在的工具性价值.这一点后来为施斯金、季塔连科等人大力阐发.“两点内涵”则是指“团 结”和“自觉劳动”成为共产主义道德的必然要求② . 针对“团结”列宁强调:“目前俄国还是唯一的工人共和国,世界其他各地还存在着资产阶级旧制度,我 们还比它们弱;我们随时都有遭到新的进攻的危险;只有学会团结一致,我们才能在今后的斗争中获得胜 利,而我们得到巩固之后,就会成为真正不可战胜的力量.”[6

  ]而且“团结”这种精神也隐含在共产主义的要 求之中.“我们把自己叫作共产主义者.什么是共产主义者呢? 共产主义者是个拉丁词,communis一词 是‘公共’的意思.共产主义社会就意味着土地、工厂都是公共的,实行共同劳动———这就是共产主义.”[6] 而资产阶级缘于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猜疑和排斥,是难以做到真诚团结的. 对于“劳动”,列宁与马克思把劳动视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首要需要的观点一脉相承,非常强调劳动的作 用.“我们的教育应当同劳动者反对剥削者的斗争结合起来,以便帮助劳动者完成共产主义学说提出的任 务.”[6]

  他倡导,“共产主义青年团必须把自己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同工农的劳动结合起来,不要关在自己的 学校里,不要只限于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和小册子.只有在与工农的共同劳动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 者.必须使大家都看到,入团的青年个个都是有文化的,同时又都善于劳动”[6].在他看来,一个具有共产 主义道德的人就是一个具有团结精神的自觉的劳动者.“任何一种劳动,不管它怎样脏,怎样吃力,我们都 应当把它组织起来,使每个工人和农民对自己都有这样的认识:我是自由劳动大军的一分子,不需要地主 和资本家,我自己就会建设自己的生活,建立共产主义的秩序.共产主义青年团要使大家从小就在自觉的 有纪律的劳动中受教育.”[6]

  应该说,列宁提出共产主义道德概念之后,在20世纪的20年代至50年代的苏联学界引起过热烈争 论并形成共识,这一概念成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担负着教育人民、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 作用. 继列宁之后,苏联伦理学家施斯金③ 在其«共产主义道德概论»(1955)④ 中继续阐发、拓展列宁提出的 共产主义道德观念.他循着列宁的精神,继续将共产主义道德置于共产主义事业的语境下来阐发,认为 “为共产主义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唯一正确、唯一科学的标准,因为它正确反映了现代社会 的历史发展”[7].

  在这种阐释中,共产主义道德被视为服务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斗争工具,尽管对共产党人 有提升修养的作用,但其作用主要旨在能借此培养一批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人,铺就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 基于共产主义道德的主旨在于为共产主义事业这一准则,施斯金把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细化成集体主义、爱 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具体原则. 首先,他不仅继续阐发列宁赋予共产主义道德的两点内涵———“团结”精神与“自觉劳动”,而且将列宁 所强调的“团结”精神阐发为集体主义精神.

  他认为:“共产主义伦理学教导劳动者把社会利益、人民利益 看作是自己个人利益的最高表现,因为如果没有人民的幸福,真正的个人幸福也就不可想象.这就要以集 体主义的精神,以善于使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的精神教育个人为前提.所以集体主义原则是共产主义 道德最重要的原则之一.”[7]

  其次,他把爱国、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都归为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原则,归纳为共产主义 道德内涵的必然要求.他认为:“为祖国、为祖国的解放与改造事业,为某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服 务,是和争取全世界各国人民和平的斗争,和加强劳动人民的国际团结,和反对人们意识与行为中的种族 偏见与民族偏见的斗争分不开的.所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国际主义的原则是共产主义道德最重要的原则.”[7]与此相关的是,他还把忠诚老实视为共产主义道德极为重要的要求,“以忠诚老实的态度对待自 己的阶级、自己的同胞、自己的祖国和共产党的要求,是共产主义道德极重要的要求之一”[7].

  把人道主义视为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施斯金在列宁之后对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一个重 要拓展,是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界的一个理论创新.列宁提出的共产主义道德概念,已经蕴含对人道主 义的接纳.可以说,任何道德诉求的背后都蕴含着人道主义的承诺.施斯金认为:“共产主义道德要求坚 决同对人采取冷酷无情的鄙视的态度作斗争,反对把人看作是技术机构和行政机构的某种附属品或螺丝 钉的资产阶级观点,因为附属品或螺丝钉是很容易抛弃掉而另换一个的,至于被抛弃者今后的命运如何是 可以漠不关心的.”[7]

  “从共产主义道德的观点看来,一个苏联人,不管他在家里或在生产中,不管在国内或 在国外,如果丧失了他的尊严,那就是难以容忍的.一个苏联人忘记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尊严, 受到资产阶级道德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影响,就会很容易成为我国敌人手里的工具.”[7]为此,他强调共 产主义者要表现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原则:关心人、尊重人的尊严、憎恨一切压迫和奴役人的形式,他认 为这是“共产主义道德最重要的原则”[7]. 此外,施斯金还把爱护公共财产、节俭也归在共产主义道德名下.其理由是“爱护作为我们社会制度 不可动摇的基础的社会主义公共财产,是共产主义道德最重要的要求,是苏联人最重要的行为规范”[7].

  而节俭之所以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在他看来,是因为“它根本不同于资产阶级的节俭,资 产阶级的节俭始终不是别的,而是资产阶级的吝啬或积蓄,所指望的只不过是资本家个人的发财致富.资 产阶级为了发财就强盗式地滥用自然界的天然资源和人类本身这一最重要的生产力”[7]. 在施斯金等苏联学者的努力之下,共产主义道德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到20世纪70年代, 经季塔连科等人的努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也由此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得到了更为严谨的科学论证⑤ . 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季塔连科的贡献主要在于通过进一步论证共产主义道德,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伦理 学.

  他认为:“人类解剖学乃是猿猴解剖学的入门,同样如此,科学地理解共产主义道德乃是最准确地再现 整个道德史的条件和前提.所以,只有在分析共产主义类型的道德过程中,并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与当代社会和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般的道德理论.”[8]为此,他“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定义为从道德的最发 达形式———共产主义道德———的观点来研究道德的一门哲学科学”[8].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克服 了准则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片面性.它是准则性的,但它的准则性立足于客观的科学分析.它是科学的,但 它的科学性导致对一定的道德理想进行论证.这样,由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所实现的对现代道德过程的价 值分析,就显示了共产主义道德的准则和原则的优越性、进步性和人道性.”[8]

  季塔连科重新阐释了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根本观点.他一再强调,“为共产主义而斗争乃是共产 主义道德的标准和出发点.共产主义也是客观上最高的目的,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 的道德价值”[8].为此,他一方面强调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另一方面强调共产主义道德是革命群众为 追求和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创造,是通往共产主义社会的工具性价值.“共产主义道德是旨在推翻资本主 义的阶级搏斗进程中,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诞生、巩固和发展的.”[8] 季塔连科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还有一大贡献,就是接续列宁对共产主义道德的阐释,重新论证了集体 主义和劳动.

  对于集体主义,他更为辩证地看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他认为,共产主义道德 “克服了本质上是个人主义的那种资产阶级道德之后,就决定了道德进步的逻辑———向集体主义道德过 渡.正如资产阶级道德或封建道德都不可能成为集体主义的道德那样,共产主义道德不可能不是集体主 义的道德”[8].另一方面,他又避免仅仅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对立的立场去理解共产主义道德,认为“共 产主义道德将克服以往道德史上所固有的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之间、禁欲主义与快乐主义之间的对 立”[8].“共产主义道德提倡社会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但并不把这两者作为相互对立的东西而加以抵制. 共产主义道德反对把禁欲主义和弃绝个人利益当作普遍的抽象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人始终要以自己利 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出发,因而必须经常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克制自己的利益.诸如自我牺牲、大公无私、 助人为乐这些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崇高的道德品质,与禁欲主义、弃绝个人利益、妄自菲薄等毫无共同 之处.”[8]

  对于劳动,他尤为强调诚挚的劳动态度及其在个人的创造性完善方面的作用.他认为在阶级社会中, 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意识到劳动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另一方面又意识到在阶 级对抗的社会形态中,“劳动又是统治阶级发财致富和兴旺发达的源泉,而剥削阶级则认为劳动是沉重的 负担,是迫不得已的,是可诅咒的”[8].而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才“在共产主义道德中破天荒第一 次在道德上掌握劳动,揭示劳动在人的创造性发展中的真正作用、它对人的崇高影响”[8].“劳动成为生命 活动的基本的、得到社会公认的领域,它第一次充分发挥了自己创造性的和建设性的潜力———既是社会财 富的源泉,也是人本身的创造者;它充分地显示了自己的把人们联合起来、把社会组织起来的作用.”[8] 此外,季塔连科还延续施斯金等人的论证,论述了共产主义的人道主义[8]、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8],建 构起一个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核心范畴、在苏联备受公认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9].

  三、共产主义道德:面向共产主义又扎根实际的无产阶级道德

  通览共产主义道德的提出及其被赋予的内涵和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不难发 现由列宁提出并为后人所演绎的共产主义道德概念的一些实质和特点. 首先,共产主义道德是通往共产主义的无产阶级的道德,而不是未来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们的道 德.与人们一般把道德理解为在所处社会中起调节作用的规范不同,“共产主义道德”不是像资本主义道 德作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起调节作用的道德那样,而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存在的道德.

  共产主义社会 在这里不是作为共产主义道德所要适用的境域,而是共产主义道德所要实现的目标,共产主义道德是为了 这一目标而存在的道德.正因为“共产主义道德”是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手段、工具而存在的道德,它 就有了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的内涵,因为目标只有一个———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手段方式却可以是多样 的,且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社会实际,就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规定.

  由此可见,共产主义道德并没有表现出某种统一的样式,而只是表现出这样的特征:一是结合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推演(但这种推演不是教条式的,而是带有理论创新的推演);二是结合自身社会的实 际需要进行理论的“思想再造”,但这种思想再造不是纯粹的无中生有,而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共产主义道 德正因其既面向共产主义未来,又立足当下实际,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才具有不断向前发展的生机活力. 最后,列宁提出“共产主义道德”概念与马克思、恩格斯拒斥、批判道德以至于没有提出“共产主义道 德”概念之间,并不存在实质性冲突.

  如前文所述,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出“共产主义道德”概念,这与他 们对道德、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有关.对他们来说,正如“资本主义道德”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起规范 作用的机制一样,“共产主义道德”概念也意味着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起规范作用的道德概念.但这二者 之间其实存在实质性差别.因为,就“资本主义道德”概念来说,它是一个实存的在现实中已经发挥意识形 态支配作用的资产阶级的道德概念;而对“共产主义道德”概念来说,却不是一个已经存在的且已在共产主 义社会中发挥意识形态支配作用的无产阶级的道德概念.

  对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既然共产主义社 会已经告别了对意识形态和道德的需要,也就不存在“共产主义道德”之说,即使在恩格斯笔下有无产阶级 的未来的道德,或“真正的人的道德”之说,也不是在尚未出现这种道德所赖以产生的社会条件时所能过多 言说的.但是对列宁来说,他必须言说道德,因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需要道德,但这种道德不能是资产 阶级的道德,而只能是超越了资产阶级且从无产阶级的利益中产生的无产阶级的道德,只不过这里的无产 阶级的道德不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提到的无产阶级的未来的道德、真正人的道德.因为恩格斯超 越了阶级对立的道德已不再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而列宁的无产阶级的道德仍然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因而,在列宁等人对共产主义道德的论述中,他们实质上已经在创制一个符合现实时代要求的“共产 主义道德”概念,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尚未到来却已发挥作用的无产阶级道德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发生场域主要是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持有的道德观念.

  在这个意义上,列宁其实是在进行“共产主义道德”的理论创新,赋予“共产主义道德”一种新的内涵.而这 种理论创新和对“共产主义道德”的赋义之所以没有与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的拒斥态度构成冲突,是因为 创新后的“共产主义道德”不再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起规范作用的道德要求,不再是无产阶级的未来的道 德概念,而是一个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发挥作用的道德概念,是现实的无产阶级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通 往共产主义社会所应符合的道德要求,是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工具性价值.

  列宁对此直截了当地概言:“道德是服从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的”[6],“道德是为人类社会上升 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对劳动的剥削服务的”[6].正因为共产主义道德从其提出伊始就表现为一 种工具性价值,它对社会主义政权的合法性辩护,对凝聚人心抵御资产阶级的进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具有不容低估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0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G52.

  [4]艾伦􀅰布坎南.马克思与正义[M].林进平,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6.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0,99.

  [6]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5,307,303,307G308,302G303,307,308,310,310,311,306, 304,306.

  作者: 林进平,林展翰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zflw/29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