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这篇科技类征稿论文发表了高校如何加强科学研究新思路探究能力,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就要提高科学研究建设,对于应用性金融本科高校来说,需要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上创新,增强社会服务与地方文化传承能力,发挥服务高校教育功能,助推引领高校教育。
这篇科技类征稿论文发表了高校如何加强科学研究新思路探究能力,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就要提高科学研究建设,对于应用性金融本科高校来说,需要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上创新,增强社会服务与地方文化传承能力,发挥服务高校教育功能,助推引领高校教育。
关键词:科技类论文征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地方文化传承能力
作为应用性较强的新建金融本科高校,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如何加强科学研究,如何增强社会服务与地方文化传承能力,既能为实现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发挥优势与作用、还能使各专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新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服务地方中培育学校特色,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这些新问题还没有可以直接套用的思路或模式。但加强科学研究一直是我校一项重要的工作,而且学校一直秉承科研服务地方、科研促进教学的理念。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加强科学研究、增强社会服务与地方文化传承能力,笔者作为新建金融本科高校一线教师,一直在探究此课题。
一、我校作为新建应用型金融本科高校加强科学研究、增强社会服务与地方文化传承能力取得的成果
升本建设以来,我校围绕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目标,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专题调研、组织召开交流研讨会,走出去,请进来,对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目标任务不断明确,并在以往建设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与改革,主动争取省市支持,开展校地、校企(校)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扎实推进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本科建设中,我校紧密联系社会的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加强合作与共建,校企(校)合作取得新进展。一方面,校企共建实验室取得新进展。学校先后与哈尔滨多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律师事物所、会计事物所建立学生学习实习基地。
另一方面,探索实施以特色项目为载体,互动合作、共享双赢的教师教育基地建设新模式。学校搭建与实习基地交流学习平台,邀请金融系统名人、行长等走进大学校园,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讲授金融应用知识等教学活动;实行学生四年不间断到实习单位参与各种金融实践活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全方位无缝对接;以共用和援建方式,在校本课程开发合作、图书资源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与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发挥服务高校教育功能,助推引领高校教育。
服务社会能力得到新提升。学校承办了“国培计划—黑龙江省农村银行骨干员工培训班”,对农村骨干银行员工进行培训,在服务社会中促进了自身建设与发展。省教育厅批准哈尔滨金融学院与哈尔滨多家银行合作成立“黑龙江省校企共建金融服务研发中心”,其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软件项目研发基地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努力实施开放共享、驱动创新战略。以“省投资理论研究”和“金融理论与创新学术交流基地”为平台,与省人民人行中心支行、省社科联等开展多项合作,提升学术交流层次。
学院教师参加了省金融学会课题研究、评审和成果鉴定,人民银行组织的金融政策规章解读,县域征信和金融生态环境调研等活动,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经过实践,学院在科学研究自觉面向应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成效增强。我校为充分调动全院教师和科研人员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不断推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奖励机制,以此提高科研层次和水平,推进协同创新,实现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建设。近几年我校升本以来,高水平教学和科研成果、高层次项目、高水平学术论文、高水平学术著作、咨询建议和知识产权、教学类成果、平台建设项目和人才、优秀团队建设等都不断在增多,这些科研成果促进了专业建设、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新建应用型金融本科高校加强科学研究、增强社会服务与地方文化传承能力新思路探究
升本建设以来,我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资质深的老牌金融本科院校相比,我们还有差距,笔者认为,新建应用型金融本科高校应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加强科学研究,凝炼方向、汇聚队伍、构筑基地。着力建设哈尔滨智慧城市、城市金融文化等学科群,引领“五个服务平台”建设,研究立地项目,提供益地服务,在服务地方中拓宽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渠道,在服务地方中培育学校特色。
(一)依托应用性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
面向“哈尔滨智慧城市建设”等地方发展目标,构建应用性科技服务平台。着力发展哈尔滨智慧城市学科群,积极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应用性研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以“黑龙江省校企共建软件(服务)外包研发中心”入驻哈尔滨市科技创新城为契机,利用科技创新城的产业平台,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加快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为“哈尔滨市软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提供支持。进一步加强金融、会计、保险、经济管理产业化应用技术等研究,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在智慧投资、智能理财等方向上,密切结合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推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
(二)依托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构建
积极参与“哈尔滨市民文明素质培训计划”,可开放我校继续教育资源,完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利用网络,可在我校成人教育部门网站开办哈尔滨市民金融知识学习网,丰富哈尔滨市民学习中心的资源与功能。加快推进英语在线智能学习平台等项目,着力建设一批贴近百姓生活的市民学习新课程,与哈尔滨电视台联合创设“市民大讲堂”,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更为多元的学习平台。尝试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的评选工作,促进市民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风气的培育,推动哈尔滨市学习型社会建设。尝试开发我校黑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科学普及功能,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科普活动。
(三)依托地方发展决策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地方发展智库
积极研究立地项目、提供益地服务,构建地方发展决策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学校益地项目研究领域,进一步挖掘研究方向,在农村金融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不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决策信息。建设好哈尔滨现代服务(经济管理方向)等学科群,进一步发展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研究所、会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加快建立哈尔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地方社会发展研究所、黑龙江农村金融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积极开展立地研究,将学校打造成为地方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四)依托师生志愿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发挥教师在思想引领与业务指导等方面的作用,有效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构建师生志愿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服务能力,带动学生在省市大型会展活动、金融理财、社区服务等方面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金融会计类专业的优势,积极为哈尔滨洽谈会等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建设好哈尔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方向)学科群,带动师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援助(家庭教育指导、亲子关系指导等)、社区文化艺术体育服务等活动。大力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律宣传,进一步做好“送法律进社区系列活动”,启动“哈尔滨市民网络法律诊所”建设项目,面向市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五)依托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着眼于哈尔滨文化名城建设,构建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平台。围绕《哈尔滨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哈尔滨城市文化学科群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建设好哈尔滨城市金融文化研究所,积极挖掘城市金融文化元素,彰显城市金融文化特征,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建设哈尔滨金融学院“哈尔滨城市金融文化展馆”,努力使之发展成为哈尔滨城市金融文化研究与展示基地。
作者:刘晓娟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推荐阅读:《厦门科技》(双月刊)创刊于1998年是由厦门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科技刊物。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dzlw/15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