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和问题> 正文

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和问题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8-07-07 12:09

本文摘要:这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发表了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和问题,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为了追逐经济效益,而在企业管理的范畴中,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运行中的经济效益看似关联性不大, 其实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优劣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影响。论文探

  这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发表了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和问题,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为了追逐经济效益,而在企业管理的范畴中,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运行中的经济效益看似关联性不大, 其实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优劣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影响。论文探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资源配置;绩效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当前,面对低油价寒冬期,油田企业改革发展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与生存压力,因此,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结构优化、效率优化,建立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巩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发展环境,对于全面提升油田企业劳动生产率、实现油田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一、加强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手段

  根据油田企业长远发展需要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推进以“服务生产经营为中心,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断优化组织、队伍和劳动力结构,盘活人力资源存量,进一步改善队伍结构、专业结构,控制好用工总量,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建立起与油田发展要求相一致、与油田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员工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使员工各方面也获得发展,员工成长才是企业未来生存的基础。企业和员工双赢,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是企业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价值所在。通过科学合理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为企业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使油田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最终要达到人与岗位结合效果最佳,从而使每位员成长发展效果最佳,以员工的全面发展促进油田企业的全面发展,从而为企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油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低油价发展变革环境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尤其需要不断创新。油田企业作为油田石油工程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高端高质高效发展,需要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特别是随着油田企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必须通过进一步优化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真正建立与行业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前景相适应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能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当前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

  (一)多头管理,资源分割

  目前油田企业的全部用工主要包括正式工、集体工、劳动合同工、劳务派遣工、临时工。由于油田历史原因,各种用工相互交织在一起,给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带来很多难以协调的矛盾和问题。一般来说,凡在油田三级机关岗位上工作人员和四级单位负责人应界定为经营管理人员,三级机关和基层从事工程技术管理的人员应界定为专业技术人员,其余人员应界定为操作技能人员。但在实际执行中,三级机关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管理人员序列和专业技术人员序列双重身分,基层单位负责人在划分上也是管理序列,但在分配制度改革时又界定为技能操作序列,造成概念混淆。尤其是主任师、主管师、责任师等,受聘后应纳入专业技术岗位序列管理,但在三级机关工作的此类人员又同属于管理人员范畴,占管理岗位的定员,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给人力资源造成多头管理、资源分割的弊病。

  (二)手段单一、形式固化

  从目前来看,不仅是油田企业,大多数油田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缺乏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科学的人员进出办法,从人才进入,到人才退出,企业还迟迟未与国际接轨,往往是靠上级下达计划,企业无自主用人支配权,进出渠道比较单一。有时开展的人才招聘往往也受各方面的限制,未完全通过市场配置,使企业招聘的人选不能真正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人员老化,结构失衡

  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是造成企业不能持续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失衡,岗位分布不合理,经营管理人员明显偏多,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二三线与一线干部比例严重失调;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化程度较低,30岁以下不足五分之一,46岁以上超过三分之一;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不平衡。另外,后勤非技术岗位人员超员明显,因年老体弱人员无法达到前线岗位任职标准,只能往后勤流动。

  三、强化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突出行业特点,立足规范高效,健全组织运行体系

  1.完善组织机构。要突出效益原则,通过调整组织结构和队伍结构,达到精干高效的目的,提高劳动效率;要加强核心业务劳动组织管理,优化非核心业务用工配置,通过组织流程设计,科学、合理地设置部门和岗位,明确职责和任务分工,从而建立责权清晰、协调统一的组织体系,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

  2.健全管理机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工作性质对岗位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确定岗位对人员数量、质量、素质等各方面的需求,形成人力资源动态管理体系。要建立科学的开发机制,在坚持“即有即用,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人员开发与储备并存、专业和特长分门别类管理、刚柔并蓄与灵活多样的良性人员引进机制。要以定员为依据,合理确定各类队伍考核系数,引导劳动力向一线艰苦岗位和关键骨干岗位合理流动,弱化后勤非主营业务,减少后勤用工投入。

  3.明确工作内容。要适应企业提升获取资源能力和市场化经营战略发展需求,在对企业人力资源供需形势的准确预测基础之上,编制出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配套的短、中、长期人力资源计划,重点建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与服务队伍,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贴近生产、贴近服务、贴近企业发展实际,从而保持人力资源与企业协调发展。

  (二)结合专业特色,立足激活潜力,健全优化配置体系

  1.压扁管理层级,提高用工效率。要紧紧围绕企业组织结构、队伍结构和人力结构的优化调整,积极开展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再造工作,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积极实施重组整合,对核心业务实施压扁管理层次,精简机构和人员。对于企业辅助后勤单位,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逐步将职能相近、业务萎缩、工作量不饱满、人员较少的基层队和岗位进行调整撤并,优化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盘活有限的劳动力资源。要严格按照中石化和油田定员标准设置的岗位和要求,重点规范一线岗位设置和岗位人员的配备标准,提高现有用工的配置效率,减少使用临时工。

  2.精细用工管理,盘活用工潜力。要严格执行临时工计划审批制度,控制企业各单位临时工使用量。要切实按照因事设岗、最少岗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进行岗位与人员设计,形成规范、科学、动态的劳动标准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用工效率。要把强化定员管理作为控制用工总量、优化队伍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基础手段,通过定员分解显现各类队伍用工余缺状况,为用工结构和岗位优化配置创造条件。要深挖用工潜力,加大企业单位用工内部转岗力度,补充缺员岗位人员,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要逐步形成梯次使用机制,充分发挥劳动力效用,提高企业劳动力资源使用效率。

  (三)注重科学实用,立足奖惩激励,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1.量化指标,增强绩效考核的操作性。要围绕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量化,重点突出质量和效益,并紧密结合基层单位、机关科室业务性质,按照可量化、易操作、全覆盖的原则,建立起一套顶层优化、导向性强、系统完整的绩效指标体系。要按照“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的原则,优化基层单位和机关科室“效益指标为主、管理指标为辅、约束性指标为补充”的考核指标设置。

  2.强化考核,维护绩效考核的严肃性。要实行岗位工作写实,量化考核到员工。以岗位工作写实为基础,围绕管理服务、生产经营、基础管理、HSE管理等主要内容,实施以日常工作写实、工作职责量化和个人综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办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明确考核标准和要求,让所有员工都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干到什么标准才合格、干不好怎么考核。要通过量化考核,拉大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激发员工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意识。同时,要实行个人与单位(部门)绩效“捆绑式”考核,量化考核到各级负责人。

  (四)重视综合利用,立足成长成才,健全科学开发体系

  1.畅通员工成长成才通道。人才发展规划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的纲领性工作,它与企业发展和谐并进,决策层的重视,对企业人才培训环境建设、投入,以及留住人才干事创业举足轻重。要通过技术比武,选拔专业骨干、技术尖子进行培养,根据个性分析,分层、分方向进行针对性培养,确保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员工有干成事的环境。要建立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的纵向人才成长通道,同时要打通三者之间的横向发展通道,给人才成长提供进步的阶梯和发展的空间,让年轻员工看到发展的希望,让中年员工感到背负企业发展的责任,让老年员工感到企业家的温暖与归宿。要通过采取分层培养、个性化培养,引导员工主动参加培训,做到老、中、青结合,技术、技能初、中、高结合,初步建立一支以高级技术(技能)人员为专业技术核心,中级技术(技能)为主体的人才团队,保障人才合理有序接替、缓解人才断层现象发生。

  2.夯实员工成长成才基础。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要树立“市场化”的员工培训理念,坚持培训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思想,以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为切入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员工培训工作。要树立“现代化”的员工培训理念。改变以往那种职工培训就是上岗培训、技术练兵的单一性技能培训,树立“培训就是员工最大的福利”的思想,找准“供”与“需”的结合点,探索差别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培训方法,使培训真正成为广大员工的内在需要、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提高员工培训的质量与效率。要树立“特色化”的职工培训理念,高效利用现有培训资源,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面式”的全员培训,加强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的培训,真正培养出一批素质过硬、技术精湛、业务水平高的企业员工人才队伍。

  3.搭建员工成长成才平台。要坚持外部着眼于深度高效培训,内部着眼于技术、设备、经营和政工等业务培训,实践锻炼要着眼于群众性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标准化操作培训,强化落实,注重效果,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要有意识地让技术骨干、技能人才进行岗位有序流动,在不同的岗位工作中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其综合素质。

  结语

  人力资源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各类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发展、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综合调整的复杂过程,必须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其它要素相互整合才能实现,进而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作用,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

  作者:孙培良 单位:胜利油田车辆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人力资源开发》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1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