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河北省新型中药材产业模式研究> 正文

河北省新型中药材产业模式研究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3-03 10:22

本文摘要:摘要:河北省是中药材生产经营大省,中药材资源丰富,通过政府政策扶持,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两带三区产业布局,建立了中药材道地性种植优势产区。该研究应用区位商指数模型,得到了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在全国具有很强竞争力,专业化程度高的结果,但仍

  摘要:河北省是中药材生产经营大省,中药材资源丰富,通过政府政策扶持,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两带三区”产业布局,建立了中药材道地性种植优势产区。该研究应用区位商指数模型,得到了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在全国具有很强竞争力,专业化程度高的结果,但仍然存在着种源杂乱、山地微小型机械化水平不高、质量检测追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提出一种新型中药材产业模式,以农业物联网平台为基础,整合中药材产业链相关资源,协调中药材经营主体、生产加工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突破影响产业发展的技术与市场的瓶颈,实现中药材种植智能可视化、产销信息公开化、质量可追溯,提升河北省中药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河北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模式;区位商

中药材产业

  中药材产业是河北省的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河北省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扶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尤其是2015—2019年,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目前,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正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期,产业优胜劣汰加剧,传统市场和经营者面对的境况日益艰难。该研究将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中药材产业运行模式,优化中药材产业链,使中药材产业向着健康、可持续的现代化方向迈进。

  1河北省中药材产业现状

  河北省是中药材生产经营大省,历史悠久,中药材资源丰富,有中药材资源1716种,大宗药材50多种,闻名全国的道地药材20多种,道地药材有酸枣仁、黄芩、黄芪、山楂、丹参等30余种。2011年以来,中药材播种面积持续增长, 2018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5334hm2,同比增长5.4%;总产量50.5万t,同比增长4.5%;产值57.4亿元,同比增长20.1%。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6667hm2的城市分别为承德市21466.7hm2、邢台市18853.3hm2、邯郸市15826.7hm2和保定市11973.3hm2,生产规模排名稳居全国前列,是我国中药工业、大健康产业原料的供应和质量保障基地。

  2014年以来,通过政府政策扶持,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药材生产趋于区域化,形成了太行山产业带、燕山产业带和坝上产区、冀中南平原产区、冀南产区“两带三区”产业布局;建立了中药材道地性种植优势产区,如安国中药材、巨鹿金银花、滦平中药材、清河山楂、邢台县酸枣仁、涉县柴胡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药材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安国中药材入选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承德热河黄芩获得第一批国家道地药材认证;注重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热河中药花海小镇”在河北省率先探索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带动中药材产业向“产业发展+科技支撑+精准扶贫+美丽乡村”融合方向发展。

  2河北省中药材区位商指数

  区位商(localquotient,LQ)又称专门化率,用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计算相对份额的重要指标,而这种对市场占有相对份额通常用区位商判断某地区特定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3当前中药材产业模式

  当前的中药材产业模式为中药材经营主体、加工企业、市场或药企、药厂之间的单向联结。或者中药材经营主体将中药材采摘品通过收购大户或药材批发市场售卖至加工企业,经简单加工后流入药企、药厂制药。可以看出传统模式下的产业模式仅仅是简单种植、加工、销售环节的联合,产业链为单向,各环节信息不完全透明,中药材产品质量难以把控。

  3.1种源杂乱,优良品种缺乏

  目前,河北省中药材仍有大部分散户种植,收购大户统一收购,粗放原始的种植方式导致种子品质难以保障,种源来源复杂。中药材种源来源主要有2种:第一种为农户自繁自用的种子,该种子存在多年种植种质退化的问题,且缺少良种选育与栽培,导致种子种苗繁育水平逐渐下降;第二种为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购买的种子,市场上存在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真假参半、掺杂旧种冒充新种等恶劣不法现象,同时也存在着从外地选种当地售卖的破坏药材道地性种植的劣迹,农户企业由于无法辨别,进行大规模种植后导致获得的药材品质及药性下降。

  3.2机械化水平亟待提升,尤其是山地小微型机械的研发与推广

  尽管在少数平原区种植的中药材品种(黄芩、黄芪、射干)等在播种、施肥、收获等环节已初步实现机械化,但绝大多数中药材播种、采收等仍以人工为主,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中药材生产机械几乎等同于空白,人工成本是中药材生产成本中占比最高的一部分。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中药材作为新兴小规模种植经济作物,其机械化作业水平远落后于传统农业,加上部分中药材本身的特性,如禁止使用农药除草、采摘时间不集中、生长在山地丘陵地区,中药材种养殖需要依靠大量人工作业完成,传统农业大型机械设备无用武之地,适合山地作业的小微型机械研发进程缓慢,研发推广进度无法适应河北省中药材种植规模的发展趋势[1]。

  4新型中药材产业模式

  4.1新型产业模式简介

  新型的中药材产业模式建立在农业物联网平台之上,种植、加工、销售等数据信息公开透明,基本实现种植智能可视化、产销信息公开化、质量可追溯,利用互联网带动中药材产业升级转型,完善中药材产业链[3]。

  4.2新型中药材产业模型优势

  4.2.1严选优质种子种苗,种植加工规范化

  该种产业模式下,明确省内重点优势区域和各区域道地性药材品种,优化产品布局,选育良种栽培,避免盲目发展,解决了种质杂乱、品种混乱、优良品种缺乏问题。同时各经营主体、加工企业协同合作,制定中药材生产加工统一标准以及道地药材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生产加工流程,开展全程质量控制,提高中药材栽培技术、生产加工水平,打造中药材特优区和精品园区,带动提高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水平。

  4.2.2中药材相关技术研发推广落地进程加快

  各中药材经营主体有专业、可靠的团队指导,各农业高等院校和相关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可以在中药材经营主体中药材种植范围内进行试验推广,比如药材田间生产机械的研发与应用,特别是山地小型机械的研发,通过多学科、跨领域、产学研用的合作,促进产品和技术创新,推进中药产业协同发展。

  农业论文投稿刊物:《河北农机》(双月刊)创刊于1975年,是由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主办的农机科普杂志,多次被评为国家、华北地区和河北省优秀期刊,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她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办刊宗旨,向广大读者宣传国家有关农机化的方针政策,介绍各种农机具的正确使用、安全操作、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知识。

  5总结

  该研究的新型中药材模式目前适合河北省,解决了当前模式下药材道地性混乱、加工水平落后、质量无法追溯的难题,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新模式实现了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重塑中药材产业新格局。但是要实现该模式,首先要提升高新技术水平,在中药材种植区域实现传感器全覆盖、质量追溯设备全覆盖;其次要提高创新能力,强化人才资源融合,组建产业技术研究专家组;最后要做好保障工作[6],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强化各环节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秀平,张亚振,陈林.河北省中药材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展望[J].河北农机,2019(3):11.

  [2]张冬燕,王建忠,刘丽.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36:24-25.

  [3]黄新珍.蕲春县中药材产业链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7):100.

  [4]刘明洋.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实现的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3):24.

  [5]翟凌宇,孙凯旋.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农业物联网云平台[J].软件,2020,41(1):258-262.

  [6]王军,宋莹莹,王雅静,等.安国市中药特色小镇产业联盟化融合探析[J].现代商业,2019(16):74-75.

  作者:贾悦,杨钰泽,王建忠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