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新媒体资源档案化建设初探> 正文

新媒体资源档案化建设初探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2-02-23 10:44

本文摘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人,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 《报告》称,2020年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增长平稳,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用户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人,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

新媒体资源档案化

  《报告》称,2020年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增长平稳,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较去年分别增长9.5%和2.6%。微信官网数据显示,微信App是“超过十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使得社交网站、移动设备、智能终端等新的信息交互方式依托于网络迅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工作及发展的各个方面,这也造成信息资源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信息资源的规模开始以爆炸式速度增长,而且信息资源的生存状态、存在形式、产生和传播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新媒体资源档案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新媒体资源档案化建设的困扰新媒体资源档案化建设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广泛采集、接收和筛选新媒体资源,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对资源的档案化转换,从而挖掘新媒体资源背后的潜在价值。但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新媒体资源的档案化建设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1.信息源被弱化。在传统的网络化模式下,网络上的信息源通常类型多且作用明显,具有很强的专业化导向,信息源与最终形成的信息资源关系非常明确,所以对信息源的筛选和挖掘是传统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但在新媒体模式下,其信息源的规模、构成、关联关系、信息发布、类型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使得信息源的存在被极大弱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用户成了新媒体信息资源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新媒体平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源,超广范围、超大规模和超快增速的个人用户才是新媒体环境下的最终信息源,这无疑简化和弱化了信息源的构成,使原本集成化的信息源变得分散且复杂。

  个人用户形成的广泛信息源使其具有非常强的生活化特征,信息源之间的关联关系更加复杂多样,各种信息源之间的关联强度和关联时限以及关联方式都会有所不同。比如,信息源之间既有好友式的长期双向强关联,也有路人和橱窗式的临时性松散关联,同时还有偶像和粉丝式的阶段性单向弱关联。

  另外,这些不同的关联形态还会不断变化,比如路人式临时性松散关联也可能会因为志同道合快速形成好友式长期双向强关联,而偶像和粉丝式的阶段性单向弱关联也可能会因为用户的需求变更和调整,变为路人式临时性松散关联。这种关系复杂的信息源集群形式,虽然为信息源的挖掘增加了机遇,但同时也对信息源的筛选和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个人用户形成的广泛信息源使其具有非常强的分散化特征,因为新媒体的生活化、全面化、互动性、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也造成同一个信息源创造和发布的信息主题非常分散,通常会有感而发或灵感迸发,因此信息主题没有统一性和逻辑性;同时每个用户的不同性格和特征,也造成不同信息源所发布的信息主题可能没有任何关联性。这种强分散化形态,以及庞大的信息源数量基数和发布信息的海量数据,很容易造成信息源所发布的有价值的信息会被快速淹没在更新速度极快、内容极为繁杂的网络信息库中,无疑会极大地弱化通过挖掘信息源来获取明确信息资源的方式。当然,这样的特征也会使得挖掘信息源不再是新媒体资源开发利用的唯一路径。

  2.获取方式困境。

  传统的网络信息资源通常会集中在独立网站或网站的独立模块中,即传统网络信息资源的生存空间相对比较集中且明确,信息内容的主题清晰且资源非常集中,在获取这些信息资源时只需要针对其生存空间即可。但新媒体模式下,新媒体资源通常不会存在于独立的网站或网站独立模块中,而是主要生存于某个新媒体平台或某些新媒体平台上。

  甚至可以说,新媒体资源的生存空间其实是整个互联网,只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平台而已。针对单个信息源,其能够借助网络和各种新媒体平台的互动特性,和各个新媒体信息源之间形成非常复杂的关联关系,任何一个信息源都可能生存于多个不同的关联网络之中。即使是单个信息源,其在不同的关联网络之中,也会处在不同的地位之中,同时也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果针对单个信息源进行新媒体资源的获取,会发现信息资源非常庞杂,信息源会根据自身所处的平台和主题环境、当时的情况以及自身的偏好和心情去发布和创造信息。

  这就会造成即使处于同一主题下,新媒体资源的内容指向也很分散且无法集中,而且单个信息源参与不同主题时发布的信息也可能会出现交叉和融合现象。同时,各种主题下的信息一直处在持续变化状态,虽然使新媒体资源的体量不断增加,但却同样造成资源架构更加复杂和多变。在这样的模式下,传统获取信息资源的模式就明显有所不足,比如用追踪信息源的模式进行新媒体资源完整获取,不仅数据量庞大,而且会对筛选、分析和价值挖掘造成巨大的压力。

  3.采集方法不足。

  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及挖掘信息资源价值的重要步骤,传统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主题明确性,因此采集信息资源时只要以主题或类型为基础就能够采集到一个个独立的信息文件,且每个信息文件都会具有一定的意义和特定的内容,能够进行单独的存储和开发利用,具有很强的利用价值和挖掘价值。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资源的存在形式和内容状态都和传统信息资源有很大差异,绝大多数新媒体资源都具有强烈的碎片化和情境化特性。

  即多数信息脱离原本的语义环境或针对的主题,这些信息就不再具备独立的意义或者不再能够体现原有含义;另外,即便信息源之间的关联关系不同,但他们针对某一个话题或主题发布的信息内容却可能具有很强的关联度,虽然单个信息源发布的信息会呈现出碎片化特性,但综合整个话题或主题来看待,就会具有其深层的含义和相应的潜在价值。

  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采集新媒体资源时不能将单次、单信息源所发布的信息看成独立的开发对象,而应该针对不同的关联关系和话题主题,将其下包含的具有关联的若干信息或信息碎片综合看待,将不同的信息集合为具有一定独立意义的整体,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开发单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有的信息资源采集技术和方式明显无法满足新媒体资源的开发需求。、新媒体资源档案化建设的策略针对新媒体的特性,进行新媒体资源档案化建设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才能够提高新媒体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价值挖掘效能,最基本的需要满足以下三个需求。

  1.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新媒体一直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中,对新媒体资源进行档案化建设,首先需要以动态的方式深化和完善对新媒体的认识,根据不断变化的认识完善各方面的技术需求,需要从研究和开发两个层面实现技术支持。

  首先是针对性研究。比如新媒体资源的获取所需的关键要素研究;新媒体信息源和新媒体资源的数据模型及关系模型建设研究;新媒体资源存储模式研究;新媒体资源和信息源的评价技术研究;新媒体背景下资源搜索、分析和挖掘算法的研究等。需要以新媒体为背景,针对其特性和需求进行技术研究,为之后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其次是技术开发,即根据针对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对应技术的开发。比如针对挖掘新媒体资源开发专业的搜索工具;针对新媒体资源挖掘过程开发对应的分析系统和监控系统;针对新媒体资源采集开发专业的采集工具;针对新媒体资源特性开发存储体系等。如今的一些大数据技术已经可以满足新媒体资源的采集和分析、存储的需求,比如Hadoop开发的Chukwa,就是一种大数据采集工具,能够针对新媒体资源进行所需采集;Hadoop开发的Mahout,是一种可以实现实时分析和半结构化数据分析的技术;云存储是一种适合新媒体资源存储的大数据存取技术。

  2.资源的实时选择性获取。

  新媒体资源集中于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不仅不同平台新媒体资源的存在模式有所不同,即便同一个平台中的新媒体资源情况也非常复杂,而且平台之间的新媒体资源还可能会因为话题或主题相似,呈现出相互关联的关系。因此,获取新媒体资源和对其进行开发很难采用统一的模式。

  另外,新媒体资源的规模极为庞大,而且一直处于动态增长的状态,同时新媒体资源的信息主题分散、内容庞杂、关联复杂,造成获取新媒体资源时,即便锁定平台或信息源,也很难进行完整的新媒体资源获取;即使获取的资源较为完整,也需要后续运用强大的分析系统对其进行筛选和分析,会增加极多的工作量,相应会造成巨大的成本投入。针对这种情况,新媒体资源的获取模式需要采用监控与分析结合、信息源和信息主题结合、新媒体平台和信息内容多主线交叉融合的选择性实时获取的形式,不能再以信息源为新媒体资源获取的主体,而是要将获取主体扩展到事件、活动、主题等,同时在获取新媒体资源时要进行综合性收集。

  比如,以事件为新媒体资源获取主体时,要将涉及的多个信息源、多个话题一起获取,然后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开发;以话题为新媒体资源获取主体时,要将话题引发的多个事件、关联的多个信息源一起获取。在获取新媒体资源时,需要将时间、空间、人物、关联事件等多条主线融合,保证最终获取的资源完整。对主线选择和主体选择,则需要依靠新媒体监控和分析系统实施,借以把控获取新媒体资源过程中的方向、节奏、节点等。

  3.多任务并行与融合能力。传统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挖掘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对信息源进行研究,二是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和存储。两个阶段又可以分为八项任务,分别是信息源的定位与评价、信息资源评价、信息资源选择、信息资源可得性研究、信息资源规模评估、信息资源采集策略制定、信息资源采集工具选择、信息资源存储方案制定,通过八项任务来支撑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存储。不管是两个阶段还是八项任务,都是相对独立且界限清晰的状态,可以分别进行完善和实施,最终形成完整的流程。新媒体背景下进行新媒体资源采集和存储则有所不同,不仅八项任务的划分需要根据新媒体资源的特性进行调整,同时划分之后任务之间的界限也出现了模糊化。

  新媒体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信息源的定位、信息资源评价两项任务依旧存在,但信息源的评价和信息资源规模评估则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态性,需要依靠监控和分析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才能够对新媒体资源的获取产生引导效果。另外,因为新媒体资源多数会集中于新媒体平台,但平台间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交叉和互动,因此信息资源的采集策略制定、信息资源采集工具选择和存储方案制定都具有了通用性,比如采集工具选择和存储方案制定,都可以适当进行任务前移,根据新媒体资源的动态性进行实时动态采集和存储。

  信息资源可得性研究和信息资源规模评估的任务位置也可以更加灵活,比如在进行信息源定位和评价后,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就需要及时进行可得性研究,并对应进行规模评价,以避免信息资源被淹没在快速变化的数据流中。相对来说,在新媒体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各项任务的结合与交叉更加明显也更加紧密,整个流程有所缩短,但频率更快,通常多项任务会并行前进,甚至每个流程还会出现交叉,即上一个流程进行中,可能就需要开始下一个流程,或者两个流程进行一定的融合。

  新媒体平台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所产生的海量信息,记录着各个社会角色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点点滴滴,集成在一起,就成了社会在一个时代的缩影。档案部门对新媒体资源进行档案化建设,不仅能够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也能够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效能,还可以与用户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真正让档案信息资源活起来。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9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