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这篇教育类期刊投稿发表了教师生物化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授课时数的减少,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导模式, 而如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重点, 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效率,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
这篇教育类期刊投稿发表了教师生物化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授课时数的减少,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导模式, 而如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重点, 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效率,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类期刊投稿,生物化学教学;要我学;我要学;素质培养
教育的根本标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是现代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共同语言[1],也是高等院校生物学相关专业普遍开设的重要主干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为了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现将体会概述如下,以求同行专家批评指正和抛砖引玉。
1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对象,精通教学内容,提出教学要求
教学是师生之间进行的独特的心智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过程。然而,目前高校还存在着教师只管上课,学生只想拿到学分,在一门课程学完之后,许多学生连代课老师的姓名都不知道,更有甚者连老师的性别都说不上来,这种现象严重的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更谈不上立德树人。明确的教学目标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前提[2]。
首先,教师要使学生明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全面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要知道学习重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主动适应社会。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例如,第一次上课在老师给学生自我介绍之后,让每位同学都要对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和兴趣爱好做以简单地介绍。第一次作业了解学生为什么选择他们的专业?其专业与生物化学有何联系?学生打算如何学习生物化学?学生对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有何意见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章都给学生布置作业,对学生的作业实行全批阅,了解所有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第三,教师要精通教学内容,对重点知识了如指掌。在教学的实践中,生物化学的特点可概括为“一杂、二多、三性”,即机制复杂,概念多、内容多和规律性、理论性、系统性[3],主要研究对象为蛋白质、核酸、脂肪、糖类4类大分子,生物大分子的新陈代谢网络有两条主干路线。一条是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能源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循此途径逐步降解,最终生成代谢物CO2和H2O,生成的NADH在经过呼吸链传递氧化成H2O的过程中,同时偶联氧化磷酸化作用把释放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供各种生命活动利用;另一条是DNA复制—DNA转录生成RNA—RNA翻译成蛋白质,即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4]。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外,还可采用谐音、联想、故事、歌诀、视频、3D动画和漫画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例如:在讲到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时,让学生观看央视网《DNA;生命的奥秘》,认识Watson和Crick怎样浓缩了前人的科研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成为生物学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的过程。8种必需氨基酸可用谐音记为“苏赖卸甲亮一亮本色”,使学生联想到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赴边关,保家卫国立奇功的故事;把痛风比作“小妖精”以漫画的形式,通过孙悟空棒打“小妖精”的故事,使学生了解痛风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如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拓扑异构酶、端粒的合成、乳糖操纵子等,在讲授的同时,通过视频或3D动画的形式生动具体展示给学生;以mRNA、DNA和蛋白质的爱情故事,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3强化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还应使学生了解相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理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艰难探索历程,形成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善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收集和整理DNA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DNA聚合酶等重大发现的生物化学史料,尤其是生物化学发展史上吴宪、克雷布斯、克里克、富兰克林等一些著名科学家探索生命本质的创造性工作范例,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灵活的将它们引入实际教学中,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之了解科学的结论及技术的成果,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深切感受这门学科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理解科学家的艰辛和他们工作的意义,并从中得到启发,培养人文精神、创造性思维和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例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生命科学史上的奇迹和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揭开了基因遗传之谜,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也是现代生命科学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种花要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的过程。要建立合作、民主、友爱、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例如,在与学生通过手机、电子邮箱、QQ联系的基础上,2014年建立起生物化学课程QQ群,群中人员全部实行实名制,保持师生之间随时联系,并就各种问题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讨论。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不是简单地写个“阅”字或记个等级或分数,而是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对学生实施积极适度的鼓励化评价,维护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驱力[8]。
有的同学不做作业,想通过看书思考学习,也可以但要求写出学习总结,事实证明,这些同学的确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不但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在考试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4]。总之,教师应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此外,在作业中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所知道的生活中与生物化学有关的例子,还可以在讲到相关生物化学内容时,提出生活中与生物化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课程结束后,给每级学生布置作业“浅析本学期生物化学教学和学习”。征求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每当看到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肯定和他们在学习和人生道路上的成长,不由得使人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
5结语
总之,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授业和解惑,更重要的是激发和引导。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达到“我要学”的学习境界,变“应试教育”为“全面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郑昌学.生物化学教学之我见——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发言.生命的化学,2013,33(1):101-104
[2]李森.教与学——关于生物化学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与交流.生命的化学,2013,33(1):109-111
[3]李科友,朱海兰.创新理念,培养能力——生物化学教学之体会.微生物学通报,2011,38(2):250-255
[4]郭蔼光.基础生物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5]郝向阳,马惠茹,王贵,等.“三羧酸循环”知识教学改革的尝试.河套大学学报,2006,3(4):12-13
[6]向义和.DNA双螺旋结构是怎样发现的.物理与工程,2005,15(2):44-49
[7]向义和.DNA双螺旋结构是怎样发现的?(续).物理与工程,2005,15(3):46-50
[8]李科友,朱海兰.“激励性评价”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中国林业教育,2011,29(3):41-42
作者:李科友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推荐阅读:《重庆高教研究》(刊号:CN50-1028/G4)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审字[2012]1007号),重庆市教委主管,由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和重庆文理学院共同主办的高等教育学术刊物。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1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