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近视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了学生的视力状况。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造成青少年近视最直接的因素。研究发现,诸多的近视防治措施效果有限,而体育活动对减缓眼部疲劳、改善视力、提高对近视的防治能力优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近视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了学生的视力状况。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造成青少年近视最直接的因素。研究发现,诸多的近视防治措施效果有限,而体育活动对减缓眼部疲劳、改善视力、提高对近视的防治能力优势明显。体育游戏作为一种学校体育教学手段,其自身特有教育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为青少年近视防治措施的拓展创新提供了客观保障。
关键词:青少年;近视;防治;体育干预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教育部《2019年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重点工作安排》中明确指出,“持续推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2019年是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的开局之年。因此,寻求高效可行的青少年近视防治措施迫在眉睫。研究表明,体育运动不但有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健康水平,而且能缓解眼部疲劳,从而改善视力水平。甚至有学者大胆指出,控制近视率,体育活动最有效。
体育论文投稿刊物:《中国学校体育》[1] 杂志为月刊,大16开本,96页,彩色印刷,是面向全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杂志,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
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身体练习为基础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一种现代游戏方法。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体现出的教育性、目的性和趣味性将吸引青少年在锻炼身体,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自觉缓解视觉疲劳,有效改善视力,其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为体育游戏干预近视防治提供了客观保障。本研究从山西省青少年学生近视现状入手,分析讨论现行近视防治措施的优劣,并设计制定出了“飞翔的UFO”体育游戏,旨在为青少年近视防治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造成青少年近视的直接原因和近视防治的重点、难点
研究证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造成近视的最直接原因。青少年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当近距离用眼时,睫状肌收缩,双眼球内聚,眼外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长时间持续这种状态时,眼内外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眼球中的睫状肌由于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逐渐不能灵活伸缩,进而失去弹性。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导致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的前后轴变长,晶状体逐渐不能复原,近视形成。因此,青少年近视防治的重点在于如何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学生的学习生活主要由工作日在校学习和周末在家学习组成。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用眼压力最大,除体育课外,其余所有课程都要在教室环境中进行,每天要有超过8h的高密度用眼;学生周末期间的用眼压力也不小,“成山”的作业需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来完成,在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里,手机、电视和电脑等加剧用眼负担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也继续伤害着眼睛。对近视防治而言,如果说周末学生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防治近视的话,那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则受学校教学制度的制约,只能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学生在校时用眼卫生和学校的教学制度有密切关系,一般中小学采用的教学制度是一节课45min,然后休息10min,接着再上45min,交替进行。这一制度决定了学生的用眼特点为高强度、高密度,强度体现在8h以上/d,密度表现为45min紧张、10min相对放松的用眼方式。如何解决在校学习期的过度用眼问题,也是近视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2现行的青少年近视防治方法分析
近视的防治工作引起了诸多学科学者们的重视与研究,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近视防治理论与防治方法。由于无法改变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现状,近视防治都以放松睫状肌和眼外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并在防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多种防治方法(表1)。
3防治青少年近视的体育游戏项目研究
3.1体育游戏设计原则
运动是学生的天性,体育可以实现青少年的自我表达、自信构建、成就感觉、社会互动和团队融合等价值,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从来都是自觉、主动和全力以赴。由于运动对近视的防治有重要的价值,创设一个以近视防治为最重要功能的运动项目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如果能将融趣味性、竞争性和自觉性的体育运动和近视防治结合起来,近视防治则能在有趣味、有竞争的氛围中实现。因此,体育游戏项目的设计必须兼顾运动的特点和具有近视防治的作用,同时还要遵循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原则。
(1)可操作性。解决好课间10min的睫状肌和眼外肌放松问题是近视防治的关键点。这是要求体育游戏项目的设计必须能实现在5~8min中内完成,才具备操作性。(2)可持续性。近视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过程,包括从小学直至大学阶段,如果体育游戏项目过于简单,学生能很快地掌握要领并迅速完成,则学生会非常快地失去兴趣,创设这个项目的初衷就无法实现,因此,体育游戏项目必须具备持续性,耐玩才能好玩。(3)可推广性。近视问题业已经成为青少年面临的共同问题。因为学校的课间时间是统一安排,数以百千计的学生同时下课,所以只有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组织问题、场地的协调问题,才能实现该体育游戏项目的大规模推广。
3.2体育游戏方案设计
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前提下,结合近视防治的方法和体育运动的特点,本研究特创设“飞翔的UFO”(俗称)或“掷垒”(学术名)项目。具体方案如下。
器材:(1)UFO(掷球):材质为橡胶,样式为球状或饼状,重量可随游戏者年龄、性别的变化有所区别,色彩鲜艳,在飞翔中可发出清脆的声音;(2)基地(垒):由数个大小不等的筒状容器组成,中空,上窄下宽(既有利于平稳又有利于容纳更多的掷球)。基地需与“发射者”保持50m以上的距离。
游戏方式:“发射者”站在垒线后,用力将UFO抛至回基地,以进入不同的基地计分决定胜负。
游戏要求:游戏前去掉眼镜,在掷出UFO后,目送空中飞翔的UFO返回基地。
计分方式:(1)进入中心垒圈计5分,第二垒圈计3分,最外垒圈计1分,分多者为胜;(2)只计进入中心垒圈的个数,一个计1分,多者为胜。
比赛方式:见表2。
3.3“飞翔的UFO”的价值、特点分析
“飞翔的UFO”项目是一个以投掷运动为基础,结合了高尔夫球运动的高远和棒垒运动的集体合作而设计成的。本游戏设计简单、耐玩,适合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和大群体共同进行,具备拓展为竞技项目的可能。
这是一款专门针对近视防治设计的游戏,充分地将远眺和运动结合起来,游戏者和垒筒之间较远的距离(50m或以上)、垒筒的窄口设计迫使游戏者必须将“掷球”尽力地掷至高点,才有可能掷入得分最高的垒内。由于关注竞赛成绩,游戏者会自觉地跟随自己、队友和对手飞翔在空中的“掷球”,紧盯高远处运动着的“掷球”,能主动放松和调节睫状肌和眼外肌的紧张程度,于无形中防治近视。
本游戏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近视防治,学生在教室学习中,由于需要低头看书、写作业,颈椎承受者很大的压力,不少青少年已经开始患有颈椎疾病了,其实同近视形成的原理相似,颈椎疾病也是由于长时间低头造成的颈部肌肉疲劳、痉挛,进而失去弹性所致,反向的调节(仰头)是最基本的调节方法。在课间进行的“飞翔的UFO”游戏中,紧盯高远处运动着的“掷球”,对及时放松、恢复颈部肌肉的疲劳有实际的功效。当然,游戏本身的体育性决定其对游戏者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产生一定的健身价值。
游戏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近视防治的大群体、多年龄的人群特点和学校体育场地缺少和现实状况,同时还兼顾了不同经济条件下的游戏成本。本游戏的特点可以总结为:1个中心、2个可控和3个简单。“1个中心”是指游戏中以目送自己、队友(朋友)和对手的“掷球”为中心。“2个可控”是指难易可控和时长可控,垒和游戏者之间的距离可远可近、掷球可轻可重、垒可大可小,实现了可难可易;课余10min可以掷几个球,课外活动可以组织小型、中型和大型比赛,实现了时长可长可短。“3个简单”是指技术简单、评判简单和组织简单,从技术层面看,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技术学习,任何人都会掷一个球到空中,简单之极;从评判层面看,掷中与否,只要目送自己的掷球就能心中有数,而垒中有无掷球自然能够准确判断,不会引起任何争议;从组织层面看,课余休息时,自由到操场进行游戏,无须进行班级组织即能实现竞技。
需要强调的是,本游戏并非其他近视防治方法的替代方式,而是一项有益的补充措施。近视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多方配合。建议青少年在学校学习期间本体育游戏配合眼保健操交替进行或合理安排游戏顺序,课余时多采用户外体育运动或放风筝等。
4结语
体育游戏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并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它可以让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的时候进行减压,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改善视力。本研究案例充分地将体育游戏的激情和近视防治的远眺结合起来,从理论层面讨论并创设了一个“飞翔的UFO”游戏,旨在实现近视防治游戏化、趣味化和自觉化。但该游戏尚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其干预效果并完善细节。
参考文献:
[1]樊泽民,刘立京.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管理[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8):1-4.
[2]郭海静.控制近视率体育活动最有效[J].中国学校体育,2017(12):17.
[3]聂婷婷.简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5):219-219.
[4]李欣,韩晓东,喻祝仙.运动类型与体育专业大学生视力康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196-197
[5]王赟,谌丁艳,熊华威,等.我国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3):380-381
[6]林斌,廖翔.我国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0):1-2.
[7]董彦会,刘慧彬,王政和,等.2005—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流行状况与变化趋势[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51(4):285-289.
作者:于镇豪,罗浩,刘映海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