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王荣生教授说过,不同文体所运用的阅读方法是不一样的,错误的阅读方法会阻隔学生对文章理解力的发展。为此,教师要根据文体特征来设计教学过程,包括预学。本文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为例,阐述科普说明文如何抓住文体特征来设计预学内容
王荣生教授说过,不同文体所运用的阅读方法是不一样的,错误的阅读方法会阻隔学生对文章理解力的发展。为此,教师要根据文体特征来设计教学过程,包括预学。本文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为例,阐述科普说明文如何抓住文体特征来设计预学内容,落实语文要素。
科普说明文是用以介绍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文体,具有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三个特点。《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文章,介绍了恐龙的一支向鸟类演化的过程。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因此,教学这一课,既要让学生了解恐龙演变的过程,也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着解决。笔者从三方面入手,设计预学内容。
语文论文范例: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从“字词”入手,正确朗读科普文本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本途径。预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字新词,扫清朗读障碍。科普说明文中往往会涉及到一些影响朗读的“拦路虎”,所以字词学习是预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附1《飞向蓝天的恐龙》预学单字词部分:
一初读课文,预学字词
1.将下列名字读正确:马门溪龙赫胥黎
2.你理解下列词语吗?尝试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等方法理解哦!
1)演化:2)中生代:
3)古生物学:4)化石:
5)树栖:
3.文中还有哪些词我不理解?我要摘录并想办法理解。
上例第1题中的词语属于“专有名词”,是对特定事物或人的称呼。这些词对学生而言,既陌生又拗口,不容易朗读。在初读课文时,就有学生将“马门溪龙”读成了“马门/溪龙”,将“赫胥黎”顿读为“赫/胥/黎”。借助预学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复朗读这类名词,解决了错读与顿读问题。
第2题中的词语属于“科学术语”。科普说明文需要普及科学知识,常会涉及一些科学领域的专用术语。这类词平时学生很少接触,往往会误读、错读,或望文生义,错误理解文章内容。初读课文,学生不理解“中生代”和“古生物学家”,造成顿读现象。“演化”、“化石”和“树栖”这几个词语则容易望文生义。借助预学单,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了以上词语,课文朗读便正确与流畅了。
第3题中的是“自学词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确定。这一板块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的要求设计,不仅有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将课文读通顺,也有利于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积累相关词语,还有利于语文要素的落实。
借助预学单,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科学术语或难懂的词,可帮助学生读好课文,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
二、从“文段”入手,尝试获取科普信息
阅读一篇文章,关键要把握其主要内容,而把握主要内容就要阅读文中的重点语句或段落。科普说明文的阅读也要通过重点语句或段落来获取其中的科普信息。在预学中,可引导学生阅读重点语句或段落,提出问题,并在尝试解决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附2《飞向蓝天的恐龙》预学单课文内容部分:
二再读课文,获取信息
1.阅读1-2自然段与第4自然段,你能分别提出1个跟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吗?
2.下面的问题,你也提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呢?答案是什么?
(1)1-2自然段中,科学家做出了怎样的假说?
(2)阅读第4自然段,你知道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吗?试着说一说。
上例中,第1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重点语段,提出“跟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提问阅读策略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已有基础,学生已经懂得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课文写法”“阅读启示、结合生活经验”等三个角度来提问。预学要求提出“跟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指向性明确,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相对会比较高,提问会更有效。
第2题让学生对照问题,并解答问题,重视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与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第2题中两个问题的设计,对学生在预学时初步把握课文内容,获取科普信息很有帮助。
科普说明文往往会有一个知识点,围绕这个知识点进行原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介绍。若学生忽略了这个“点”,那么阅读就会失去方向,不知道该获取哪些信息。借助预学单第2题,引导学生阅读重点段落,了解科学家的假说与恐龙演化的两种方式。这样,学生就基本能正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通过预学单,引导学生关注重点段落,围绕“科学知识点”去提问,并尝试解决,继而获取准确的信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提高学生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
三、从“资料”入手,自主探究科普问题
科普说明文使学生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预学中,还应该鼓励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阅读资料袋搜集资料
请你认真阅读“资料袋”,你有哪些问题呢?你还想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哪些信息呢?请搜集相关资料,在课上与全班一起分享。
上例中,预学内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资料袋”,并对照课文,对“鸟类起源说”产生新的疑问,激发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搜集相关资料,并和同伴交流讨论。
科学在不断地发展进步,而文本内容相对固定,因此科普说明文所介绍的知识会相对“滞后”。如《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中提到的关于“长有羽毛的恐龙化石”是20世纪末期在辽西的发现,那么目前能够印证的资料还有哪些?文末写到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恐龙飞向蓝天的“历史进程”,那么目前又有哪些新的进展?这些文本都没有说明,如果仅满足于课文所介绍的内容,所学知识往往是狭隘的、有局限的。
在预学单的干预下,让学生不断产生新的疑问,进而主动去搜集课外资料,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总之,科普说明文预学内容的设计,可以从“字词”“文段”“资料”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归类自学字词,扫清朗读障碍;阅读重点文段,获取科普信息,并发现问题,主动搜集相关资料。教师若能依据单元语文要素的要求,抓住文体特征来设计预学内容,往往能有效帮助他们阅读各类文本。
作者:郦泺静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