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公德心有效路径> 正文

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公德心有效路径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4-14 10:05

本文摘要:摘要: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并不仅仅是要完成教学任务,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这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公德心培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生

  摘要: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并不仅仅是要完成教学任务,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这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公德心培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公德心;培养路径

学生道德教育

  公德心是评判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依据,民众普遍的公德心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公民的素质,可以说公德心是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人的公德心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和思想还没有完全定型,还处在启蒙的阶段,可塑性很强。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当学生思想成长或者定型之后,再想培养学生的公德心,为时已晚。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公德心最重要的课程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该课程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针对小学的思想观念和认知进行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观念,这与社会公德心有着很大的一致性。

  道德教育论文范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道德心的重要意义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社会的进步发展也是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公德心是道德自觉的实现形式

  公德心作为道德自觉的一种实现形式,是孕育道德实践的一种萌芽和基础。首先道德心是一个人良知的发现以及驱动力,其次道德心是外在的道德规范被人内心接纳,并将之转化为自身言行举止准则的一种重要前提,再有公德心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公德意识,是人们的个人人格以及公德心共同租用下形成的公德行为的条件基础。在小学思想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当中,公德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具体化,对于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承担社会责任以及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都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是道德觉醒实现的重要形式。

  2.公德心的培养能够增强集体凝聚力

  公德心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唤醒国民向心力的作用,能够促使人们的团结和统一,是国家产生凝聚力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形成和发挥集体力量的重要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对于个人的品德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因为服务于集体生活的法律条文不断增加和完善,公德心在集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公德心,有利于换气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让学生对于集体、民族以及国家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形成人们的向心力。

  3.公德心是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个人品德修养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自身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公共道德,道德心的培养能够让人们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塑造,从而提升个人的综合修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德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对于保障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二、在小学道德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公德心的有效途径

  (一)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德心

  在一个国家当中,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社会的公德心,这不仅是公民个人私德的集中汇聚,同时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公德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着不得替代的作用,对于学生能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成为跟随时代的综合型人才也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公德心,不仅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育进行渗透,更需要大的环境影响,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及道德心成长的氛围,让学生在大环境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将公德心的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课程教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社会生活中的大环境影响带入到课堂当中,深化对于学生的教育。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时候,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课本中的四篇课文《这些是大家的》《我们不乱扔》《大家排好队》《我们小点儿声》,让学生通过公共秩序的遵守来认知道德的存在,影响学生对于道德的观念,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心。然后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从一些小事拓展到社会当中,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充分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感受公德心的存在,当学生处在相同环境的时候,能够为学生的行为规范提供一定的引导和认知判断。

  (二)引导学生树立自律意识

  公德心的外在表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公共秩序的遵守以及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对于公德的认知以及自律行为。但是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比较差,自律意识比较薄弱。教师在进行道德心培养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应该怎样遵循道德。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很多时候容易产生情绪的波动,更多时候遵循与自身的好奇以及情感倾向,表现在外在行为就是“不听话”“淘气”,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退缩,在受到批评的时候也很容易情绪低落,在玩耍的时候也不会估计他人感受,也难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要能够树立学生的自律意识,创设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学习和生活场景中明白自己应该遵守的公共秩序和规则,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开小差,或者说悄悄话,教师就应该以此为教学切入点,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有一定的自律性,通过课堂纪律的教育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提高学生自我行为管理的能力。

  (三)扩大教育空间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学习的兴趣之间关系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注度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如果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缺乏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差,就会导致教师的教育大打折扣,甚至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叛逆心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心非常不利。尤其是关于道德相关的教育中,因为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很多东西教育起来很难摆脱教条的灌输式教育,无法让学生有深切的体会。

  为了更好地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公德心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方面下功夫,首先教育的切入点一定要小,一定要关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并且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组织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说服教育法、榜样感召法、比较对照法、 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等方法,综合进行运用,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灵活,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的兴趣,对于教师的教育又更深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强化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公德心培养的效果。

  (四)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

  小学生的模仿意识和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由于认知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的不完善,学生更容易给予教师最大的信任,认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师者的榜样,是正确的值得学习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公德心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充分利用小学生年龄中的这一特点,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感染学生的理解认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形成公德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

  例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做到爱岗敬业,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以及课堂中的情况,能够有效传达给学生有益的示范信息,树立学生心中的榜样,让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认同教师的态度和思想,从而影响到学生公德心的培养,甚至能够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将来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德心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教师要认识到道德心教育的重要性,要能够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打造道德教育大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引导学生树立自律意识,扩大教育空间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等等,综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王之福.生活情景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35):48-49.

  [2]张丽琴.小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培育策略谈[J].中小学德育,2020(07):51-53.

  [3]郭越.核心素养下小学书法教育对小学生道德情操培养的实践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4):85-86.

  作者:赵汉娥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6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