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基于具身认知视域下体育教学意蕴及革新计划> 正文

基于具身认知视域下体育教学意蕴及革新计划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9-29 12:03

本文摘要:【摘要】随着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入发展,本着育体育人的核心,学校体育增强体质、提高体能的目标更为明确。 在具身认知视域下讨论如何通过学校体育的革新使现代体育教学迸发出鲜活积极的教学特质,是当前体育教学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文章将从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入发展,本着“育体”“育人”的核心,学校体育增强体质、提高体能的目标更为明确‍‌‍‍‌‍‌‍‍‍‌‍‍‌‍‍‍‌‍‍‌‍‍‍‌‍‍‍‍‌‍‌‍‌‍‌‍‍‌‍‍‍‍‍‍‍‍‍‌‍‍‌‍‍‌‍‌‍‌‍。 在具身认知视域下讨论如何通过学校体育的革新使现代体育教学迸发出鲜活积极的教学特质,是当前体育教学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文章将从具身认知的概念及兴起、学校体育的三种具身性(主体性、情境性、参与性)意蕴两个方面评述具身认知研究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突破,并提出树立以身体为主的教学理念、创造积极的具身化情境、体悟身体思维的教学方式三项革新计划‍‌‍‍‌‍‌‍‍‍‌‍‍‌‍‍‍‌‍‍‌‍‍‍‌‍‍‍‍‌‍‌‍‌‍‌‍‍‌‍‍‍‍‍‍‍‍‍‌‍‍‌‍‍‌‍‌‍‌‍。

  【关键词】具身认知;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以个人身体为目标,通过传授技能、技术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习惯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不断更新,忽视身体作用,认为身体与学习无关的传统的认知科学身心二元论受到了一定的质疑,而强调“身体、心智、环境”为一体的身心一元论则得到了大力推崇。 鉴于此,文章从具身认知的理论视角重新分析学校体育中体育教学的意蕴,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革新,通过身体结构、活动方式与环境的相互融合,对教学课堂内容建立一定的未知与创新性,为达到优异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教学论文范例: 大学体育治理要顺应时代潮流

  1.具身认知的兴起及实质意涵

  具身认知,也有人将其解释为“涉身认知”“寓身认知”等,它指的是人的认知和心智是被身体的动作以及通过身体的体验和相对应的行为方式所决定的。 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各大学家众说纷纭,如安德森(Anderson)现象学对具身认知的肯定; 胡塞尔(Husserl)知识或语言与认知活动的相通; 海德格尔(Heidegger)提出的人不是一个“思维的事物”,而是一个存活的活动者; 梅洛-庞蒂(Merleau-Ponty)提出意向弧,否定独立客观世界的主观表征,强调了主观与客观是归于身体并受身体所统一的。 显而易见,这些概念的提出无一不说明身体与心智是融为一体的,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 心理学家杜威(Dewey)指出,人类的认知、思维、都是对环境适应,是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由身体经验的形成发展起来的; 皮亚杰(Piaget)提出,身体活动是感知的源泉,是主客体的桥梁; 维果斯基(Vygotsky)认为,外部动作内化为智力活动,强调了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相互转化的唯物辩证法。 他们都认为认知是在主体和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地进化与建构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最初身体活动的内化。

  2.学校体育的具身性意蕴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具有外在强身健体、内在人格提升的重要价值,对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1析主体:体育教学的“主体性”

  在梅洛-庞蒂看来,身体不是以纯粹意识主体静观、俯视世界的方式将我们卷入实存,而是以这种含混的方式、行动的方式,使身体具有主体性。 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具身认知将身体看作一个积极的、具有能动性的主体。 学校体育以体育教学为背景,通过身体—主体相互碰撞、对话、交流和融合的过程,生成教学意义和框架、完善身体主体的过程。 “身体主体”的特性更能彰显身体的生命价值及意义,焕发出生命的原始动力,也是身体各种特性在体育教学中的理论基础。 身体与心理皆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身体与心理都应该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 倘若在忽视身体主体特征的前提下规范和限制学生的身体活动,追求整齐划一的动作评价,必然影响到不同个体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个性体验与习得。 因此,具身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2.2探未知:体育教学的“情境性”

  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经验实在的、先在的、基础的、纯粹的主观生活世界,是真实的环境。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的是三者相融交互,即身体、心理、环境在体育教学中与学生相互交融产生具有生命力与现实感火花的结果。 通过体育教学情境的未知给学生的身体与心灵开创探索的门窗,身体作为一种媒介与环境交互,让学生体会身心俱悦相融的情境。 它的不确定性、多变性、动态性对启发学生的身体机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复杂性不容小觑,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制定教学内容时应把教学情境与身体相结合,使教学的新颖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如积极选取先进的科研成果、国内外的教学热点、有说服性的理论知识等,了解学生的心理、个性、行为在课堂中的变化。 随时积极排除各种外在因素,全力满足学生身体与环境相结合的要求。

  2.3重互动:体育教学的“参与性”

  梅洛-庞蒂指出,当身体的运动表现出原始意向性,在与不认识的物体建立联系方式时,身体对世界的知觉起作用。 教师体育教学过程应保证学生一定的身体参与和教学参与,将身体与心理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运动充分体验快乐与成功,运用身体与环境的共同交互使学生充分掌握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 例如,排球传球的过程中,两人组队练习,各自评价、纠错、借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技能的学习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具身视域下学校体育教学的革新计划

  3.1摒反身——树立以身体为主的教学理念

  长久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反身现象”层出不穷,表现在教师对身体没有正确的认识,按部就班地实行特有的、规定的、标准化教学内容。 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对教师言听计从,手脚统一,教学过程的评价也由统一标准进行衡量。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不明显,“身体主体”的科学化理念以及彰显在体育教学中的具身认知理念得不到重视与需要,这些忽视学生自身价值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做法制约了学生以身体为主的友好定位,对新鲜血液的具身体验、原初世界的向往、体育技能的形成与自身的成长势必有一定的影响。

  树立以身体为主的教学理念。 首先,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积极建构合理的评价体系,挖掘学生在学习中身体的介入、参与度、知识获得的程度,而不是练习程度。 其次,创造独特的教学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运动。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技能的学习、知识的建构进行科学的规划,引导学生寻找自身合适的运动知觉,提高身体与环境相适应的协调度。

  3.2寻空间——创造积极的具身化教学情境

  正如斯兰特瑞(Slateri)所言:“世界是我的教室,而艺术则是我探究此场域的载体,我的目标是督促学生将课程的学科材料与周遭社群的生活世界经验进行联结。 ”由此可见,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的独特设计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身体实践对事物进行探究。 要创造积极的具身化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运用特有的竞赛名称,如挖黄金、聚宝盆等,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选择以游戏导入课堂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身体、心理与情境相结合,给予学生一定的运动设想,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考虑学生身体主体的个性特征、动态以及差异性,还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感受。 对优等生采取表扬模式,对一般生采取鼓励模式,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通过身体与环境相结合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3倡碰撞——体悟身体思维的教学方式

  体育教学应打破只用语言传授知识的局面,多用身体思维与情景交融的方式进行相互触碰。 身体思维是一种身体智慧,也是一种对身体极其相信且具有动态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实在的感受。 因此,毋庸置疑,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体会和感悟运用身体思维的方式接受知识,在效仿的同时敢于提出问题,努力寻找与自己相契合的学习方法。 其次,教师应积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与学生打成一片,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深度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拉近学生身体与心灵的距离,享受“大身体”与“小身体”之间碰撞的火花。 最后,教师要尊重各类学生思维的非同质性,接受学生在体育课堂对自我要求的差异性,打破各种固定化思维的套路。

  【参考文献】

  [1]郎杭君.学校体育发展研究述评[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3(02):35-38.

  [2]叶浩生.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与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J].心理科学,2011,34(04):999-1005.

  [3]季晓峰.论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对身心二元论的突破[J].东南学术,2010(02):154-162.

  [4]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18-123.

  [5]普煜.基于具身认知的课堂教学意蕴与改进路径研究[J].教育参考,2016(03):35-39.

  (作者:韦荣静;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