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新语文学习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美> 正文

新语文学习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美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6-05-26 17:34

本文摘要:古诗词具有深远的意境含义,作者想通过这篇 教学论文 指导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让学生把握好节奏,反复的朗读,通过音乐和画面来营造氛围,渲染意境更有助于学生走进如画般的诗歌深处,用语言让画面再现,为学生创设氛围。

  古诗词具有深远的意境含义,作者想通过这篇教学论文指导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让学生把握好节奏,反复的朗读,通过音乐和画面来营造氛围,渲染意境更有助于学生走进如画般的诗歌深处,用语言让画面再现,为学生创设氛围,打开经典诗作学习的宏阔视野。

  《新语文学习》(教师)(双月刊)创刊于2005年,是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辅刊物。读者对象:中小学阶段语文教师、教研人员(各版本教材)。合初中生阅读,畅游语文天地,感悟人文情怀,直击考试资讯,开启创新思维,带你领略母语的无穷魅力,让语文学习成为轻松乐事。

新语文学习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进入其如画般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呢?我认为在古诗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声画结合,语言绘景,充分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关键词:古典诗歌 意境 吟诵 声画结合 绘景

  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最瑰丽的一朵奇葩,闪耀着经久不衰的璀璨光芒,那优美凝练的诗句,那深邃广袤的意境,都使它有着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其丰富的内涵,进入其如画般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呢?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将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句的意思上。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声画结合,语言绘景,充分领略诗词的意境美。美学家宗白华曾这样解释意境: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教学中固然得梳理词义,但过于理性,会解散诗歌的神韵和诗情画意,要让诗作犹如清雅的淡墨水彩画般拉开她神秘的卷轴,就得让每首诗成为一种有声有色的独到风景。如何让学生充分领略到诗的意境美呢?在此以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吟诵出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显。”优美如画的古诗,也得在反复的吟诵中体会其真知。我在讲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让学生把握好节奏,反复的朗读,之后就听到学生的叹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唉,真可怜!”他们开始窃窃讨论: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作者如此悲惨的境遇呢?他们在多次朗读之后,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就能更贴切的理解作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朴素愿望了。学生之所以能在吟诵之后有如此的悲悯之情,这就是因为他们已走进文本,移情于己了,至此,他们已经理解了诗歌的内涵,甚至,诗人那破败不堪的茅草屋在风中颤巍巍的画面已经在他们脑海中了。

  二.声画造意境

  通过音乐和画面来营造氛围,渲染意境更有助于学生走进如画般的诗歌深处,声画联璧,当单独的一两幅画面不足以表现诗歌的意境时,声音的渲染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是流动的画面,悦耳的诗篇。给古诗配置音乐,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画面设计,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课堂上我放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那略带沙哑的悲伤曲调,再配上风中战栗的茅草屋的flash画面,然后起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大家沉浸在一个有声有色的诗歌世界里,朗读时也注意到诗歌的节奏和感情,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语言绘图景

  语言让画面再现。苏轼在观看王维的画后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许多诗词都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诗词,想象画面;进而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意境,以此感受如画般的诗境,如歌般的感情。要做到这样,教者仍需为学生创设情景,比如《蒹葭》这首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引导学生找准季节,切中镜头中的焦点,学生开始思考,一位同学用令人无比惊叹的一段话描绘了诗的第一节:“飒飒秋风拂过我的额发,走过苍茫的田野、河堤、道旁,迎风的芦苇开出一朵朵白绒绒的花,像我眼中一丝一缕的雾霭,犹如我心中此刻那一首首段章。地上的白露结为清霜,秋正浓。我那梦中的伊人,依然远远的在水一方,我曾跋涉努力,路途遥远而险恶,我曾逆流而上,又无数次被打翻在险滩恶浪中,我只能遥望那遥不可及的伊人,啊!我的伊人,我的理想!”我惊叹他又从诗中解读出了其他的东西,伊人——理想,对,遥不可及的理想。他把如此优美的诗歌用诗般语言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难道不是他为我们淡墨勾画出的中国画么?如此教学,我乐在其中,学生也受益无穷。

  有声有色、魅力四射,这样的课堂使教学本身提升了一个层次,更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对诗歌的爱好和兴趣,这就是我在古诗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氛围,让他们自己挖掘诗中意境的些微实践与探索。我为他们打开经典诗作学习的宏阔视野,使之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进入诗文的意境,倾听到诗人的情思,让他们的心和经典沟通,与圣贤对话,体会古诗之神韵,让优美如画的诗歌真正为学生所接受,从而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也让中华几千年诗歌文明得以流传。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8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