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建筑论文》 砂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与展望探析> 正文

砂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与展望探析

所属分类:建筑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9-04-22 13:48

本文摘要:摘 要:本文结合辽河油田勘探开发地质研究历程,以断陷盆地火成岩地质研究为主进行了地质研究现状分析,并结合油气藏开发主导技术,对未来勘探开发地质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油藏开发;地质研究;研究展望 辽河油田具有外围中生代盆地、辽河坳陷等几十个探

  摘 要:本文结合辽河油田勘探开发地质研究历程,以断陷盆地火成岩地质研究为主进行了地质研究现状分析,并结合油气藏开发主导技术,对未来勘探开发地质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油藏开发;地质研究;研究展望

地质论文投稿

  辽河油田具有外围中生代盆地、辽河坳陷等几十个探矿区块,地质构造整体比较复杂,含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等近20套含油层系,油品涵盖高凝油、稠油和稀油等多种类型,以稠油为主。因此,对辽河油田地质研究特别是主要油藏地质类型进行研究,有利于为下步提升产能奠定基础。

  1 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现状

  1.1勘探开发历程

  辽河油田1955年开始局部试采,1972年转入预探和局部详探,对兴隆台进行了整体开发,1976年以后10年以西斜坡为主勘探,1987年后加大凝析油和稠油开发,到上个世纪90年度逐步进入产能稳定阶段。

  本世纪,坚持大油田分布的地质研究规律,在燕南断裂带滩海葵东构造带发现稠油,通过地质重新认识在兴隆台古潜山深层勘探获得突破,建立古潜山多裂缝内幕成藏地质模式,在大民屯等区块建立低古潜山成藏模式。及时调整地质研究思路,在辽河坳陷加大老区快找油和岩性油藏开发力度,通过技术配套扩大火成岩油藏开发力度,发现了以火成岩油藏为主的欧利坨子和黄沙坨油藏。更新研究理念,在辽河外围中生界中小盆地实现“下洼找油”,在奈曼旗和陆家堡凹陷获得突破。加大成藏规律地质研究,利用三维地震构造解释、储层精细预测评价和油层描述等技术,实现了老油区区块滚动开发。

  1.2潜力油藏地质研究

  火成岩作为我国本世纪开始重视的领域,辽河油田在质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在岩性识别上,以岩心观察为基础,通过岩石薄片和地球化学特征细分,综合其他因素分析进行地质研究。比如,黄沙坨粗面斑岩中火成岩长石斑晶定向排列可作为重要标志。也可利用火成岩测井响应分析,借助岩石孔隙结构、裂缝、发育程度和矿物等参数分析。火成岩分类以二氧化硅为指标,通过测井响应和曲线划分,特别是测井相与分析化验综合分析。自然伽马测井可反映岩石中放射性元素,是火成岩识别最有效手段,火成岩放射性元素主要在K40中,以碱性长石和云母中居多,火成岩中玄武岩自然伽马最低、安山岩居中、流纹岩和粗面岩最大。岩石结构也对放射性有影响,安山岩和玄武岩因熔岩向碎屑岩过渡,颗粒逐步变细、放射性增加,流纹岩与之相反。

  火成岩岩相是储集层评价基础参数,储层孔隙发育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影响。综合钻井取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可对火山口位置、喷发期次进行划分,进而明确溢流相、过渡相等相带,确定岩相与含油气部位配置关系,指导下步勘探。比如西部凹陷某区块,通过岩石类型分布、气孔、杏仁含量等,结合地震相几何外型确定中生界火成岩岩相带,表明该区域以过渡相带和边缘相带为主。综合分析,有利相带火成岩如裂缝发育完善、存在有效油气运移通道,就能形成高产油气富集区。

  从火成岩分布和期次看,辽河断陷盆地早第三纪多期次岩浆活动,广泛分布火成岩,通过期次分析有利于明确储层的裂缝发育等储层演化特征,并对火成岩圈闭有效性进行判断。喷发岩可通过沉积岩层对比进行形成期次判断,比如东部凹陷龙606井区多期火成岩,以沙三段火成岩为主,可进一步细分为5期,其中E2s23第二期为主要储层,该期火成岩在断陷带附近裂缝发育完全,成藏条件较好,结合薄片分析、岩龄预测、测井响应等,岩性为基性浅成侵入岩-辉绿岩。

  从储层测井识别看,测井曲线火成岩具有明显的密度、电阻率高和声波时差低特点,但火成岩储层测井识别难度较大,因同一岩体不同部分成分、构造差异和结构等不能使用统一测井参数进行刻度。火成岩储层性能大都较差、岩石骨架值较高,测井信息多反映岩石骨架。经过分析,东部凹陷火成岩储层有孔隙和裂缝结构,裂缝孔隙在2%以内,但裂缝可改善储层孔渗条件,提升储层物性条件。以实测资料为依据,利用电阻率法对欧利坨子粗面岩裂缝孔隙度进行了分析,应用时差、密度测井法对黄沙坨粗面岩裂缝进行研究。通过岩石形态、颜色等对裂缝和孔洞综合分析。测井响应中不连续畸变正弦线、斑状模式和成像图为暗色斑状,说明岩石存在溶洞。要选择特征鲜明的测井曲线,并进行多种常规测井综合应用,加大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应用力度。

  2勘探开发地质研究展望

  近年来,辽河油田不断加大勘探开发和地质研究力度,通过火成岩油气综合勘探配套,在东部凹陷中部和西部凹陷北部沙三段粗面岩、中生界流纹岩等层位发现了油藏;通过古潜山油气藏勘探综合配套技术,在兴隆台油田太古界、大民屯油田等发现了古潜山及内幕油藏。通过复杂断块油田地质识别,在滩海地区发现葵东大储量油藏。利用复杂地质条件地震处理发现了大民屯凹陷和辽河坳陷油藏新突破。利用特色稠油中后期开发技术加大了蒸汽驱、SAGD先导试验应用,实现了稠油储量分批次转入工业化生产,预计可提升采收率20%以上。利用特色特殊岩性油藏地质分析,加大了火成岩、低古潜山等特殊油藏开发。

  在未来地质研究展望上,从资源潜力看,辽河坳陷和外围区块中当前油气探明程度仅为50%多,剩余油气资源储量大,通过深入地质分析,具有较大挖潜潜力。从认识潜力看,辽河油田在多年地质分析和研究实践中,建立了辽河坳陷复式油气藏理论,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油氣藏分布规律认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地质研究深入,勘探不断取得新发现,尤其是火成岩油藏的发现打破了火成岩不成藏观点,古潜山油藏地质研究打破了顶部风化壳含油认识,岩性地层油藏理论突破了构造高部位控油思想,外围盆地地质研究突破了高部位找油传统理念、实现了“下洼找油”。同时,通过“二次评价”使区块地质研究不断深入,延长了老油田区块开采期限,并为深度开发、多元开发提供了依据。从技术潜力看,技术进步会带动勘探和地质研究,在当前勘探目标和地质研究日益复杂背景下,通过地质研究配套技术进步,有利于不断加深对地质研究的认知。

  3 结论

  综上所述,地质研究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基础,结合区块勘探开发和地质研究历程,对地质研究现状及潜力油藏类型地质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油藏地质研究进行了展望,为剩余油挖潜和增储上产提供了地质研究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光亚,邹才能,朱如凯,袁选俊.我国沉积盆地火成岩油气地质与勘探[J],中国工程科学,2010(05).

  [2] 董福湘,陈玉魁,季超.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所图地区青山口组储层非均质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03).

  推荐阅读:发表地质勘探类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lw/1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