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建筑论文》 从《那一刻》的创作谈青海少数民族防震减灾科普> 正文

从《那一刻》的创作谈青海少数民族防震减灾科普

所属分类:建筑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1-18 10:42

本文摘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防震减灾科普作为整个防震减灾科普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属性。 近年来,青海省地震局在藏民族和民族地区有的放矢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防震减灾科普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科普之路,创作了一批带有浓郁藏民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防震减灾科普作为整个防震减灾科普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属性。 近年来,青海省地震局在藏民族和民族地区有的放矢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防震减灾科普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科普之路,创作了一批带有浓郁藏民族特色的防震减灾科普精品。 无论是对科普内涵的精准把握、对科普工作的机制保障,还是对科普对象的了然于胸、对科普实践的对症下药都取得了实际效果。 这得益于科普工作者对防震减灾责任的担当和对科普工作执着的践行。

城市与减灾

  建筑论文投稿刊物:《城市与减灾》(曾用刊名:地震地质译丛;城市防震减灾),1998年创刊,结合城市规范建设、环境保护及城市管理等问题,宣传党和政府有关防灾减灾政策、法律和法规;介绍国内外减灾技术与方法;讨论、交流城市减灾工作经验和教训,普及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减灾意识,达到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目的。

  辛勤的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编译了汉藏对照版《地震预防与应急知识读本》(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防震减灾你问我答450题》、《家庭防震六步走》、《防震减灾基础知识通俗读本》、校本教材《中小学防震避险教育读本》; 编译发行防震减灾影片《乐乐熊奇幻追踪》(上、下部)、《地震来了怎么办? 》、《今天,明天》、《逃离旋转岛》、《地震科普短片》、《防震减灾儿歌》; 创作了中国藏区首张防震减灾科普音乐专辑《那一刻》、藏语版《地震小常识》、汉藏对照版防震减灾—科普图书《地震知识早知道》(基础知识篇和应急避险篇)等等。

  其中《那一刻》《地震知识早知道》分别在第一、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歌曲《那一刻》获得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藏语版《防震减灾拍手歌》在由中国科协举办的2016“唱响科技拥抱梦想”中国科普好歌曲征集活动中被评选为2016年度中国科普十大好歌曲,《地震知识早知道》入选国家新闻署2019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在诸多科普成果中,防震减灾科普音乐专辑《那一刻》的创作、传播和实效就是其典型代表。

  源于对科普元素的准确把握

  “科普”即“科学技术普及”,其基本要素包括科普的对象、科普的内容、科普的传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表述为:“科普是指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因此科普的对象就是普通大众; 科普的内容就是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科普的传播就是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 作为社会教育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

  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 形象地说,科学普及是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现代文明戏”。 把握了科普的这些基本元素和其特点,开展科普工作就有了基本的规律遵循和实践方向。

  源于对民族地区的脚踏实地

  自古以来,青藏高原是藏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 特有的地质构造,使其成为全球地震频发的区域之一,地震的发生具有频度高、强度大的特点。 据统计,1900年以来青藏高原发生过近4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近1000多次5.0~6.9级的中强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1950年8月15日墨脱8.6级地震、1951年11月18日当雄8.0级地震、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强烈地震、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等,均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青海是我国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之一。 全省97.3%以上的地域处于Ⅶ度以上高烈度区,有34个县(市、区、行委)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 2010年玉树7.1级地震更是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 青海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西部省份之一,有5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5.5%。 共有6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民族自治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 无论从人口数量还是从分布面积上讲,少数民族均占相当比重。 某种意义上来讲,做好了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就是做好了青海的防震减灾工作; 做好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就是做好了青海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

  中国首张防震减灾科普音乐专辑《那一刻》的创作设想正是基于这个思路渐渐明晰起来。 一直以来,青海从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科普工作者们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创作出了一系列科普作品,开拓出了适合藏民族和藏民族地区实际的科普之路。 如何让防震减灾科普作品更接近百姓,更容易被接纳也始终是科普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勤劳善良的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创作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的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就成了科普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鉴于此,藏民族博大精深的音乐资源和藏族人民“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独特民风进入了创作团队的视野,用音乐的形式来传递科学的知识与理念逐渐成为创作团队的共识,一张藏区防震减灾音乐专辑的构想从而形成。

  源于对科普工作的激情燃烧

  青海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者大多数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地震灾难,尤其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现场经历更是终生难忘。 他们深深懂得防震减灾,责任重于泰山,创造性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最好的防御。 为此,在中国地震局的支持下,青海省地震局和海北藏族自治州地震局联合创作了防震减灾科普音乐专辑《那一刻》。 专辑包含12首歌曲,其中收录省内已出版发行的歌曲4首,新创作歌曲8首,既有普及地震科普知识的《地震知识三字歌》《防震减灾拍手歌》《抗震设防三字歌》和《应急避险自救歌》; 也有传播防震减灾文化的《祈祷》等。

  专辑以藏民族喜闻乐见的歌唱形式,用汉、藏双语对防震减灾知识进行了科学普及,弘扬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展现了大美青海旖旎的风光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不仅使广大藏族群众了解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掌握防灾避险技能,从而达到提升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增强防震减灾意识的目的。 而且,也对外界宣传了青海、宣传了青藏高原,宣传了青藏高原防震减灾工作的意义重大。 《那一刻》专辑的诞生经历了词曲创作、汉藏翻译、审核定稿、编曲录音、现场拍摄、后期合成等环节,历时9个多月,其间走进青海门源县,行摄西海镇,回眸玉树市,环绕青海湖,取景塔尔寺,最终由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其中主题歌《那一刻》更是广为流传,成为传播防震减灾优秀文化,纪念玉树地震的经典歌曲。 作品灵感来自于词作者在历次地震灾害中的工作经历和现场感受,三个段落分别描述了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无助和虔诚的祈祷、震后党和政府组织人民子弟兵奋勇抗灾的感人场面和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爱戴之情、重建家园后藏乡群众的喜悦之情和对党的热爱赞美。 讴歌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表达了灾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 歌曲《那一刻》不仅获得了全国首届科普作品大赛歌曲类三等奖,更是在诸多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 该奖是青海文学艺术界的最高奖项,自1984年以来每5年举办一次评选活动,获奖作品代表了青海文学艺术创作最高成就和水平。

  源于对科普事业的机制保障

  《科普法》规定“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科普工作”。 《青海省防震减灾条例》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作为单独一章,其中第44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普及活动,提高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当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宗教场所安全教育内容,组织宗教教职人员开展必要的地震应急演练”。 第45条规定“每年4月14日所在周为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周”。 这些法律的规定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得科普工作的开展沿着法治轨道有序推进。

  中国地震局和青海省地震局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也是极其重视。 早在2009年中国地震局就在西宁召开了全国首次少数民族文字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和藏民族文字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翻译研讨会。 会议号召各民族地区立足本地区实际,要站在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和谐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工作虽然不是大局却能左右大局,不是中心却可影响中心的重要性,开拓新思路,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遵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深入持久地加强民族地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其后,中国地震局、国家民委、中国科协出台了《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 应急管理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地震局印发了《加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 这些都对指导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青海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在汶川和玉树地震后得到了长足进展。 2012年,青海省地震局与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通知》; 2016年,联合省科技厅、省民宗委和省科协印发了《关于加强青海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8年,联合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印发了《加强青海省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 另外,每年年初,青海省地震局都会制定下发年度防震减灾宣传和科普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和目标,确保科普宣传工作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一系列的文件和制度,从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管理实施等方面,规范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部门协同合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的局面逐渐形成。 青海省地震局会同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民宗委、省科协等单位建立了少数民族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人大、省政府翻译室、省佛学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共商良策、共谋发展,搭建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重要平台。 作为青海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按照纲要实施方案任务分工,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协调推进任务落实,逐年增加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经费投入,推动了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高质量提升。

  源于对科普发展的不断思考

  “5·12”汶川特大地震和玉树“4·14”大地震中一幕幕血的教训,强烈地引起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深深的思考。 尤其在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经费总体投入不足,从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专门力量比较薄弱,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字、语言的宣传产品甚少,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率还很低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汶川特大地震中一些本可逃生的人,但由于缺乏最基本的防震减灾知识却遭遇了不幸。 北川一位羌族老妈妈震时离房门口只有一步远,可她还以为是啥妖怪来了,没想到朝外跑,而是躲藏在一堵墙下用双臂紧紧护住自己的孙子,后来婆孙俩被埋在了废墟里; 在青川沙州镇有5个孩子本来已在房屋破坏前逃了出来,可是他们藏在了一堵墙下,结果被倒塌的围墙砸死。 而距他们一步之遥就是开阔的街道; 玉树地震中有些牧民认为地震的发生是因为动了神山引起的; 痛定思痛,思痛方能定痛!

  结合藏民族地区的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首先要加强对民族地区各级领导的宣传,使其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履行职能,重视支持防震减灾工作,保证防震减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其次,民族地区的当地政府应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在规划、计划、组织和资金等各方面给予落实。 在规划中要考虑不同层面的教育方式,防震应急演练也应深入到各个层面; 学校应系统地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教育,防震减灾知识应列入民族地区中小学教材中的内容。 以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效果; 再次,不断拓宽科普宣传途径,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长期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民族地区的电视台、电台等新闻传媒应开设民族语言的专题节目。

  要积极组织创作一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以民族文字编制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防震减灾宣传品; 通过科普、动画和漫画等方式,介绍地震灾害的发生原因、抗震基本理论使民族地区居民认知地震灾害并掌握必要的灾害避险和救助技能; 另外,广泛宣传农村住宅建设防震抗震知识,让农牧民群众把建设地震安居工程变成维护自身生命安全的自觉行动,主动采取抗震设防措施; 最后,藏民族地区,由于地震带活动频繁,灾前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风险教育目的是认知和判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灾害,并通过保险等手段降低灾害,为恢复重建奠定基础。 在藏民族聚居地区,人们风险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加大风险教育投入是缓解政府救灾压力和提高个人防灾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除此以外,还应加强灾民灾后心理疏导,采取异地安置等措施及时解决灾后遗留问题。

  结语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党和政府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坚强领导,有广大民众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翘首期盼。 防震减灾科普事业春意盎然,我们坚信:防震减灾科普就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只要我们形成合力、辛勤耕耘,必将会光耀大地,润泽众生。

  让我们再次铭记并且反思地震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一幕又一幕“那一刻”,警钟长鸣,未雨绸缪。 这一刻,我们携起手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让灾难远离母亲,远离人类!

  作者:徐传捷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lw/2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