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防雾霾窗纱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及建议> 正文

防雾霾窗纱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及建议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7-12-09 13:54

本文摘要:这篇环保安全论文发表了防雾霾窗纱产品质量状况以伤害分析,随着雾霾天频繁出现,一种高效阻隔雾霾的纱窗出现了,这个产品高过滤效率受到国内专家和消费者的质疑,论文分析了这类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验证了该类产品PM2.5过滤效率真实状况,并给出了相关

  这篇环保安全论文发表了防雾霾窗纱产品质量状况以伤害分析,随着雾霾天频繁出现,一种高效阻隔雾霾的纱窗出现了,这个产品高过滤效率受到国内专家和消费者的质疑,论文分析了这类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验证了该类产品PM2.5过滤效率真实状况,并给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福建环境

  关键词:环保安全,防雾霾窗纱,质量安全

  1产品基本情况介绍

  1.1产品简介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使得防雾霾窗纱产品市场走俏。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类不同阻隔技术原理的防雾霾窗纱。一类是微孔技术阻隔,典型的有核孔膜和纳米纤维网。以核孔膜防雾霾窗纱为典型(如图1所示)。核孔膜防雾霾窗纱采用一种独特的复合技术,把每平方厘米有五六十万个微孔的功能核孔膜与高耐候性的聚酯窗纱复合在一起,形成直径均一的微孔,实现高效阻隔室外PM2.5或PM10等污染物进入室内。

  采用微孔技术阻隔的还有纳米纤维膜防雾霾窗纱(如图2所示)。这种窗纱是在普通窗纱的表面,附有交叉相织的纳米纤维网形成微孔结构,也是通过微孔来阻隔颗粒污染物。另一类是静电技术阻隔,主要采用“高磁纤维静电阻隔”技术(如图3所示)。该类窗纱由高磁纤维材料制成,通过自然风摩擦产生负极静电,绝大部分微尘因携带负电粒子,在“负负相斥”的作用下被阻隔在外;采用静电技术阻隔的还有静电吸附方式的防雾霾窗纱,依靠窗纱材质自身静电性能吸附雾霾颗粒。此外,市场还有商家利用一些非织造布材料制作窗纱,在宣传时也称为防雾霾窗纱,这种窗纱直接粘贴在普通窗纱上,相当于加了一块相对密封的“布”来达到防雾霾效果。

  1.2行业概况

  当前,频繁的“雾霾”天气使国内成为“防雾霾”产品的热门市场,国内市场上防雾霾窗纱每平方米的销售价格在1,000元左右,比普通窗纱贵出10倍以上,主要以国外品牌居多。在国外品牌方面,德国品牌“璀泰可(Trittec)”是最早进入国内防雾霾窗纱产品市场上的国外品牌,采用静电“负负排斥”阻隔原理达到防雾霾效果,宣称PM2.5过滤效率90%以上;据该公司介绍,其产品2015年在华销售量达50万平方米,在天猫、京东等网络平台均有销售产品。随后,日本品牌“空之净”也进入国内市场,其采用超细微孔过滤原理,宣称颗粒过滤效率达70%以上。

  还有荷兰品牌“浦尔泰”,采用纺粘聚酯纤维经特殊织法加工,纤维表面涂有一层永久静电涂层,产生静电持久排斥空气中的极细微污染物。在国内品牌方面,上海谷奇核孔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形成“产学研”合作体,是国内较早研究防雾霾窗纱企业之一,其产品主要采用核孔膜技术,防霾效率85%以上。京锋纱窗(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防雾霾窗纱产品,采用核孔膜技术,利用其微孔的单锥孔形结构和微孔表面的特殊性质阻隔室外PM2.5颗粒,阻隔效率高达98%。

  还有,北京安想环保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节能环保空气净化纱窗,采用镍钛合金丝纱网,网孔密度高达8亿个/每平方米。随着消费者环保安全意识的增强,消费者“霾单”这一消费行为的大量骤增,淘宝网2013年公布中国消费年度报告中,防雾霾产品成交450万次,销售额8.7亿元,包括防雾霾窗纱、口罩、空气净化器等与雾霾相关的产品。德国《时代周报》报道,抗雾霾生意在中国红火,每年市场价值达数亿欧元,且近年还在不断增长。从网络购物平台数据分析,销售防雾霾窗纱的商家超过100家。

  2质量状况及伤害分析

  2.1舆情情况

  防雾霾窗纱产品在国内受热棒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专业人士和媒体对其防雾霾效果的质疑。在2015年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上,有经销商展示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对其产品颁发的检验报告中显示,一款德国防雾霾窗纱对PM1~PM3的微尘阻挡率在73.6%;而有些销售商甚至宣称防雾霾窗纱能把95%的PM2.5颗粒阻隔在窗户外面,但拿不出相应的产品检验报告。2015年12月30日齐鲁晚报报道《防霾窗纱管用吗?济南代理商坦承并非任何情况下都管用》,市场出现的“防雾霾窗纱”,即使价格达到近千元一平方米,也有不少市民选择安装,但并不是很清楚是否有效;而经销商则表示,防雾霾窗纱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管用。2016年1月26日中国环境报报道《“高科技”防霾产品靠谱吗?》,采访某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时明确表示,防雾霾窗纱效果存在夸大甚至虚假宣传的情况。

  2.2伤害分析

  目前,防雾霾窗纱产品涉及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一是过滤效果虚假宣传,PM2.5过滤效率过低,甚至根本不具备防雾霾功能;二是透气性不足,过于追求PM2.5过滤效率,忽视其透气性。

  (1)过滤效率从防雾霾阻隔技术原理上分析,采用静电阻隔原理的防雾霾窗纱,与普通窗纱相比,从外观上看网格密度基本没有区别。如德国品牌“璀泰可(Trittec)”,其宣称对PM1~PM3的微尘阻挡率在73.6%以上,并获得了德国蓝天使环保认证。有记者向德国蓝天使环保认证机构专家求证,得到其认证结果主要是对豚草花粉、杂草花粉、桦树花粉的过滤效果,对微尘过滤效率达75%,但并未注明是PM1~PM3的微尘。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PM2.5浓度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μg/m3,而在严重污染天气条件,PM2.5日平均浓度一般在250μg/m3以上,按此估算,若消费者单独依靠防雾霾窗纱过滤使其室内PM2.5日平均浓度符合国家标准,其安装的防雾霾窗纱过滤效率须在70%以上,否则消费者将吸入过量PM2.5引起健康伤害。

  (2)透气性采用微孔技术阻隔原理的防雾霾窗纱,通过较小的孔径来阻隔PM2.5颗粒物,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窗纱的透气性,阻隔率越好的窗纱,透气性越差。主要是因为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与透气性存在一定的矛盾,如将空气净化器用的高效过滤材料用到窗户上过滤雾霾颗粒物时,过滤效率会达到90%以上,但是会导致不透气、不透光。安装透气性较差的防雾霾窗纱可能导致室内空气更换循环速率较慢,供氧量不足,尤其在晚上睡眠时对呼吸道疾病、婴幼儿等敏感人群产生呼吸不畅等危害。但是,目前尚未见到防雾霾窗纱的透气性是否能达到人体正常呼吸要求的测试研究或报告。

  3国内外相关标准比对分析

  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窗纱标准有QB/T4286-2012《纱窗通用技术条件》、QB/T4285-2012《窗纱》、FZ/T43028-2014《涤纶、锦纶窗纱丝织物》和FZ/T62022-2012《家用纺织品窗纱》等(见表1),以上标准主要规定了纱窗或窗纱的普通力学性能、尺寸型号以及色牢度、阻燃性和防紫外线性能等方面要求,并未提出防雾霾性能的要求。

  日本工业标准JISA4709-2004《窗用纱窗》与我国标准QB/T4286-2012《纱窗通用技术条件》一样,也未提出过滤效率等性能的要求;美国材料协会标准ASTMD3656/D3656M-2013《涂乙烯的玻璃纤维纱编织的防虫罩及排气孔遮布的标准规格》和ASTME1748-1995(2009)《评定纱窗和窗户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相配合程度的标准试验方法》也均未涉及窗纱效率限值和检测方法的要求。其他与防雾霾要求相关的产品标准,如GB/T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T14295-2008《空气过滤器》以及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团体标准TAJ1001-2015《PM2.5防护口罩》等对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环境下滤除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进行了规定。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未有标准对防雾霾窗纱产品的过滤效率和透气性提出相关要求,存在产品标准空白。

  4建议和措施

  针对防雾霾窗纱产品的风险隐患,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开展防雾霾窗纱行业现状摸查。建议相关行业协会或监管部门组织开展防雾霾窗纱行业现状进行摸查,了解国内企业技术现状、技术优势和企业需求,建立企业产品及技术信息档案,为规范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2)开展防雾霾窗纱相关标准研制。建议标准化管理部门或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行业协会,联合国内防雾霾窗纱品牌企业和有关科研机构,在掌握国内企业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开展防雾霾窗纱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研制,将国内企业优势技术写入标准。

  (3)加大对防雾霾窗纱产品使用注意事项的宣传力度。建议监管部门针对防雾霾窗纱存在过滤效率虚假宣传的问题,提醒消费者在选购使用微孔膜阻隔原理的窗纱时,要关注其透气性能不足对敏感人群可能存在的伤害风险;在选购静电阻隔原理的窗纱时,则重点关注其过滤效果。

  (4)向有关企业核实防雾霾窗纱过滤性能。建议监管部门联合检测机构约谈或走访相关企业,核实其产品的真实性能,调研其过滤性能评价依据;为在国内建立科学、统一的防雾霾窗纱过滤效率检测方法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

  作者:李亚 谢毅 吴倩 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

  推荐阅读:《福建环境》创刊于1984,综合性大型画报。介绍福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与名胜古迹。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及知识性、趣味性和福建地方特色。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1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