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这篇有机化学教学论文发表了农林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模式,论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搞笑基础课的教学形势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教师针对教学效果尝试了新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培养新世
这篇有机化学教学论文发表了农林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模式,论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搞笑基础课的教学形势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教师针对教学效果尝试了新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培养新世界合格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论文,课堂作业形式,考核改革,教学效果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在发展科技农业和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过程中,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比如在精细化学品领域,研发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农业化学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在农林院校中强调和重视基础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学好化学相关课程尤其是基础有机化学课程对农林院校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掌握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当前不同高校对基础课的重视和投入都在不断加大,但随着我国中学课程改革和高校招生政策的变化,高校基础课的教学形势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1中学化学课改有机化学部分与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的衔接
大学教育要接力中学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并在这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使其能在学术问题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不是过去的单纯以被动接收知识为目的。大学里讲授具有重大意义的知识前,必须在内容精选上适当作些铺垫,循序渐进相互衔接,在教学方法上尽量考虑学生实际,充分分析学生的现状和特点,扬长避短,鼓励他们增强学好基础有机化学的信心。
2课程作业形式的改革,注重课堂的互动交流
首先,大学里的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填鸭灌输式教学,针对有机化学内容多且知识点分散、学生学习易枯燥等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单纯地去讲授,而是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培养兴趣,从而增加课堂内外的互动性[3-4]。其次,可以通过知识点的对比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讲授芳香烃的亲电取代反应时,以苯环为例,从亲电反应的一般反应模式开始讲解,当讲到苯环与亲电试剂形成σ-络合物时,可以对比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中烯烃与亲电试剂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这一步(图1)。苯环形成的σ-络合物因为芳香体系的稳定性,会发生分子内质子的消除离去,重新芳构化从而生成芳香烃的亲电取代产物;而同为含有π-电子的烯烃,形成碳正离子之后会很快与反应体系中的亲核体迅速结合从而生成加成产物。
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使学生理解的芳香烃亲电取代发生的本质原因是因为芳香体系的特殊稳定性,还可以通过对比了解到π-电子体系与亲电试剂反应速度相比富电子化合物更慢,能够更深层次地掌握亲电反应的本质。此外就是课程作业布置的改革。有机化学课程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需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通过相关习题的练习去理解相关知识点,只知道答案而不清楚过程显然是没有达到学习效果的。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学生课外完成老师的作业很多情况下多依赖于书后答案,甚至抄袭现象严重,这样学生得不到根本的训练,并且传统的批改作业,老师也不能真实地获得学生学习的情况反馈。鉴于此,笔者对课程作业的完成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布置作业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通过翻转课程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题目,这种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方式,使得学生不得不认真去对待每次练习,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理解方式向其他同学讲解,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接受,老师再适当从旁深入解析,效果显著。
3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与教学效果的新模式尝试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包含:科学的教育理论的学习、科研工作及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体现,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应用等。笔者曾尝试在课堂上讲解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新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外自己独立检索相关的知识点内容并于下次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化学专业的信息检索功能,明显增强了课堂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笔者在讲授烯烃加成反应时会讲解Brown(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硼氢化-氧化反应,反应第一步是硼烷与双键发生协同加成,生成烷基硼,这称为烯烃的硼氢化反应,在详细解释后会提到第二步氧化反应烷基硼在碱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作用会生成醇,这是因为过氧根离子会进攻硼原子。但详细机理会布置给学生当作课外作业去检索相应的反应机理,以及硼氢化-氧化反应的应用(图2)。
4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核是督促学习和检查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有机化学的教学考核有其一定的灵活性,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单纯的以“考试”为唯一方式和唯一标准,针对当前形势下学生不同层次要求的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可以采取课内/课外、开卷/闭卷、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同时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标准的考核方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农林院校中基础有机化学课程作业及考核等方面的研究和摸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时代下人才培养的目标,力求让我们的教学能够适应学生的实际,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今后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紫,张莉,黄娟,等.含呋喃环双酰肼类衍生物的合成、杀虫活性及3D-QSAR研究[J].有机化学,2010,30(10):1482-1491.
[2]辜也平.从大学生性别失衡看现行3+X高考模式的缺陷[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57-161.
[3]吴苏琴,聂旭亮,陈金珠,等.农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1,38(11):147-148.
[4]徐晓萍,尹立辉,朱华玲,等.农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17(3):60-62.
[5]陈胡兰,陈海红,黄珍,等.《有机化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1):46-47.
作者:俞杰 褚明杰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
推荐阅读:《江西农业学报》(月刊)创刊于1989年,是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西省农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本刊既刊登栽培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园林、蚕桑茶叶、畜牧水产、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区域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1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