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农业学报论文发表浅析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正文

农业学报论文发表浅析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8-01-13 16:55

本文摘要:本文选自 《上海农业学报》 2014年第7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上海农业学报目前状态:合法期刊 投稿方式:邮箱投稿或纸质邮寄 期刊等级:国家级 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等不超过2500字,现此期刊正在火热征稿,详情咨询

  本文选自《上海农业学报》2014年第7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上海农业学报目前状态:合法期刊 投稿方式:邮箱投稿或纸质邮寄 期刊等级:国家级 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等不超过2500字,现此期刊正在火热征稿,详情咨询编辑老师

  草莓为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果实艳丽,肉嫩多汁,含有浓郁的水果芳香。草莓营养价值高,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烟酸及钙、镁、磷、铁等矿物质,是一种栽培周期短、结果早、见效快的经济作物。近十几年来,草莓在我国获得了迅速发展[1]。目前我国草莓栽培面积已经突破6万hm2,列世界第一位[2]。草莓根系分布浅,受土壤表层不良环境因子影响大,易造成根系吸收功能下降,使植物长势衰弱,产量下降。同时,传统的土壤栽培方法劳动强度大,结果期短,土传病害、连作障碍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阻碍草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开发经济适用的草莓栽培基质,降低生产成本,对草莓具有重要意义[3]。

  基质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性而且具有较强的通透能力及适宜pH等一系列适宜草莓生长的性质[4]。基质缓冲能力强,成本低,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应用。在国外,基质栽培已被广泛应用于草莓生产,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内对于基质栽培草莓的研究较多,但都采用单一基质[5,6]。而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根际微生物影响的研究则少见报道。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不同基质配比的草莓根际环境中细菌、放线菌、真菌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根际微生物的影响,进而找出有利于草莓生长的基质组合,为草莓高产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处理组T1(草炭∶蛭石∶珍珠岩=3∶1∶1)、处理组T2(草炭∶珍珠岩=2∶1)、处理组T3(草炭∶蛭石∶珍珠岩=2∶1∶1)和对照组CK(未加任何基质的土壤)。供试草莓品种为丰香,采用盆栽,每个处理组设9盆。

  1.2 样品采集及分析

  草莓成熟期,从每个处理组随机选取3盆,取根系周围的基质或土壤,混匀后采用微生物稀释平板涂布计数法测定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测定方法为取基质或土壤样品各5.00 g,以去离子水配成菌悬液,细菌、放线菌、真菌分别稀释为10-5、10-3、10-2 g/mL的稀释液。细菌用牛肉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用重铬酸钾改良高氏琼脂培养基培养,真菌用链霉素-马丁氏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培养,然后对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菌落计数[7]。用烘干法测定基质或土壤含水量,计算每个干样(土壤或基质)中微生物数量。测定微生物的同时,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称取待测土样的鲜重,105 ℃烘干8 h,置于干燥器中,待冷却后称干重,计算含水量。土壤含水量=(鲜土重-干土重)/干土重×100%。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3数据分析库中的描述统计和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复极差多重比较,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配比含水量比较

  草炭质地松软,本身容重较轻,吸水性强,有机物质含量高,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量[8]。由图1可知,T1、T2 和T3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5.1、7.4和5.7倍。其中含水量最高的为T2,含水量达到161.40%;其次为T3,含水量为123.77%。T1含水量略低于T3,且差异不显著。对照含水量最低,为21.71%。

  2.2 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2.2.1 对细菌数量的影响 由图2可知,T1、T2 和T3细菌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305.3%、172.9%和170.2%,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T1处理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处理,处理T2与处理T3细菌含量差异不显著。总的来说,3种基质处理均能提高草莓根际细菌的数量,其中处理T1中的细菌数量最多,达到了4.62×107 CFU/g干土。这可能因为草炭这种基质孔隙度小,较密实,易保水保肥[9],处理T1中草炭含量高因而更有利于为草莓根际细菌生长提供更好的营养条件。

  2.2.2 对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由图3可知,不同处理放线菌含量变化趋势与细菌相似,表现为T1、T2 和T3处理放线菌含量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其中T1放线菌含量最高,为3.36×106 CFU/g干土,是对照的21.2倍,显著高于T2和T3处理。T2和T3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83×106 CFU/g干土和1.95×106 CFU/g干土,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11.6倍和12.4倍。

  2.2.3 对真菌数量的影响 由图4可知,T1、T2 和T3真菌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与细菌和放线菌不同的是T3真菌含量最高,为1.477×105 CFU/g干土,分别比T1和T2高8.94×104 CFU/g干土和9.54×104 CFU/g干土,且与T1和T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1和T2差异不显著。

  2.2.4 对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的有机质分解、腐殖质合成和养分转化,进而促进土壤的发育及形成,是土壤生物中最活跃的部分,既是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源”,又是土壤营养元素的“库”。而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根系营养吸收应用有密切的关系,进而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10-12]。对不同基质配比处理微生物总量的比较(图5)说明,3种基质配比的微生物总量均比对照高,T1、 T2和T3分别比对照高329.1%、185.2%和184.5%,且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T1微生物总数最高,为4.96×107 CFU/g干土,比T2和T3的微生物总数分别高出50.5%和50.8%。T2与T3处理微生物总数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微生物总数表现为T1>T3>T2>CK。总的来说,T1处理组能显著提高草莓根际微生物的总数,为对照的4.3倍。表明T1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改善了草莓根际的土壤环境。

  3 小结与讨论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以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设施园艺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花卉、蔬菜、果树等一些高附加值的行业逐渐向现代化、工厂化、规模化及市场化的现代产业转变[13]。无土栽培以省工省力、省水省肥、优质高效、环保、污染少、避免连作障碍、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正逐渐被应用,基质栽培技术已成为设施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新途径。配比基质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空隙度增加,能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发育[14,15]。

  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转化和生产的作用者,是形成土壤团聚体最活跃的生物因素,在有机物质的矿化、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植物营养元素的转化等诸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6]。土壤中的微生物尽管仅占土壤有机组分的小部分,有时甚至被忽略,但它们是物质转化的作用者,因而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对植物
营养具有贮存和调节的作用,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能反应出土壤肥力的高低[8-17]。根际土壤是植物体与土壤物质、能量交换的场所,植物体通过呼吸、分泌有机物质影响根际土壤性质[18]。因而对不同基质配比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更进一步了解不同基质土壤营养状况。

  草莓植株小、根系浅、生产周期短、成熟快,适于基质栽培,利用基质实行大棚栽培草莓,可以有效防止草莓病害的发生,并能促进和延长草莓种苗的生长,达到优质高产、无公害的栽培目的。不同配比的基质能为微生物提供新的营养源,可以明显改善草莓根系环境,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根际微生物的影响都非常显著,不同配比之间又存在差异,由于草炭、珍珠岩、蛭石3种基质保水保肥能力不同,且孔隙度差异较大,对微生物生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草炭、珍珠岩和蛭石不同基质配比均能够促进草莓根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多,其中草炭∶珍珠岩∶蛭石=3∶1∶1时,微生物含量最高,这种基质配比更有利于草莓的生长发育,提高草莓的产量。

  参考文献:

  [1] 陈向梅,王秀峰,邱 岸,等.生态型基质配比对草莓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45-47.

  [2] 赵永彬,江景勇,卢秀友.不同栽培基质对草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13):30-33.

  [3] 齐慧霞.不同基质条件对草莓生长和结果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2(6):32-33.

  [4] 庄 岩,吴凤芝.不同农艺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6):136-140.

  [5] AKITA S,CABUSALY G S. Physiological basis of differential res-ponse to salinity in rice cultivars[J]. Plant Soil,2000,123:277-294.

  [6] 王玉坤,张 放,祝庭耀.国内草莓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 北方园艺,2003(6):10.

  [7] 张 强,魏钦平,齐鸿雁,等.北京果园土壤营养状况和微生物种群调查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7):162-167.

  [8] 王树会, 高家合. 不同草炭处理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烟叶产质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377-379.

  [9] 李 想,于景财.不同激素和基质对北美香柏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1):80-82.

  [10] ZHOU Q H, WU Z B, CHENG S P. Enzymatic activities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and dinbutyl phthalate(DBP) biodegradation[J]. Soil Biol Biochem,2005,37(8):1454-1459.

  [11] YOUNG I M, CRAWFORD J W. Interactions and self-organization in the soil-microbe complex[J]. Science, 2004, 304:1634-1637.

  [12] TANAHASHI T, MURASE J, MATSUYA K. Microbial communities responsible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rice straw compost in a Japanese rice paddy field determined by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analysis[J].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2004,50(8):1229-1236.

  [13] 李斗争,张志国.颗粒粒径对育苗基质孔隙特性的影响研

  究[J].北方园艺,2006(2):1-3.

  [14] 时亚南,张奇春,王光火,等.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壤微生物生态特性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33(5):551-556.

  [15] 赵凤艳,吴凤芝,刘 德.大棚菜地土壤理化特性的研究[J].土壤肥料,2000(2):11-13.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