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近一年以来,笔者在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驻村联户扶贫,在驻村日常工作中,因为职业原因自然免不了关注山区农业机械化问题,对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比以往有一种更深刻的感受。 工作中发现,小农机在山区农业生产和产业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此产
近一年以来,笔者在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驻村联户扶贫,在驻村日常工作中,因为职业原因自然免不了关注山区农业机械化问题,对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比以往有一种更深刻的感受。 工作中发现,“小农机”在山区农业生产和产业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此产生了对“小农机”存在价值的再认识。
一、现实情况
从地理条件谈起。 岚皋县地处秦巴山脉,岭谷相间、坡陡沟深,最高海拔2600余米,农户居住分散,除河流两岸有少量梯田外,其余耕地均零星分散于山坡上,30°以上的坡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 按常规理解,农业机械在这山大沟深之地毫无用武之地。 其实不然,笔者走访入户后发现,这里的农户家中常能看到饲料粉碎机、脱粒机之类的小型农机。
笔者驻村所在的枫树村,就有这么一户非常典型的山区四口之家,户主右腿畸形是个残疾人,但身残志不残,妻子外出务工,两个孩子在外求学,平常家中就他一个人。 俗话说“穷则思变”,困境面前,他利用陕西省“5321”政策的脱贫贷、互助资金等发展种养业,勤劳质朴的他虽腿脚不便,仍在家养了5头牛、6头猪、10余头羊、50余只鸡,地里种的玉米、红薯、土豆等大部分用作饲料,家中粉碎机、脱粒机等小农机一应俱全,而不起眼的“小农机”,恰恰成为他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其次谈谈劳动力条件。 目前,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力以外出务工为主,背井离乡去了大城市务工,许多山村常态是空巢老人。 平原地区条件好,可以通过流转实现全程机械化; 丘陵山区基础差,本就零星分布的土地由谁来种呢? 一种方式是退耕还林,但作为生态扶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山区群众的吃饭问题; 第二种是一部分社员易地搬迁到了集镇或县城,但自家的土地无人耕种,甚至撂荒; 第三种比较特殊,许多农村存在着一类人群叫陪读者,因为想要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而离家前往县城、地级上、甚至省城,靠在城市里打零工维持生计并供养子女读书,其实,这类人群本都可以成为一个村的致富带头人。 长此以往,农村人口将会变得越来越少。
我国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是丘陵山地,由此带来的山区无人种地问题亦日趋严峻。 笔者认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把人留住,是脱贫的最根本问题。 对于这一认识上下是一致的,经过几轮撤乡合镇,许多乡村学校已撤消,师资力量仍相当匮乏,脱贫目标只是保障每个适龄学生不辍学,优质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对落后。 人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是乡村振兴之本,如果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公认的好学校入学,谁还会背井离乡求学。 因此,留住人才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二、特殊作用
山村土地零星分散,对于在脱贫攻坚中易地搬迁的农户来说,山上的旧宅已经拆除退耕,迫切任务是尽快把这些土地有效利用起来。 一方面,以市场为引领,以项目资金整合为依托,以农业园区为切入点,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土地向主导产业集中,向市场主体流动,让这些土地由小变大,由分散变集中,因地制宜实现规模化经营,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山地果园化、养殖场等建设,为农机标准化作业提供平台,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
另一方面,推动宜机化改造,改善作业条件,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 目前,陕西省在安康和延安等地都开展了阶梯型缓坡地宜机化改造试点,为改善山区机械化作业条件提供了一定经验,并将积极引导丘陵山区土地宜机化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样农机就有了“用武之地”。
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丘陵山区农机化基础正在发生着改变。 脱贫攻坚的实施,农村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在产业扶贫引领下,丘陵山区优势特色产业获得加快发展; 随着剩余劳动力的逐步减少,丘陵山区对机械化的依赖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 这种发展趣向和目前现状形成一对矛盾,对于丘陵山区多元化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来说,必须优先解决这些产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的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发挥“小农机”的作用,或者说是农机小型化问题。 第一,小型农机确实能够解决劳动力不足、地块零星分散、移动费时等问题,满足丘陵山区分散农户的需要。 在丘陵山区,因地块小、相隔较远甚至道路不便,农机在地块之间的转移就是个大问题,轻便的小农机更适合发展。 第二,在丘陵山区推广设施农业、养殖场等,因山区平地有限,自动化较高的大型设备难以“重用”,缩小版的高性能设备更具有推广使用价值,如多功能微耕机、喷灌滴管设备、卷帘机、饲草加工设备、饲料加工设备、自动喂料设备等,把体态缩小但功能不减。
第三,宜机化改造后梯田将是今后丘陵山区农机化的常态,可适宜幅宽小的水稻插秧机、种植机械、收获机械作业。 第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从初级的米面加工机械,到具有复式功能的农产品初加工、包装等,为进一步储存、运输、外销提供了更大便利,如在丘陵山区建厂更经济实惠,如小型切片机、烘干机、茶叶生产线、食用菌生产线、木料加工线等都很适用。 第五,土地流转后坡度较大或者无法改造的土地,一般被连片经营成了果树园区,滴管喷灌设施、除草施肥设施、摘果、套袋、剪枝、果园运输等环节,更需要一些轻型机械化设备。 由此可见,“小农机”因为小而精、轻而全,在丘陵山区农机化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业论文投稿刊物:《农机科技推广》(月刊)创刊于2001年,本刊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由2001年9月创刊以来,以权威性,导向性,适用性的办刊原则和高科技含量,高信息含量,高水平的办刊质量受到了全国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推广系统,农垦系统,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农机专业户等方面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
三、发展建议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小农机在加快丘陵山区机械化,以至于乡村振兴中都不可或缺,笔者认为,应从组织形式和补贴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方面,丘陵山区重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随着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发展,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发展,但农村劳动力成本飙升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瓶颈也是不争的事实,只有实现机械化是根本出路。 因此,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以土地流转和宜机化改造为着力点,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依托,大力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队和农机大户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不断提高丘陵山地农机化水平。
另一方面,要创新丘陵山区农机购置补贴方式。 “小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要向丘陵山区倾斜,扩大丘陵山区适用机具补贴范围,探索特色产业所需机具补贴途径,因地制宜实施补贴政策,刺激农机生产企业创新开发更多的丘陵山区适用农业机械。
作者:王若飞 杨海龙 毛良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