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四川省水产养殖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正文

四川省水产养殖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2-02-23 10:25

本文摘要:摘要:[目的]探究四川省水产养殖业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为优化该省水产养殖业布局、促进产业提质增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各县域(市辖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借助该省渔业统计年鉴和地方统计年鉴,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地理探测器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该

  摘要:[目的]探究四川省水产养殖业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为优化该省水产养殖业布局、促进产业提质增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各县域(市辖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借助该省渔业统计年鉴和地方统计年鉴,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地理探测器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该省水产养殖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及主导因子作用强度的空间异质性。[结果]①四川省水产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都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川东岷江和沱江沿岸平原丘陵地区(包括荣县、威远县、资中县、井研县、仁寿县、雁江区、简阳市等)为该省的主要水产养殖业集聚区;②养殖面积、平均单产水平、淡水鱼苗数量和养殖劳动力为养殖产量的主导因子;③主导因子正向回归系数影响效应中,养殖面积由中部向南北两边递减,平均单产水平由东北部向西南部递减,淡水鱼苗数量由北部向南部递减。而养殖劳动力由东南部向西部从负值向正值过渡且逐渐增加。[结论]四川省水产养殖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为该省水产养殖业集约化发展、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是优化该省水产养殖业布局、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水产养殖业;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四川省;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水产养殖

  【研究意义】1985年全国确定“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之后,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得到重点关注,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1]。截至2019年底,中国水产品总产量6480万,其中养殖产量达到5079万。然而35年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总体上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且在全国范围内的水产品质量、水资源利用率和水环境生态功能呈整体下降趋势[24]。

  四川省同样面临制约其它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此类问题[56]。该省位于中国水资源丰富的长江流域上游地区,流经四川省的长江及其众多支流带来了各种网络首发时间:网络首发地址:营养物质,境内水质优良的坑塘、湖泊和水库星罗棋布,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和适宜的生长、养殖环境[7]。但该省水产品年均总产量150多万,年均需求量为200万,供给能力明显不足。

  此外,水产养殖分散粗放、发展质量不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也依然突出,提质增量是四川水产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8]。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和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省省委省政府将“川鱼振兴”纳入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2019年《四川省现代水产产业发展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明确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前提,重点调整优化水产养殖业布局,推进规模化水产园区格局,进而基本实现全省水产品自给自足、进出平衡。

  【前人研究进展】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部分学者开始将空间分析方法运用到水产养殖业的研究中[911],通过空间分析手段探究水产养殖业空间格局能从宏观管理层面优化地区水产养殖业空间布局,有利于提升水产养殖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的生态性、水产养殖业活动的外部经济性,进而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1112]。

  【本研究切入点】总体上,有关水产养殖业空间格局的文献相对较少,更鲜有进一步对其影响因素及四川区域展开相关研究报道。四川省作为西部水产大省,在加快构建现代水产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科学量化分析该省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及驱动原因、合理规划促进养殖产量提质增量的任务也不容忽视。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该文以四川省各县域(市辖区)水产养殖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渔业统计年鉴及地方统计年鉴,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初步探究该省水产养殖业典型要素(养殖面积、养殖产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其次利用地理探测器筛选出养殖产量影响因素的主导因子;最后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养殖产量主导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程度进行计算。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水产养殖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的相关内容,也为合理优化四川省水产养殖业布局,促进产业提质增量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界于97º21'108º12′E,26º03′34º19′N之间,辖区面积48.6万km。该省地处中国第一阶梯和第三阶梯过渡带,地势悬殊,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全省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川东为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川西南为亚热带半湿润性气候,川西北为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境内河流众多,以长江水系为主,较大长江支流包括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及其最大支流大渡河、沱江、嘉陵江及其主要支流涪江和渠江等[13]。

  四川省分18个地级市级个自治州共183个县域级空间单元,为便于分析和管理,该文将区级空间单元合并为相应市辖区,由于2020年新津县撤县设区,将此单元合并到成都市市辖区。另外,由于川西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及当地少数民族禁食鱼的传统,该区域有21个县域无水产养殖数据,不作为该文研究范围,故2018年研究区分107个县域和18个市辖区,共计125个空间单元。

  1.2数据来源

  该文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四川省各县域(市辖区)的渔业统计指标,由《2018四川省渔业统计年鉴》获得,二是四川省各县域(市辖区)的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由同年四川省地方统计年鉴及统计网站获得。

  1.3空间自相关分析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用于检验某种现象在空间上是否存在集聚[14],该文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和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聚类图)对四川省各县域水产养殖业两个典型指标(养殖面积、养殖产量)进行分析。

  1.4地理探测器

  地理探测器是探测空间分异性,以及揭示其背后驱动力的一种统计学方法16。该文运用其中的分异及因子探测器分析四川省水产养殖业产出指标(养殖产量)影响因素,进而识别无效因子与主导因子。

  1.5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GWR)是一种有效处理空间非平稳性估计参数影响的建模技术,可以量化参数的空间异质性[17]。相对于经典全局回归模型,GWR模型考虑了变参回归和局部回归,在回归的时候使用空间关系作为权重加入运算矩阵,采用局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目标参数进行逐点估计,识别变量间的局部特征,有助于揭示局域空间单元水产养殖产量影响因素的差异对整体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

  2.1四川省水产养殖业空间格局

  2.1.1各县域水产养殖规模空间差异显著

  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是代表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规模的典型基本指标,通过养殖面积和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直观了解区域水产养殖业的空间分布概况,对后续研究做铺垫。

  在水产养殖面积方面,川东和川西南部分地区所占比例较大,主要依托长江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丰富的水资源为盆地地区和西南高山河谷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其中,养殖面积超过4500hm的县域有个,仁寿县最高,达到7641hm,其余依次为绵阳市市辖区、宜宾市市辖区、广元市市辖区、盐源县;500~4500hm的有88个,所占比例最大,占全省县域的60.27%;低于500hm的有22个。

  在水产养殖产量方面,全省各县域养殖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养殖面积比较相似,而部分地区如川西南地区盐源县、西昌市水产养殖水域以湖泊和水库为主,受湖泊水库清退限养等政策影响,造成养殖产量与面积不成正比。研究区125个县域中,养殖产量超过万的县域有个,眉山市市辖区最高,达到5.88万,其余依次为仁寿县,绵阳市市辖区,成都市市辖区,乐山市市辖区和宜宾市市辖区;0.5万~3万的有83个,占全省县域最大比例(56.85%);低于0.5万的有36个。

  2.1.2全局空间自相关

  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可以揭示四川省各县域水产养殖业的整体空间关联格局。根据各县域之间的邻近关系建立二进制邻近矩阵,基于该矩阵通过Moran’s对2018年四川省各县域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数据进行计算。

  Moran指数计算结果均大于,且通过置信水平为0.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数据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表征:即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为高值的空间单元与高值空间单元相邻,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为低值的空间单元与低值空间单元相邻,空间上整体呈正相关模式,在地理上倾向于发生空间聚集类现象。

  基于上述结果,川东岷江、沱江沿岸平原丘陵地区(包括荣县、威远县、资中县、井研县、仁寿县、雁江区、简阳市)均为四川省水产养殖面积集聚区和养殖产量集聚区,该“热点”地区呈组团式集聚,与周边县域联系紧密,辐射带动作用强,池塘面积占比大,受湖泊水库清退政策影响较小。虽然嘉陵江、涪江中上游沿岸丘陵地区(包括阆中市、三台县、梓潼县、苍溪县、剑阁县)也拥有类似的水资源禀赋和地形条件(主要为浅、中丘),其人口约403.33万人、GDP约889.67亿元,但比起以上岷江、沱江沿岸平原丘陵地区(714.64万人和2228.06亿元),后者人口众多、市场广泛,受成都大都市圈辐射,经济支撑方面优势也明显,所以川东岷江、沱江沿岸平原丘陵地区为四川省的主要水产养殖业集聚区。

  2.2四川省水产养殖业影响因素

  2.2.1因变量选取

  衡量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指标主要有养殖产量、养殖技术效率和养殖渔民收入等。由于养殖产量能最直接、最客观地反映水产养殖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故该文选取养殖产量作为衡量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指标,即因变量。

  2.2.2自变量选取

  水产养殖产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参考已有相关文献对水产养殖产量影响因素的研究[9,1921],整体可概括为养殖产出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养殖产出因素是指水产养殖活动产出数量的直接影响因素,而社会经济因素是指限制水产养殖活动的间接影响因素。

  淡水鱼苗数量代表资本投入力量,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产养殖规模。从回归系数的空间分布上看,由北部向南部逐渐减小,最大间隔值分布于川东巴中市、广元市和川西北阿坝州九寨沟县,最小间隔值分布于川西南攀枝花市、凉山州部分县域和川西北甘孜州部分县域。这说明川东北部盆周山区水产养殖产量受淡水鱼苗数量投入影响相对较大,但总的来说淡水鱼苗数量回归系数均值及其极差都较小,表明淡水鱼苗数量对提高水产养殖产量的边际报酬减小,空间异质性也相对较弱。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定律,新增越多的淡水鱼苗投入量,其边际养殖产量会越小,而淡水鱼苗投入数量主要集中在川东平原、丘陵地区,表明其新增的淡水鱼苗投入数量并不会对养殖产量带来太大的边际报酬;而川东北部盆周山地区的新增淡水鱼苗投入数量对养殖产量带来的边际报酬则相对较好。养殖劳动力与养殖产量关系较为复杂,125个县域单元中为负向效应的有47个,占比约37.6%。从回归系数的空间分布上看,由东南部向西部逐渐增加。川西地区为正高值聚集区,最大间隔值出现在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部分县域,川东盆地为负高值聚集区,最大间隔值广布于盆地南部。这说明养殖劳动力为川西高山高原地区水产养殖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对川东盆地地区影响绝对值较小,且为负向影响,其原因与社会经济背景、养殖方式、养殖水平等有关。

  川西高山高原地区经济相对较落后,劳动力吸引力较弱,其中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养殖劳动力数量仅占全省规模的2.38%,并且养殖方式以大水面养殖为主,养殖水平较低,集约化程度不高。当地水产偏劳动力导向型,此地区养殖潜力较大,养殖劳动力需求也较高,养殖劳动力的投入会增加水产养殖产量;而川东盆地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吸引力也较强,其中仅内江市、资阳市、宜宾市三市养殖劳动力数量就占全省总计的33.76%.

  此外,该地区养殖方式以池塘养殖为主,养殖水平较高,养殖规模也较大。一方面此地区养殖劳动力数量较多,处于高位饱和容纳状态,另一方面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程度降低,在养殖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养殖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不会对水产养殖产量起增量作用。

  3讨论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渔业方面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与渔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四川水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的约束限制作用下,如何将资源和环境因素变成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获得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之路[11,2223]。

  由于四川省各县域水产养殖业空间关联格局及关联程度不同,影响四川省各县域水产养殖业因素程度不同,所以不同区域应该立足各自的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和社会经济背景,因地制宜地优化调整水产养殖业空间布局。

  (1)在川东平原丘陵地区,尤其是岷江、沱江沿岸水产养殖业地理集聚区,水产受养殖面积影响较大。应继续以池塘养殖为基础,利用现有基础放大水产养殖业集聚效应,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渔场、养殖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养殖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对水产养殖业产业集聚区也要科学明确其养殖容量。合理结合指标管控池塘养殖规模和密度,减排二氧化碳,有效防止水产养殖环境污染,并鼓励间养、轮养、混养等多种不同的生态养殖模式。

  为强化该组团式规模集聚区对全省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在保持其产量优势的同时,应推动水产养殖与农业、加工、物流、休闲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促进水产养殖综合效益,如稻鱼综合养殖和休闲渔业等;最后,由于该区域水产受淡水鱼苗数量和养殖劳动力影响较小。应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和增强农渔民技能水平,推动水产产业发展由主要依靠淡水鱼苗数量和养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逐步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2)在川西高山高原地区和川东盆周山地区,水产养殖产业集聚程度低,水产受养殖面积影响较小,湖泊和水库所占比例较大,应清退湖泊、大中型水库人工养殖,充分利用天然水面和人工库湖发展水产增殖,逐步减少投饵网箱养殖,适当投入不投饵滤食性生物如鲢鳙、鲴、罗非鱼和贝类等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该区域旱期较长,尤其是川西南攀西地区,养殖面积有限。应充分利用沼泽地、低洼地和盐碱地养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工厂、大棚和网箱等集约化设施养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该区域盆周山区高山流水,水温偏低,水质清澈,有利于各种冷水性名特优鱼类的生长繁殖、移养、驯化。

  应充分发挥该区域冷水资源优势,构建独具特色的冷水鱼产业园区,重点围绕土著品种如雅鱼和引进品种如鲟鱼、鲑鳟鱼等打造高端特色冷水水产品品牌,发挥区位产业的比较优势;该区域水产受养殖劳动力影响大,但养殖劳动力吸引力又较弱。应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力度,吸引一批专业养殖劳动力,推动区域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也要把渔业科技创新作为贯彻水产养殖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该区域水产养殖平均单产水平。

  4结论

  (1)基于全局和局部的空间自相关结果,四川省各县域水产养殖业的整体空间关联格局呈显著正相关,岷江和沱江沿岸平原丘陵地区(包括荣县、威远县、资中县、井研县、仁寿县、雁江区、简阳市)为该省的主要水产养殖业集聚区。

  (2)基于地理探测器结果,养殖面积、养殖劳动力、平均单产水平、淡水鱼苗数量和人口个指标值较大并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由于养殖劳动力和人口均表示人口因素,为降低研究的重复性,两者选取其中值较高的养殖劳动力,再加上其余主导指标共个指标作为四川省水产养殖产量的主导因子。

  (3)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果,各主导因子回归系数中,养殖面积为正向效应,影响程度由中部向南北两边逐渐减小;平均单产为正向效应,由东北部向西南部逐渐减小;淡水鱼苗数量为正向效应,由北部向南部逐渐减小,但回归系数均值及其极差较小;养殖劳动力由东南部向西部从负值向正值过渡且逐渐增加。

  参考文献:

  [1]孙炜琳,刘佩,高春雨.我国淡水养殖渔业技术效率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J].农业技术经济,2014():10817.

  [2]贾敬德.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浅议[J].淡水渔业,1998():2226.

  [3]张成,张伟华,高志平.我国水产养殖业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3845.

  [4]刘国锋,徐跑,吴霆,等.中国水产养殖环境氮磷污染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J].江苏农业学报,2018():225233.

  [5]丁瑞华.四川特种水产养殖问题与对策探讨[J].软科学,1997,11():2325.

  [6]赵刚,杜军,龚全.四川省大宗淡水鱼类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J].科学养鱼,2010():4142.

  [7]王文国,何明雄,潘科,等.四川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15551565.

  [8]雍亚东,王朝霞.四川水产养殖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水产,2020():4446.

  [9]刘尊雷,张寒野,袁兴伟,等.基于遥感影像的江西省水体资源和水产养殖结构空间异质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0)18331846.

  [10]袁兴伟,刘尊雷,张辉,等.基于遥感数据的山西省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探索性空间分析[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8():165172.

  [11]张辉,姜亚洲,刘尊雷,等.湖北省水产养殖水体资源和产业地理分布格局[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81187.

  [12]罗国芝,朱泽闻,包存宽.中国水产养殖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8789.

  作者:苟杰松1,2,李宗南,吴柏清,蒋怡,董秀春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9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