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表现形式美国种族性别歧视时期_《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05期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4-06-28 15:20 本文摘要:注:本文摘自《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5期;作者:赵华;张晓丽 【摘要】:种族歧视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压迫、欺凌、同时又充满正义和反抗的纠结时期。在那个时期,黑人不仅毫无地位,甚至可以随意被杀害,更何况是黑人女性。换而言之,黑人,
注:本文摘自《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5期;作者:赵华;张晓丽
【摘要】:种族歧视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压迫、欺凌、同时又充满正义和反抗的“纠结时期”。在那个时期,黑人不仅毫无地位,甚至可以随意被杀害,更何况是黑人女性。换而言之,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由于种族和性别,在当时那个以白人为主导、以南方淑女神话为信仰的社会现实下,根本没有立足之地。然而,时代总会造就出勇士,哪怕这位勇士手中没有刀剑,只是用锋芒的笔尖在与黑暗和冗长的夜勇敢地作战。
一、佐拉·尼尔·赫斯顿——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先驱
针对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我们在广泛地研究和探讨后发现,黑人女作家的作品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的鲜明特征的文学传统。她们都善于用黑人女性的声音和语言来表现作品人物的思想;一般都会用传统黑人女性的社会文化活动作为黑人女性的艺术创造力的代表。但是,这些共同点的出现都不是偶然或者巧合。它的出现说明了黑人女性文学已经超出了白人或者男性黑人文学框架的限制,建立了黑人女性独特的文学传统。
黑人女性文学传统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被人注意到。那时,黑人女作家刚刚掀起了一场关于寻求母系文学遗产的运动。美国女性文学评论家玛丽·华盛顿在文章《我签上母亲的名字》中指出:美国白人女作家和黑人女作家在关于如何对待母系文学遗产的态度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本著作引起了美国文学批评界对黑人女性的文学传统的注意。这本著作就是由芭芭拉·克瑞森主编的《美国黑人女性小说家》,这本书对黑人女性小说的主题发展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梳理,确定了关于黑人女性文学传统的研究在文学学术界的地位[1](P23-25)。
佐拉·尼尔·赫斯顿被称为美国的黑人女性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先驱。她是一位伟大的黑人女作家,是她首次把黑人妇女设定为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并且把表现黑人妇女积极寻求自我与争取解放作为作品的主题写入文学作品中。她的这种行为为当代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建立了一个大概的框架[2]。
在她的作品《她们的眼睛望着上帝》中,主人公贾妮与她的外祖母南妮都是在男权社会中身心都受到压迫的黑人妇女的典型代表。从小,贾妮的外祖母就经常向她讲述黑人妇女是奴隶的思想。这种一直从父系社会遗留下来的病态思想成为贾妮在实现自我路上的重大阻碍。贝索在谈及这种隔代关系时,深刻地指出了外祖母南妮心甘情愿地屈服在男权统治下,并且把这种受压迫的心理留给了贾妮,这就充分地表现出黑人妇女的被压迫具有连续性。
这种被压迫的连续性给十六岁的贾妮带来了第一次不幸的婚姻。贾妮这次痛苦的经历激发了她生命中原有的创造力,并促进了它的萌动。现实中的婚姻与贾妮理想中的婚姻背道而驰。这种糟糕的情况一直持续到贾妮的第二次婚姻。对于贾妮来说,在婚姻中,最重要的是爱情而并不是经济保障。婚后不久,贾妮逐渐地发现了她第二次婚姻的实质,她仍然处于从属地位,依然是被男性权力所奴役的对象。她的丈夫,随着事业不断地发展,很快地被选为伊顿维尔镇的镇长。在委任的庆祝会上,人们邀请贾妮发言,但是斯塔克斯却利用他所谓的男权,剥夺了她发言的机会,并表示她只是一个女人,她的位置和职能应该只在家里。在婚姻中的这种地位以及丈夫的这种错误见解令贾妮十分不满意。它不仅与贾妮所要求的浪漫本能相矛盾,而且还压制了其创造力的挖掘和发挥。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创造能力和维护真正自我,贾妮决定戴上面具武装自己。她同时承受两个自己,一个内在的自己,一个外在的自己,并且从不混淆。这种措施是贾妮对泯灭个性以及压抑自我的婚姻无声的反抗。第二次婚姻给贾妮带来了金钱和显赫的地位,但是这些都不是贾妮内心所渴望的东西。于是,她开始寻找她真正想要的幸福。她的第二任丈夫死后,贾妮排除万难嫁给了一个绰号为茶点的农民。在这次婚姻中,贾妮最终找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平等爱情。尽管茶点一无所有,并且比贾妮小十二岁,但是他给贾妮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幸福。例如:他会教她下棋;半夜带她挖蚯蚓和钓鱼;带她去看棒球比赛,做着一切只有男人可以做的事情。这让贾妮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做人的尊严。虽然她和茶点的婚姻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一种激烈的挑战,但是它让贾妮身体和心理都获得了解放。
《她们的眼睛望着上帝》是赫斯顿第一部积极探索美国黑人妇女心理发展过程的良作。并且,赫斯顿也由此创立了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学传统。著名的小说家沃克继承并发展了这种传统,并在她的作品《紫颜色》中对其予以充分的吸收和扩展。
二、关于爱丽丝·沃克
《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将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写作天赋和大胆直露的写作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作品涉及题材广泛,有一种人性的自由美。倡导个人认同,作品风格充满自信,且不羞于或惧怕于谈到种族和性的问题,她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快乐的秘密就是反抗”。在《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这部著作中,顾名思义体现了这一思想。众所周知,种族问题在当时美国历史上充满特殊性和敏感性,故而许多作家都采取明哲保身的做法,避之唯恐不及,然而沃克作为种族歧视的承受者,竟然锋芒毕露地拿到桌面上来写。对于禁忌的抵抗从实际意义而言,意味着一种潜藏着的救赎和感情上的维系。她在作品中所写的女同性恋就是典型例子。毫不夸张地说,沃克这位黑人女性作家用自己的作品魅力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所存在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反抗意识以及对自己种族同胞的爱护和激励。换而言之,在沃克的笔下,美国黑人女性的雏形被勾勒出来。黑人女性文学是一个较为宏观的范畴,然而,其中心思想都是为了维护人权,倡导自由,反对压迫和荼毒,呼吁反抗和平等。由于与黑人女性文学本身有关的资料微乎其微,本文举出了与此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同样也表达出对种族歧视不满,呼吁平等的著作——《干燥的九月》来深入分析[3](P21-25)。
三、同样触碰到种族性别歧视敏感神经的作品——《干燥的九月》
《干燥的九月》是威廉·福克纳正值盛时的得意之作。这部作品以杰斐逊小镇为写作背景并以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南部社会的现状为故事发生的背景。通过描写一个虚荣压抑的白人女子明尼库伯捏造出“黑人威尔强奸她”的谣言,最后导致此黑人无辜被迫害的故事。这位善于描写人物形态和心理的名家,又通过对明尼库伯以变态方式重新博得大家关注后的神态描写——“疯狂大笑甚至精神失常”来侧面体现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以及妇女长久受压抑的不争事实。这位白人小姐“明尼库伯”可谓一个可悲的,受时弊残害,然而种族歧视心理严重,傲慢虚荣,自我感觉良好的病者,也即深受旧南方文化所毒害的女性代表。这部小说可谓狠狠揭示了种族歧视的丑恶,以及当时美国社会“白人”那种扭曲的“优越心理”。同时,还让读者清晰看见旧南方女性身上的枷锁。
(一)明尼库伯——南部社会中的守旧者和受害者
1故事发生的宏观背景
在曹禺的《雷雨》这部著作中,全篇贯穿了阴沉闷热的天气,即眼看着要下雨却偏偏还未下。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给所有人一种躁动不安的感觉,并为周朴园这个大家族最终矛盾的彻底爆发埋下伏笔。在《干燥的九月》这部作品中,也运用相同手法,将躁动未消、夏日闷热犹存的九月作为全篇创作背景,其最终的作用和表现手法都与《雷雨》相同。因这部作品中融入暴力、性等冲击性较大的因素,是人性和当时社会背景的激烈碰撞。用九月的躁动湿热来贯穿全文,可谓恰如其分。在这部小说的创作年代,美国依旧没有改革,没有革除种族歧视的弊端。当时,美国的南方白人女子对黑人男子仍然存在巨大鄙视和歧视心理,可谓避之唯恐不及。更何况是明尼库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呢?
2.明尼库伯思想行为双重变态的诱因
这部小说恰好创作于美国南方社会转型的“节骨眼”上,然而在这一时期,社会中的许多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仍然大量存在。这些固执残存的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男权至上和种族歧视两个方面。故而男子有着强烈的“处女情结”,并且把妻子的贞操作为重点保护事物,以此体现出男性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作为一个男人应有的尊严。这种现象在白人贵族中最为普遍。然而,男子对“南方淑女神话”的过度推崇无疑成为女子身心的枷锁。正是由于这种由“性压力”所构成的枷锁过于繁重,思想有些扭曲的明尼库伯才会捏造自己被黑人强奸这一“事实”。哈姆雷特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然而,明尼库伯的爆发却建立在一个善良无辜黑人生命的“灭亡”上。她为什么敢于这样肆无忌惮地捏造谣言呢?难道就是因为自己长久以来饱受压抑之苦吗?当然不是。她敢于捏造谣言的另一个原因是:威尔是黑人,倘若谣言会造成什么恶果,也是由他承担,他作为一个卑贱的黑人,不配拥有申辩和翻案的机会。倘若威尔是个风度翩翩的白人,无论自己多么希望和其有染,无论自己多么寂寞压抑,她都不会编造出这等无聊的谣言。因为白人和她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可谁让威尔偏偏这么倒霉,是个“理应”受歧视的黑人呢?反正无论造成多大的消极影响,自己作为一位“白人贵族小姐”,都可置身事外。在这里,种族歧视的残酷和种族歧视的危害昭然若揭。实际上,明尼库伯已是四十岁的“老处女”,然而,在她的心里,她是傲慢而高贵的。明尼库伯是一位美国旧南部社会繁重枷锁下精神变态的女子,是旧南方文化的受害者,同时也是代表人物。
(二)正义者的“无能为力”——霍克肖是福克纳的化身
威廉·福克纳《干燥的九月》这部小说最根本的写作意图便是揭露“美国南方社会中种族歧视”和“妇女受‘南方淑女神话’压抑,怨而不能怒”的两大问题,力求在引起读者共鸣之后,激起人们的社会形态改革欲望,从而革除时弊,为美国整个社会在消除种族歧视,取缔男权主义的道路和进程上披荆斩棘。屈原说过“举世混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意思是,大家都迷醉,整个世界都浑浊,而我独自清醒,所以我被流放。作为读者,笔者相信,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虽然充斥着男权主义和种族歧视,但也一定会出现几个具有强烈“愤青”精神、能“逆流而上”地看清时势的勇义之人。然而,勇士必然是孤独的,是寡不敌众的。即便不会像屈原一样惨遭流放,不会像《宽容·序言》里的勇敢者一样,在“守旧老人”的挑唆下成为大众公敌,也会陷入势单力孤的被动境遇。而在《干燥的九月》中,就有这样一位愿意为黑人平反,渴望那些谣言的信众能够了解真相的勇士。他就是霍克肖,或者,他就是小说的作者——威廉·福克纳。
霍克肖是一位“举世混浊唯我独清”,具有正义感,不人云亦云的真勇士,也是这部小说中和明尼库伯小姐同等重要的主人公。因为他和代表深受时弊压抑与残害的明尼库伯一样,也代表了一类人——勇于斗争,渴望真相,渴望消除种族歧视的“失败英雄”,这位英雄便是作者本人的化身。在小说的开端部分,这位勇士刚听到谣言,便愤然为黑人辩护。然而,他这样的“异类”必然得不到其他“正常人”的关注和理会。故而,无论他怎样努力劝说,麻木固执的白人们都无动于衷。或许,白人们根本就没有那样的闲情逸致去关注这个“疯子”,并认为无论真相如何都根本没有调查和辩护的必要。他们的想法是“无论黑人有没有犯下罪过,一个黑人,根本不配得到白人的信任”。虽然霍克肖极度不忍黑人威尔受到“南方淑女神话的推崇者”(以麦兰·兰登为首的白人党)的摧残和迫害,但是他无能为力。他处在“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境遇中。他的内心是无助纠结而痛苦无奈的。他最后意识到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黑人的命运,自己的力量太小,根本无法将平等的种子种入这群高傲白人的脑海。然而,他作为一个人道主义和平等主义的坚持者,又不忍眼睁睁看着这个善良的黑人被处死,于是只能默默离开。
霍克肖的创作原型便是作者自己,当时那个病态社会的特征是黑人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遭到严重破坏和威胁,而白人享受着各种优待;妇女被“南方淑女神话”的枷锁捆绑得无法呼吸,身心压抑。这样的社会现实和黑人的无端受害使他感到无奈、无助甚至愤怒。他凭借一己之力又无法根除已在所有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毒瘤。所以,他只能借助这个角色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并且通过塑造霍克肖这个角色,力求唤醒麻木的白人们,甚至整个社会,让那些和他有共鸣的有志之士拍案而起,为整个社会的变革和人权的回归尽一份力量。
四、结语
无论是《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干燥的九月》或《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都旨在揭露种族歧视和男权主义的弊端,倡导自由,反抗束缚,在很大程度上记载了美国历史上这一特殊时期的社会现实,发人深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文学价值,是文学史上难能可贵的瑰宝,体现出人性最真实可爱的一面。
【杂志信息】: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是2010年5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号为CN23—1567/CISSN2095—0292,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