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新闻论文新媒体新闻传播要素变化> 正文

新闻论文新媒体新闻传播要素变化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7-08-22 16:42

本文摘要: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领域的主要传播要素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相比,本篇 新闻论文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受众导向性原则,媒介融合信息传播技术也实为由此催生。在此背景下,随着传统新闻媒体的网络转型,和新、旧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的建立,新闻传播领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领域的主要传播要素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相比,本篇新闻论文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受众导向性原则,媒介融合信息传播技术也实为由此催生。在此背景下,随着传统新闻媒体的网络转型,和新、旧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的建立,新闻传播领域实现了跨媒体和跨行业的资源共享,但也加速了新的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新闻传播内容在数量和质量层面的竞争,新闻生产方式和传播路径的变革、创新日益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竞争的重中之重。《新闻出版交流》新闻出版工作刊物。报道新闻出版改革、新闻出版业务动态和新闻出版调研成果,沟通新闻出版信息,积累新闻出版方面的材料。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新闻出版交流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深刻改变了大众信息消费活动和媒体信息传播活动的模式构成。以数字化网络技术为特点的新媒体新闻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其新闻传播要素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本文结合新媒体新闻媒介融合技术的传播背景,对新媒体新闻传播领域的传播主体、传播者的身份、播内容、传播渠道四个主要传播要素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特点,并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创新化新媒体新闻传播,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要素;分析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创新促进了大众传媒产业的发展、变迁,新媒体信息传播背景下的互动式新闻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数字化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新闻用户对新闻获取内容、方式的多样化需求,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开始更多在一切以网络为链接的媒介终端上呈现。数字化交互式新媒体背景下的新兴媒介层出不穷,不同媒介的相互影响作用合成一体,形成各种信息呈现的媒介融合之势:“手机是目前最能证实媒介融合趋向性特性的媒体”[1]。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具有:集新闻发现、采编、加工、发布为一体的,不同角度解读,深层次挖掘,共享信息来源,不同形式媒介平台交叉发布的新闻传播特点。也即:新媒体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技术、全球化和社会文化的独特性相互交织,创造了新的社会互动方式,衍生了新的社会关系,也引起了整个传播学领域传播方式和媒介构架方面的变革与创新。”[2]新闻传播领域的传播主体,传播者的身份,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四个新闻主要传播要素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探究新媒体新闻传播要素的变化,不仅能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创新化新媒体新闻传播发展作出思考,且能为传统新闻传播媒体改变自身传播方式,顺应当下新的新闻传播环境,作出借鉴。

  一、传播主体的大众化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urtLewin)在1947年《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信息老是顺着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依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把关人的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容许进入渠道或是否能连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3]传统大众媒体时代,由于传播技术的高度集中,普通民众所接受到的信息内容都是经由权威媒体人或社会有决定权的人主导传播的,这就使得普通信息接受者接收的新闻信息都带有滞后性的特征,且所获知新闻的真实性也有待考量,因为经由“把关人”审核发布的新闻只是为社会决定阶层服务的工具而已。而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本身就是在传统大众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受商业利益和吸引受众流量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以新闻受众的信息消费选择为导向。新闻接受者在新闻生产、传播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在新媒体开放的背景下,很大程度的参与了新闻的呈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的选择。再加上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本身就是在传统大众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对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方式不足的媒介性补偿,因而,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主体也就具有了大众性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传播媒介外,还有许多机构、集体、个人在互联网上注册域名进行有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发布网络新闻。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者可以来自任何年龄的任何阶层,他们掌握着即时新闻的第一手资料,可以根据目的所需来自由选择新闻传播的形式、内容、对象、时间和地点。这种传播过程依托新媒体开放的信息传播媒介,使得新闻信息传播主体越来越偏向平民化和草根化。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主体和社会有决定权的“新闻把关”人的角色认识开始消失,自由、双向性选择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如若存在新闻“把关人”,则要求把关人拥有在众多纷杂、多样的新闻信息中,最快做出最理性价值判断的能力,而新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闻传播行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在此背景下的新闻把关式监管也就无从谈起。也即:在新媒体新闻,这个错综的信息传播系统中,如卢因所说的“公允的规定”或是“把关人的个人意见”都没有明显的显现出来。

  媒介研究学者丹尼斯•麦奎尔(DenisMcQuail)曾对媒介信息传播受众的历史如此描述:“早期的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这个角色代表信息的实际受众或拟定的接受者,其存在于信息传递过程的线性终端。而很明显,这种看法现已被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下,信息传播受众愿意或不愿意影响自己关注的事物或者受自己关注的事物导向’所代替。”[4]数字化交互式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背景下的信息传播的受众角色内涵,随自媒体、全媒体传播时代的来临,也在不断更新,新媒体新闻传播主体的大众化态势,已然形成。

  二、传播身份转换灵活

  数字化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颠覆了传统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两个主体之间的多向、互动和平等交流,凸显了新闻信息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角色互换与变迁。在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不需要像从前那样,用自己的即时见闻向媒体投稿,然后经过把关人筛选、审核、发表,新闻传播主体开始根据传播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来改变媒体新闻的呈现形式,选择新闻的传播平台。新闻接受者也开始习惯,使用新的新闻传播媒介获取终端来选择性获取新闻信息所需,并同时对新闻获取形式提出了更多人性化的设置要求,“使用与满足”成为信息消费者和媒介信息传播者的共同追求。“在去文派的、独白的、经由自我导向的媒体叙述中,信息受众以自我构成的游戏方式,变换言说的多样形式,在会话中不断从新重构自我。”[5]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使得信息接受者不仅可以进行对新闻内容的自主选择,而且可以选择、设置接受信息的媒介和接受信息的时间、地点、方式。

  而身处竞争激烈的,以利益为导向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的传播媒介,信息受众的选择才是他们的关注点,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传播者的媒介信息传播欲望,只有受众使用媒介传播平台,并有意愿给予使用回馈和信息交流的传播,才是新媒体背景下有意义的传播。这种网络媒体虚拟空间的信息受众身份复杂,爱好多变,但对媒体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发展却极具影响力。而“新闻与接收者之间要使传播产生,就一定会具有共同的意义空间,这种合营的意义空间叫做同宗相似性”。[6]也即新媒体媒介传播中的传、受者之间的这种传播、反馈、在传播过程本身,有着某些联系的“同宗相似性”,这就使得传、受双方在虚拟的媒体网络空间中,通过新闻信息的媒介传播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互理解彼此的意图,并在这种不断地传播、解码、反馈、收集、解码、编码、再传播……的过程中,使得传、受双方的身份界限出现模糊,在一整套新媒体新闻传播过程中,二者的身份在不断地进行着灵活转换。

  三、传播内容的多样化

  新媒体新闻大多具有即时性、互动性、针对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新闻资讯的即时性是新媒体新闻传播的最重要特征,这不仅是网络时代下,新闻受众要求有效利用零散时间的结果,也是新媒体媒介融合终端一体化技术呈现,新闻的场景移动化传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走势。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内容表现形式更加多元,信息愈加丰富,受众更加广泛。为了能够吸引受众阅读流量,获得更多新闻反馈,实现网络信息传播背景下的双向互动,新媒体新闻的传播内容就必须具有比传统报纸、广播、电视新闻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具备互联网思维,深谙大众心理,迎合受众新闻喜好,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文字、音频、图片等创新新闻内容呈现形式,开发更加便捷化、人性化的内容获取、传播、分享、反馈的新闻媒介平台的互动功能。而随着自媒体、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介新闻终端开始与网络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QQ等)实现信息链接分享、传播的协同深入。

  新媒体新闻从采写到最终的内容发布在以信息受众为导向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微博、微信成为了新闻的富矿,也成为记者们除了传统的新闻信息搜集方式以外的,搜集新闻热点,了解新闻事件后续走向的一条重要途径;文字、视频、图片、音频、新闻评论的交叉全媒体新闻内容呈现,深受受众欢迎;手机移动端的分时段新闻推送加速了图片式新闻内容模式的创新、发展;基于大数据背后的新闻内容创作,和带有对新闻事件相关看法的网络调查和匿名投票则带动了广大网友和新闻传播媒体反馈、互动的积极性。在加速了多样化新闻传播内容呈现形式创新发展的同时,这样的多样化新闻内容生产又带动了一系列职业新媒体新闻从业者的产生,也迫使传统媒体开始正视自身新闻内容的生产、传播短板,开始思考新闻传播的网络化整合,纷纷走上了与新媒体传播平台交互融合的发展道路,开发了多种新闻内容的呈现形式,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新闻播报元素。

  四、传播渠道的交互化

  新媒体的兴起让交流成为一种对话,不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借助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新闻的即时性传播在微博、微信、腾讯新闻、今日头条、FM喜马拉雅等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的资讯平台上,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渠道交互化传播特征。而从新闻传播内容原创性的角度来讲,同一新闻内容在注明出处之后可以在各大新闻发布平台转载发布、整合利用,或在其原报道的基础上对新闻做出不同角度的观点解读,能使新闻受众更加理性地看待新闻热点问题,最大限度的了解事件真相。而新闻的社交化传播成了这种交流的最佳纽带,同时也成了社交媒体时代重新赋权的重要支柱。此外,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交互性传播方式和路径的形成,得益于互联网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新闻客户端的单条信息可以不限图片、视频,方便快捷地链接到不同的社交平台进行分享。

  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和媒体、报纸、广播的权威化新闻发布,新媒体新闻传播渠道的交互化特征明显,并且具有新闻扩散和人际链接的双重功效。其跨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以这种相互之间的信息分享、转发,来彼此知会双方的近态,通过二次或多次的下级扩散来构建和梳理自己的社交圈。这里的社交圈不再是原有的通过现实联系建立起来的狭小局限的社交圈子,而是以网络为基础的,通过对新闻事件所持的相同态度、观点,在网络社交媒体上互粉、评论、转发而集结起来的圈子。其以传播个体为接入端口,具有成员的匿名性,扩散的广泛性和传播的运动性等传播特征,且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掉粉”、“拉黑”双向的社交圈整理运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其圈层大小也在时刻发生变动。唯有转变新闻传播理念,重视“分众传播”;升级媒介产业,走媒介集团化发展道路;兼具国际视野,创新新闻表现形式,坚持新闻传播真实性的本质,才能在纷繁多样的网络时代,实现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创新化,不断为新闻传播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1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