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维度走向实践。具体体现为:通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国际政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在政治建设维度走向实践;通过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维度走向实践。具体体现为:通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国际政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在政治建设维度走向实践;通过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而在经济建设维度走向实践;通过引导民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加快生态科技创新发展,从而在文化建设维度走向实践;通过加强生态民生建设、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培育绿色生态文明行为方式,从而在社会建设维度走向实践。最终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四维;实践向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实践指南。当前在学术界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已涌现出许多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价值、形成背景、理论渊源、主要内容、理论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例如,刘希刚、王永贵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指导意义;[1]刘海霞、王宗礼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世界性生态危机的国际背景,也与国内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有关;[2]刘耀彬、郑维伟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以往历届中共领导人的生态思想、西方生态思想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等都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3]徐水华、陈璇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生态民生观、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观、环境生产力观、整体谋划的生态安全观、严格的生态法治观等五个方面;[4]陈俊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征主要体现在观点的创新性、目标的战略性、生成的继承性、内涵的系统性、方法的实践性、功能的协调性等六个方面。[5]陶良虎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突出生态优先,首先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我国经济社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6]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方面的研究成果还较为缺乏,即使有学者探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向实践的路径,但往往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来阐述的,极少从政治、文化、社会等其它方面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向实践的路径。由此可见,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路径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并且党的十八大也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基于此,笔者认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指导作用,就必须使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维度全面走向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基于政治建设维度的实践向度
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7]因此,从政治建设视角审视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政治建设维度走向实践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政治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得以全面实施的关键环节,所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应当从政治层面入手,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这条道路赋予科学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而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创造美好未来。历史和现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从我国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来,始终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发展问题,在面对诸如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群体性事件等各种复杂的突发状况时,我们都能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迅速汇集全国之力,成功度过各种困难。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治保障,也是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8]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通过刚性手段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这就需要编织出一张严密的“生态法治网”,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地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切实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向现代化发展。首先,完善生态环境立法。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刑法、民商法、诉讼法等各类法中,促进法律的生态化转向。加快完善有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严厉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其次,提高生态环保执法力度。一方面,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加大惩治力度,依法严厉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另一方面,对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健全司法机关的监督机制。所谓监督是对法律实施进行监督。司法机关应当将现代管理理念融入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及时纠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不良行为,以此维持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
3.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国际政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出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要重视对外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开展生态治理方面的合作。[9]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快速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同样如此,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必须要有国际视野,要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世界生态治理的范畴;既要学习国外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又要注重将我国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所取得的效益和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10]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强调,“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11],推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建设,共同打造整个人类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当统筹兼顾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二、基于经济建设维度的实践向度
习近平同志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论断,该观点为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经济建设维度走向实践,应当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坚持绿色发展
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绿色化是当前新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这决定了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主要应着眼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开辟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走绿色发展之路,关键在于发挥产业的带动作用,通过政策导向促使传统产业改进生产工艺,自觉优化升级。
此外,应当合理调整产业布局,逐步淘汰一些高污染、低产出的落后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并形成规模化产业链;要把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纳入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信息循环系统,把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作为评价某个产业是否符合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的首要标准,促进产业发展在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生态化和绿色化,从根本上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发展模式给自然界造成巨大压力,导致生态失衡、生态系统恶化,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只以GDP论英雄,应当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逐步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大力扶持生态产业、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广普及绿色生产工艺和节能减排技术,让经济增长早日摆脱传统资源消耗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所谓循环经济,是指社会上的资源能源重复多次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价值,减少资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发展循环经济,关键在于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具体应当抓好在开发、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节约利用、循环利用。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采用先进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和能耗,使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步入循环运作道路,按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向着“美丽中国”目标前进。
3.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纵观人类社会前进的轨迹,创新永远是助推一个国家发展的“引擎”。对此,习近平同志充分肯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12]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展缓慢,主要在于创新能力不强,在去产能的同时难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境遇下,创新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应当抓住机遇,坚持去产能与培育新经济业态“两手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推进。首先,提高创新能力。
通过改革科技创新体制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此实现技术进步,尤其要促进“节能减排”技术更新换代、优化升级,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应当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加快新科技的转化速度,实现经济增长的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其次,发展创新经济。创新经济是指新颖且有价值的经济行为,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以此改变生产力运行方式,从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形态。
三、基于文化建设维度的实践向度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由于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受文化影响,所以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文化建设维度走向实践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引导民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在全社会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必要条件。习近平同志也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13]
首先,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纸、期刊等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在全社会传播普及生态文明知识,让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人们自觉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通过弘扬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唤醒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增强生态责任感,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其次,在理论宣传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要在全社会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点应当在国家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然后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方针、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让生态文明知识和理念在全社会广泛传播普及,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2.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与道德规范是紧密联系的。由于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生态的责任意识去面对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所以生态道德自觉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因为生态道德是一种道德类型,关系到人们内心的生态价值观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是非判断,所以它不同于法律制度体系建设,这就使生态道德建设更复杂、更系统。既要以理性思维审视现实中的生态行为,又要以感性思维洞察人们内心的生态价值观念,所以需要采取更为谨慎的措施来实施和完善。生态道德内在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行动的责任感,只有当人们具备了较高的生态道德素质,才可能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4]
由此可见,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人们生态道德水平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因此,要加强生态道德培养及教育,让人们在内心深处接受生态道德规范,在思想上形成要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在行为上自觉养成生态化、绿色化的消费习惯。
四、基于社会建设维度的实践向度
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兴衰论”,该论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应当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走向实践,这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社会建设维度走向实践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应当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生态民生建设
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诉求,这就需要加强生态民生建设,既要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需要,还要加强生态治理,为人民群众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的宜居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体而言,在教育方面可以拓展生态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规划纲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例如,可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的内容,在学科规划方面重点扶持与生态、环保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在文化方面,加大力度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在医疗卫生方面,应加强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做好疾病的防治,提高广大民众的疾病防护知识水平和自觉防护意识,加快完善偏远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在社会保障方面,应大力实施“生态富民”工程,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努力增加人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提升自我保障能力;还要加强社会救助,提高政府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突发事件的能力。
2.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才能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全民参与,只有国家政府、社会各界、公民个人都参与其中,才能营造一种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首先,要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氛围。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工作,如开展环境优美城市建设,加强城乡绿化工作,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树造林工程等,从而转变人民群众传统价值观念,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牢固树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其次,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的氛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落实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原则。例如,在全社会推广使用节水器具、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此外,还应当建立节约资源、能源的长效机制,确保节约资源、能源工作衔接有序、科学高效、运行顺畅;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制度建设促使在社会上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在全社会培育绿色生态文明行为方式
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提升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促进人们自觉养成用生态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行为的习惯。具体而言,就是要培育绿色生活观念,促进全体社会成员树立绿色发展和保护生态的意识,[16]引导广大民众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形成绿色、生态、环保的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希刚,王永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7-31.
[2]刘海霞,王宗礼.习近平生态思想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5(3):29-33.
[3]刘耀彬,郑维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历史形成、逻辑主线及实践创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8-76.
[4]徐水华,陈璇.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多维解读[J].求实,2014(11):16-21.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