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近五年《苍颉篇》研究综述> 正文

近五年《苍颉篇》研究综述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10-21 11:25

本文摘要:【提 要】《苍颉篇》作为古代重要字书,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北大简的问世,更掀起了学者研究的热潮。 我们在原有研究①的基础上,对近五年《苍颉篇》研究作了梳理综述。 【关键词】《苍颉篇》 汉简 字书 《苍颉篇》是在周代字书《史籀篇》的基础上编纂而

  【提 要】《苍颉篇》作为古代重要字书,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北大简的问世,更掀起了学者研究的热潮‍‌‍‍‌‍‌‍‍‍‌‍‍‌‍‍‍‌‍‍‌‍‍‍‌‍‍‍‍‌‍‌‍‌‍‌‍‍‌‍‍‍‍‍‍‍‍‍‌‍‍‌‍‍‌‍‌‍‌‍。 我们在原有研究①的基础上,对近五年《苍颉篇》研究作了梳理综述‍‌‍‍‌‍‌‍‍‍‌‍‍‌‍‍‍‌‍‍‌‍‍‍‌‍‍‍‍‌‍‌‍‌‍‌‍‍‌‍‍‍‍‍‍‍‍‍‌‍‍‌‍‍‌‍‌‍‌‍。

  【关键词】《苍颉篇》 汉简 字书

汉字文化

  《苍颉篇》是在周代字书《史籀篇》的基础上编纂而成,为秦代丞相李斯所作,同时还有中车府令赵高作的《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的《博学》,此三篇均为当时所兴小学童蒙识字之书‍‌‍‍‌‍‌‍‍‍‌‍‍‌‍‍‍‌‍‍‌‍‍‍‌‍‍‍‍‌‍‌‍‌‍‌‍‍‌‍‍‍‍‍‍‍‍‍‌‍‍‌‍‍‌‍‌‍‌‍。 班固《汉书·艺文志》和许慎《说文解字叙》均有相关记载。 汉代,闾里书师合《苍颉》《爰历》《博学》三篇为一章:断六十字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称为《苍颉篇》。 《苍颉篇》原本早已亡佚,随着二十世纪敦煌、居延、水泉子、阜阳等地的遗址及墓葬中陆续发现《苍颉篇》残简,这才为我们揭开了这个神秘的面纱。

  一、《苍颉篇》的文字释读、词义训诂

  《苍颉篇》是一部小学字书,自发现以来,学者就对其进行相关研究,文字释读、词义训诂一直是学者进行的基础工作。 见于北大汉简《苍颉篇》简15原释为“秿”的字,李家浩先生改释为“秭”; ②简5其形为原释为“”当改释为“媿”; ③简18“美数券契”应从胡平生先生释为“弄数券契”; 简文“海内并厕”之“厕”训为“混杂、杂置”之义,似乎还不够精准,古书中也并没有“并杂”“并厕”之词,当改训,“海内并厕”当读为“海内并集”。 ④

  张存良先生根据北大汉简《苍颉篇》校正阜阳汉简中的一处释文,“尃庚”当校正为“傅庚”; 根据水泉子汉简《苍颉篇》对读阜阳汉简中“盶嵬”应为“阮嵬”之误解,读为阮嵬,即崔嵬之义,同时对“霸暨傅庚”进行释义。 阜阳汉简《苍颉篇》C009“宾剿”作“赏剿”,应校正。 阜阳汉简整理者释文作“□”,按据图版,所谓“”所缺并非右旁,而是左旁,此字可隶定作“”,张传官先生根据北大汉简《苍颉篇》简59有“星晨纪纲”一句,确认“”应即“纪纲”之残。 此外,白军鹏先生在《习字简中的 <苍颉篇>首章及相关问题》一文中对《苍颉篇》习字简首章相关字进行整理、释读,颇有建树。

  二、《苍颉篇》的版本、年代研究

  据《汉志》所载,汉人改《苍颉篇》是在汉初,而且似乎只改动了一次。 出土汉简《苍颉篇》证明可能并非一次,版本、年代研究一直是学者探讨的热点。

  白军鹏先生在《〈苍颉篇〉的两种汉代版本及相关问题研究》中根据出土文献研究资料,认为汉人改动《苍颉篇》极有可能是两次,因此也就形成了“断章”前及“断章”后两大版本系统。 白军鹏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汉初的修改与王朝的更迭几乎同步,而汉初的这次修改是否包含“断章”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白军鹏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阜阳简”“北大简”并非“闾里书师”所改之本的结论。 居延汉简所载则为“断章”后之本。 在斯坦因二探、三探所发现的汉代简牍中,一部分未被刊布的以《苍颉篇》内容为主的习字简,根据其部分内容的联缀即为“居延汉简”第五章的内容,从其内容上肯定为“断章”后本。 “水泉子汉简”亦符合《汉志》所谓的“断六十字为一章”。

  周飞先生亦持此观点,在《出土〈苍颉篇〉版本探讨》一文中有详细的论述。 对北大简、阜阳简、居延简、英藏简、水泉子简分别进行比较,虽然“北大简”和“阜阳简”均非“断章”之本,但也有不同。 “北大简”和“居延简”较多地体现秦代本子的面貌。 周飞先生认为,“北大简”与“阜阳简”的这些不同应该是产生于“断章”之前。 张存良先生与二位先生所持观点并不完全相同,与孙淑霞先生在《 <仓颉篇>研究综述》中所总结出的结论也不完全相同。

  关于《苍颉篇》的年代问题,白军鹏先生论述到:最好的解释便是“阜阳简”与“北大简”抄写时,汉人尚未对《苍颉篇》做出“断章”的改动,我们猜想“断章”的时间大概为西汉中期,大致相当于武帝晚期,略晚于我们所见的“北大简”及“阜阳简”的抄写年代。 “阜阳简”与“北大简”年代均较早,前者下限也在文帝时,后者则不晚于武帝中期; 而“居延简”“习字简”“水泉子汉简”则均晚于以上时代。 白军鹏先生亦持此观点。

  周飞先生通过对具体字形的举例分析,认为北《苍》中不少字与小篆明显相合,而与同时期的汉简文字有别,并根据这些“很可能是直接从篆文隶定而来”的字形,推测北大简《苍颉篇》直接转抄自秦本,同时为适应当时政治形式更改个别字词。 北大简、阜阳简字体优美,抄写时代均不晚于汉武帝时期,而英藏简、居延旧简、水泉子简为闾里书师改造本,时间为汉武帝以后。

  陈文波先生似乎不太赞同此看法,提出在目前情况下文字形体和书法风格是考察北《苍》抄写时代的最佳视角,认为它的抄写时代为西汉中期偏晚,未必不晚于武帝朝,并对此展开详细论述。

  三、《苍颉篇》对比研究

  北大汉简《苍颉篇》的问世,学者以此为对比参照,对以往汉简进行整理研究。水泉子汉简中的“开灸疾偷廷。 婴”,抱小先生根据北大简将其断句为此。 周飞先生在《北大简〈苍颉篇〉初读》一文中根据北大简简8、简9的内容猜测阜阳简“兼天下,海内并厕,饬端修灋,变□ C2”在“海内并厕”之后少了“胡无噍类,菹醢离异,戎翟给賨,百越贡织”四句。 他还在该文中举出具体例证说明,北大简与阜阳简的区别主要在于文字方面,而这些区别都是比较小的。

  但北大简与阜阳简中很多相同的地方更值得我们关注,即“北大简与阜阳简中有些字的共同点体现出与秦文字不同的特点,这些文字上的共同点,与文句上的一致,让我们相信北大简与阜阳简所据的原本在内容上应当是非常接近的”。周飞先生根据北大汉简的整理研究,对阜阳汉简《苍颉篇》进行缀连与形制蠡测。 此外还有秦桦林、张存良、张传官等先生都有相关研究。

  四、综合研究

  《苍颉篇》作为传统小学字书亦保存了大量汉代文献用字,是研究汉代词义训诂的重要文献资料。 黄潇潇在《出土简牍文献〈苍颉篇〉与〈说文〉对比研究》中将其与《说文》对比进行研究,主要提出出土简牍文献《苍颉篇》印证《说文》释义和出土简牍文献《苍颉篇》印证《说文》字形两点。

  杨振红、单印飞在《北大汉简〈苍颉篇·阔错〉的释读与章旨》中通过研读北大藏《苍颉篇》后形成一个基本认识,即《苍颉篇》各章均有章旨即主题思想,虽然囿于体裁,内容稍显松散,跳跃性较大,但仍可以看出整章内容围绕章旨展开,句子之间文义有承启关系。

  许文献在《北大汉简〈苍颉篇〉读札──“橘柚葽苞”小考》中举例说明北大简书法风格。周飞在《北大简〈苍颉篇〉初读》中研究得出:《苍颉篇》应当是通篇隔句押韵的,即偶数句押韵。 奇数句或奇偶句之间押韵的情况应属巧合,而非有意为之。

  张存良先生在《〈苍颉篇〉的版本、流传、亡佚和再发现》谈到汉代不只是改编、续作《苍颉篇》,还有为《苍颉篇》作注,梳理了《苍颉篇》的流传到亡佚,亡佚时间主要有“隋唐说”和“两宋说”,总结出《苍颉篇》亡佚的三点原因:所收之字多为古字,难识难写,佶屈聱牙,越到后来越发不适合童蒙诵读和传写,极大地影响了它的传播和接受; 收字太多,超出一般人的接受程度; 注释本的出现。

  此外学者还根据出土汉简校读传世训诂典籍错误。 《说文》衣部:“裞,赠终者衣被曰裞。 从衣,兑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按此字仅见《汉书·朱建传》‍‌‍‍‌‍‌‍‍‍‌‍‍‌‍‍‍‌‍‍‌‍‍‍‌‍‍‍‍‌‍‌‍‌‍‌‍‍‌‍‍‍‍‍‍‍‍‍‌‍‍‌‍‍‌‍‌‍‌‍。 盖襚之或字,浅人所增,非许本书所有也”,认为此字是“襚”的异体字,仅见与《汉书·朱建传》,应不是许慎《说文》原文,而是后人妄增的。 北大简简12的“裞”,胡平生先生将其改释为“裞”,杨振红、单印飞先生从之。 根据今天所能见到的材料看,段玉裁的判断有失审慎,现在北大简中也出现此字,不仅反证许慎《说文解字》中确有此字,并非“浅人所增”,而且应是汉代用字。

  抱小根据北大汉简及水泉子汉简《苍颉篇》校正《易林》中的一个误字。 《易林·萃》之《节》云“针头刺手,百病瘳愈。 抑按扪灸,死人复起”,受周飞先生《易林》“抑按扪灸”与《苍颉篇》简3“抑按启久”非常相似的启发,认为“抑按扪灸”之“扪”应即“开”之误字。

  文学论文投稿刊物:《汉字文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学术期刊。自创刊之日起,一直坚持锐意进取、兼容并收、实事求是的办刊理念,由于其态度严谨、积极创新、观点新颖等创刊特点,获得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在国内刊物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

  五、结语

  近五年的《苍颉篇》研究是对过往汉简《苍颉篇》研究的延续,在此基础上学者还对其抄写年代、版本,流传等展开了研究。 出土汉简《苍颉篇》研究不仅为传统小学字书提供了参照,更开拓了上古汉语研究的方方面面,还有更多有价值的有待我们去发现。

  作者:童 悦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