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基于钢琴音乐艺术在中国戏曲音乐传播中的意义分析> 正文

基于钢琴音乐艺术在中国戏曲音乐传播中的意义分析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7-13 11:51

本文摘要:【摘要】戏曲艺术作为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星,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大众普遍对短小精悍的视频以及各类吸睛咨询情有独钟,对于中华古老的戏曲文

  【摘要】戏曲艺术作为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星,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大众普遍对短小精悍的视频以及各类吸睛咨询情有独钟,对于中华古老的戏曲文化,其被关注度极低。唱、念、做、打等技艺因学习难度大,耗费时间多,因此曲艺从业者以及传承者的人口基数逐渐下降。虽然处于新时代,但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当代人不能将其丢掉,反之要将祖先遗留的东西进行进一步传承与发展。本文针对钢琴艺术与中国古典戏曲融合的可行性以及其将会带来的重大意义进行了相关分析,希望对于中国曲艺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钢琴;戏曲;意义分析

北方文学

  随着国家近些年来的飞速发展,我们前进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国门开放的口子也越来越宽,各大企业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模式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式踏上了复兴号。除去经济贸易外,还能清晰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在文化方面我国采取兼容并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对于文化交流的开放政策使得我国的文化领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如此局势下,大部分国民已经能接受西方文化以及欣赏西方文化,因此,可以考虑在中华古典文化的传承中加入西方文化艺术,以此来缓解部分国粹的传承危机,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一、中国曲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对于中国曲艺行业的发展,可用“不容乐观”四个字来形容。传统时代中,大部分人民靠手艺活命,所以大众普遍十分重视手艺,类似于木匠、泥瓦匠、器匠以及文化方面的快板书、大鼓书、戏曲等等。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相比于当今时代,古人活命要靠手艺。再说回当下,当代教育水平大幅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彻底使我国走出了文盲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开始出现种种错误。一纸好文凭可以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好的工作条件,但是相对较差的毕业文凭要进入大企业的视线十分困难。中国相声演员郭德纲有言:“我可以允许自己的孩子没有文凭,但他不能没有文化。”

  此言反映出了中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于社会新动力的评测不应再只看那一纸文凭,而要全方面考量一个人的能力以及文化水平。要分析曲艺界发展现状,为什么首先对中国的教育进行分析呢?国家的发展需要年轻力量的不断注入。国家的发展是 多方面的,包含艺术文化在内,但整体来看,若在一个人受教育的前期不能对其多元化能力进行培养,那么在其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变成学习机器、得分机器。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早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新课程改革方法重新界定了学生受教育形式。由此看来,国家文化的传承可谓有了一定的基础力量[1]。于上述基础上再对国家曲艺界现状分析,其结果便不会引人瞠目。

  当下时代来看,曲艺界已经初步度过传承艰难的阶段。学习戏曲艺术的人数在逐年上升,但曲艺类用人单位相对较少,因此这些国粹传承者日后的工作问题还未得到解决,脱离曲艺传承本身而言,信息化时代中,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需求逐渐偏向快与准二字,大家只顾低头赶路,便无闲暇时间去欣赏艺术。

  导致了曲艺类节目受众少的问题,受众的数量直接与演出单位利益相关,而利益又和曲艺从业者有着直接联系。由此看来,受众问题才是曲艺类传承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2]。总而言之,此类现象的存在说到底还是人们思想意识方面存在问题;只认识到其重要性,而传承的事就甩手交给别人。那么“别人”到底是谁呢?由此观之,我国的曲艺文化全面复兴与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弘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钢琴与中国戏曲艺术结合产生的互推作用

  中西方文化交融是必然趋势,但交融后的文化依然要求发展。类似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我国本着互利共赢的态度同世界合作。同样,差异性文化汇聚后也应找到使二者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办法。下面以钢琴艺术与中国戏曲艺术结合产生的互推作用为例进行详细论述。

  (一)钢琴演奏中融入戏剧元素。

  钢琴弹奏出来的音乐常常让人感受到一种端庄、高雅的艺术气息。反观中国戏剧,其充满着浓厚的地域特色:河北梆子、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昆曲等一系列曲种以不同的唱腔讲述着中国故事。虽然上述两种艺术形式看似没什么交集,但音乐往往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而且戏曲艺术形式中应用到多种乐器进行伴奏,其融入钢琴演奏的可能性更高。先来讨论在钢琴演奏中加入戏曲元素:在钢琴演独奏过程中加入戏曲风格元素,使钢琴曲表现出属于中国戏曲的腔调以及韵律结构特点。

  不得不说,此种融合模式确是艺术创作上的大胆革新。也是在寻找二者融合点之路上艺术家们迈出的重要一步。此种模式并非只是空想,在第一届帕拉天奴杯中,钢琴演奏比赛部分,获得一等奖的《皮黄》作品就取材于京剧中的音乐元素,以及二等奖作品《生旦净末丑》中也包含着许多戏曲元素。这再一次说明了二者融合极具可能性,音乐艺术不应有国界限制以及文化艺术的传承中需要加入创新性内容。因此,在西方文化艺术已经对中国产生较深影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可以以此为新路径,走下去,走出去。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融创新。

  (二)戏曲作品尝试以钢琴音乐艺术形式伴奏。

  上文讲述了在钢琴演奏中加入戏曲元素的可行性以及此种模式产生的作用。那么接下来将二者主客位置进行调换,再次对钢琴与中国戏曲艺术结合产生的互推作用进行论述。在钢琴弹奏作品中加入戏曲元素的尝试可谓十分成功,对于利用钢琴为戏曲艺术伴奏的模式,同样早有前辈进行了相关尝试。以钢琴伴奏的《红灯记》作品可谓别有一番风味,同时,此部作品也为钢琴艺术与中国古典曲艺类艺术的融合开了先河,且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绩。传统的戏曲伴奏多采用板胡、三弦、唢呐、鼓板、大锣等乐器,从形式上分即为弦乐、吹奏乐、拨乐以及打击乐,由此可见戏曲艺术的配乐形式多样。通常而言,一出戏曲节目的完成表演需要用到大量伴奏人员,而且对于乐师的技艺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结合上文中对于中国曲艺界现状分析的内容来看,既然曲艺对人才的需求量不高且用人标准严格[3],基于此种情况,以钢琴艺术形式为戏曲伴奏无疑是为曲艺界面临的尴尬处境找到了新的出路。作为西方乐器之王的钢琴加入中华曲艺界这个大家庭,必然能提高戏曲艺术喜爱者的人口基数。在使戏曲配乐更加圆滑的而且层次感丰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伴奏音乐与演出布景的契合度。此种模式对于曲艺界良性循环,向前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三、钢琴艺术的加入对于中国曲艺行业的传播与传承的具体办法

  在文化多元开放的时代,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也要推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走出去的过程就是艺术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那么文化在国人之间的推广,可以看作文化对内传播的过程。无论对外还是对内,应关注的问题的本质还是“传播”二字。上文中已经论述了钢琴与中华传统戏曲文化融合的可行性。接下来从“怎样传播”的角度进行论述。对于戏曲音乐本身,究其根本其还是属于人类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对于曲艺类人才的培养还是要十分重视的。传统的艺术传授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为主,教师通过亲身示范让学生感受曲目中人物的动作、形态、心理以及不同的故事环境,不同的人物表现的唱腔的不同。

  正因为国粹的此种特点,使得学员学戏耗时长的特点,也正是因为时耗问题,部分戏曲爱好者放弃了学戏甚至始终不敢迈出第一步。相比于此,作为西方“乐器之王”的钢琴则不然,其音调旋律不仅高雅优美,而且学习时长也相对戏曲较短。此处并未否认戏曲艺术以及其伴奏形式,只做比对说明。钢琴具有固定的音高,有助于强化学生音准以及节拍韵律等方面的音乐水平。其实,早在20世纪,豫剧对于学员发生的训练就已经应用到了钢琴这种乐器,这从侧面体现出了钢琴对于戏曲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而言,相比于中华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人们对于钢琴艺术的理解程度似乎更高一等。主要还是由于钢琴音乐艺术更接近现代化,并且符合大众审美以及其对于潮流的追求。因此,戏曲艺术就不能再停滞不前,积极融入新时代精神与特色艺术形式。在此基础上戏曲艺术国际化的进阶方式方法,不断促进戏曲音乐在本国或是异域别国的传播深度与广度[4]。

  四、钢琴艺术对于戏曲传播的积极影响

  谈到积极影响,其实全篇多处都有涉及,在此进行汇总说明:传播与传承既相互包容又各自独立。对于传播,更多的是文化“走出去”,而传承二字则更多地体现在国人身上。对于引进来的钢琴艺术,将其与中国曲艺形式进行结合从而使传统艺术焕然一新,这对于引进来的文化与我国固有的文化都是一种很好的传播,同时,二者的结合更有利于我国文化的“走出去”,因为融入的西方元素同样易被西方朋友接受。从自身方面考虑,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更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这也是当今最为重视的一个环节。好的文化以及艺术形式不在少数,但真正合格的传承者少之又少,融入钢琴艺术形式正好缓解了此种危机,其对于中华古典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意义非凡。

  戏曲艺术论文投稿期刊:《北方文学》创刊于1950年,由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主管的全国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23-1058/I,国际标准刊号:0476-031X,邮发代号:14-1,国际代号:M237,每月1日、15日、25日出刊。

  五、结束语

  综合上述内容而言,我国在戏曲行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不足,但国家以及人们均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做着积极地调整。对于钢琴音乐艺术形式与中华传统戏曲艺术相融合的尝试,可谓十分成功并且二者的融合依旧在被进一步推进,以期找到更多的结合点,促进戏曲的异域传播与艺术发展。在今后的中国戏曲音乐传播与发展之路中,钢琴艺术还将起到更大的作用。同时,通过此案例,也应拓宽思路,寻求新的中西方文化艺术结合形式,从而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打开新局面。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淑萃.我国钢琴作品中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J].黑河学院学报,2020,011(003):160-162.

  [2]雒晓燕,王丹.中国钢琴音乐中戏曲元素的借鉴与应用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000(001):253-253.

  [3]陈浩,王展妮.戏曲元素在我国钢琴音乐中的运用[J].长江丛刊,2018,000(001):30-30.

  [4]金美廷.当代钢琴艺术在中国戏曲音乐传播中的重要作用[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9,000(006):138-139.

  作者:周靓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