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这篇美学论文投稿发表了美学视角下《荆棘鸟》(节选)翻译研究,接受美学是西方文学理论中的重要流派,《荆棘鸟》是一部著名的文学作品,作者意图以与其他译本不同的视角来重视原著,在接受美学理论下对原著进行重新翻译。
这篇美学论文投稿发表了美学视角下《荆棘鸟》(节选)翻译研究,接受美学是西方文学理论中的重要流派,《荆棘鸟》是一部著名的文学作品,作者意图以与其他译本不同的视角来重视原著,在接受美学理论下对原著进行重新翻译。
关键词:美学论文投稿,美学视角,荆棘鸟
一、翻译任务描述
《荆棘鸟》的作者考琳?麦卡洛,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在1977年,《荆棘鸟》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国际畅销小说”。《荆棘鸟》是一本家世小说,以牧场主的女儿梅吉与罗马大主教拉尔夫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目前,关于《荆棘鸟》的研究大多属于文学性质的,很少有学者涉及它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研究。虽然《荆棘鸟》已被翻译成数个译本,最为大家认可的要数1990年曾胡的译本了,但是20多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的阅读心理也发生了变化。曾胡的译本与现时代的语言习惯产生了差异,译本也有些落后。因此,本译作对文学创作和理解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时代意义。
二、理论框架
接受美学,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是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2O世纪6O年代.以姚斯和伊瑟尔为杰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在现象学和哲学阐释学的基础上创立了接受美学。
1.期待视野
翻译是“一个用一种语言的口语或书面语形式替代另一种语言的口语或书面语形式的实践过程” [1]。从上面对翻译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为了客观地再现原文的形式与内容,译者必须认真仔细地“吃透”原文。要想忠实地再现原文的风貌,译者必须首先充当一名忠实的读者。然而,由于读者在阅读之前或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不同的译者会创作出形式和内容上有明显差异的译文。接受理论认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具体的作品之前。都已处在具备一种先在理解结构和先在知识框架的状态,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
2.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
根据接受美学和翻译学的观点,文本应定义为未被读者解读前的文学作品。源语文本具有双重属性:决定性和开放性。决定性属性指的是文本的既定意义。源语文本的词语、句子,以及搭配表达了作者的意向,对译者起到限制作用。文本是决定翻译的基本因素。文学作品实际表达的意义可能与作者真正的目的并不相同。而且,鉴于语言的抽象性特征,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文本。伊塞尔宣称:“文学作品就有两个极点,我们称之为艺术极点和美学极点。所谓艺术极点是指作家创作的作品;所谓美学极点就是由读者完成的实现过程。” [2]文本的所有意义应该存在于读者的实际阅读活动中。根据伊瑟尔的观点,意义并非包含于文本自身,而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
三、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翻译案例分析
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对比英汉语言的差异,运用了一系列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下面笔者举了几个具体的例子。
1.词的翻译
(1)隐含意明了化
①Solid Victorian furniture filled the rooms to overflowing,smothered in fine red dust.译文:满屋子结实的维多利亚家具多的用不了,上面布满了红色的灰尘。
在用词方面,汉语更倾向于具体化,而且习惯用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在例①中,“overflowing”在字典中意为“过剩的、溢出的”,但笔者在这里翻译成“多的用不了”。“smothered”意为“窒息、闷死”,笔者翻译成 “布满”。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得知“多的用不了”和“布满”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而且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原意。
(2)词性转化
②But,as the women found to their disgust,the lavatory was nothing more than a hole in the ground some two hundred yards away from the house,and it stank.译文:但是,令女人极度厌恶的是厕所,在距离房屋大概200码的地方,只是在地面上地面上挖了个洞,而且还臭气熏天。
在第二个例子中,“stank”是一个动词,它意为“发出恶臭”,但是这里笔者将动词转化成形容词,把“stank”译为“臭气熏天”。
2.句子的翻译
(1)句子的引申
③One superlative song,existence the price.But the whole world stills to listen and God in His heaven smiles.译文:荆棘鸟血流尽了,它超脱了痛苦,一曲最美妙的歌声也戛然而止。然而,整个世界仍在静静的聆听着,上帝也在天堂微笑着。
例子中的“One superlative song,existence the price.”这一句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翻译过来就是“一首最动听的歌曲,存在价值”,显而易见,这样翻译并不符合原文的感情基调。目前,关于题记的翻译版本有很多,接受美学中的文本不确定意义则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情感,所以不同的译本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题记中讲述了一个有关于荆棘鸟的悲怆凄凉的传说。为了迎合原作者的思想感情,笔者此处将译文改为“荆棘鸟血流尽了,它超脱了痛苦,一曲最美妙的歌声也戛然而止。” (2)主动被动转化法
“英语和汉语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在英语中,凡是不必、不愿或无从说出施事者时,句子多用被动语态表达;有时为了强调被动动作,为了使行为方便、叙述客观、措辞得当、语气委婉等,往往也用被动语态。所以,被动语态在英语中极其常见。相比之下,汉语被动语态使用范围狭窄得多。因此,英译汉时,原文中不少被动语态的句子需要做出转换处理。” [3]
④ From some of these the sheep and cattle had to be protected,especially when they dropped their young.译文:羊群和牛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被这些凶猛动物袭击,尤其是当它们丢失幼崽的时候。
第四个例句中,原文“the sheep and cattle had to be protected”使用的是被动语态,当保留被动语态形式直接翻译成中文则是“羊群和牛群必须受到保护”。毫无疑问,译文忽略了汉语规律,未免显得生硬艰涩,目标读者不会欣然接受此种译文。原文例句的后半句的主语“they”指的就是“羊群和牛群”,这里使用主动语态更能够突显语言的生动性。所以,笔者这里把被动语态转化成主动语态,译为“羊群和牛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被这些凶猛动物袭击”。
(3)运用四字格
⑤ “I’m not used to being on friendly terms with a priest.In New Zealand they kept themselves very much to themselves.” 译文:“我还不习惯如何跟一个神父友好相处呢。在新西兰,他们总是独来独往。”
例⑤中的短语“they kept themselves very much to themselves”,笔者翻译为“独来独往”。
⑥ Sometimes they spent days on end in the saddle,miles away from the homestead,camping at night under a sky so vast and filled with stars it seemed they were a part of God.译文:有时候,他们在离家宅数英里的地方消磨数日,晚上露宿在星斗灿烂的无垠苍穹下,他们仿佛成了天上的神仙。
例⑥中,笔者把“under a sky so vast”和“filled with stars”翻译成“星斗灿烂”和“无垠苍穹”。
四字格是汉语书面表达语中常见的一种表达形式,被人们广泛使用,几乎成为了汉语文章的一大特色。正因为四字格有着它鲜明的特点,“从内容上讲,它言简意赅;从形式上讲,它整齐匀称;从语音上讲,它顺口悦耳。”[4]从以上几个例句可以看出,笔者大量使用四字格,发挥了译入语的优势,增强了译文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四、结语
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意识到翻译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结果,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包含了原作、原作者、译作、译者以及读者在内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其中,作为接受主体的目标读者远远不只是简单的文学读者,而更是一个能动的主体,重视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者应该照顾到目标读者群体的整体语言文化水平,灵活处理英汉语的差异。
推荐期刊:《艺术研究》(季刊)创刊于2004年,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主办的艺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面向全国艺术类高校及艺术界人士,突出学术性,为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创作、艺术教学提供探讨平台。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