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医学论文》 针灸治疗干眼的诊疗特点以及方法> 正文

针灸治疗干眼的诊疗特点以及方法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9-01-14 09:59

本文摘要:这篇医学论文发表了针灸治疗干眼的诊疗特点以及方法,干眼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泪液分泌异常的眼表疾病,包括眼部不适症状、视力变化和泪膜不稳定,潜在的眼表损伤和眼部炎性反应。结论:针灸治疗干眼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干眼

  这篇医学论文发表了针灸治疗干眼的诊疗特点以及方法,干眼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泪液分泌异常的眼表疾病,包括眼部不适症状、视力变化和泪膜不稳定,潜在的眼表损伤和眼部炎性反应。结论:针灸治疗干眼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干眼的文献,探讨其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医学资源数据(VIP)、万方数据库以及PubMed中针灸治疗干眼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的选穴特点、针灸方法、频次、疗程、疗程间隔、对照组、疗效、随访和安全性等。结果:共纳入106篇文献,针灸治疗以针药结合或单纯毫针针刺治疗为主,药灸应用也比较常见;针灸临床治疗干眼常用的取穴方式多為辨症状和辨病位取穴,占83%;常用穴位以睛明、攒竹、瞳子髎、太阳、丝竹空等眼周穴位为主;治疗频次1次/d常被使用,占53.78%,治疗时间以4周或30 d常见,占46.23%;对照组设置多为人工泪液点眼,是国际公认的有效药物;针灸疗法治疗干眼的疗效评价多以主客观指标结合评价为主,多数以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泪液分泌量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减少为有效;随访中均无症状反复,疗效具有稳定性;所有文献报道针灸组均无不良事件报道,说明针灸治疗安全可靠。

  关键词:医学论文发表,文献分析;取穴;综述;诊疗特点;临床研究;疗效

医学论文发表

  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干眼的发病率约为5.5% ~33.7%[3],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0.6% ~30.0%。年龄、性别、地区和诊断指标的差异,使干眼的发病率差别较大。引起干眼的因素很多,嚴重的空气环境污染、过长时间接触视频终端、滥用眼药都可导致干眼。干眼最常见的症状有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视力波动等,严重者可导致视力明显下降,不仅会导致巨大的经济负担,也会导致生活不方便,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生命质量,使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社会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影响。

  干眼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是人工泪液,非药物治疗包括手术、泪道栓塞、心理疏导、物理疗法、健康指导、湿房镜及硅胶眼罩等。药物疗法对于重度干眼治疗疗效欠佳,并且药物治疗会产生很多的不良反应。手术疗法有严格的适应证,而且操作不当可能损伤眼周的血管和神经,也有导致泪道感染或功能迟钝的可能。针灸具有起效快、价格低廉、简单便捷、不良反应小的特点,是传统治疗手段,它不仅能改善干眼患者的多种不适症状,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有效控制病程进展、恢复正常眼表结构、改善视力。鉴于目前针灸治疗干眼病的方法不一,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评价性综述,分析总结该病的针灸诊疗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检索以下电子数据库:中国知网(1979—2017年),万方数据库(1979—2017年),维普医学资源数据(VIP,1979—2017年),PubMed(1979—2017年)。

  1.2 检索策略 必须包括在内的检索词如下:干眼(dDry eye)、针刺(Acupuncture)、针灸(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灸(Moxibustion)、温针灸(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电针(Electroacupuncture)、腹针(Abdominal Acupuncture)、头针(Scalp acupuncture)、耳针(Auricular Acupuncture)、足针(Aciculum)、梅花针(Plum Blossom Needle)、叩刺(Tapping)、穴位注射(Point Injection)、穴位贴敷(Acupoint application)、揿针(Press needle)、埋针(Embedding needle)。

  1.3 纳入标准 入选的文献为针灸治疗干眼的所有临床研究文献。

  1.4 排除标准 综述、机制研究和动物实验类文献不予纳入。

  1.5 数据库的建立 本文通过对电子数据库中的检索词进行逐次检索,最终对检索的结果进行合并,并剔除一些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和不合格的文献,共入选相关文献106篇,其中中文期刊文献96篇,学位论文6篇,英文文献4篇[5-8]。其中随机对照类文献75篇(英文2篇),半随机或未随机类文献14篇,观察性研究(无对照)类文献27篇(英文2篇),考虑随机对照类文献占绝大多数,所以临床研究质量相对较高。

  1.6 数据分析 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取穴特点 除外特殊针法穴位外,出现穴位共43个,使用10次以上穴位有:睛明占71.7%(76/106),攒竹占66.0%(70/106),瞳子髎占63.2%(67/106),太阳61.3%(65/106),丝竹空49.0%(52/106),承泣43.4%(46/106),四白29.2%(31/106),合谷26.4%(28/106),三阴交23.6%(25/106),足三里19.8%(21/106)。

  结果显示:睛明、攒竹、瞳子髎、太阳、丝竹空等穴位在干眼的治疗中是经常被选用的穴位。选穴方式多是辨症状、部位取穴。106篇文献中仅18篇以中医辨证选穴,占17.0%(18/106);88篇采用辨症结合辨病位选穴,占83.0%(88/106);以上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干眼的选穴方式以辨症结合辨病位为主。通过临床研究文献得知,针刺疗法在干眼的治疗中,取穴多以眼周局部取穴为主。虽然也有远端取穴,绝大多数是局部取穴结合远端取穴。只有1篇[9]文献是单纯远端取穴,其余文献都是局部取穴或者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这提示在针刺治疗干眼的选穴时,医生往往倾向于选择病变局部的穴位。除了常规穴位外,有按照解剖位置取穴的文献,如蝶腭神经节[10-11]、上、下泪点、泪腺附近的解剖位点[12];有根据经验在已有穴位基础上,在穴位周围取穴者,如上睛明(睛明穴上2分)、下睛明(睛明穴下2分)、新明(位于耳垂后皮肤皱折之中点,相当于翳风穴前5分)。

  2.2 针灸方法 针灸方法多样,涉及的种类有毫针、电针、温针、腹针、埋针、揿针、梅花针、耳针、艾灸、雷火灸、核桃皮眼镜灸和穴位贴敷。其中有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其中以针药结合应用较多,占42.4%(45/106);其他分别为单纯毫针针刺23.6%(25/106),针灸结合15.1%(16/106);单纯艾灸、温和灸、雷火灸占5.7%(6/106),核桃皮眼镜灸0.9%(1/106),电针2.8%(3/106),电梅花针0.9%(1/106),温针0.9%(1/106),电温针0.9%(1/106),揿针、埋针占1.8%(2/106),穴位贴敷0.9%(1/106),耳穴帖压0.9%(1/106),鬃针0.9%(1/106),放血疗法0.9%(1/106),耳针0.9%(1/106),强调手法占65.1%(69/106)。可见,干眼的针灸治疗中,以针药结合或单纯毫针针刺治疗为主,一定量文献中针刺配合使用艾灸,或者单独使用艾灸;梅花针叩刺、皮肤针、埋针、穴位贴敷这些疗法,痛苦小,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也得到一定的使用;多数治疗都强调针刺手法,说明使用一定手法,可以加强循经感传,疗效更佳

  推荐阅读:《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医学美容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医学美容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lw/18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