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本篇文章是由 《中国临床护理》 发表的医学论文,全面摘录中央和地方公开发行的医学类杂志中有关护理学方面的文献,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提供信息。特点是以文摘、简介、题录三种形式出现的二次文献。主要栏目:护理学基
本篇文章是由《中国临床护理》发表的医学论文,全面摘录中央和地方公开发行的医学类杂志中有关护理学方面的文献,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提供信息。特点是以文摘、简介、题录三种形式出现的二次文献。主要栏目:护理学基础、护理一般技术、康复医学护理、中医科护理、卫生保健护理、社区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
【摘要】 陈运生教授认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多由心火亢旺,或肝郁动风,或肺阴受损引起。临床主要从心、肝、肺辨证治疗,治宜清心泻火,或平肝熄风,或益肺养阴,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 陈运生;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治疗经验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好发于儿童期的神经精神疾病。临床以多发性抽动为特征,抽动见于面部,则为眨眼挤眉、张口抽动;抽动见于肢体,则为耸肩甩手,摇头踮脚,腹肌抽动;或不自主暴发性发声,如干咳、吭吭声,或秽语不能自控等。本病病程较长,常易反复发作,影响患儿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目前就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认为与精神因素、遗传因素、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特别是与多巴胺功能异常有关。治疗多选用泰必利等神经镇静药物,但多有一定的副作用。近年来,中医在治疗儿童抽动症方面有较大进展。陈运生教授治疗百余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取得良好效果。笔者从师学习及临床诊疗,对导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有所体会,现介绍如下。
1 发病注重五脏辨证
陈运生教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首重五脏辨证。认为儿童抽动症的发病,源于小儿心常有余、肝常有余、肺常不足的病理特点,反映了抽动症的发病基础和疾病的变化。小儿心常有余,心主藏神,心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如心经有热,可见精神表现异常,如夜睡多梦、神志不宁;如因饮食不当,或患儿素喜肥甘厚味,或过食辛辣炙煿,郁而化热,表现为神明受扰,心神不安,易于激惹,情绪烦躁等。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的生理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机智灵敏。如肝失疏泄,或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兴奋状态,烦躁易怒、夜睡不宁等;小儿肝常有余,若小儿平素备受溺爱、父母百般顺从,或调养失宜,患儿突遇挫折,或课业过重,或遭受责骂,或所欲不遂等致情志失调,脏气失和,气机不畅,则为抽动之症,表现为摇头歪颈、耸肩甩手、腹肌抽动、踢腿踮脚等。中医学认为“风胜则动”,《内经》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结合抽动的特点,辨识其动属风,是为肝郁化热,引动肝风。肺主宣发,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可将卫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以充养身体,温润肌腠和皮毛。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小儿肺常不足,故肺金为病,则金鸣异常,如皱鼻、吸鼻等,或发声性抽动,如清嗓声、吭吭声、吼吼声、或秽语不能自控等。
2 辨治注重清心、平肝、益肺
心经有热则表现为心神不安、神明受扰、易于激惹、情绪烦躁等。心火亢旺致心失所养、心神不宁、情绪烦躁,治宜清心泻火,陈老师选用自拟涤痰清心方治疗。方中黄连、莲子心、竹叶、生地黄清热泻火、养阴除烦、清心安神;胆南星、天竺黄、浙贝母清热化痰;石菖蒲开窍宁神;茯神健脾安神;天麻、僵蚕、珍珠母平肝熄风、化痰散结;甘草调和诸药。
肝主疏泄,疏泄太过则表现为神志兴奋、烦躁易怒、夜睡不宁。肝郁化热,引动肝风则摇头歪颈、耸肩甩手、腹肌抽动、踢腿踮脚等,治宜平肝熄风、清热化痰,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方中黄连清热泻火;钩藤、石决明、牡蛎、珍珠母平肝潜阳、清热熄风。胆南星、天竺黄、浙贝母清热化痰;石菖蒲、陈皮、半夏化痰开窍;茯神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儿童抽动症因心火亢旺,或由肝失疏泄,致气郁化火,损伤肺阴,阴虚火旺,肺金受病者,治宜益肺,佐以化痰之品,陈老师选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养阴生津,清热润肺;天竺黄、浙贝母、菊花、僵蚕、天麻清热化痰、平肝熄风;扁豆、甘草养胃益气。
3 平时注重预防与调护
陈运生教授重视儿童抽动症的预防和调护,认为宜合理喂养,注意儿童心理调护。训练患儿有规律地生活、学习,不宜过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和游戏机。对患儿抽动症的行为及学习等进行耐心地帮助与训练,做到循序渐进,不责骂,不体罚,稍有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保证患儿营养,补充蛋白质、水果及新鲜蔬菜,避免食用有兴奋性和刺激性的饮料和食物,避免过食辛辣炙煿的食物。
陈教授根据中医整体辨证观念,结合脏腑辨证,从心、肝、肺三脏诊治,在临证治疗时,悉心遣方,关爱患儿,并教导家属树立信心,鼓励患儿配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深受好评,亦显示出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优势。
4 病例介绍
患儿黄某,男,6岁5月,2006年12月就诊。患儿眨眼张口、摇头耸肩近3月,伴夜睡磨牙,情志易于激惹,秽语不能自控,加剧半月。患儿素喜肥甘厚味,过食辛辣炙煿,小便短赤,大便如常,舌质红赤、苔薄少津。脑电图检查正常。诊断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证属心火亢旺,治宜清心泻火、豁痰安神。选用涤痰清心方加减:黄连6 g、莲子心10 g、竹叶6 g、生地黄10 g、胆南星6 g、天竺黄9 g、浙贝母10 g、石菖蒲10 g(后下)、茯神10 g、天麻6 g、僵蚕10 g、珍珠母(先煎)15 g、生甘草6 g。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共200 mL,分两次服完。复诊见患儿张口、摇头、磨牙等明显减少,仍有耸肩、眨眼,遂去竹叶、茯神,加葛根10 g、杭菊花10 g,继服15剂。再诊时其母诉患儿眨眼、耸肩明显减轻,余症消失。一般情况尚可。后因食煎炸爆炒食物,又有复发迹象,故继续服药1月,诸症消除。3月后回访,其母亲诉患儿未发生抽动症状。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lw/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