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医学论文》 护理论文血液科护理安全管理应用> 正文

护理论文血液科护理安全管理应用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6-07-12 16:25

本文摘要:血液科护理安全纠纷近年呈上升趋势,作者在这篇护理论文中提出安全管理的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让患者满意,让纠纷远去。 《 护理与康复 》(月刊)创刊于2002年,是浙江省卫生厅主管、浙江省护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护理技术类期刊,以传递护

  血液科护理安全纠纷近年呈上升趋势,作者在这篇护理论文中提出安全管理的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让患者满意,让纠纷远去。 《护理与康复》(月刊)创刊于2002年,是浙江省卫生厅主管、浙江省护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护理技术类期刊,以“传递护理学信息,提高理论与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为宗旨。在广大作者的呵护,读者的支持下,坚持质量第一,面向临床护士,不断创新,持续稳步发展。

护理与康复

  医护人员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安全纠纷愈演愈烈,医护人员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尤其是在血液科,患者普遍面临治愈率低,治疗周期长的问题,为此患者及家属容易因病产生纠纷,从而引起安全问题,故而血液科护理人员更要确保护理安全,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护理流程和关键环节的管理。为此我们只有思想上重视,将安全管理意识贯穿于工作之中,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转变理念,增强风险意识,细致服务,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才能让纠纷远离我们。近2年来,该科将安全管理全面应用,患者的满意度由90%上升到99%,护理优质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纠纷起因,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应对措施,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针对血液科患者的特殊性和安全纠纷起因,结合实际工作,在患者住院全过程中实施PDCA管理,制定并全面落实各项防范对策。结果 有效地防范了自杀、意外坠床跌倒、管道相关问题、输血问题和压疮等现象引发的护理纠纷。结论 安全管理在血液科护理中有效应用,可大大消除护理纠纷隐患,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确保患者身心健康。

  [关键词] 安全管理;血液科;护理纠纷

  目前,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维权意识的提高,特别是法律意识的增强,病人住院时对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安全的要求逐年提高,医疗护理风险越来越大,导致护理人员安全纠纷增多。血液科由于科室特点,在被病痛折磨的病人及家属面前,护理人员所承担的风险尤为突出。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及时消除护理纠纷和积极预防安全隐患,是目前血液科护理中一项需要认真研究与执行的课题。下面将我科近两年来护理中容易出现的安全纠纷起因及安全管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血液科护理安全纠纷起因分析

  1.1 自残身体,严重者自杀

  血液病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是一个可怕的病种,其治疗过程痛苦漫长,治疗费用大,短期内治疗效果不确定,生活水准大幅下降,心理压力巨大[1]。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痛的加剧,家人的不耐烦,内心希望的破灭,在受到一点点小的刺激时会使患者情绪一落到底,夜深人静无人防护时就会选择各种方式自残身体,严重者自杀。一旦事件发生,会引发严重的安全纠纷。

  1.2 非正常跌倒、坠床

  血液病患者由于长期患病,且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身体处于乏力虚弱的状况[2]。由于患者怕自己成为家人或别人的累赘,在强烈的自尊心驱使下,过高的估计自己的体能,而不愿意他人的帮助、搀扶,尤其是夜间如厕时,导致非正常跌倒坠床机会增加。而一旦因此引起的骨折、出血等症状,病人家属会以此作为护理不到位的借口,故而攻击医护人员,安全纠纷因此而起[3]。

  1.3 管道相关问题,如意外拔管、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感染

  随着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科的全面展开,其带来的相关并发症也成为常见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相关的并发症,虽然经过沟通签字,反复的宣教,但是患者及家属仍会认为是医院的护理质量问题,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安全纠纷。

  1.4 不及时输血

  大多数化疗后的患者由于骨髓抑制可导致血小板减少,故而输血成为必要选择。输注血小板能显著减少因出血所致的危险。新鲜血小板的输注受到一些不定因素的限制,制备时间长,需提前预约,保存时间不长,对于临时性的需求很难当日满足。当输血要求不能满足时,患者家属就会以此责怪医护人员未及时输血而导致后续问题产生,若当时患者有其他有并发症,如重要脏器出血时,安全纠纷就会大幅升级。

  1.5 不按规程输血

  一些患者家属还特别关注血小板的采集期,对已保存2 d以上的血小板,认为输注后治疗效果不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会要求医护人员更换最近的血液,进而引发安全纠纷[4]。血液五项检测是必须在患者首次输血前采集检测的,以确定患者输血前体内是否有相关疾病。一些患者由于长期治疗,认为以往的采集已经证明自己没有这五种相关疾病,没有必要多花这些检测费,因而拒绝输血前常规检查,而现实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有传染性疾病,则很难区分是在输血前还是输血后患上的传染性疾病。而患者及家属一旦咬定是输血造成的疾病传染,安全纠纷因此而生。

  1.6 严重输血反应

  血液科患者由于多次反复输血,而且输血种类较多,变态反应性抗体可能在体内产生。一旦产生抗体后,再次输血时,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发生变态反应,即使护士在输血前遵照医嘱予抗变态反应药物,但是仍然会出现输血反应、甚至会发生危及生命的反应,尤其是输注血小板。一旦反应严重,安全纠纷不可避免。

  1.7 不遵医嘱行为

  血液病患者依据病情需要很多时候需采取限制性措施,如粒细胞缺乏患者需限制探视、不可带生菜进病房等,以避免交叉感染;又如血小板降到20 ×109/L以下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但有些患者不遵医嘱照常起床活动,甚至一些患者及家属向医护人员提出无理要求,如离开医院、上班等。一旦医护人员不按原则办事,简化工作程序,法律意识淡薄而答应患者要求,家属会以医护人员未尽告知及看护义务而引发安全纠纷。

  1.8 压疮

  压疮是血液科病人,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高发症状[5 ]。因此相关护理尤为重要,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病人及家属往往因疼痛、骨破坏等理由拒绝行防压疮护理,虽然经过科学的沟通及签字,但一旦发生压疮,安全纠纷因此而生。

  血液科由于患者面对的病情复杂,治疗期长,治愈困难,费用高昂等实际问题。患者及家属容易因为一些小的护理上问题,而引发安全纠纷。该科由护士长牵头,利用PDCA理论,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并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反复考核,每月通过RCA手法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真因,提出整改措施,让全体护士明确各岗位护士职责,充分理解血液科护理安全纠纷起因,强化安全管理及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护理问题,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2 安全管理在血液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如下

  2.1 分析护理安全纠纷起因

  每月组织全科室护士参加安全专题讨论,设身处地的站在患者的角度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纠纷起因,深刻认识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安全管理意识必须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安全管理成为常态化管理,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问题,防微杜渐,把每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2.2 依法行医,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目前医疗纠纷频发,依法行医举证责任倒置,迫切需要我们护理工作者树立依法办事、依法举证的法律意识,做到懂法用法,一切以法律为准绳。在护理工作中要有自我保护与安全意识。对不遵医嘱或护嘱的患者,应告知其后果并要求签字与留档,在法律上医患沟通单可作为医院已履行告知义务的证据。

  2.3 做好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权

  病房内,在显著区域张贴安全温馨提示;患者入院后,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责任护士及管床医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宣教安全事项,如做好有效陪护,不擅自离院出走,预防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等。进行医患沟通后签字并保存留档。针对患者的置管需要,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相关须知并签字保存;对于有自残身体甚至自杀倾向的患者,要事先告知患者家属,做好预防工作,减轻患者家属的压力感。

  2.4 沟通交流,消除患者心理障碍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建立安全管理、减少护患摩擦、防范安全纠纷的重要环节。血液病患者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比如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疑问,用患者能听懂的话解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其说明治疗计划,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到事前宣教,事后积极应对。对于个别不讲理的患者或家属,应心平气和地应对,不和患者及家属在言语上直接冲突。待患者及家属冷静后再沟通交流。针对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情绪,通过护士长查房及满意度调查表,及时查明原因,做好解释,把安全纠纷消灭在萌芽中。

  2.5 做好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是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法律依据。护理记录的书写必须遵循客观、公正、真实、完整等原则。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记录、治疗效果,病房巡视,重要告知等都要如实记录,重点告知可用护患沟通的书面形式签字留档。

  2.6 定期巡视、做好安全预案、完善安全措施

  护士长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结合血液科科室特点,做好安全预案,建立安全措施,采用专题学习、晨会强调及巡房中的现场指导等方式,反复灌输护理安全教育。鼓励科室护理人员要善于发现安全的隐患,不断丰富安全预案,将各种安全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已发生的安全纠纷,要与责任人及科室全体护士一起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修订完善流程,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lw/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