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政法论文》 以马克思主义丈化观引领的大学丈化建设探析> 正文

以马克思主义丈化观引领的大学丈化建设探析

所属分类:政法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4-02 16:41

本文摘要: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丈化观引领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并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包容性、实践性、多样性和超越性特征,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提供动力之源。文章在解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大学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丈化观引领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并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包容性、实践性、多样性和超越性特征,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提供动力之源。文章在解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大学文化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探析了建设我国大学文化的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政工师评职投稿刊物:《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是中共中央编译局主办的密切联系实际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理论刊物。本刊改版以来以崭新的面貌与广大读者见面,注重找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现实的最佳结合点,探讨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和有理论意义的现实问题,将理论性、现实性、学术性、前瞻性集为一身。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我国大学文化的内涵解读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最初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论著中,从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他们的文化思想”[11o其文化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中相伴而生的,是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在观念上的反映,充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深刻内涵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文明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产品,包括科学、艺术和宗教等。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表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人类文明成果的总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传入中国后,不断指导中国实践,充分表明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毛泽东提出的“要把一个因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旧中国,转变为一个因新文化统治而文明先进的新中国”到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文化建设思想;从江泽民提出的“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到胡锦涛确定的“建设和谐文化的构想”;从习近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和谐美丽中国梦想的实现”。其理念始终渗透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实践性、包容性、多样性和超越性。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征

  其一,实践性。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源于社会实践。其文化理论也是在研究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创造岀来的精神产品。每一项文化成果的产生都源于实践并能指导社会实践。其二,包容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岀“世界文化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资产阶级追求利益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而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互相依存的,世界文化的交流能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实现全人类文明成果的共同发展。

  其三,多样性。由于我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多种多样,生产环境千差万别,因此社会实践的精神产品以及人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必然也是各具特色。即使是信仰相同的不同主体,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他们的文化需要也会有所不同。其四,超越性。马克思主义文化源于现实社会的生产实践,又远远髙于现实,具有超越现实的美好性。伴随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必将进入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旨在为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充分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美好追求和信念,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

  (二)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

  1.大学文化的内容阐述

  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社会精英培养的组织机构,既是一种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又是一种随时代发展日益演进的精神和文化存在。大学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是继校园文化之后兴起的对于校园文化研究的进一步细化和升华。大学文化可以理解为最高层次的校园文化。二者在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上既有重合,也存在区别。大学文化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兴起,此后,学术界对于大学文化的解读日益丰富,并尝试从不同视角对大学文化的内涵进行阐释。“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是与大学的历史使命相关联,由大学人在继承、批判、选择人类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集体创作的文化成果。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⑵。

  2•大学文化的特点解析

  其一,实践性与发展性。我们要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大学文化,任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历史过程。大学文化顺应文化和经济发展规律而生,具有社会实践性和历史发展性。建设大学文化要精心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发挥大学自身优良传统,积极吸收人类先进文化成果,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高品位大学文化精神。其二,包容性与超越性。大学文化是一个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与永葆生机的文化体系。多元文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文化迅速崛起。大学精英们获取、传播信息的途径千头万绪。世界与民族的文化并存、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相交融,要求大学文化必须能够鉴别和超越眼前场景,展望未来,充分发挥大学文化中坚力量的引领作用。

  其三,开放性与选择性。大学是社会精英的汇集地,大学人思维敏锐,富有活力,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在深深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关注世界文化,具有世界眼光,可见大学是吸收世界文化的先进组织。这有助于从大学首先践行优秀文化理念,鉴别其真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其四,批判性与独立性。大学文化建设以追求真理、批判错误的特质而著称。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以及对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反思、批判的使命。所以,大学文化应该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其精准的判断力和深刻的洞察力,肯定优秀大学文化,不遗余力地批判否定不适合本土的大学文化。不断地超越现有文化,赋予大学文化追求真理、教书育人、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真面目。

  (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实践性是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完善同样离不开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基础。其实践性和发展性表明大学文化理论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并服务于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学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引领者,不仅要保障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负责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保持大学文化的实践性,既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外在要求。所以大学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基础,在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同时,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包容性是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精髓

  民族性和世界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质,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必将成为世界的共同资源。这正契合了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开放性和选择性特征。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要在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借鉴先进外来文化资源。面对网络文化资源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要发挥大学人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力彰显我国大学文化的批判性和选择性。取世界文化之精髓,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实内容。大学文化建设要体现大学教育基地的世界眼光,紧跟时代脉搏,兼容并蓄,探索符合本土实际的时代文化精神。

  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超越性是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超越现实社会的特点,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的终极追求,符合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这正是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一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提供动力之源。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批判性和独立性文化特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最终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可见,秉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超越性理念,积极践行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大目标必将实现。

  二、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多元文化引发大学精神文化功利化

  新的历史时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与借鉴,耳濡目染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选择,令象牙塔中的资深学者和莘莘学子在探索真理、追求卓越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文化选择:是坚守大学文化的求真务实、庄严神圣,还是盲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目前在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面对复杂的文化环境,难免出现追求效益、急功近利、学商不分等功利化倾向。这种文化氛围与大学精神文化的崇高与神圣渐行渐远,导致岀现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只教书不育人等现象,让大学人逐渐认知迷失和情感麻木。这种背离大学文化本质的不良精神文化取向,引起部分大学人政治立场不坚定、唯利是图、学术风气腐败、缺少奋斗精神和合作意识等。功利化的大学精神文化让学者们无法潜心研究治国安邦之大计,让学子难以找到良师益友实现学术抱负。

  (二)网络媒体导致大学行为文化简单化

  网络交流平台的兴起,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大学作为信息技术普及的主要基地,网络媒体带来的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与新兴技术有机结合的网络文化,具有不可避免的两面性。一方面,网络多元文化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开阔视野、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诸多机会;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网络参与主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难免让鱼龙混杂的文化信息乘虚而入。面对网络文化资源的碰撞与交流,大学生思维敏捷但又缺少鉴别性,壮志凌云又容易贪图享乐,岀于好奇心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而为复杂网络世界所吸引,于是背离大学文化的初衷,迷恋于网络生活世界,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人际关系冷漠、行为方式单一、社会责任感淡化等现象。

  (三)社会转型引起大学制度文化趋同化

  “社会转型”的概念是我国“十一五”时期正式提出的。“社会转型”主要指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相伴而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等多重变化。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根本的改变。因此我国大学制度文化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一些大学为了追求利益,迎合社会需求扩大办学规模,盲目追求齐全的学科项目、完整的学位层次、髙层次的成果奖励,在大学制度设计上完全失去了办学的个性化和独特风格。笔者认为,尤其是一些地方大学在制度文化设计上不应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进行制度文化和办学目标设计。

  注重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内涵发展,避免岀现由于盲目扩招而引发的消费性文化和娱乐性文化项目冲击校园文化阵地。通过有针对性的大学制度设计,规范大学以及大学人的行为方式,避免由于制度设计的趋同化和过于刻板引起大学文化建设远离创作性、公益性和知识性,进而可能出现大学文化活动品质下降、文化活动内容背离了我国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主流方向。

  (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催生大学物质文化苍白化

  1973年,马丁•特罗提出髙等教育三阶段理论,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转向大众型;如果高等教育的规模容量超过适龄人口的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迈向普及阶段。”⑶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48.1%,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快速实现的。时至今日,我们刚刚实现教育投入占GDP总量4%的目标。

  一方面,是高校入学率的迅速提高,要求大学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的积极投入;另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面对严峻的大学建设形势,大学校园建设出现了重基础设施投入而轻文化氛围的营造、重物质文明建设而轻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很多大学高楼林立,却缺少内在的文化底蕴,使大学的功能趋向于苍白化和功利化。文化的功能是引导人和鼓舞人,从而达到塑造人和培养人的目的。在激烈的外在竞争压力和内在发展动力之下,大学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更应该与物质文化建设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寓精神文化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使大学的物质载体彰显大学的精神本色,充分发挥大学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

  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一)弘扬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多样性,建构多彩的大学精神文化体系

  首先,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发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包容性的特征,凝练大学人的文化品格,打造学术精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持和文化动力。其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凝聚广大师生,鼓励大学师生在共同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大学是人才的辐射源,承担着传承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在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中,要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大学师生的奋斗热情,通过大学制度设计鼓励大学人为民族复兴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再次,以创新精神和民族精神引领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社会实践中积淀了深厚的以爱国主义、艰苦朴素、勇于牺牲和无私奉献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塑造了以改革和创新为灵魂的时代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应不断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推动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不断趋于完善。最后,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尺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德育观有机结合,指明了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判断学生行为是非、善恶、美丑的尺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约束自己、友爱他人、奉献社会,共同营造和谐、美丽的大学文化氛围。

  (二)践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实践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行为文化建设

  首先,可以通过升国旗、唱国歌等日常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面对庄严、神圣的国旗,聆听国旗下振奋人心的心灵呼唤,大学生朋友无一不被那种气氛感染,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目标。其次,适时开展专题报告会、学术讲座等专题教育活动,营造和谐大学行为文化环境。学术报告活动的开展要选择好报告内容,内容既要有学术性和前瞻性,能够吸引学生眼球,体现专业特色,提升专业理论修养,又要具有通识性和思想教育意义,让学生参与活动后心灵上产生共鸣,情感上达成共识,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心系伟大中国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再次,通过社团开展有益于发展学生兴趣、增强爱国情感、提高创造力的活动,推动我国大学行为文化建设。

  社团是学生们自己的组织,怀揣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大学生朋友们,通过演讲、歌唱、书法、舞蹈等竞技活动沟通情感、互通有无、激发奋斗热情,达成共同理想和信念。最后,通过开展社会考察实践、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朋友们走进美好生活,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成果。到社区感受物质文明、到农村感受精神文明、到工厂感受生态文明、到政府机关感受政治文明,通过一系列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认识国情、善于实践,甘于奉献的精神,积极造就、培养我国大学文化的主体。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包容性,建设和谐的大学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首先,不断加强大学物质文化载体建设,包括实体建筑物、文化活动的场所以及各种教学设施。物质文化载体是学校实力和办学特色的综合体现,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创作热情,是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物质文化设施建设中要科学定位和统筹安排,突岀校园特有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精神,避免物质文化简单化、苍白化。其次,建设和谐、民主和科学的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践行以人为本和科学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具体应该做到遵循教育规律,依法办学治校,以人为本、民主决策。制度文化一经制定,就会通过强制措施约束大学人的行为,并逐步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宣誓制度、弗吉尼亚大学的荣誉制度等都让大学人深深感受到恪守承诺、彼此尊重带来的愉悦和成就。大学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独具特色并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制度文化的简单化和趋同化。

  (四)秉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超越性,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大学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具有超越时代的精神品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通过实践活动、社会关系、个体能力和素质培养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的。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中同样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首先,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中以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为核心,积极创造条件,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效结合的教学改革,达到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目标。

  其次,我们要时刻关注大学文化的内涵建设,通过不断完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内容,最终实现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目标。最后,大学要通过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号召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运动能增强体魄、激发斗志。体育运动项目要以大型运动会为依托,注重日常体育活动的开展,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全面自由发展的“大学人”提供身体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华.历史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0):5-12.

  [2]许青云.论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教师,2013(7):83-84.

  [3]魏晓艳.大学扩招是否真正推动了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大众化、扩招与高等教育代际传递[J].教育发展研究,2017(11):26-35.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zflw/2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