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为研究我国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调查法与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得到其主流研究是理论、方法、应用研究,研究热点是共链分析、算法和评价指标,研究趋势是与信息挖掘、人工智能和数学的结合的结论。 关键词:五年;网络信息计
摘 要:为研究我国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调查法与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得到其主流研究是理论、方法、应用研究,研究热点是共链分析、算法和评价指标,研究趋势是与信息挖掘、人工智能和数学的结合的结论。
关键词:五年;网络信息计量学;综述
一、导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由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组成的“三计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络信息计量学在网络时代应运而生。在国外学者逐渐统一认可“Webometrics”这一新的学术名词并将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后不久,徐久领等将其译作“网络计量学”引入我国[1]。2000年,邱均平等首次将“Webometrics”译为“网络信息计量学”[2]。
邱均平等对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定义如下:“从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和目标等方面来看,网络信息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各种定量方法,对网上信息的组织、存贮、分布、传递、相互引证和开发利用等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主要由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计量学等相互结合、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也是信息计量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研究领域。”[2]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我国近五年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以期得到其研究现状,为新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理论研究
学者们对网络信息计量学本身或者说研究本身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析。赵蓉英、魏明坤发现目前我国网络信息计量学在Web2.0环境下存在着进行科技评价时有局限性、无法全面衡量研究人员的影响力、对社交网络无法准确分析等不足之处,在Web2.0基础上提出Altmetrics指标对网络信息计量学进行补充和完善[3]。他们通过将网络信息计量学和 Web 挖掘进行对比,发现两者都是基于网络数据的分析,只是前者注重现象与结构研究,而后者注重算法与试验性研究;前者侧重于学术领域的研究,对科研领域的贡献较大,而后者侧重于电子商务领域的研究,以商业利益为导向[4]。张惠玲、曲安京发现国内网络信息计量学领域的合作网络密度较小,拥有较短的平均路径和较高的聚集系数,呈现小世界特性[5]。韩强揭示了我国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的特点:首先,科研机构与研究地域相对分散,研究成果却较高度集中;其次,研究论文不服从指数分布;最后,研究主题主要关于研究方法或研究工具,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研究力量都较为薄弱[6]。
有学者对网络信息计量学中经典情报学理论是否仍舊成立进行了验证。杨磊证实了布拉德福定律在网络环境下的有效性成立[7]。刘胜久等提出在网络信息计量学中仍然存在Zipf定律的猜想,采用公开词语集在几个有代表性的搜索引擎中进行实验,搜索结果数目近似服从Zipf定律,验证了猜想[8]。
还有学者将网络信息计量学与其他多种计量学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这是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一个趋势,作为“五计学”等研究的一部分。吴爱芝认为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和替代计量学继承了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既是文献计量学体系的丰富,又是独特的分支学科;认为我国这些文献计量学受网络时代深刻影响产生的新学科已经紧随国际潮流与趋势,但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同时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计量分析有待加强[9]。赵蓉英等认为“五计学”的并称是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发现我国“五计学”影响力显著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加强、学科交叉特征突出、研究对象更加丰富,由文献载体向知识单元细粒度分化[10]。赵蓉英和魏明坤通过作者共被引分析与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研究的代表人物及其更替、国内“五计学”研究热点的演进[11]。施蓓将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知识计量学和替代计量学并称为六计学,描述了它们的发展和演化过程,认为它们将融合形成一套通用的信息计量分析研究范式[12]。
三、方法研究
有学者针对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侯保坤研究认为网络环境下的共现分析研究在国内外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共词分析和作者同被引分析[13]。丁永刚等依据“页面总数”、“总入链数”、“网络影响因子”等网络信息计量学指标,利用布拉德福定律和网络影响因子法对国内教育技术核心网站进行测定[14]。
以张洋为核心的学者们丰富了网络信息计量学所能采用的分析方法。张洋、余妍慧以Twitter平台上科学文献的转发记录为样本,从最大利用时限、半衰期、曲线拟合等角度透视学术信息在社交网络传播中的老化特征和规律[15]。张洋、叶月通过收集国内外网络信息计量学领域的文献合著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立和研究了国内外科研合著网络,通过对其网络密度、平均路径、聚类系数的研究和对网络中的连通组群进行集团特征分析,揭示了国内外合著现状与特点[16]。张洋等针对新型网络环境,引入网络数据来结合传统指标与新型网络计量指标,构建了一个定性定量结合的纯电子期刊评价体系[17]。张洋采用共现分析方法构建基于不同信息源的知识图谱,包括单源、无权多源聚合、含权多源聚合、限定作者群的多源聚合等,通过比较探讨利用多源数据优化知识图谱的方法,发现基于多源学术信息聚合的知识图谱能更好地反映知识类别的界限[18]。
四、应用研究
学者们应用网络信息计量学方法做了各种领域的研究。何娟对电子商务类应届毕业生招聘信息进行计量分析,明确了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和职位类型,并首次提出通过职位类型所占比例、相关课程和相关度来确定专业开设课程的计算方法[19]。贾诗琦利用网络链接分析比较百度知道、知乎、quora三个网络问答平台的发展情况[20]。孙宁、陈雅通过剖析我国网络舆情相关研究文献关键词和主题词的聚类和突现情况,发现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中的5大热点聚类和三个发展阶段的前沿主题,探测出研究热点和前沿主题的知识基础文献,明晰了研究发展的动力学机制[21]。旷芸以旅游网站网络日志作为研究对象,得出了人均浏览次数、独立IP数和独立访客数3个指标对流量的不同影响程度,表明独立访客数与人均访问页面数显负相关关系,从而改进网站性能,优化网站结构[22]。
推荐阅读:《农业网络信息》(月刊)创刊于1986年,当时由我国第一个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中心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dzlw/19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