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公有资本范畴的生成逻辑、实践成就与时代价值> 正文

公有资本范畴的生成逻辑、实践成就与时代价值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4-28 10:38

本文摘要:[摘要]公有资本是资本范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实践形式。公有资本范畴的生成是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共同演化的结果,本文论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的本质规定蕴含着公有资本范畴生成的理论可能性,以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资本范畴出场的现实必

  [摘要]公有资本是资本范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实践形式。公有资本范畴的生成是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共同演化的结果,本文论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的本质规定蕴含着公有资本范畴生成的理论可能性,以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资本范畴出场的现实必要性;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论述了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混合所有制中公有性质的资本等公有资本的具体形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公益性产业和公共产品供给、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政策、应对重大灾害和突发性危机等方面论述了公有资本的主导性作用和实践成就;提出公有资本范畴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坚实基础,是保障中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的依靠力量,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要范畴。

  [关键词]资本范畴;公有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关系;公有制;国有资本

公有资本

  资本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现象。马克思抓住资本范畴,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现象,尤其是以国有资本为典型的公有资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因素”[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公有资本逐渐活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坚持用马克思的观点研究和论述资本范畴的理论逻辑,阐释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公有资本存在的理论合理性与历史合理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绕不开的学理问题。

  资本论文范例:作为教育政策路径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现象的普遍化与资本范畴的广泛运用,理论界对于“资本”问题的认识不断发展。学界常用“社本”“资本一般”“社会主义资本”“公有资本”“广义资本”“资本逻辑”等范畴来概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运作中的新经济现象。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公有资本展开研究:一是分析马克思资本范畴与公有资本范畴的联系与区别,认为公有资本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资本,而是资本的又一种特殊历史形态[2-3];马克思关于资本二重性的理论对公有资本同样适用[4]401,可通过资本的一般属性与特殊属性理解其内涵[5]。

  二是考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资本的适配性,并得出公有资本与市场机制相兼容的基本判断[6];同时指出,公有资本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资本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由公有资本主导的,所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也以公有资本为主体。三是研究了公有资本与劳动者、劳动力的结合方式,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劳动力仍然作为商品出卖给公有制企业[7]。

  由此,公有资本便迫使劳动者个人为社会提供剩余劳动[8],劳动者集体平等占有公有资本并享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6],体现出劳动者共同创造和占有剩余价值的关系[9],其最终结果是公有资本壮大基础上平等劳动关系的构建[10]。四是探讨了公有资本的生产流通、经营管理等具体问题,认为公有资本生产是生产满足人民需要的物质产品的劳动过程与公有剩余价值过程的统一,强调要建立专门的所有机构,确保公有资本控股企业,加强公有资本在全社会资本结构中的地位,发挥公有资本人格化的道德力量[11-13]。

  学界对资本范畴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已经产生了不少的成果,从实践层面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中公有资本的现实存在,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有资本范畴,但未能彻底说明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资本范畴生成的理论依据,特别是在如何应用马克思当年分析资本问题的理论逻辑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现象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刻的理论阐释。还应当注意到,大多数研究都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有资本范畴作为既定前提不加解释地直接使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若无其事”地纳入公有资本概念,造成“公有资本”一词使用有余而释义不足的矛盾现象,以至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建构中,公有资本范畴呈现缺位状态。这实际上反映出对于公有资本范畴理论的不自信和研究的不到位。有学者已经注意到这种情况,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资本逻辑建构“并未普遍实现”[14],公有资本范畴塑造“既在过程完成之时,又在过程之中”[15]。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中内在地包含着公有资本历史出场的逻辑空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依据、学术学理方面阐明公有资本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生成逻辑,展现公有资本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践方式,彰显公有资本范畴重要的时代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一、公有资本范畴的生成逻辑公有资本范畴的生成是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共同演化的结果。马克思的资本范畴本身就具有公有资本范畴生成的逻辑空间,对于资本的本质规定提供了公有资本范畴生成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给中国公有资本范畴的出场提供了恰当的历史条件,公有资本范畴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反映了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现实需求。

  (一)理论逻辑:填补资本本质规定所内含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将资本理解为一种“关系”。资本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经济关系。资本是生产要素,但在一定的关系中才成为“资本”。“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特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16]723然而,资本一旦被纳入社会关系领域,便成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物”,而成为“一种以物为中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17]878,是对那种社会性质的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方式,体现为生产资料、劳动力和货币的所有关系,商品生产者与劳动者、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及其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社会关系。

  由此,可以将“生产关系”视为马克思对其资本范畴的本质规定。马克思对资本范畴的本质规定是其对资本从具体向抽象的上升,由特殊向一般的演进,也蕴含了公有资本范畴生成的逻辑空间和理论依据。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资本这种生产关系产生于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之下。

  并且,一种社会形态中只要存在资本现象,就一定体现着这一社会的生产关系属性,是物质内容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展现出的社会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资本所承担的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体现的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剥削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资本是全社会占有资本,不是某一个资本家的资本,资本的剩余价值在全社会范围内分配。所以,公有资本承担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劳动分工与合作的关系、个体劳动与社会总劳动的关系以及资本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这并不是剥削关系。一般地说,如果某一历史时期出现新的资本所有主体,资本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的具体内容发生了变化,资本的社会属性也会随之转变。在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时期,公有制经济一旦采取了资本的形态,资本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间就已经产生了新的联系,就会出现公有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公有制生产关系赋予资本以社会主义的性质。

  因此,作为体现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资本的特殊形态,公有资本显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经济现象。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的资本范畴是在其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定的社会与时代背景和理论语境下建构的。因此,马克思对资本范畴的分析更多是从其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私人资本所体现的特殊生产关系的角度加以说明,关于资本的具体论断是专指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情况不是马克思考虑的主要问题。

  尽管如此,马克思论述私有资本的逻辑空间中并没有排斥或排除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资本。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出现的、不同于资本主义私有资本的新的资本特殊,公有资本所反映的是资本所有者剥削劳动者的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劳动者联合劳动共同致富的经济关系。因此,通过分析跨越不同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体现不同社会关系的资本特殊,可以进一步在新的高度、更深层次上抽象和认识资本一般和资本特殊,将资本范畴上升为不同社会形态下市场经济中的一般范畴。这个新的资本一般既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特殊,也适用于非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特殊。 这种归纳、抽象与马克思之前关于资本的论述逻辑是一致的,没有背离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科学论断,不过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马克思资本一般和资本特殊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区分、逻辑顺延与具体展开,这是应用马克思的资本分析逻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出的新的结论。

  因此,应当坚定地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有资本范畴内含资本的一般性本质规定,是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的特殊形态,是资本一般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新的资本特殊。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特定的经济范畴,公有资本一经诞生就已经同资本主义制度或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彻底分裂,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私人资本的合理扬弃和转化创新,填补了马克思资本范畴内含的理论空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理论成就。

  二、公有资本范畴的实践成就

  公有资本范畴不仅在理论逻辑上是必要和可能的,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不断发展,是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且客观存在的经济事实。当前,公有资本已经发展出多种具体的实现形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作用日益显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公有资本范畴发展出多样的具体实现形式

  公有资本在实践中多样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资本的发展状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地区、领域、行业的资本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其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二,我国公有资本体量庞大,要分散布局在市场中,通过连续不断的运动才能实现保值增值与积累壮大。其三,公有资本的运行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政治账,其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效率,重视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需要的满足多于经济价值的产出。

  其四,我国各地区、区域之间生产力水平存在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不均衡。其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同生产部门或行业、领域对资本投资规模和结构的配置要求也都不尽相同。鉴于以上原因,公有资本发展出了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成分的资本。 三、公有资本范畴的时代价值公有资本范畴是公有制经济关系的重要载体和典型形式,规定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构建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时代创新。

  (一)公有资本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公有制形式与资本形式的结合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机制。公有资本在对公有资产资本化的基础上,使公有制经济以价值形态流动,承载和实现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成为公有制经济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具体存在形式。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人民和劳动群众集体共同占有的新型所有制关系。

  公有制是人类社会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一定范围内的直接结合为前提,旨在追求一种现实的、根本优越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经济关系,这种关系需要适应社会化大工业生产本性的要求,能在全社会或社会的部分范围内更加有效地利用所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为全体人民获取实际的经济利益。

  在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公有制经济采用了资本这种能够保留公有制本质规定和商品经济基本关系的适当形式来参与市场活动。通过对公有制中的生产要素进行资本化,公有制资源资产从凝固化的物质形态转化为流动性的价值形态,公有制经济转入资本化经营状态,融于社会生产过程中,发展出了公有资本。这是一种在以公有制为基础、劳动群众集体占有,并在市场经济中遵守基本运行规则,以为人民利益服务为增值目标的特殊形态的资本,其本质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广亮,熊晓林.马克思对资本话语的二重建构[J].科学社会主义,2018(2):35-40.

  [2]杨志,陈跃.公有资本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创新[J].经济纵横,2015(9):43-49.

  [3]荣兆梓.生产力、公有资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兼评资本与公有制不相容论[J].经济研究,2017(4):4-16.

  [4]杨志.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公有资本的本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魏民.论资本范畴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兼论公有资本范畴[J].求实,1998(7):2-4.

  [6]庞庆明.试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公有资本与私人资本[J].教学与研究,2018(10):25-33.

  [7]方晨曦,龙运书,吴传一.试论“公有资本”[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99-102.

  [8]荣兆梓.公有资本与平等劳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J].上海经济研究,2018(12):5-15.

  [9]简新华,马迪军.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几个难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3(4):11-14.

  作者:王宏波,曹睿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