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PBL多样式教学法应用于《税收基础》教学的思考> 正文

PBL多样式教学法应用于《税收基础》教学的思考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228次 时间:2021-09-09 11:59

本文摘要:摘 要:PBL教学模式又称问题导向式教学,即以问题或情境为导向,形成师生互动下的探究式学习。 本文为探究此类教学方法能否在高职会计专业的《税收基

  摘 要:PBL教学模式又称问题导向式教学,即以问题或情境为导向,形成师生互动下的探究式学习‍‌‍‍‌‍‌‍‍‍‌‍‍‌‍‍‍‌‍‍‌‍‍‍‌‍‍‍‍‌‍‌‍‌‍‌‍‍‌‍‍‍‍‍‍‍‍‍‌‍‍‌‍‍‌‍‌‍‌‍。 本文为探究此类教学方法能否在高职会计专业的《税收基础》课程中得以应用、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如下思考:首先,从PBL教学法对于本课程教学的适用性及优势性展开分析; 其次,根据PBL教学特征,结合课程的育人目标尝试进行具体教学设计; 最后从税法知识、税费计算和税费申报三方面提出将PBL应用于税收基础课程的具体路径以丰富PBL教学法的理论成果,为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PBL教学法; 涉税课程; 会计职业教育

税收教学论文

  一、PBL教学法应用于《税收基础》教学的优势

  1.学生特点层面

  首先,根据以往的实际教学经验来看,我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往往较为配合老师布置的任务,基本能够按时完成课前任务和预习工作,但其主动性、反思性和总结性较弱‍‌‍‍‌‍‌‍‍‍‌‍‍‌‍‍‍‌‍‍‌‍‍‍‌‍‍‍‍‌‍‌‍‌‍‌‍‍‌‍‍‍‍‍‍‍‍‍‌‍‍‌‍‍‌‍‌‍‌‍。 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发散性较强,想象力较为丰富,易于从课本的知识点发散到生活中。

  而从过去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对税收知识的学习偏向于单纯的计算题,大多是出于应对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而针对性地刷题,而不是从实务工作出发,将税收知识放置于真正的生活场景中去学习,所以导致学生对实训操作平台的掌握程度较弱,且在这方面的学习和求知欲望不足。 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在税收基础课程的学习中,更适合于情景式、问题导向式教学,而非灌输式教学法。

  2.课程性质角度

  其次,从税收基础课程本身的性质来看,PBL教学模式的适用性能够得以体现。 PBL教学法应用的关键点是教师通过布设具体的情境或问题,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被动式教学转变为主动式探究。 而《税收基础》这一类会计涉税课程,其主要内容是围绕国家的税收政策展开学习的,而近几年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更新较为频繁,内容相对晦涩枯燥。

  但与此同时,税务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又联系十分之密切,其中内含的思政育人、立德树人元素又十分之丰富。 因此,教师很容易通过实务案例引导、模拟情境设置、互动式问题导向等模式展开课堂内容。 也能够从最大程度上配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整理突出章节的重点与难点,深入思考布设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性,便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3.人才培养导向

  最后,出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职业导向考虑,PBL教学法更能在会计类涉税课程中体现其优越性。 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模式日渐多样化。 师生越来越能够察觉到,教材中所列示、课堂上所探讨的学习内容并非能完全涵盖现实工作中遇到的情况。 尤其在当下“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之下,财务机器人、云财务等新兴财务工具和技术正悄然刷新着传统财务信息管理体系。

  因此,学生在校的任务不仅包括理论基础和实务训练,还应学习如何去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素质,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毕业后任职的岗位,就要从源头出发,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PBL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正是利用课堂情境和问题的设置及导入,让学生作为第一主角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PBL教学法应用于《税收基础》教学的设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税收核算的业务类型和纳税申报的方法,合理设计教学单元,融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以真实税务工作案例作为任务驱动和课堂导入,通过模拟情境设置、小组团队辩论、案例解读等课堂活动串联课堂教学知识点,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利用PPT演示、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归纳课堂重难点和易错点。

  与此同时,依托“在浙学”、“职教云”等APP、模拟辩论赛小程序、抽签小工具等多样化信息手段,充分利用1+X智能财税实训平台、模拟税务实操软件,由学生团队协作开展任务。 通过工作任务整合相关知识和能力,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对学生税务处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训练和培养,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以《税收基础》课程中的“学习情境六:个人所得税”章节中的“生产经营所得”一节内容为例。

  三、PBL教学法应用于《税收基础》教学的路径

  1.税法知识

  税收基础课程的出发点是我国税法体系,教师可将条条框框的法律条文转变为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或代入到学生所熟知的事物中,通过PBL教学模式的情境问答方式实现。 例如,在讲解“增值税税收优惠”时,着重讲解其中的某些新增条款,如新增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税收优惠的几大类型和方式,为何优惠、如何优惠。 通知也能让学生明白我国政府进行税法改革更新的目的,感受我国税收政策是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先的,号召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要牢固树立为民谋福祉的思想,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2.税费计算

  对于涉税类课程而言,税费计算无疑是课程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中心。 在讲解这块内容时,必须将课堂的主角转变为学生自己。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通常是由教师根据一道例题进行步骤详解,再交由学生进行习题练习。 而在PBL模式下,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带动学生思考,引导其解题。

  例如,在讲解“个人所得税的税费计算”时,针对每一类型的个人收入,设置不同的生活案例,询问学生案例下的主人公应缴纳的税费。 如遇学生无法解答时,设置课堂讨论,再由教师进行专业答疑,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印象。 在这种方式下,学生还能更轻松地学习到税费计算涉及的各项具体概念,如什么是“误餐补助”、“专项扣除”,公司的“年终奖”是怎么回事,生活中哪些情况可以获得税收政策的倾斜等,而不仅仅局限于公式的背诵记忆和应试型的做题学习。

  3.税费申报

  税费申报是税收基础课程中与实务结合最紧密的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 由于现实条件有限,无法让学生百分之百进行纳税申报的实务操作,只能通过动画或视频形式反映各类税费的申报过程和发票领购、税务登记流程。 而在PBL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税收论文范例: 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优化探讨

  例如,让学生们担任税务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各类实务问题进行答疑,又比如可以利用财税实操的平台,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尽管在课堂中,学生对于税费申报的问题学习的深度无法达到很深,但是通过直接动手参与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本身职业的一份敏感性,也能够挖掘学生对税收这方面知识的兴趣程度,从而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和导向。

  【参考文献】

  [1]李彬,范云峰.PBL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商业会计,2011(08)

  [2]郭琳琳,李爱红.会计专业PBL教学效果研究——基于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视角[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03)

  [3]陈庆红.PBL-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税收筹划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8)

  [4]吴秋红.PBL教学法的会计涉税课程体系设计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2)

  [5}林炜.PBL教学模式下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会计,2019(24)

  [6]梁燕燕.高职会计PBL教学新模式分析[J].知识经济,2019(27)

  作者:郭梦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8089.html

妞ょ敻娼版惔鏇㈠劥婵夘偄宕熼崗宥堝瀭閼惧嘲褰囩挧鍕灐

婢舵艾顕稉鈧矾缁墽绮忛崠鏍ㄦ箛閸旓拷

鐠囧嘲锝為崘娆庝繆閹垽绱濋崙杞板姛/娑撴挸鍩�/閸ヨ棄鍞存径锟�/娑擃叀瀚抽弬锟�/閸忋劌顒熺粔鎴炴埂閸掑﹥甯归懡鎰瑢閸欐垼銆冮幐鍥ь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