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文章选取H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H银行2015~2019年财务报表数据得出H银行信贷风险所具有的特点,进一步分析H银行信贷风险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文章选取H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H银行2015~2019年财务报表数据得出H银行信贷风险所具有的特点,进一步分析H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信贷风险处置与防范的针对性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一、H银行信贷风险现状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逐步进入开放性发展的行列,同业竞争的压力逐步增加,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格局,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产品及服务等都趋于同质化发展。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脱媒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已累计大量的不良贷款。根据银保监会相关数据可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一直居高不下,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相违背。H银行作为一家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其所从事的金融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大体相同。
经济师职称论文: 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新破局
根据H银行年度财务报表可以得知,2019年H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了1.93%,与2018年持平,较2017年上升了0.61%,高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值的1.89%,且不良贷款率一直处于增加的趋势。不良贷款率的大小直接反应了H银行资产质量高低,而资产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H银行整体的运营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体现了H银行整体的竞争力,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信贷风险对H银行产生不利影响,削弱了H银行盈利能力。
二、H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一)专业管理人才的欠缺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对借款人员的贷前检查到发放、贷后对贷款运行监督都需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这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极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在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贷款进行确认以后,应及时建立不良贷款台账,设定专门人员进行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时刻关注不良贷款的回收情况,对不能如期归还的借款人,通过各种催收方法督促其如期归还。这对信贷人员是一种综合的考量。H银行在进行信贷人员招聘时,对于学历的要求相对较低,且多为应届毕业生,缺乏相关工作经验,致使信贷人员在贷款审查过程中疏于管理,最终导致信贷风险大大增加。
(二)贷款的资产审查较弱
为响应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H银行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抢占客户往往对于借款人的审查不够严格、审查的内容不够全面、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不够了解等问题。H银行在贷款审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点:首先,贷前审查不科学。信贷人员在对借款人贷款项目进行审查时,对借款人的经营前景及其信用审查不够全面,且实地调查较少,因此对借款人上报材料的真实性难免会产生误差。贷前工作不够完善给粉饰财务报表的企业可乘之机,进而引发信贷风险的产生。
其次,贷款审查审批不完善。信贷管理审批部门不仅要以借款人的申请材料作为基础,同时也要遵从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审批流程。最后,贷后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对于银行信贷而言,贷后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就目前H银行而言,缺乏相应的信贷管理人员,将信贷营销与贷后管理工作相混淆,导致信贷人员即要承担信贷营销工作,又要承担信贷管理的责任,一旦有信贷风险的产生,会使H银行处于被动的状态。
(三)所处地区经济落后
与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相比,H银行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相对较差,具有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特点。该地区作为近代工业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以煤炭、建材生产为主的工业基地,在中国计划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因为不适应国家提出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体制性与结构性的矛盾,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后退,一些大中型的企业也开始陷入困境。
H银行肩负着振兴辽西地区产业的重任,但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致使做出错误的经济决策,企业一直高负债经营。H银行的银企关系型融资一直存在,这明显与银行的法制要求相背离。H银行在进行贷款的企业主要分布于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业,但由于朝阳地区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企业经营状况也不够理想,相对来说增大了H银行不良贷款发生的概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若一些国有企业不能快速的完成转型,往往会导致逾期贷款的发生,无疑给银行的稳健经营带来了压力,也是影响其信贷风险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所在。
(四)银企之间信息不透明
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不同的人对信息掌握的多少不同,在经济活动中,往往拥有信息多的人处于优势地位,而掌握较少信息的人处于劣势,使得交易双方处于一种不公平的地位。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不仅会导致双方利益不能公平的进行分配,同时也会给银行的生产经营带来损失。
企业很容易利用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关系来骗取贷款。企业作为银行信息的主要来源,若企业存在虚报财务的情况将会对信贷人员的判断产生误导,也很难利用假的财务证明来查看贷款的真实用途。随着金融大环境的不断变化,资金流转的渠道越来越多,这无疑增加了工作人员对资金流向的调查,加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影响H银行资产质量。所以H银行不仅要对客户的相关资料严格审核,同时也应加强对其抵押物与质押物的监督管理。
三、降低H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格局,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要在金融体系中脱颖而出,首先应该加强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型行业,员工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银行自身在社会的整体形象。与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相比,H银行在吸引人才方面稍有不足,因此H银行要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度,并加强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H银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对员工专业素养与安全意识的教育。H银行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充分发挥员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的提高与优化专业技能水平与服务意识,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岗位轮换制度,加强不同岗位间的了解,相互学习并弥补自身的不足。培养银行人员的信贷安全意识,介绍信贷风险给银行稳健经营带来的影响,同时信贷人员不应只注重放贷的数量而不关心贷款的质量,将贷款的安全情况加入到考核体系之中;二是要建立严格的岗位分离制度。在进行贷款业务时为了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客观公正,贷前、贷中与贷后应分别设置不同的负责人。三是优化员工的分配制度。建立优胜劣汰的制度,以此来激励员工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H银行应完善自身的岗位晋升机制,对于服务意识强、文化程度高、道德素质好并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优秀员工应进行奖励,防止人才的流失。淘汰素质较低的员工不仅精简了员工的队伍,也降低了H银行的经营成本。H银行应从不同的方面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软、硬实力”同时增加来保障自身的稳健经营,降低信贷风险的发生。
(二)严格规范贷款审批制度
H银行为了避免不良贷款的进一步扩张,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信贷审批制度,客观的审核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全面把握信贷风险,保证贷款的质量。
H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加强贷前审查工作。对借款人的贷前调查主要是为了充分了解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情况等,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综合评价借款人的偿付能力。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调查人员不应只停留在借款人所提供的信息,应多进行实地调查与电话访谈,做到资料审查与实地考查相结合,同时也要加强对担保人及其抵押物与质押物的核实。在信贷审批过程中H银行要严格按照“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原则进行,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期限、利率和金额都要做出合理合法的规定,不应为了数量而忽略贷款的质量。
加强贷后的管理工作。在贷款发放之后H银行应重点关注借款人是否按借款合同的规定用途合理的使用资金,密切关注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情况是否存在异常,并对担保人的担保能力、抵押物与质押物的减值变化进行定期评估,同时应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负责,实行严格的问责机制。信贷人员专业素养与风险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贷后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为了保证资产的质量,应当增加对贷后检查的次数,综合评价企业的管理机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来决定是否增加企业贷款。同时也要加强贷款的催收能力,完善催收渠道,对不良贷款的催收不应只依靠司法的手段来解决。
(三)转变自身发展模式
首先应转变贷款方向。部分企业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型,出现经营不善负债累累的现象,企业自身的治理结构也相对落后,从而很难走出经济困境最终宣布破产清算。减少或杜绝对濒临破产的企业进行贷款。对于一些可以救助的企业可以通过贷款来化解资金流断裂并恢复正常的经营状态,但这种经营困难必须是暂时的,该企业的信誉状况良好,具有好的发展前景,这也需要信贷人员进行严格的调查与分析,避免被企业的假象所迷惑,同时需要注意对不良贷款的救助必须在合法的条件下进行。
其次深化银行改革,创新发展模式。H银行若提高经营过程中的专业化程度、业务面、综合服务能力,这将大大增强H银行的盈利能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H银行可以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将自身打造为全能型银行,不只依赖于传统的银行业务,通过细分市场提供更为专业的银行服务。
四、结语
H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信贷风险是不能完全消除,但其可以通过相应措施进行规避。在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背景之下,H银行要加大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制度,只有保证了针对信贷风险的有效管理,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才能保证其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能够正常发展。始终坚持审慎经营的原则,关注潜在的信贷风险,以确保信贷资产的质量,为H银行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阳.新常态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15(08):48-50.
[2]黄筝颖.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17):58-59.
[3]孙光林,王颖,李庆海.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7,22(10):31-40.
[4]韦群生.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9(09):124-125.
作者:韩国光韩国龙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