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假说> 正文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假说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11-16 20:43

本文摘要:摘 要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生态化学计量学的重要分支, 主要研究植物器官元素含量的计量特征, 以及它们与环境因 子、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19世纪, 化学家们通过室内实验, 分析了植物器官的元素含量, 开始了对植物化学元素之间 关系的探索。如今, 生态学家通过野外

  摘 要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生态化学计量学的重要分支, 主要研究植物器官元素含量的计量特征, 以及它们与环境因 子、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19世纪, 化学家们通过室内实验, 分析了植物器官的元素含量, 开始了对植物化学元素之间 关系的探索。如今, 生态学家通过野外采样和控制实验, 探索植物化学元素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以及与 植物功能属性之间的关系, 促进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快速发展。该文在概述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发展简史的基础上, 综 述了19世纪以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 该文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历程概括为思想萌芽期、假说奠基期和理论构 建期3个时期, 对各个时期的主要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梳理。第二, 概述了植物主要器官的化学计量特征, 尤其是陆生植物 叶片氮(N)和磷(P)的计量特征。总体上, 全球陆生植物叶片N、P含量和N:P (质量比)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8.74 mg·g–1、1.21 mg·g–1和15.55 (与16:1的Redfield比一致); 在物种或群落水平上, 叶片N和P含量一般呈现随温度升高、降水增加而降低的趋 势。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N和P计量特征差异明显, 尤其是草本植物叶片N和P含量高于木本植物, 落叶阔叶木本植物叶片N和 P含量高于常绿木本植物。与叶片相比, 细根和其他器官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较少。第三, 总结了养分添加实验对植物化学元 素计量特征的影响。总体上, N添加一般会提高土壤N的可利用性, 使植物器官中N含量和N:P升高,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生 产力; P添加可能会缓解过量N输入导致的N-P失衡问题, 提高植物器官P含量。但是, 长期过量施肥会打破植物器官原有的元 素间计量关系, 导致元素计量关系失衡和生产力下降。第四, 梳理总结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假说, 主 要包括刻画化学计量特征与植物生长功能关系的功能关联假说、刻画化学计量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环境关联假说或理论以 及刻画化学计量特征与植物进化历史关系的进化关联假说。最后, 指出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展望了10 个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化学计量; 氮; 磷; 生态; 植物; 假说; 简史

植物生理生态学

  作为植物学、化学、物理学的交叉学科, 植物 生态化学计量学主要研究植物器官内化学元素的含 量及比值等计量特征, 以及它们沿环境梯度变化的 规律, 与环境因子、植物个体生长发育、群落动态 和生态系统功能等之间的关系(Sterner & Elser, 2002)。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涵盖了分子、细胞、 器官、个体(物种)、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和全球 等不同尺度(程滨等, 2010; 田地等, 2018), 是联系 微观—宏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桥梁(Elser, 2006)。它 为植物个体到生态系统统一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新的 视角(贺金生和韩兴国, 2010), 对于理解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生态系统功能等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同时对于判断植物体和群落 的养分限制状况、指导生态系统养分管理、预测全 球养分变化背景下的植被动态等, 也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

  近30年来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蓬勃发展, 尤其在我国,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采样和分析, 获 得了一大批植物器官元素含量数据, 产出了一系列 重要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部分研 究有“扎堆”现象; 受采样方法的限制, 较多的研究 都关注叶片, 特别是幼苗或林下植物叶片的碳(C)、氮(N)、磷(P)计量特征, 对较难获取的乔木冠层叶 片、细根的元素计量特征关注较少; 一些研究停留 在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描述上, 缺乏机理的 探讨。

  本文将在回顾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发展简史 的基础上, 梳理并总结近些年来植物生态化学计量 领域重要的成果和假说, 并探讨植物生态化学计量 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期为深 化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和理论发展、促进植物 生态化学计量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提供一些参考和 建议。

  1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发展简史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生态化学计量学的重要 内容, 根据其发展过程与阶段性成果, 可将其发展 历史大致划分为3个时期: 思想萌芽期、假说奠基期 和理论构建期。

  1.1 思想萌芽期

  1792‒1794年, 德国化学家Jeremias Benjamin Richter首次采用“stoichiometry”概念, 并阐述了其 含义, 即研究构成化合物最基本的物质或元素量之 间存在比例关系的数学原理(Szabadváry, 1962)。因 此, 化学计量学也被称之为一门“元素测量科学”, 在对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生成与转化的定量分析中 得到了发展(Sherman & Kuselman, 1999; 曾德慧和 陈广生, 2005; 田地等, 2018)。生态化学计量学朴素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 世纪40年代。

  例如, 德国化学家Justus von Liebig (1803–1873)在其研究中发现, 供应量最低的元素决 定着植物的生长, 即著名的“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Liebig, 1843)。之后, 这种限制性元素含量和植物 生长密切联系的思想促进了植物营养学和农学的发 展, 并延伸至植物生理学、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模 型等领域的研究中。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欧美国家农化领域的研究 人员, 通过化学实验, 分析了草本植物、农作物、果 树、森林群落中植物不同器官的元素组成, 尤其关 注了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元素组成变化和元素的 潜在功能, 并从经验的角度推测土壤养分供给与植 物元素组成之间的可能关系(Serex, 1916; McHargue & Roy, 1932; Leyton, 1957)。

  总体而言, 这些研究多 集中在农林和化学领域, 主要是从解释现实生产、 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角度出发, 关注陆生植物器官(尤其是农作物的叶片)内不同元素含量、元素在器 官间的转移、植物生长随个体发育和外界环境的变 化规律, 以及养分亏缺对植物生理及表型的影响 (Williams, 1955; Bradshaw et al., 1960), 为近现代农 林领域测土配方施肥奠定了基础。 相较于陆生生态系统, 这一时期水生生态系统 的生物化学循环、生物元素组成及其含量等内容在 湖沼学和海洋生态学的发展中逐渐受到关注, 水生 植物对元素“奢侈吸收”的现象也较早地被发现 (Harper & Daniel, 1934; Cooper, 1937)。

  20世纪初, 欧洲生态学家认识到湖泊N、P、钙(Ca)等元素的供 应与浮游植物数量及其组成之间的关系(Kalff & Downing, 2016) 。特别是 , 英国植物生态学家 William Harold Pearsall在1928‒1932年探讨了英国 主要湖泊浮游生物的周期性分布与湖水营养物质含 量之间的关系, 提出利用水体中可溶性硝酸盐含量 和可溶性磷酸盐含量的比值(nitrate:phosphate)作为 指示湖泊N或P限制和浮游植物类群周期性分布的 指标(Pearsall, 1932)。

  到20世纪30‒50年代, 美国海 洋学家Alfred Redfield通过对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 洋表层海水的多次采样分析, 发现海洋浮游生物的C:N:P平均值约为106:16:1 (摩尔比), 且该值与海洋 表层水体中溶解的有机质、N、P等比值存在一致性 (Redfield, 1960), 即著名的Redfield比。这从真正意 义上拉开了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帷幕, 促进了植 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兴起。

  1.2 假说奠基期

  20世纪后半叶, 以欧美国家的研究人员为主, 开展了对植物营养元素调查与分析的大量案例研 究。这一时期的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受土壤农 化分析思路的影响依然较大, 在分析不同物种的元 素组成与含量、诊断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的限制性 元素、研究贫瘠营养环境中植物的适应性表型特征 与生理性策略、通过施肥措施提高植物的生产力等 研究中, 提出了“相对生长速率”、“氮磷限制”、“养 分重吸收”等概念, 为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构建奠 定了基础。该时期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科学 问题大致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1) 植物器官内元素组成和含量与环境条件之 间的关系。研究对象几乎涵盖了海洋、湖泊、湿地、 森林、草地和农田等多种生态系统中的大部分常见 物种, 而且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些特定地区而开展的本底性工作。得益于该时期湖沼学和海洋生态 学等相关学科在欧洲和美国的迅速发展, 欧美学者 对内陆湖泊、入海口、近海、远洋等不同水生生态 系统中的浮游植物和大型水生植物进行了大量采样 分析, 尤其对常见的眼子菜(Potamogeton sp.)、狐尾 藻(Myriophyllum sp.)、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萍蓬草(Nuphar lute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睡莲(Nymphaea tuberosa)、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等物种的器官元素组成与含量的调查 已经比较清楚(如: Allen & Pearsall, 1963; Riemer & Toth, 1969; Boyd & Vickers, 1971; Ho, 1979a; Smart, 1980)。

  水生植物器官元素含量的比值与环境元素含 量(如水生植物/底泥/水体)之间的关系(如: Gerloff & Krombholz, 1966; Ho, 1979b; Jackson et al., 1991; Fong et al., 1998), 及其对植物个体生长速率、生态 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生 产力、水环境质量(富营养化)的影响(Smith, 1982; Tett et al., 1985; Horrocks et al., 1995; Hassett et al., 1997), 是探讨较多的问题; 而且许多研究检验了水 生植物C:N:P计量比与Redfield比值的异同(Elser et al., 2000; Sterner & Elser, 2002; Yan et al., 2016c)。

  陆生生态系统中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 对象包括实验室/温室栽培的幼苗和自然环境中的 野生植物(如: Ingestad, 1962; Woodwell et al., 1975; Chapin III, 1980a, 1980b; Thompson et al., 1997), 其 中自然环境中的野生物种较多地集中在温带落叶木 本植物、针叶树种、地中海常绿硬叶树种以及多种 草本植物(如北极苔原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等。这 些物种通常是地域性的优势物种, 或者代表着本地 区独特的群落组成, 对其元素组成及含量的分析多 与该地区典型的生态过程或生态现象联系起来。

  例 如, 在阿拉斯加苔原带, 常见由白毛羊胡子草 (Eriophorum vaginatum)构成的草丛。相较于草丛外 部, 草丛内融雪较快, 土壤温度回升使得其生长季 相对较长, 加上土壤可利用养分含量较高, 白毛羊 胡子草浅层根系繁茂, 较强的营养吸收能力促进生 物量的快速累积, 发展成其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景观(Chapin III et al., 1979)。

  2植物主要器官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环境 影响

  2.1 叶片氮磷计量特征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以往研究发 现, 叶片N含量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生产力之间 存在正相关关系(Evans, 1989; Wright et al., 2004; Reich et al., 2009), 叶片N、P含量之间存在强烈的耦 合关系(Thompson et al., 1997; Reich et al., 2010), 叶片P含量调控植物生理过程(尤其是生长速率)和 叶片N-生产力之间的关系(Niklas, 2006; Reich et al., 2009); 而且, 叶片N和P计量特征也被广泛用于评 估植物/生态系统养分限制(Güsewell, 2004)和大尺 度植被生产力的模型估算(Smith et al., 2002)。

  因此, 植物叶片N、P含量及其计量特征备受关注。 经统计发现, 全球陆生植物叶片N、P含量和 N:P质量比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8.74 mg·g–1、1.21 mg·g –1和15.55, N和P计量特征在不同个体、物种、 生活型、生境、温度带等分类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 异, 其中个体间叶片N含量可相差30倍, P含量 的差异可达到100倍以上, N:P变动范围约在1–100 之间(Tian et al., 2018b)。

  在物种或群落水平上, 植物叶片N和P含量的分布格局一般呈现随年平均气温 和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在不同生活型间, 快 速生长、生活史较短的草本植物叶片N和P含量较高, 生长速率缓慢、生活史较长的常绿植物叶片N和P含 量较低, 落叶物种居于中间(Han et al., 2005; Chen et al., 2013; Tian et al., 2019b)。

  但是, 前人的研究结 果存在差异。例如, 中国植物叶片P含量低于全球平 均水平(Han et al., 2005; 任书杰等, 2007), 原因可 能在于中国土壤P含量较低; 某些科属植物, 如蒿 属(Artemisia), N-P计量特征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较 弱, 未呈现明显的纬度变异格局, 但却呈现出沿海 拔梯度变化的格局(Yang et al., 2015), 这可能是局 部地区采样中温度和降水梯度不明显导致的结果。

  植物叶片N、P含量和N:P计量比为什么会呈现 出明显的环境梯度变化规律? 什么因素决定了或者 说如何塑造了这样的变化规律? 研究人员对此提出 了多种推测。例如, 不同物种的养分吸收能力决定 了其叶片养分含量(Osone & Tateno, 2005); 植物生 理特征及过程调控着叶片N、P计量特征(如奢侈吸 收、重吸收、稀释效应、叶寿命变化、个体大小等) (Eckstein et al., 1999; Ågren, 2008; Sardans & Peñuelas, 2014); 气候条件和土壤发育阶段影响植 物叶片N、P计量特征(Parfitt et al., 2005; Sardans et al., 2011)。总结起来, 以往研究中对叶片N、P计量 特征的归因可以概括为两方面: (1)与物种特性相关 的系统发育/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包括气候和土 壤条件等。

  2.2 细根氮磷计量特征

  细根是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重要 的养分来源和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研究人员 开始关注地下部分根系的养分含量。Jackson等(1997) 首次阐述了全球细根(直径≤2 mm)生物量、长度和 表面积随土壤深度的分布格局, 以及细根养分库和 计量比的全球估算。结果显示, 活细根的平均C:N:P 质量比为450:11:1, 全球细根C库的总量是大气C库 的5%以上; 与地上部分树木生物量相比, 细根的直 径较小, 寿命相对较短, C:N较低, 导致它们的周转 和分解速度较快, 这使其在估算年净初级生产力、 养分循环和C分配中尤为重要。

  Gordon和Jackson (2000)综合前人的数据, 发现细根养分含量与细根 直径负相关, 直径≤2 mm的存活细根平均N和P含 量为11.0和0.9 mg·g–1, 直径在2 5 mm的根系平均N 和P含量为6.5和0.6 mg·g–1 ; 而且, 存活细根和死亡 细根中平均N含量相同, 说明细根在死亡过程中养 分转移量很低。

  利用北方森林研究中可用的根系养 分数据, Yuan和Chen (2010)分析了根系N、P计量特 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当所有数据混合在一起时, 根系N含量随着纬度升高而降低, 但是P含量保持 稳定; 根系N和P含量均随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 升高而降低。之后, Yuan等(2011)通过对不同径级植 物细根的分析, 得出全球植物细根平均N和P含量 为10.2和0.83 mg·g–1, 根系N和P含量随着根系径级 的增大而降低, N:P升高。相较于存活根系, 死亡根 系的C和P含量较低, N含量变化不大。所有径级的存 活根系和死根的N:P随纬度升高呈现指数型下降, 而且不同温度带的细根N、P含量和N:P存在显著差 异。

  马玉珠等(2015)对中国植物根系C、N和P数据 的分析发现, 中国植物细根C、N、P含量的平均值 为473.9、9.2和1.0 mg·g–1, N:P、C:N和C:P质量比分 别为14.27、59.15和522.10; 粗根(直径>2 mm)的C、 N、P含量平均值为456.5、5.9和0.6 mg·g–1, N:P、C:N 和C:P质量比分别为11.67、121.98和957.27; 对于细 根和粗根, C含量及N:P和C:N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而P含量随纬度升高而升高; 总体上土壤养分情况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根系的N和P含量。 必须指出, 上述研究是基于前人有限数据的整 合分析, 而且不同研究中采样方法、根系分级、样 本量等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很难定量化, 使得这些结 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Li等(2010)利用从中国和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按统一方法采集到的49个物种 不同分级根系的元素含量实测数据, 证明了树木根系N和P含量与根系级别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即 细根中养分含量高于主根, 而且毛细根的根尖部位 N和P含量及N:P与叶片一致, 同时也发现根系N含 量在不同温度带、P含量在不同分类群中均存在明 显差异。 另外, 我国陆生植物在群落水平上, 细根N和P 含量呈现随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升高而下降的趋 势(图1; Tang et al., 2018)。近年来, 局部地区的研究 结果在数值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表2), 说明研究区位 置、物种、取样方法、研究区环境条件(温度、水分、 养分)等均是影响根系N-P计量特征的因素。未来研 究中, 根系采样方法的改进和提升, 可能会进一步 明确全球植物根系N-P计量特征的格局。

  2.3 其他器官氮磷计量特征

  相较于叶片和根系, 关于植物其他器官N-P计 量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 仅限于一定的区域或某些 植物类群。例如, de Frenne等(2011)对欧洲森林广泛 分布的草本植物Anemone nemorosa种子养分计量特 征的研究发现, 种子N含量和N:P随纬度(北纬)升高而下降, 这与叶片N和P计量特征的纬度格局一致 (Reich & Oleksyn, 2004), 但是种子的收获期影响其 N和P计量特征。在木本植物中, 树皮N和P含量比木 质部高出5倍以上(Harmon et al., 1986); 心材的N和 P含量低于边材, 而且裸子植物边材和心材的N和P 含量低于被子植物(Meerts, 2002)。

  中国西部地区荒 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的茎和根的N含 量低于叶片, 但是P含量和N:P在不同器官间差异并 不显著(He et al., 2015)。在中国东部森林, 木本植物 茎干的N和P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N:P升高, 但是N-P幂函数关系没有发生变化(Zhao et al., 2016)。

  Yan等(2016b)对中国东部12处森林335个木 本植物物种当年生小枝(末端10 20 cm处的枝条)的 叶片N-P幂函数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随着植物养分 含量的增加, 低纬度地区植物的小枝N和P含量增 加速度比叶片快, 而高纬度地区植物小枝N和P含 量增加速度比叶片慢, 这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养 分分配策略变化可以通过温度来控制。Tang等(2018) 发现在群落水平上, 我国陆生植物茎干N和P含量 随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

  3施肥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通过施肥提高植物生产力是人类一直以来努力 的目标, 尤其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施肥的成功经验, 也促进了施肥在森林等生态系统中的应用。N和P是 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限制元素(Elser et al., 1990, 2007)。通常认为温带地区生态系统(如北 方森林、苔原带、温带落叶林、山区草地或灌木林 等) N相对缺乏; 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以及温带针 阔叶混交林、针叶林、荒漠地区、地中海地区、萨 瓦纳草原与灌丛等P相对缺乏(Vitousek et al., 2010; Du et al., 2020)。

  尽管传统观点认为由于固氮藻类等 微生物的广泛存在, 水生生态系统通常受到P的限 制(Sterner & Elser, 2002), 但基于不同生态系统N和P添加实验的结果证实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 统面临类似的N和P限制(Elser et al., 2007)。人类活 动导致大量氮氧化物进入大气, 之后通过干沉降和 湿沉降的形式, 再次进入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 可 能会改变这些生态系统固有的N和P的循环规律和 过程, 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Galloway et al., 2004; Peñuelas et al., 2012)。

  N沉降 的生态效应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变化生态学关注的热 点问题(Vitousek et al., 1997; Liu et al., 2011)。研究 人员常常通过施肥实验来模拟N沉降及其可能产生 的生态系统N饱和或P限制问题(Wright & van Breemen, 1995; Du et al., 2013; Song et al., 2019)。 全球N沉降模拟实验平台包括欧洲N饱和实验 平台(NITREX)(Wright & van Breemen, 1995), 美国 哈佛森林实验(Harvard Forest)(Aber et al., 1993), 鼎 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N添加实验(Mo et al., 2008), 中国森林养分添加实验(Nutrient Enrichment Experiments in China’s Forests, NEECF)(Du et al., 2013), 鸡公山落叶阔叶混交林林冠模拟N沉降大型实验平 台(Zhang et al., 2017), 以及其他养分添加实验(田 地, 2017), 关注了N添加对植物N和P计量特征的影 响。

  综合这些实验的结果, 可以发现N添加一般会提高土壤N的可利用性, 尤其是在N相对受限的温带 森林中, N添加使得植物器官中N含量升高, 在一定 范围内促使生产力提高; 但也有可 能打破植物器官原有的元素间的计量比, 导致元素 关系失衡, 不利于植物生长,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长 期施N实验或N元素相对充足的热带森林(Mohren et al., 1986; Högberg et al., 2006; Peñuelas et al., 2013; Carnicer et al., 2015)。P添加相应地会提高P的 可利用性, 使得植物P含量升高, N:P下降(图2; Yuan & Chen, 2015)。

  4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的主要理论和假说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主要研究植物体内元素 含量和组成及其随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变化而变化的 规律, 目前已有多个理论、观点和假说被提出用来 刻画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概括而言, 这些理 论、观点和假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功 能关联假说, 即刻画化学计量特征与植物生长功能 关系的假说, 包含生长速率假说(Sterner & Elser, 2002), N:P阈值假说(Koerselman & Meuleman, 1996; Güsewell, 2004), N-P计量关系的幂指数法则(Niklas et al., 2005; Reich et al., 2010), 生产力-养分分配假 说和生产力-叶片寿命假说(Tang et al., 2018);

  (2)环 境关联假说或理论, 即刻画化学计量特征与环境因 子之间关系的多种假说, 包含化学计量内稳性理论 (Sterner & Elser, 2002), 限制元素稳定性假说(Han et al., 2011), 叶片养分含量稳定假说(Tang et al., 2018), 温度-生物地球化学假说(Reich & Oleksyn, 2004)和温度-植物生理假说(Reich & Oleksyn, 2004), 土壤 基质年龄假说(Reich & Oleksyn, 2004)和相对重吸 收假说(Han et al., 2013);

  (3)进化关联假说, 即刻画 化学计量特征与植物进化历史关系的假说, 包含物 种组成假说(Reich & Oleksyn, 2004), 常绿-落叶假 说(Reich & Oleksyn, 2004), 生物地球化学生态位假 说(Peñuelas et al., 2008, 2019)。

  5结论与展望

  近30年来,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已成为生态学 研究的热点之一, 尤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由 于篇幅所限, 本文在介绍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发展简 史的基础上, 仅重点综述了当前化学计量学在以下 3方面的研究进展: (1)植物主要器官的化学计量特 征及其驱动因素; (2)施肥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的影响; (3)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的主要假说和理论。 可以概括总结为如下结论: (1)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 研究经历了思想萌芽期、假说奠基期和理论构建期3 个发展阶段; (2)植物主要器官的化学计量特征呈现 出显著的生物地理格局, 这种格局是气候、土壤和 植物功能群类型共同作用的结果; (3)养分变化显著 改变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平衡状态; (4)为解 释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变化的机制问题, 一 些学者相继提出与植物生长功能、环境因子和植物 进化历史相关联的多种理论或假说。

  尽管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 征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 但仍然有一些重要的科学 问题和方向需要进一步去探究。为加强植物生态化 学计量特征及其相关内容的研究, 我们提出以下10 个未来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

  (1)就元素类型而言, 当前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 研究主要聚焦于C、N、P等元素, 对于其他重要的 营养元素(如K、Ca、Mg、Si、Fe、Na、Zn等)的化 学计量特征的研究还十分缺乏。虽然已有少量研究 报道了它们的大尺度格局, 但关于它们变异的形成 和驱动机制尚不明确。

  (2)就器官类型而言, 当前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 研究仍聚焦在叶片, 对于根系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 虽陆续有较多报道, 但对于茎和繁殖器官化学计 量特征的规律知之甚少; 并且, 将植物视为一个整 体, 不同器官间化学计量之间的关联如何更缺乏 认知。回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理解植物的养分分配和利用策略, 进一步了解植物对环境的响应和适 应机制。

  (3)从生态系统地上-地下关系的角度分析, 土 壤微生物-土壤养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间的耦 合关系是植物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中的一个热 点问题, 但不同土壤微生物在土壤-植物互作中发 挥的功能尚不清晰。借助高通量测序等技术, 探明 土壤微生物关键种和群落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功能, 对于理解土壤-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规律和 陆地生态系统C、N、P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4)光照条件如何影响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 的大尺度格局尚不清楚。以往研究多采集生长季节 的向阳叶片, 分析其化学计量特征。事实上, 对于高 大乔木, 我们很难采集到树冠顶层的叶片, 只有依 赖森林塔吊装置方能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 许 多研究只能采集到冠层中部或下部的叶片, 其生长 状况受到了遮阴的影响。因而, 今后研究需要更多 地结合塔吊等装置, 通过采集林冠间和林冠内部垂 直结构的样品来分析光照条件对化学计量特征的 影响。

  参考文献:

  Aber JD, Magill A, Boone R, Melillo JM, Steudler P (1993). Plant and soil responses to chronic nitrogen additions at the Harvard Forest, Massachusett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3, 156-166. Aerts R, Berendse F (1989). Above-ground nutrient turnover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on of an evergreen and a deciduous species in a heathland ecosystem. Journal of Ecology, 77, 343-356.

  Aerts R, Chapin III FS (1999). The mineral nutrition of wild plants revisited: a re-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patterns. Advances in Ecological Research, 30, 1-67.

  Ågren GI (1988). Ideal nutrient productivities and nutrient proportions in plant growth. Plant, Cell & Environment, 11, 613-620.

  作者:田 地1 严正兵2 方精云3*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