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分层研究> 正文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分层研究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2-01-18 10:34

本文摘要:摘要:以背冰活动的衍生、开展以及传承、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基于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和文化符号学等理论基础,对背冰民俗体育运动进行文化分层研究。在梳理背冰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河

  摘要:以“背冰”活动的衍生、开展以及传承、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基于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和文化符号学等理论基础,对背冰民俗体育运动进行文化分层研究。在梳理“背冰”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河东特有的地域、人文、生产和生活环境,从四个层面对背冰民俗体育运动的文化要素、特质进行阐述,研究认为:物质层面关注祭祀与器具、服饰等符号文化传递;制度层面重视对规章制度、礼仪等的认知崇敬;行为层面展现力与美以及个人、群体、社会的契合;精神层面彰显宗教信仰的崇敬和不屈不挠的价值观。

  关键词:匼河背冰民俗体育活动符号学文化分层

民俗体育

  民俗活动在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独特的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在文化传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加之鲜明、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产生特定的文化符号。因此,传统体育项目的符号学价值需要先被认可。[1]“背冰”作为河东民俗体育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在新时代文化需求下,研究其发展状态、重新走热也是河东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教育发展的需要。

  1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历史渊源

  1.1匼河背冰的呈现——匼河文化、人文、地域环境的衍生

  匼河“背冰”所指是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匼河村。风陵渡处于黄河流域的“几”字型拐角处,而匼河村位于风陵渡镇中心的西部,匼河村的取名也与风陵渡镇独特的地理方位相关。匼河遗址范围较广,东西南北形成一个遗址群,所反映的“匼河文化”,上与西侯度文化,下与丁村文化有一定的关联。天然的自然地域、历史地貌、富饶的人文环境和农耕文化,造就了河东特色的文化要素和特质;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人文教养和对文、教的崇敬,滋养了多样化的民俗民间活动,包括二月二“龙抬头”、社火庙会、稷山花鼓、高跷走兽等,这些朴实的民俗表演历史久远,传承并创新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展演方式。[2]“背冰”作为河东民俗活动和非遗项目,重新走热极具有代表性。

  1.2匼河背冰的起源、发展脉络

  关于匼河“背冰”的历史起源,文字无从查阅,村民相传而来,流传下来有三种:第一,争夺优先权。第二,祭祀祈福。第三,背冰灭火。在匼河村走访查看后,匼河村里唯一的学校后面有座庙宇,结合匼河村的地理位置,发生涝灾很有可能,因此,匼河“背冰”更接近第二种起源,主要祭祀“黄飞虎”神:在汉武帝时期,黄河水的泛滥成灾,使当地人民困苦难言,就在这时黄飞虎大发神威,使黄河水倒退。当地人们为了感谢他,自发的建了一座庙宇来供奉、祭祀他,希望能够时刻保佑大家安康永顺。旧时二月二组织的“背冰”,全村村民出动进行祭祀活动,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传达了农耕文化下村民的农耕意识。

  到目前为止,背冰的演出在组织形式、时间、场地都有所改革:时间变为每年正月十五;场地不仅社火、庙会,更是引入了河东各旅游景区;从2011年起,背冰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十九大国家再强调文化建设,加之山西省、运城市以及芮城县各种制度政策的下发,“背冰”不再是村民自发组织,由政府进行推动;2019年“背冰”更是首次作为山西代表在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体育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两博会)开幕式进行表演。

  人类学理论表示,无论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如何变化,意外或者偶然的遭遇不能被完全消除;[3]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也写到:“文化最大的创造与人类的进步就是,文化满足人了的需求,而在需求中又创造了新的需要”。[4]背冰经过千万年依然矗立存在发展,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分层透视阐释

  2.1匼河“背冰”演示展出的描述从2018、2019年参与体验、观察及访谈的背冰演出筹备、实施过程来分析:匼河“背冰”活动在2011年被列为非遗产项目之前,都是二月二——“龙抬头”的庙会、节庆日进行举办;按照传统习俗,村委会商议、决定进行背冰的人员、道具、服装等。通过田野调查,匼河村几乎每年每家会出一名30-50岁的男性进行背冰,女性会进行锣鼓、彩旗等其他活动。当天展演时,最前方是龙凤方旗阵,他们是村里的年长者。

  随后是仪仗队,是由村民们举着彩旗,然后是伞队和背花方队,小伞和花背上还有金银首饰进行点缀;尾后背花锣鼓队,花团锦簇;“背信子”方队,演绎各种故事角色,引人入胜;最后压阵的就是活动的高潮部分——“背冰”,男士们上身裸体,腰系红绳,下肢身穿大裤衩,最前面是一名男子扛二百多斤的木檀,后面有的扛门板、有的挑石门墩或者背石磨,显示了晋西南黄河岸边劳动人民与自然相抗争且粗狂、强悍的大无畏民族精神。

  2.2匼河“背冰”文化的分层阐释

  匼河“背冰”是匼河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体育文化活动,是将传统文化保存并承载的一种方式方法,在河东文化中也是河东人民文化认同的符号性标识。

  童昭岗,孙麒麟等人在《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这本书中提及,体育文化即是人类智慧和创造能力的对象化,这些对象化需要通过人的外在行为(姿势、体态、语言、文字等符号)表现出来;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克利福特·格尔茨也提到:文化是通过各种符号来表达一套世代相传的观念,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们凭借这些符号互相交流、沟通、延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和对生命的态度。[5]在匼河“背冰”运动中,主要表现为信仰祭祀、崇尚神明、农耕意识强烈等文化符号内涵。文中从符号学视角出发,结合文化分层理论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精神层面建立“背冰”文化分层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2.2.1物质层面——关注祭祀与器具、服饰等符号文化传递

  背冰是一项通过身体活动来展示晋西南黄河岸边人民祈福安康、与大自然抗衡、不屈不挠的刚毅精神的民俗活动,是河东人民共同文化价值认知的体现。对于器具、服饰有固定规定,这些器物是匼河人对生产生活的思考,作为家庭中常见的生活产品和用具,在“背冰”活动展演时,却是展示河东人民强健身体、祈求风调雨顺、祭祀神明的文化符号标志的象征。[6]研究对背冰活动中的物器、服饰等一一进行分析阐述。

  器具一:背冰的“冰块”以及现代社会变革后增加的“檀、铡刀、木头、石磨、门板”,具有与大自然抗衡,是力量、无所畏惧的精神象征,代表了农民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的心声;器具二:彩旗、“亮宝”,上面有农民的捐献,以示虔诚,祈求消灾赐福;乐器:锣鼓,是行进过程中的一种伴奏,是一种激励和鼓舞,更是一种对天地敬重的思维认知;服饰:身穿裤衩,头(腰)系红绳,是一种对神的敬畏,寄托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的美好愿望,是一种祭祀祈福的象征。这一系列的器物,在展演的这一刻相互融合,展现了一幅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又抗争的美丽画卷,是匼河人对自然的认可,更是对“背冰”文化生生不息的文化价值思考。

  2.2.2制度层面——重视对规章制度、礼仪等的认知崇敬

  河东以农业为基础促进经济发展,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俗话说,农业收成的好坏,对人民的生活有很大影响。[7]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时代里,匼河人民通过“背冰”活动祭祀“黄飞虎”神,以满足自身群族生产、生活需求,盼望这一年能避免灾祸、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是农耕文化下匼河人民对天地敬重思维的认知和体现。随着社会变迁、科学技术日益变化,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需求也逐渐向精神文化、娱乐需求转变。

  在“全域旅游”、“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时代,匼河“背冰”在市、县、乡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下,结合河东旅游路线推荐、旅游产品开发,将其作为河东除关公文化又一重要文化元素和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性标识。在两博会开幕式的表演后,“背冰”更是扩大了人们对其共同价值的认知,促进和推动其进一步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同时代,“背冰”折射出的制度文化都体现在活动中的礼仪、流程以及规范,一方面是重视祭祀的礼仪,对神明的崇敬,祈求消灾赐福;另一方面是道德的礼仪,对执行意识的约束,是展演者相互之间的配合和信任,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和美好追求。[8]时代的变迁使“背冰”民俗体育活动的展演时间和组织形式进行了继承、变革和创新,凸显了匼河人民对时代、天地、惯例、礼仪的敬畏和思维认知的表达。

  2.2.3行为层面——展现力与美以及个人、群体、社会的契合

  “背冰”活动是集力量、表演、音乐、娱乐为一体的民俗体育活动。展演时,仪式隆重,形式多样,通过各种表演动作如下河、破冰等技巧,体现了个人、群体身体与器物的融合、身体动作的力与美。其中所有参与者把自己态度、认知、身体融入这一集体、社会性活动中,达到默契。

  人与社会行为层面主要表现在道德的态度、工具性的行动,从旧时的人人主动参与到当代参与人群的变化、收入的变化。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逐步发展,人们的认知、行为、态度都会发生变化,年轻人对民俗活动的认知不足,收入也成为很多村民自愿参加的一个因素,至此,就会出现责任与信念道德的矛盾。在“背冰”展演时,社会环境和个人在态度、行为会相互制约,当代的“背冰”活动在展演时更倾向娱乐、休闲,表演更多是为了衬托节日活动的气氛,文化内涵的传达会显得微乎其微。

  2.2.4精神层面——彰显对宗教信仰的崇敬、不屈不挠的价值观

  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是在人类通过自身智慧和社会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各族人民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规范并影响着本群族的体育行为、价值观和思想。[9]匼河“背冰”是匼河人甚至河东人民精神的象征,历史原貌更接近“黄飞虎”神击退洪灾的神话故事传说,在农耕文化意识极强的时代里,它代表了一种祈福、去邪、祭祀的心理认知和对宗教信仰的崇敬;通过身体动作“符号”同时也传达了晋西南黄河岸边劳动人民与大自然抗争、不屈不挠、强悍粗狂的民族精神。展演时参与者在道德、意志和精神都得到洗礼和满足,而当观赏者看见大冬天“背冰亮膘”,心理会有点战栗感而后又涌出一种钦佩之情,这种感染是受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和精神激励,是在直观形象下潜移默化的一种思想价值观。[10]

  3结语

  匼河“背冰”是匼河人乃至河东人民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体育项目,蕴含了农耕文化下族群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思维认知的表达,通过身体活动来凸显河东地域人民对农耕稻作、祭祀神明的崇敬和信仰,更是对河东文化价值观的认可。“背冰”从身体活动的传递、动作的表达、展演的全部过程均蕴含着匼河人民乃至河东人民特有的文化价值、精神体现和思维认知,文章从“背冰”的渊源、发展脉络、四个文化分层方面分析,意在理清“背冰”民俗体育运动的文化要素、特质和内涵,为其转向研究做铺垫。

  参考文献:

  [1]刘慧.彝族射箭文化符号阐释[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2]段友文.汾河两岸的民俗与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

  [3]马苗,王冬慧.匼河“背冰”活动的人类学考察[J].体育科学研究,2019(3):18-22.

  [4]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6.

  [5]克利福特·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6]严小英,孙德朝.成都民俗黄龙溪“烧火龙”的文化分层透视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6):82-89.

  [7]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8]王咏梅,孙德朝.仡佬族高台舞狮运动的文化符号阐释[J].辽宁体育科技,2018(6):102-104.

  作者:马妮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