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目的/意义]深入到贫困地区村图书室开展农村儿童阅读服务实验研究,有利于发现促进基层图书馆建设的有效策略。[方法/过程]研究者以志愿者身份,利用寒假,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村图书室为返乡过春节的中小学生开展作业辅导和系列阅读活动。[结果/结论]志愿者介入
摘要:[目的/意义]深入到贫困地区村图书室开展农村儿童阅读服务实验研究,有利于发现促进基层图书馆建设的有效策略。[方法/过程]研究者以志愿者身份,利用寒假,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村图书室为返乡过春节的中小学生开展作业辅导和系列阅读活动。[结果/结论]志愿者介入能够有效激活基层服务点,建议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①因地制宜建设基层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乡镇分馆的专业化建设、管理和运行,引进专业人才指导全县的阅读服务;②设置相对独立的阅读空间,以利于管理和运行;③为村图书室配置符合农村儿童需要的阅读资源;④组织高校学生在寒暑假期间担任乡镇分馆和村图书室的阅读服务志愿者。
关键词: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农村儿童阅读服务阅读推广专业阅读服务人才
1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通过“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农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1]。
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城乡差距依然十分显著:2020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图书阅读率分别为68.3%和49.9%,纸质图书阅读量分别为5.54本和3.75本[2]。儿童是农村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农村儿童阅读,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3],对提升农村文化素养、储备人才资源、实现文化振兴具有重要作用[4]。至2015年,我国农村儿童达1.38亿,占儿童总人口50.9%,其中,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2.0%[5]。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为农村儿童阅读图书创造条件,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阅读[6]。《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建立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 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图书室为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7]。乡镇综合文化站及村图书室是离农村儿童最近的公共图书馆设施,如何发挥其区位优势,将农村儿童,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纳入到阅读推广服务之中,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2贫困地区农村儿童阅读研究现状
金武刚对贫困地区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时发现,我国的贫困地区绝大多数位于农村[8],因此,笔者重点考察了贫困农村地区儿童阅读研究,结果发现相关文献十分有限。发达国家和地区注重研究如何通过阅读活动,帮助偏远农村的儿童从阅读中获益[9-10]。国内外的调查研究都表明,农村儿童阅读渠道狭窄,阅读资源匮乏,主要来源于朋友、家人以及书店,较少来源于当地图书馆[11-12]。
由于缺乏专业的阅读指导,农村儿童的阅读结构不合理,课外书以教辅材料、作文等为主,普遍缺乏阅读技能培训,阅读水平较低[13-14]。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因远离城镇,其阅读环境很不理想[15];随父母进城的农村儿童,由于流动性强,居住地对他们的服务供给具有随机性,很难获得长期稳定的阅读服务[16];寄宿会显著降低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阅读成绩[17]。省市图书馆在努力帮助农村儿童,如梅州市剑英图书馆与乡镇幼儿园合作,开展惠及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阅读推广活动[18];贵州省图书馆推行“新布客”书屋项目,在流动人口学校及乡村学校建图书室,定期为贫困地区儿童开展阅读活动[19]。
然而,这些来自基层图书馆以外的服务,缺乏持续性与普惠性,如何建设与贫困地区条件相适宜的县域基层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确保为农村儿童提供持续、稳定、规范的阅读服务,成为一个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缺少专职管理人员是基层服务点日常阅读服务缺位的主要原因[20-21],这一问题在贫困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海南省虽然已在全省实现“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但是,这种“政府整体推进式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在使用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贫困地区基层服务点依然缺乏阅读资源、专职管理人员和专业服务人员,无法正常开放[22]。
湖北省罗田县图书馆早在2013年就被评为一级图书馆,已建成“以县图书馆为总馆,各乡镇图书室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的公共图书馆(室)三级服务网络的总分馆制。”该馆每年利用流动图书车下乡50次,但主要是为县城及周边乡镇村民送书、开展文化活动,最远到达县城周围的村,偏远山村的儿童无法从中受益。一个重要原因,是县图书馆人手不足,“引进高素质人才是当务之急”[23]。
综上所述,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卓有成效,一些贫困地区已经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总分馆体系,然而,地处偏远乡村的农村儿童,由于身边的乡镇图书馆和村图书室不能正常开放,无法享受公共阅读服务。缺乏专职管理人员和专业服务人才是乡镇图书馆和村图书室无法正常开放的根本原因。因此,本研究尝试从解决人员问题着手,激活基层服务点的阅读服务。具体而言,是由返乡过春节的研究生以志愿者身份,在村图书室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深入到贫困地区儿童身边,研究他们的阅读行为和面临的问题,为促进县域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有效运行寻求良策。
3研究设计与实施
3.1确定研究场所
研究者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G村开展这项研究。罗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位于大别山南麓。G村是该县的一个行政村,由8个自然村组成,村委会位于其中一个自然村,自然村之间相隔约5-20分钟的步行距离。G村属于山地地形,地理位置偏僻,距离县城21公里,距离镇中心10公里;由于没有公交车,村民去镇上或县城都是骑电动车或坐私家车,交通非常不便。
该村的乡风文化传统保守,村民主要通过外出务工和从事传统农业生产获得经济来源。G村早在2011就在村委会办公室门口挂出了“农家书屋”的牌子,但当时并没有专门的空间和书架,没有把图书陈列出来。村委会2019年新建了2层办公楼,把一楼办公大厅后侧一个约40平方米的房间用作老年活动中心兼图书室,挂牌“老年活动中心”。房间靠墙摆着一排书架,上面陈列着750册农业方面的图书,都比较陈旧。
研究者在2021年2月1-28日为期一个月的寒假期间,借用村委会旧办公室的一个空房间充当阅览室,再从村里借来一些桌椅板凳,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新办公楼虽然有图书室,但办公楼只在办公时间才开门,不能保证活动时间;另外,图书室离办公人员和设施太近,开展活动时会干扰办公人员,也有一些安全隐患。旧办公室离新办公楼约300米,环境安静,村民也很熟悉,是一个合适的活动场所。
3.2招募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从回乡过春节的中小学生中招募。研究者最初在G村村民微信群里发消息,告诉大家,回乡过春节的研究生将利用村委会的旧办公室在寒假期间集中开展义务作业辅导,但只有几位家长响应。随后,研究者与一些家长联系,介绍集中辅导作业期间开展的阅读活动和要求,动员他们让孩子来参加。最后有12位学生报名参加作业辅导,其中10位学生愿意参加阅读活动,包括7位男生,3位女生;有8位是小学生,2位是初中生。这10位学生中,只有1位平时住在家里,在离家6.4公里的乡小学上学;3位小学生在县城上学,家长陪读;4位小学生在镇上走读,家长陪读;2位初中生在镇上寄宿读书。
他们寒假返乡就住在家里,离活动地点的距离远近不一,有5位来自村委会所在的自然村,2位需要步行5分钟,3位需要步行15分钟。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发布的《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把课外阅读划分为4个学段:第一学段为1-2年级,第二学段为3-4年级,第三学段为5-6年级,第四学段为7-9年级[24]。
依据这一标准,这10位学生的分布情况是:第一学段3名,第二学段3名,第三学段2名,第四学段2名。第一天通过访谈了解10位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可以看出,他们的课外读物以家长购买和同学交换为主,只有1位学生从图书馆借过书。有4位学生参加过阅读活动,就是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比赛。课外读物内容以中国经典名著为主。
3.3准备阅读材料
研究者以个人藏书为基础,又补购一些,一共准备了32种85本图书供同学们借阅。这些书有18种在新阅读研究所编制的《中小学基础阅读书目》,以及教育部编制的《中小学阅读指导目录》和《2019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范围内。
其中,第一学段3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没头脑和不高兴》;第二学段3本:《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父与子》;第三学段6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繁星·春水》《小王子》;第四学段6本:《简·爱》《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傅雷家书》。
其他图书虽然不在书目范围内,但也以名著为主,内容健康,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如《童年》《昆虫记》《海底两万里》《偷影子的人》《爸爸的老师》《暗算》等。根据学生所在学段,为每人发放一本必读书,4个学段的必读书分别是《没头脑和不高兴》《夏洛的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简·爱》。选择这些书的理由是有演绎的电影作品,并且有复本,可以确保人手一册。其他图书就放在临时阅览室,供同学们自由借阅。
3.4开展阅读活动
从2021年2月1-28日一共4周,除10-14日(腊月二十九至正月初三)这5天外,阅览室每天上午8:00-11:00点和下午2:00-5:00点都开放。上午集中辅导作业或开展阅读活动,下午学生自主阅读或写作业。
3.4.1图书推荐与观影
研究发现,反向式阅读推荐,即让读者先接触衍生作品,然后阅读原作,可以更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5]。因此,确定4个学段的推荐图书之后,分4次分别为学生播放电影,让他们在观影之后阅读原著。全部学生都参加了观影活动,阅读了推荐的图书。
3.4.2主题讲座与图书借阅
只有一位学生从图书馆借过书。事实上,农村儿童的图书馆知晓率和利用率都很低,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身边没有图书馆或图书馆不能正常开放。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一次阅读知识讲座,向学生介绍阅读及图书馆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图书馆的了解,还模拟图书馆的借阅模式,以提供的图书为“馆藏”,开展图书借阅活动,让同学们使用明信片充当“借阅证”借阅图书,同时使用EXCEL表格登记借阅记录。
3.4.3故事会
农村儿童很少有机会参加阅读活动,在此次参加活动的10位学生中,有4位同学参加过学校的诗朗诵比赛,1位同学声称有亲子阅读经历。为在轻松的氛围中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本研究选择不需要任何训练和测试、只需带着耳朵“听”的故事会活动形式。活动一共开展5次。第1次有8位同学参加,第三学段的2位同学没有来;第2-5次只有3位来自同一自然村的三年级小学生参加。
4结果分析
阅览室开放期间,每天都有学生来参加活动或写作业。第1-2周,上午的人数都在12人以上;第3-4周,上午的人数一般是7-8人。后两周人数较少,这是因为第四学段的学生被家长留在家里写作业。下午只有3位三年级的男生,他们的家离阅览室很近,基本上每天都来。另外还有5位没有报名参加作业辅导的学生,也到阅览室来做过两三次作业。活动期间开展了4次访谈。
第1次是了解同学们的课外阅读状况;第2次是了解第1-2周的阅读进展和体验;第3次是了解同学们对故事会的看法;第4次是了解同学们对各种活动的感受和阅读情况。现在根据访谈信息、借阅记录和观察发现,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4.1阅读进展与阅读体验
调查发现,第1-2周同学们都在阅读,除第一位同学没有固定的时间读书外,其他9位同学每天阅读,阅读时间从半小时到三小时不等。有4位同学喜欢在家里读书,5位同学喜欢在阅览室读书,1位同学家里、阅览室都读过,都喜欢。同学们这两周都在阅读推荐图书,每位同学的阅读进展和阅读体验,编号是按学段和年级为10位同学编排的顺序号,如编号为1的同学是一年级小学生。可以看出,仅就推荐图书而言,第一学段的阅读情况不理想,其他学段的情况很好。
第一学段的3位学生都不喜欢推荐的图书《没头脑和不高兴》,说明推荐的图书不合适。事实上,这本书是纯文字的,而不是绘本。第一学段的学生认识的字非常有限,阅读纯文本图书有一定难度,应该给他们推荐有少量文字的绘本。第1-2位同学就找到了自己喜爱的绘本书,不仅读完了,而且产生了情感投入。第3位同学第1-2周借阅的不是绘本书,但在第3周的故事会上接触到绘本书《猜猜我有多爱你》之后,就借阅了绘本故事《父与子》。这也说明,对读者而言,选择的机会非常重要,提供难度合适、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供他们选择,是阅读服务的第一要务。
4.2阅读活动的参与情况
此次开展的活动包括看电影、推荐图书、主题讲座、借书以及故事会,10位同学都参加了活动,并有所收获,其收获包括:认识了更多的字;学到了知识;看了自己没看过的书;认识了更多的人;知道了更多关于阅读的知识;知道在图书馆里可以看书。在最喜欢的活动中借书占30%;看电影占30%;推荐图书占20%;故事会占10%;主题讲座占10%。以后最希望参加的活动:借书30%;看电影20%;推荐图书10%;故事会10%。
借书和看电影最受欢迎,因为这让他们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书。其次是推荐图书,因为推荐的图书是他们不曾读过的,看了以后都非常喜欢。最后是故事会和讲座,因为这种活动可以增长知识,有同学特别喜欢其中一起回答问题的环节。故事会没有取得期望的效果,第一次有9人参加,后面4次只有3人参加。那些没有参加的同学表示,更喜欢自己读书。分析原因,可能是讲故事的形式单一,从头到尾都是研究者在讲。有同学表示,以后自己也可以讲故事。因此,以后的故事会,可采用更多样的形式,例如组织同学们轮流讲,或排演故事剧,让大家都参与进来。
4.3图书借阅情况
如前所述,农村儿童对图书馆的知晓率和利用率都很低。第一次访谈就发现,只有一位同学从图书馆借过书。此次研究者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让同学们知道,图书馆是一个可以免费借书和读书的地方;还利用自己的藏书在阅览室开展借书服务,给他们自由选择的可能性。借书成为同学们最喜爱的活动,第1-2位同学在阅览室找到了自己喜爱的绘本书,第6位同学的话最能代表他们的心声:“我最喜欢借书的活动,因为可以随便借我以前没有看过的书。”
同学们在阅览室借书的情况如下:6位同学借2-3本,2位同学借9本,2位同学没有借书。基本上是在讲座之后(2月8日)开始借书,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2月25日)归还图书;那两位借书量达9本的同学,则是当天或隔天就还书;两位没有在阅览室借书的同学,他们阅读自己或同学手中的书。第4次访谈的时候,同学们都能说出自己假期读过的课外书。根据访谈数据统计,同学们这个假期的总阅读量为40本,人均阅读量为4本,其中最低阅读量为2本,最高为10本。4个学段的阅读量分别为11本、10本、11本和8本,各学段之间的差异较小。
5对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服务农村儿童阅读的策略建议
由于缺乏专职管理人员,位于G村村委会办公楼的农家书屋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研究者经过努力,于2021年2月1-28日,将G村部分返乡过春节的中小学生组织起来,利用村委会的旧办公室和个人藏书,开展作业辅导和系列阅读活动,让同学们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同学们也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充分说明,志愿者能够激活图书馆的基层服务点,基层图书馆在服务贫困地区农村儿童阅读方面,完全能够有所作为,并产生实效。
基层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是“由基层图书馆的阅读空间、设施、资源、人才、服务和运行机制构成的服务体系”[20],只有建设好这些关键要素,才能确保基层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正常运行并发挥作用。针对农村儿童的活动特点,结合在G村获得的经验,提出以下策略建议,以有助于建立让农村儿童持续受益的基层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
6结语
建立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图书室为分馆、村图书室为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是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基层延伸的重要制度保障。然而,由于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贫困地区的“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中,县图书馆缺乏专业人才,乡镇分馆和村图书室没有配备专职馆员,无法有效为农村儿童提供阅读服务,总分馆制的作用受到严重制约。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以志愿者身份,利用一个月的寒假时间,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村图书室为返乡过春节的中小学生开展作业辅导和系列阅读活动,发现志愿人员的介入能够有效激活基层服务点。根据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特点和研究获得的经验,为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①因地制宜建立覆盖全县的基层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把乡镇分馆作为建设重点,引进专业人才指导全县的阅读服务;②设置相对独立的阅读空间,以利于管理和运行;③配置符合农村儿童需求的阅读资源;④从在外求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中招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为农村儿童开展阅读服务。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只在一个村开展面向小学生和初中生的阅读现状调查和阅读推广服务,研究对象中没有包括学龄前儿童和高中生,也没有与县图书馆开展合作。在后续研究中,将与县图书馆、乡镇图 书馆及更多的村图书室合作,运用上述策略,开展范围更广泛的农村儿童阅读服务,检验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21-06-24].
[2]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2021-06-24].
[3]朱永新.让阅读照亮更多孩子的奋斗路[J].中国农村教育,2020(13):8.
[4]周林兴,邹莎,周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儿童阅读关怀研究[J].图书馆,2020(9):73-79.
[5]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EB/OL].[2021-09-12].
[6]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EB/OL].[2021-09-11].
作者:吴建华张小雨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