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全力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融合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十三五期间,科技研发与创新方面取得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全力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融合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十三五”期间,科技研发与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型科技融入农业旅游,很好地带动了农业旅游产业的创新与升级,极大地助推了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发展。笔者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多方面分析了生态农业特色旅游转型升级与持续发展的策略,期望可以为从事此类研究的同行们提供些许建设意见。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文化旅游产业
现阶段,科技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产业革命与技术革命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以农业发展为例,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农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5G均与生态农业有着交叉联动,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早在2015年,国家旅游局便已经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发展基于生态农业的特色旅游,逐步提升旅游产业的特色化、便利化和智慧化,大力推进智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要求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领域的机制和资源,依托乡村特色旅游资源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此背景下,生态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逐渐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抓手,对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均大有裨益。笔者结合“十四五”对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发展的诸多要求,并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中的策略措施。
1…… 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互动过程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形态,注重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打造具备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格局。文化旅游产业将休闲娱乐方式和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作为消费内容,注重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深度体验。在乡村振兴战略 下,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之间有着更为深度的融合,并不再是简单性的意义叠加,而是更加注重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具体来说,当前的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已经趋于多个层面,主要包括产品、市场、技术,由之前的产业分离逐渐向着新产业形态转变。总的来说,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互动有最为关键的三点要素,即互动基础、互动过程、目标实现[2]。
1)从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互动基础这一角度来说,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将特定的旅游产品作为核心,打造特色旅游结构,巧妙地抓住生态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以民族村寨的旅游资源为例,其具备良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能够为旅游者带来良好的精神享受,满足旅游者的诸多需求,这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大力挖掘生态农业中的农产品种植项目、农耕文化,让旅游者沉浸式地参与到旅游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因此可以说,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找准两大产业之间的交叉点,谋求两者的深度融合。
2)从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互动过程这一角度来说,必须促使科学技术可以全程融合,作用于产业融合。具体来说,在融合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新技术、新经验、新手段,实现技术融合,为产业融合提供良好的条件。以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为例,虽然它是当前文化旅游业的主流,但还未能让旅游者获得多维度体验,原因之一便是缺乏技术融合。基于此,一方面可以将民俗文化中的诸多特色旅游形态结合起来,突破单一化的旅游结构和功能,促使旅游业与生态农业之间能更好地融合发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旅游诉求[3];另一方面,将更多的科学技术融入特色旅游中,尤其是当前诸多的信息技术均应该考虑应用到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中,以求推动新兴产业形态的出现。
3)从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目标实现这一角度来说,要确立出一个最为核心的目标,即实现市场层面的融合。毫不夸张地说,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可以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基于此,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市场层面融合作为重点,立足于市场环境,考虑旅游者的需求,开发出更多与市场动向相契合的旅游项目,实现产业效益的提升。当具备科学有效的旅游产业链条后,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所具有的旅游产品可以更加符合游客期待,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势必可以同步提升[4]。
2…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中的应用来看,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所存在的问题也较多,甚至一些尖锐问题制约着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发展。总的来说,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处于初级阶段生态农业特色旅游起步较晚,同时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和中级发展阶段,在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中的优势还无法有效发挥出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情况,一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之间的融合不佳,无法凸显出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价值与优势,而且当前的旅游接待设施、农业旅游园区在建设方面均存在着不足,人工智能技术缺乏应用载体。
二是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经济投入力度不足,多数具有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乡村或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缺乏动力,缺少内部发展和外部投资的能力,导致人工智能技术未能应用到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中,或者多数的生态农业旅游园区智慧化水平不足,人工智能技术含量不够,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方面需求,影响了旅游者的体验。比如在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发展中,信息农业、人工气候箱、工厂化农业、农业时光隧道、自动温室均未能有效体现出本该有的科技内涵,旅游者获得的体验感欠佳。为此,在5G时代,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想要获得转型升级,必须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广度和力度,更加主动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求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可以更加富有科技感[5]。
2.2 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中的市场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中的时间较短,还未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市场管理体制,影响了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对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实施信息化市场管理已经显得尤为关键,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人们的旅游体验更佳,比如可以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来完成旅游的相关业务,可以节约游客购买门票时的排队时间,给游客带来更为便利的体验。但如果缺乏有效的市场管理与监督机制,就很容易使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出现虚假宣传、欺骗旅游者的行为,危害到整个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解决这一问题的急迫性更加凸显,必须高度重视。
2.3 生态农业旅游未与区域内智慧旅游景点建立起良好的联动发展关系
当前,不少地方虽然加大了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建设力度,也融入了较多的人工智能技术,但并未很好地参与到区域智慧旅游线路组织中,多是作为独立的旅游景点存在。一些生态农业旅游景点虽然在原有生产科研功能的基础上拓展了旅游功能,但并未纳入区域智慧旅游线路组织和产品体系中,导致无法发挥出优势,人工智能技术无法渗透到特色旅游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无法渗透到旅游产品营销这一环节中,也就无法具备联动发展能力。基于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转型升级要求,未来要积极响应智慧农业旅游的要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建立数据联系,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6]。
3…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农业旅游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以2019年的休闲农业发展来说,接待游客量超过32亿人次,营业收入达到8500亿元,2020年虽然遭遇新冠疫情的冲击,但休闲农业依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生活秩序逐渐恢复,乡村旅游更加具有吸引力,可以得到认可。在生态农业特色旅游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态农业旅游的个性化需求,非常有必要融入多种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与建设中。当前已经有很多具有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地方制定和推出了智慧旅游建设方案,比如北京、苏州、石家庄均已经推出了智慧旅游战略,并大力鼓励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很好地推动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数字化和智慧化。为进一步在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好当前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着手。
3.1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游前”的营销
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让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服务更加优质,可以直接渗透旅游的各个环节中,在“游前”“游中”“游后”这三个环节中均可以发挥出显著优势,也使得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营销服务更加精准和有效。从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游前”这一环节来说,人工智能技术所发挥出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准化营销,二是规划服务,可以满足旅游者的高品质旅游需求。具体来说,在旅游者的“游前”,可以借助AR技术、全景扫描建模技术来开展宣传活动,精准评估旅游者的潜在旅游需求,继而进行个性化营销服务,确保旅游者可以对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多种具备关联推荐功能的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附带消费的可能性[7]。
3.2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增强“游中”的体验在旅游者“游中”这一环节,非常有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必要性,应该考虑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智能化服务水平,向旅游者提供全过程与全场景的优质服务。具体来说,在增强旅游者的“游中”体验时,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应注重3D互联网技术、AR技术、VR技术、GIS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旅游者创设一个虚拟化的生态农业旅游场景,促使旅游者可以在特定旅游场景中进行对话和游览,体验到各种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优势。比如旅游者可以体验智能温室和科技田园,再比如可以体验瓜果采摘这些活动,产生身临其境的旅游体验。VR技术和AR技术在生态农业旅游环境的打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模拟现实的农业旅游环境,促使旅游者可以形成实地参观游览的良好体验。
2)注重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尝试改变传统的农耕文化和展示方式。一方面,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当前生态农业中的农耕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复原不完整的农耕文化,以此让更多的优秀农耕文化旅游景点可以呈现在旅游者的面前。还可以考虑开发数字化资源,向旅游者更好地展示生态农业与农耕文化,以此来丰富旅游者的文化体验,对农耕文化有更深刻的感知与理解。
3)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应该努力为旅游者提供交互式旅游服务,不断增强他们的旅游体验。当前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可以让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实现体验交互,旅游者可以在“游中”体验到更多的优质性服务,也形成了一些特色化的体验项目,主要有VR体验、AR导览、AR导航、AR游戏。①VR体验:借助VR体验可以让旅游者形成沉浸式的体验,比如,可以将VR眼镜和相关设备结合起来,为旅游者提供多维体验。相信在VR技术的加持下,旅游者可以更好地体验生态农业产品,体验的真实性与层次性均可以大大提升[8]。
②AR导览:在VR导览中,可以补充旅游者的原有视觉,在看到不完整的景点模型后,可以迅速弹射出有关这一景点的相关信息,比如,景点讲解内容和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旅游者可以佩戴AR眼镜,此时旅游展品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全面展示,甚至像动画一样动起来,确保旅游者有真实性体验。③AR导航:当前的AR技术与传感器设备有很好的融合应用,可以为旅游者带来良好体验。比如,在室内导航中,当旅游者到达某一层后,设备便可以弹出楼层的展品和景点,并向旅游者提供路线导航和玩法推荐这些服务。④AR游戏:在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中,AR游戏的应用尤为重要。比如,在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中,旅游者可以佩戴VR眼镜,为自己赋予一个角色,围绕着所选择的角色来设计游戏内容,在游戏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体验,对农业景区景点特色形成更深刻的理解。相信在AR游戏结束后,旅游者可以获得游戏的乐趣,产生沉浸式虚拟游戏的良好体验。
3.3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游后”分析
在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游中”,通过使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为旅游者提供精细化的服务,而且可以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游中”的服务品质。当前所使用的物联网、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智能导游、智能感知设备、智能识别车牌、智能停车与在线缴费均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可以让旅游者体验到更多的优质服务,而且所加入的智能预警机制可以处理旅游者所遇到的突发性问题,大大提升了生态农业旅游景点的应急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将“游中”与“游后”结合起来,借助“游中”各类服务数据来进行“游后”的数据分析,助力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改进[9]。
具体来说,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游后”数据分析时,可以引导旅游者使用微博、微信等各类APP来反馈自己的旅游体验,对景区、餐饮、交通、住宿等进行评价,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意见,以此来掌握旅游者对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意见和建议。另外,在进行“游后”数据分析时,可以考虑建立旅游者评价大数据库,建立起营销数据云平台,精准营销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优化“吃、住、行、游、购、娱”所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需要应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以此来及时捕捉旅游者的需求,方便后续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并公开旅游消费信息,确保旅游者可以实时掌握生态农业旅游景点的服务状况与质量[10]。
4…… 结语
从当前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产品更加注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充满着科技感。利用物联网、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逐步将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的管理、体验、服务、营销这些环节结合起来,促使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朝着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在今后的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发展中,一方面要促使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和应用力度,将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应用到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中,综合提升旅游者在“游前”“游中”和“游后”各个环节的体验感。
参考文献:
[1]史永菲.乡村振兴视角下的现代乡村旅游开发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9):103.
[2]郑雅文.“互联网+”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8(29):244.
[3]柯珍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三农”问题关系探析[J].生态经济,2010(1):114-117.
[4]李敏.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5):145-148.
[5]杜志广.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8,49(16):167-168.
[6]杨君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9):148.
作者:李麦泥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9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