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城建档案与城市规划是相辅相成的,本城市规划毕业论文每个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必定会形成城建档案,系统而全面的城建档案又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基
城建档案与城市规划是相辅相成的,本城市规划毕业论文每个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必定会形成城建档案,系统而全面的城建档案又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基础。在城市化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城建档案无论在实践操作方面,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对完善城市规划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江苏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
【摘要】城建档案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对城市景观、公共安全、空间布局都有着重要作用。合理利用城建档案可以使城市规划更科学。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了城建档案的作用。
【关键词】城建档案 规划 作用
一座城市,历经漫长的世事变迁、自然变化,形成了它的格局。在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建档案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记录了这一系列变化。仔细研究这些城建档案不难发现,这些宝贵的档案涉及到了城市规划的各个不同方面。分析并借鉴其中的经验,可以对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城市空间布局起到不断完善的作用。因此,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的必不可少的依据。
一、利用城建档案完善城市景观设计
从实际操作角度看,利用城建档案对分析和构建良好的城市景观序列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景观序列包括节点、廊道、区域,它关乎到人们在其中的感知、阅读以及理解环境的方法,并且与环境的易识别性有很大的关系。城建档案记载了不同的景观序列的变迁历程,为合理的景观设计提供依据。正如埃德蒙培根在《城市设计》一书中所阐述的“下一个人原则”中所说的, “正是下一个人,他要决定是否将第一个人的创造继续推向前去还是毁掉。”
从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角度看,城建档案提供了各个时期、各种空间序列的相关记录。通过研究这些档案,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炼精华,从而推动城市景观设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节点
节点是城市中判断自身方位和为他人指路的最佳参照物,有了这些节点作为参照,人们可以快速判断距离目的地的距离和方位。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杭州的保俶塔、城隍阁、六和塔,这些地标性建筑为身在城市中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自身方位感。
城建档案记录了城市标志性节点的方位和形态,以及这些节点对形成这座城市特有的意象作用。在城区扩张的过程中,分析已有节点对空间的产生的影像,并加以利用,保持新城区和老城区在景观上的延续性。此外,通过利用城建档案,还原这些节点存在前后的空间的差异,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找出最适宜的节点设计方案,运用到新城区建设中去。
(二)廊道
廊道与节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系列有序景观的组合,以一种线性的方式,来引导这个空间中的人群。景观良好廊道空间能形成有节奏的空间序列,有序而不乏味,让人们在行进过程中体会到丰富、有趣味的景观。例如许多历史悠久的老街、河道,就属于这类空间。这些具有各地特色的廊道空间的城建档案,在老街修缮、古河道保护工程中显得极为重要。从这些古老的城建档案中能够提炼出每个廊道空间中将整个景观序列串接起来的共性元素,利用这些元素,提高廊道空间的可辨识度,保持景观的延续性。同时,这些档案中也隐藏了使景观变得更加丰富、活泼的个性元素,从而又避免了因景观简单重复而产生的视觉疲劳。
通过对城建档案中廊道空间的进行学习和研究,可以有效解决街道立面的可辨识度低、步行街区的街道尺度难以把握、临街建筑高度控制等问题。
(三)区域
区域是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当区域空间感受良好时,会促生更多的户外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空间品质。
例如威尼斯著名的圣马可广场,历经了八个世纪的建设,是世界上最美丽宜人的城市广场之一,拿破仑曾将它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它的成功,在于后人对前人已经创造的区域空间的良好学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建。可见一个成功的户外公共区域的设计,要实现承前启后的设计效果,最佳方式就是利用已有的城建档案,分析周围建筑的风格、模数,结合现有的景观,对区域空间的长宽比例、人们观看周围建筑的视角、空间的围合程度和围合方式进行理性的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空间,形成风格统一,并具有良好围合感的区域空间
城建档案与城市景观设计,就如同词汇与语言, “在同一表达领域会同时有好多个截然不同的词汇,而语法只有一个。”( Edwards.A.T Architectural Style)亚历山大将这个理念扩展为一种建筑模式语言,来囊括一个城市的视觉语言: “理论上,这样一种语言足够复杂,足够丰富地成为一个城镇的语言。”(《建筑的永恒之道》)
二、利用城建档案完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
城建档案详细地记录了城市地上和地下各种构筑物的信息,当遭遇各类紧急事件,或事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时,城建档案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它能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纵横比较、统筹兼顾,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进行观察、分析,做出更为合理的规划方案,维护城市公共安全。
2008年汶川地震,为何有的建筑没有倒塌,有的建筑却支离破碎?201 2年北京地区的大雨造成的巨大损失,是否说明了北京城的排水设计系统存在缺陷?非典在某些居住区的快速传播,是否因为建筑群的通风系统的设计中不合理?通过调查实地情况,结合城建档案中的线索,可以对城市公共安全规划进行反思。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城建档案就是“补牢”过程中重要的依据。通过对类似事件的分析,多方比较各类规划设计中的优缺点,以不断完善规划设计中的短处。
不仅如此,城建档案记录了大量地下构筑物的信息,其中包含了燃气、自来水、污水,以及大量地面已经拆除的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如果无法确定这些地下构筑物具体位置、数量及分布情况,将直接影响老城区改造、新建建筑物的打桩工程、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系统整体开挖。随意开挖对城市公共安全显然是不利的。完整全面的城建档案,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记载,全方位保护了城市公共安全。
三、利用城建档案完善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中心区域的预留地块的开发,城市行政中心搬迁与规划,同样需要城建档案的相关资料来作分析、研究,在规划中兼顾目前要求的和将来的发展,以期达到最科学与经济的效果。
一般来说,城市行政中心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域,并且经常采用集中布局方式。城市行政中心行使着城市组织和管理的职能,而不同的机构则担当着不同方面的城市事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行政中心会相应扩张,而市中心的往往又是城市中用地最紧张、最拥挤的区域,如果不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在扩建、改建行政中心时,势必会造成一些机构部门分散到现有行政中心以外的区域,或者甚至会导致行政中心另选新址。
例如青岛市原行政中心,利用了半殖民地时期的胶澳总督府,总建筑面积仅有7500平方米,并且又地处于城市商业中心,周围建筑密度很高,其中多为较有价值的近现代建筑,功能也以公用建筑为主。因此在原址或周边寻找改建扩建用地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只能进行搬迁。
搬迁一个城市行政中心的耗资是十分巨大的,特别对中小城市而言,搬迁行政中心的代价远比特大、大城市要高得多,一般是几十倍或上百倍的关系。所以在中小城市的市中心,更应该为行政中心的发展预留一些用地。这就需要按照城市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利用现有的城建档案,总结城市发展的规律,对城市进行有一定前瞻性的规划设计,合理控制各种不同使用性质空间的面积和布局,使功能与形式完美结合。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8907.html